<p class="ql-block">南阳显然算不上旅游大市,大景点极少,刚刚积累起来的一点小经验在这不好使。唯一的办法是推陈出新,探寻新的方式去拥抱散落在各处的小众景点。用短短三天,拼出一幅我眼里的南阳简图。</p> <p class="ql-block">去过的南阳市区景点是:卧龙岗武侯祠--汉画馆(免费)--南阳府衙--南阳医圣祠--张衡博物馆(免费)</p><p class="ql-block">先说说我的拜谒“四圣”。</p><p class="ql-block">医圣者,张仲景也。</p><p class="ql-block">张仲景(150-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人(今河南南阳石桥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世界医史伟人。</p><p class="ql-block">他和他的《伤寒杂病论》出现在历史课本里,可见他的贡献了。到南阳首先去的是医圣祠,门票25。</p><p class="ql-block">走过九级高台阶才有机会进大门。高台阶的平台上,两个方形的大柱子正面分别绘着一只始祖鸟形象,也不知何意,难道想说张仲景就是始祖?</p><p class="ql-block">整个医圣祠规模很小,布局紧凑集中,却也绿树成荫。中央大道正中是医圣的高大塑像,两旁是形制小得多的其他名医大家立像,是刻意的随性安放:他们有王叔和孙思邈等等。树林里碑刻林立,也没有仔细观摩,实在因为对这个内容没有任何兴趣。路的右侧是医圣画像长廊,其实是历代对医圣的赞美评价以及刻像,出自不同的人,所以书法各异,表达多样。读这里的碑刻,除了收获赞美词,还可以了解医圣的拜师学艺,知道他写《伤寒杂病论》缘起,甚至“坐堂医生”的来处。当然还欣赏到各种不同水平的书法碑刻。相对应的左侧长廊,是历代名医长廊。往里走,左右各有一个亭子,右边亭子名春台(?)亭,挂着一个铜钟,只不过沿着梯子拾级而上后会发现,铁门紧锁。左边亭子名秋风阁,上安放一鼓一锣,同样进不得也。亭子进不去,地面的花草还是可以看的。路的两边很方正的两块花坛,分别都有一棵九十年的紫薇,花坛的后面就是医圣墓。有人告诉我,南阳人很相信医圣,有些人每年会来祭拜,她有个朋友是每个月都会来祭拜。这一定出乎是医圣的意料。我看到有人围着墓转,手摩挲墓地上的石头,大概就是希望借此带来安康了。墓碑高大,我想也是后来安上的,因为后面的陈列室里有一块小墓碑。</p><p class="ql-block">墓的两侧和后面都建有小房子,陈列的物品都不相同,有的关于医圣,有的关于领导题词,有的关于中医药发展……现在感慨一棵藤,一棵几百年的凌霄。一棵藤本植物,要实现生命的高昂,必要借着旁的力量,否则再疯狂生长也都只是在地面爬行。这棵古树,自然也一样用借力这一招,它已超越高昂,唱着古老的歌,应和着中医药历史的绵长悠远……</p> <p class="ql-block">墓</p> <p class="ql-block">科圣者,张衡也。</p><p class="ql-block">张衡是一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家,他依靠实证精神制造出了堪称人类科学史上里程碑意义的浑天仪、地动仪,被后世尊称为“科圣”。张衡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在天文学、地震学、数学、地理学、文学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被称为南阳全才。他的具体科学贡献不在此罗列,</p><p class="ql-block">单说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叫“张衡山”、太阳系中一颗编号为1802的小行星名“张衡星”。天上有颗叫南阳的星星也是为了感谢张衡的贡献而被命名。</p><p class="ql-block">提前约好出租车,下午两点退了房,就去看张衡。运气真好,它准备了一碗浓浓的闭门羹等我。</p><p class="ql-block">“难道这里也是周一闭馆?”</p><p class="ql-block">问边上打篮球的青年:“只有周日开门,反正今天没开。”</p><p class="ql-block">师傅说带我到馆的后面看看,两个角楼在高处瞪着我,也不知道想说什么,我也没什么话要跟它说的。从想要越狱的树枝推测,院墙里的植物也长得茂盛得很。我说拍个照好了,师傅让我下车照。“轰——”门还没开,苍蝇热情洋溢地聚拢过来,“算了,走吧。”</p><p class="ql-block">“这里原来只有一个张衡墓……”师傅一边把车往回开,一边介绍起来。张衡肯定是怪我科学没学好,懒得理我。唉~这辈子要我学好科学已经完全不可能了呀,科圣。</p><p class="ql-block">补:始祖鸟形象在张衡博物馆也出现了,师傅说,南阳的这些建筑上都统一用这个标志,是汉代的一个什么符号。那前面医圣祠我的瞎理解显然离了谱。</p> <p class="ql-block">商圣者,范蠡也。</p><p class="ql-block">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字少伯,楚宛三户(今南阳市淅川县人)人。嗨~一直以为范蠡是越国人。也不知这样的认知错误在我身上还有多少。也不知道这个南阳人当年是怎么认识勾践的,缘分不因距离而失效啊。</p><p class="ql-block">这位春秋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大商人,他的经济理论,千百年来被商贾尊崇、效法。他主张货物流通、发展商品经济的思想,具有开创性的深远意义。</p><p class="ql-block">拜谒这位巨贾,可去范蠡纪念馆,就在南阳府衙隔壁。