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金秋九月,我们同学及部分亲属19人结伴组团前往黑龙江省抚远市,开启“东极”四日之旅。</p><p class="ql-block">抚远市,是我国最东端的县级行政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的三角地带,素有“华夏东极”、“东方第一城”之誉。</p><p class="ql-block">3号晚上从长春出发,坐火车经哈尔滨,于4日中午到达抚远市。</p> <p class="ql-block">稍事休整,我们来到抚远口岸。</p><p class="ql-block">抚远口岸是对外开放的国际客货河运一类口岸,1993年正式开通使用。船只入海,可以沿俄罗斯阿穆尔河经哈巴夫斯克、共青城、马戈港驶入鞑靼海峡和日本海,把抚远同内地及东北亚各国连接起来。</p> <p class="ql-block">参观黑龙江省鱼博物馆。</p><p class="ql-block">鱼博物馆设在一幢欧式四层建筑里,外观别具风情,2017年建成投入使用。鱼博物馆占用其中两层,规模不大,但是其中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水生物和生态的淡水鱼品种齐全,最大的鳇鱼据说有700多斤。一层是以“鱼行两江”为主题的活鱼馆,展示活鲟鳇鱼和各种江鱼。二层以“鱼聚抚远”为主题,分成标本馆和赫哲民俗海猎文化馆两部分。陈列大型鳇鱼、大马哈鱼和三花五罗十八子等标本。</p> <p class="ql-block">东极鱼市一瞥。</p><p class="ql-block">鱼市位于东极沂河路东段,有二十余家鱼行,品种繁多的新鲜江鱼和鱼加工产品,令大家目不暇接。据说这里是国内淡水鱼品种最多的鱼品交易市场。</p> <p class="ql-block">逛中俄互市贸易中心</p><p class="ql-block">这也是大家此行比较关注的地方。 中心不大,里面也没有想像中那么繁华,除了我们一行人,鲜有人光顾,经营的主要是烟酒食品,也有饰品、化妆品、日用品和服装等。看起来质量不错,价格不贵,没有强买强卖现象。</p> <p class="ql-block">登顶东极阁。</p><p class="ql-block">东极阁地处抚远市最高点伊力嘎山山顶,海拔226米,是当地文化地标性建筑,此阁包括下部台城和上部木结构楼阁,是仿唐纯木建筑。登顶可以鸟瞰全城,城、江、林、河、田等景色尽收眼底。</p><p class="ql-block">遗憾的一是没能阁上观日出。抚远是我国最早迎来日出的地方,此阁更是观赏日出的最佳点,只是我们大多古稀,半夜两点多从市区出发看日出已然多有不便了。二是因为身体原因,有些人没有登上山顶,所以连日落也没有观赏,合影更没有留下。</p> <p class="ql-block">一天的舟车劳顿,大家兴致不减,吃过晚饭,有的凑手打扑克,有的闲聊,还有几个人溜达到江边,拍下了夕阳西下的江边美景。</p> <p class="ql-block">五号,也就是到达抚远的第二天一早,我们前往黑瞎子岛。</p><p class="ql-block">黑瞎子岛一直是中俄远东地区的争议岛屿。2023年我国政府发布的中国地图,将之前曾由中俄共同管辖的此岛重新划入版图,这是关乎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大变化,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就成了我们东极之旅的重头戏。黑瞎子岛并非想像的江中岛屿,而是一块被江水冲击而成的三角洲,是黑龙江至乌苏里江通航的咽喉。开放的旅游区包括湿地公园、俄罗斯军营旧址、探秘野熊园和东极宝塔等。</p><p class="ql-block">A.黑瞎子岛湿地公园</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公园位于黑瞎子岛南侧,占水面积120公顷,原生态风貌和多样性湿地基本没有被人为破坏。搭建的漂浮式木栈道蜿蜿蜒蜒,清清澈澈的水面上时而有水鸟掠过,尚未开败的零星荷花点缀在碧绿的荷叶和莲蓬中间,别有风情。位于湿地中心的木质观景台和几处六角亭古朴厚重。秋风徐徐吹拂,蓝天白云碧水,令人心旷神怡,有脱俗离尘的感觉。</span></p> <p class="ql-block">B.俄罗斯兵营旧址</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座于1976年建在黑瞎子岛(三岛之一的北代岛)原俄罗斯管辖区域上的老式兵营(哨所)。