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font color="#167efb"> 山海关依山临海,是万里长城东部的重要关隘,被誉为“天下第一关”。关东5公里是明长城的东部入海处。长城犹如一条巨龙,入海石城似龙首探入大海,得名“老龙头”。</font></b></h1><div><b><font color="#167efb"><br></font></b></div> 老龙头始建于1381年,由明朝大将徐达筑城建关。 宁海城城门。宁海城是老龙头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现存完整、规模宏大的明代军营。 城内石板道。 龙武营,驻守老龙头的士兵生活场所。有营房、粮仓、马厩、牢房等。 守备署,宁海城为加强防御功能而设。大门有卫兵石像守卫,石狮分列两边,两侧墙上分别书有“卫国千城”,“壁垒森严”八个大字。充分彰显了其权势与威严。 守备署署门。高悬“武德将军”匾。 守备署仪门。 守备署是四进封闭式四合院,青瓦朱窗,彩绘明艳,庭院清幽。占地面积3210平方米。 正堂,守备部署军事、调兵遣将的地方。守备之名始于明代,正五品武官,辖官兵千余人。清代仍沿用明代兵制,续设。 后宅俗称夫人房,是守备所携家眷的住房。面阔7间,分寝室和外室。 演武场。 戚继光将台。 戚继光任蓟州总兵16年,防守山海关至北京的1200里长城。常巡视老龙头,宿营驻扎,点将操练兵马。 八卦阵。相传“八卦”是伏羲所造,此处八卦阵是戚继光坐镇蓟镇长城时所建。 显功祠。 把总署。明清时期“把总”的办公场所。 把总是武官官职,始于明代,是营以下部队的指挥官或教练官。清代把总为正7品,下辖士兵近500人。 把总署是个小四合院。中间是议事堂,两边厢房分别是戍守厅和巡哨厅。 “天开海岳”青石碑,唐代立于南海口关,高2.7米。意寓海天美景天造地设。 澄海楼,矗立于高昂的“龙头”之上,有“长城连海水连天,人上飞楼百尺巅”之称。 澄海楼“高三丈,广二丈六尺,深丈有八尺”,是两层重檐歇山瓦顶,木结构。 澄海楼是在原观海亭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的,是东部长城第一楼。 由澄海楼前往敌台。 远望靖鹵台。 靖鹵台包括台基、敌楼和战铺,总高17米。明代1565年所建。 靖鹵台,戚继光定名。全称是“靖鹵一号敌台”,是万里长城敌台之始。 靖鹵台是座空心敌台。下部基础高2.75米,中部高4米,内设券室开券窗,上部是储备弹药的库房。台面四周是瞭望敌情的垛口。 敌台由沙、土、石灰用糯米汤浇铸而成,600多年来仍坚固如石,充分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精湛高超的建筑智慧和艺术。 靖鹵台中部内景。内设3个相连的券室,6个过券洞口连通各室,券室四周开有6个券窗。 在券窗远摄。 由券窗远望海滩和海神庙。 海神庙的一半建筑坐落于沧海碧波之中。 留影老龙头。老龙头伏在燕山支脉松岭高地之上,迎风沐雨,弄涛舞浪,是长城的独特风光。 入海石城是老龙头长城深入海中的部分,伸入海中22米,高9米。由戚继光建于明代1579年。 入海石城用9层巨石砌墙。墙的4、5、6层仍用原来遗址的巨石垒砌,彰显石城原貌。 老龙头是军事要塞,也是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光顾之地。清代康𤋮、雍正、乾隆等5位皇帝都曾到此观海揽胜,题词赋诗。 壮哉,老龙头。“人类建筑史上的千古奇观”,名实相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