另外据说还有范蠡路、范蠡公园等纪念方式。范蠡公园在他的故乡淅川县,太远,没去。范蠡路嘛具体在哪不知道,去竹海的同座说她家门前就是范蠡路,她同时也说范蠡纪念馆在哪她也不知道。我在南阳府衙旁见到过墙上“范蠡”两字,认为是因为那里是步行街商业区,后来发现墙的另一面站着一个白色的雕像,想来就是范蠡了,像的对面是纪念馆吗?那边有点凌乱,就没有过去细瞧。</p><p class="ql-block">智圣者,诸葛亮也。</p><p class="ql-block">诸葛亮(181~234),这位三国时期蜀国大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是智慧的化身,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典范,他影响着国人精神品格。</p><p class="ql-block">拜谒这位先贤,当然去卧龙岗。具体内容已另文交代。不缀。</p> <p class="ql-block">再说说南阳府衙</p><p class="ql-block">关于南阳府衙,我会啰嗦些,特别要说说走地牢的感觉。</p><p class="ql-block">南阳府衙,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南阳市区民主街西部北侧。始建于南宋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历经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五个历史时期,共历199任知府。府衙现存明清建筑100余间,南北长300米,东西宽240米,面积72000平方米,整个建筑群布局严谨,规模宏大,气势雄伟,<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是秦始皇设置郡县制以来,留下的一个完整的郡级实物标本。</span>去张衡纪念馆的师傅说,内乡县衙留存更完整,建议我去一下,他说在那里清朝十大刑具全套保存了下来。</p><p class="ql-block">去完医圣祠,直奔府衙去,门票不贵,20。这里的游客比医圣祠多,有人告诉我,晚上这里的步行街很热闹,我不是个喜欢热闹的人,不会选择晚上来感受这份喧腾与活色生香。</p><p class="ql-block">验完票,抬头就看到一横大门,名为仪门。走过仪门,便是宽大方正的院子,院子的两边分别有一列房子,这些房子就是当时府衙各个行政部门办公的场所。</p><p class="ql-block">和仪门隔空正对的,就是电影电视“升堂——”的那个威严的堂了。曾经的正大光明匾下也不知诞生过多少冤魂,更不知有多少百姓问题在这里得到圆满解决。现在,那些骄横的“回避”高傲的华盖,都猥琐地蹲在大厅的角落。俱往矣,匾犹在。</p><p class="ql-block">再往里走,会看到休息区,生活区,还有后花园。这些上图即可,不必描述。只想评说一句:长廊可真长,窄门也真窄。阳光透过木柵格投影在地面,颇能引人联翩遐想。</p> <p class="ql-block">收藏的匾</p> <p class="ql-block">地牢,我要说地牢。</p><p class="ql-block">通道很窄,估摸也就五六十厘米,往下走不足五六米吧,凉气嗖嗖来,很快就拐弯了,拐弯的地方,恰好是一个门洞,不规则的椭圆,又低又矮,四周长满绿色的青苔,周边的墙上也是斑斑驳驳,一种阴森感袭来,想要退出了。犹豫之际,似乎听到里面有人声,才又继续,钻过门洞,看到窄窄的地下通道除了向远处延伸,同时像触手一样向两边伸。观察了下,向边上伸出的短一些,也就几米,这几米的地方,两边又分别有一到两个洞,洞内漆黑,洞口栅栏门关着:“那里面有点可怕的。”同在地牢的陌生人如是说。“那就不看了。”没敢用手机去照。通道宽一点的地方,地上是铁条,铁条上有脚镣样的铁环。那可怕的小隔间,关押的肯定是重刑犯,罪轻的关在通道。这么窄的地方,只能席地而坐。那时没有电,如豆的烛光灯光在夜里跳跃摇曳,鬼影重重,毛骨悚然啊。进出口有好几处,想象中的地牢,就是一个大洞,把人关在里面,却原来像老鼠的地洞,四通八达,曲里拐弯。把地牢和刑具结合起来,更加不敢想象。</p><p class="ql-block">对,这里还有两间屋子陈列着刑具,有些刑具配有画图,边上播放模拟受刑人发出的惨叫,配上房间的昏暗,感觉非常不妙。文明在这里是没有话语权。感谢社会的进步,让这些折磨肉体的残忍刑罚退出了舞台。</p> <p class="ql-block">视频是往外走的时候拍的</p> <p class="ql-block">计划里,还有汉画馆要去,我也是去了的。第一次,去得晚了,人家关门。第二次,周一,闭馆。那么,第三次呢?吾不知也。老界岭的导游特别推荐这里,不语老师介绍说,画是汉代的,表现了那时人们的生活。但我要走了,因为一只伪装成小蝶的蚊子一直在嗡嗡嗡嗡。那么,且让我说一句有缘再见了。</p><p class="ql-block">还要交代一下胡辣汤。</p><p class="ql-block">听说我要来南阳,衢州的中医小哥说,那你一定要去喝胡辣汤。老界岭的导游问,喝过胡辣汤了吗?临走前,我必须要喝一喝呀。想象中胡辣汤肯定又麻又辣,事实狠狠地教训了想象,这么张牙舞爪的名字,竟然有着温暖而丰厚的味道,这反差也太大了!谁在乱取名?我吃的是逍遥镇正宗胡辣汤。</p><p class="ql-block">最后提一点,原来南水北调中线的起点就在南阳丹江口水库,去竹海的同座告诉的,后来去张衡博物馆路上跟师傅提出了我的疑惑:“我们南阳水好!”他不无骄傲地回答。</p><p class="ql-block">9.11日离开了南阳,在这里的三天,个人感受是遇到的每个都是好人:热情友好朴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