俄方曾称之为大乌苏里岛哨所。2008年10月14日黑瞎子岛部分领土划归我方后,由我边防部队接收并管理,亦是岛上主权变迁的见证。营区占地一万米左右,由主楼、车库、发电房、锅炉房、浴室、仓库、油库、马厩、犬舍等设施组成。</p> <p class="ql-block">C.探秘野熊园</p><p class="ql-block">这是国内最大的野生黑熊主题公园,主题为“探秘体验,生态穿越”,2017年开放游览。占地面积130公顷,其中100公顷是黑熊散养区。</p><p class="ql-block">乘坐景区专用车,我们通过两道门禁,进入黑熊散养湿地。马上就有好客的黑熊过来迎接。</p> <p class="ql-block">放眼望去,树木不多,几乎都被黑熊剥光皮啃光叶,成了枯木。大大小小的黑熊看到观光车都从湿地爬上路面,扒车索食,憨态可掬。</p> <p class="ql-block">据说园里有120只野生黑熊,繁衍生息没有人工干预。另外还有狍子、鹿、野猪、野兔、鸟类等动物,可惜的是一路游览,只看到黑熊和湿地上偶尔飞起的白鹭。</p><p class="ql-block">在玻璃栈道观熊台,有人买了熊食(玉米面掺了少许绿叶的窝窝),向下面拱桥上等候的黑熊投食,人和动物有趣互动。</p> <p class="ql-block">D.东极宝塔</p><p class="ql-block">东极宝塔建在黑瞎子岛的东部极角,是一个雄伟壮观的建筑群,通高80米。</p><p class="ql-block">主塔九层,取“九九归一”寓意。八角形塔身,汉唐风格。塔基座为40米×40米方形,两层叠起,前方有“东极宝鼎”。宝塔位于圆形的太极图形的广场的中心,两极分别建有“麒麟献瑞”和“神龟探水”的雕塑。</p><p class="ql-block">宝塔广场直径171米,代表黑瞎子岛回归的171平方公里领土。广场布设60根青石盘龙浮雕柱,环绕周边的56根所有龙头正对塔心方向,象征56个民族平等团结、同心协力,守护领土。四角矗立的4根雕刻盘龙石柱,显示升龙、行龙、潜龙、坐龙四种形态,寓意国家安定,风调雨顺、四季祥和。</p><p class="ql-block">东极宝塔建于2015年。除了传承中华文化,旅游观赏之外,兼具主权宣告,守边震慑的功能。</p> <p class="ql-block">六号清晨六点出发,前往珍宝岛,这是之前我们除黑瞎子岛之外另一个听说过的地方。</p><p class="ql-block">珍宝岛,满语“古斯库瓦郎”,意为“军队营盘”,乌苏里江中方一侧的岛屿,位置重要。虽然面积只有0.74平方公里,却因1969年3月苏军的入侵和我边防部队的自卫反击战而驰名中外。也给当时经历“文革”停课复课的我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课上讲的最多的是“备战备荒”,课下挖过地道,学军拉练,大有战争一触即发的紧张气氛。直到九十年代初珍宝岛归属问题才得以解决。</p><p class="ql-block">我们一行人中,有曾经光荣入伍,参加过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的老战士,而让这次观光显得更加有意义。</p><p class="ql-block">尽管导游一直在给大家打预防针下毛毛雨,说因为之前的暴雨江水上涨可能还在封岛,可当驱车六个多小时进入虎林市珍宝岛森林公园,珍宝岛近在咫尺却因封路而看不到的时候,大家真的是很崩溃。</p> <p class="ql-block">面对封岛横幅,再多的说辞都无济于事,只能抱憾接受现实,继续下面的行程。导游为了安抚大家发了几张珍宝岛游览区图片。</p> <p class="ql-block">珍宝岛景区过门而不得入,只好前往下一站鸡西市虎头镇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大半天在旅游大巴里颠沛的我们一下车就被“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 — 虎头要塞纪念园”的标注所吸引。</p> <p class="ql-block">小小虎头居然还有这样的历史大故事,让我们兴致大增。九一八事变,日本军国主义侵占东北后,为进一步扩张战争,觊觎苏联远东地区而修建了虎头要塞。这是一处地下攻防军事工事,耗时六年,数十万中国劳工惨死其中。要塞正面宽12公里,纵深30公里,有“东方马其诺防线”之称。1945年8月8日,苏军对日宣战,出兵东北,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終战昭书》宣布投降,虎头要塞日军负隅拒降,战至8月26日以日军失败结束。故虎头要塞成为第二次世界终结地。</p> <p class="ql-block">园内设有“侵华日军虎头要塞遗址博物馆”。地上是史料和物展。地下是一段工事坑道。沿水泥楼梯下去,湿滑阴冷,宿舍、浴室、指挥室、将校间、发电室、弹药库等等,功能十分齐全。现在回看,这些就是日本军国主义侵华和企图侵苏的历史见证。</p> <p class="ql-block">走出要塞不远处,是苏联红军为纪念阵亡将士修建的解放纪念碑,这些为人类和平献出生命建立功勋的英雄令人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来虎头景区与乌苏里江亲密接触,也是我们的心愿。</p><p class="ql-block">先进入了虎头植物园,这里树木粗大耸立,绿植遍地,郁郁葱葱。</p> <p class="ql-block">坐观光电梯登上了乌苏里江观光塔。也称“乌苏里江第一塔”。塔高55米,现代欧式风格,外部为玻璃幕墙半球造型,是黑龙江边境的标志性建筑景观,具备森林湿地防火、湿地科普教育、湿地监测、旅游观光、文化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p><p class="ql-block">登塔远眺,一江边陲秀色。绵绵流淌无边无沿的乌苏里江,保护区湿地的天然绿植,对江若隐若现的异域风情。不能不让人感叹大自然的美妙神奇!</p> <p class="ql-block">下塔步行一段坡道,我们来到虎头山山顶,观赏“天下第一虎”。该虎非真虎,通体<span style="font-size:18px;">用铜板锻制焊接而成,</span>建于1999年。东北虎造型,长25米,高16米,重30.4吨,基座4.6米,总高度为20.60米。巨大雄壮。被载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大全》,得名“天下第一虎”。虎基座前方有锻制的十二生肖动物。该虎坐北朝南,向江对面昂首长啸,有威震边关之态势。</p> <p class="ql-block">在乌苏里江边。我们看到了歌唱家郭颂“乌苏里江”巨石题字雕刻,湛蓝的天空和江水,停靠江边的游艇,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对岸异国的山脉纵谷。家国情怀油然而生,一下子对“乌苏里船歌”有了直观的理解和共鸣。</p> <p class="ql-block">当晚,就住在虎头这个边陲小镇。七号清晨我想再看一眼乌苏里江,五点从酒店出来,晨雾弥漫,沿一条土路来到江边,一路只见三两人。天、水和对岸已然浑成一片,只能看清岸边的石刻和几条游艇,空寥无人。</p> <p class="ql-block">回去的路上随手拍了路边的野花和农舍,喜欢这静谧和安宁。</p> <p class="ql-block">吃过早餐,我们坐车返回抚远。途经挠力河湿地保护区(16万公顷)胜利农场区段时下车观赏。这里空气湿润清新,层层簇簇的靰鞡草根积聚成塔,河水清澈九曲回环,水泡星罗棋布,草木葱郁丰茂,各种鸟类或歇息或飞旋,好一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景。导游和司机骄傲的告诉我们,这些都是近二十年来禁止捕捞狩猎、退耕还湿的结果。还感慨地说,这做的真是造福了后代的大好事啊!</p> <p class="ql-block">建三江二道河农场第六管理区的万亩大地号是我们东极之旅的最后一站。这里的稻田于1990年开垦,现有面积16500亩。是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核心功能“展示区”。</p><p class="ql-block">初秋九月,稻浪滚滚。在这里我们体会了黑龙江农垦现代化大农业的气魄,体会了黑龙江农业是中华粮食压舱石的份量,体会了“有了北大荒从此天下不缺米”的担当。</p> <p class="ql-block">在抚远返程的火车上,我们一次次望向窗外,望向这里的江河、湿地、山峦和田野,再见了!</p> <p class="ql-block">几句赘叙:</p><p class="ql-block">一是东极之行,来到边陲地区,有一种感觉,这里的政治氛围比较浓厚,下面类似的标语、标志牌在国道路边和景区内随处可见。</p> <p class="ql-block">再就是因为江河上涨封路,东极广场和珍宝岛森林景区没有进去,真的是非常遗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