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江湖论明长城(三)

忘江湖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明长城防御设施及配置</p><p class="ql-block"> 《四镇三关志》、《三镇边务总要》、《畿辅通志》、《读史方舆纪要》及沿边的志书,对长城有简略描述,如长城的建设时间,关隘介绍、边军配置、军械粮饷、边塞文书等。但对于长城设置的整体布局,对每段长城防御设施的功能,介绍并不多,这可能与军事机密有关。现根据笔者实地探访的心得,归纳一下明长城防御设施及配置。</p><p class="ql-block">一、关隘</p><p class="ql-block">1.长城线上的关隘一般设置山口、垭口、山梁或山谷中。它由关口、关墙、战墙、拦马墙、路台、水门、关楼、哨楼、墩台、空心敌楼、墩口以及关城、月城或翼(稍)城组成。拦马墙外还有陷马坑、路台及腹外烽火台。一些重要隘口常设有两道关墙,人们也经常把关墙、拦马墙、关城墙或旧关遗存的墙体,称为两道关或三道关。</p><p class="ql-block"> 如果关隘有水流过,就需要设水障。小河立水栅,大河建城桥,如果是季节性河道,水门与关门共用,称为水关。如卢龙刘家口水关。</p><p class="ql-block"> 如果关隘设在山谷中间,一般下游为边外,上游为关内。为阻拦洪水或泥石流冲击关口,上游多构筑拦水坝。如山海关的三道关。</p><p class="ql-block"> 长城沿线的关隘处在平坦之地,往往会建一座大城池,以城设关。如嘉峪关、张家口、山海关等。</p><p class="ql-block">2.关隘的防御依赖关城。关城是守护关口及两翼的驻军之处,是守军轮值休息及储备物资的地方。关城一般依附关墙而建,或套着关口或在关口的两翼。大的关城可分成几部分,有营区、居民区、衙署、驿站、学校、寺庙、医院、仓库等。有的关城街道设置成八卦状,以利于巷战。如天津的黄崖关关城。</p><p class="ql-block"> 关城除了负责所辖区段的守卫、巡边外,还要负责出入检查、税收、城墙维修、侦查通讯等。</p><p class="ql-block">3.关隘处在交通主干道时,会根据地势设置月城或翼城。战时,月城或翼城可提供兵力支援、物资军火以及战场救护。</p><p class="ql-block">4.小关口一般不设关城,在附近设堡城。堡城是防守本区段的守备力量。堡城可储备粮草,住有军民。关口的名称大多与堡城同名。如秦皇岛董家口堡,关口叫董家口关。</p><p class="ql-block">5.大的关隘后方设有营寨。营寨有城池,建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是本区域内的机动军事力量。营是军事单位,寨是军民同住。营寨平时屯田、生产军工、练兵及维修长城。有的营寨设有衙署、粮草仓库、驿站、寺庙等。</p><p class="ql-block"> 大的关城、营寨还设有内城、外城、瓮城、城门、城楼、角楼、马面、护城河,有的城门外设护城墩或路台,城门进口一般是两道,呈折角,还有三环套月门。城越大,城门数量越多。堡城一般不大,周长200-800米,利于较少的兵力就能布防。</p><p class="ql-block"> 一般来讲,长城线上隘口防御配置五层兵力。一层是墙上或墩上的守兵、瞭望兵,二是关城、稍城、月城的驻兵,三是靠后的堡寨兵力,四是营兵,五是附近府镇中的卫所。</p><p class="ql-block"> 当然,除了长城上的隘口,许多山间险道、河流渡口以及平原上的战略重点,往往也会设置关隘或城池,如剑门关、函谷关、高阳关、瓦桥关等等。</p><p class="ql-block">二、城墙(边墙、边城、边壕、边) </p><p class="ql-block">1.明城墙的组成。明城墙一般分为三部分:明之前的长城、明早期长城、明中后期长城。后者利用(叠加)前者,精于前者。从一些未叠加的地段,或坍塌的墙体中,能够看到这三部分的明显区分。</p><p class="ql-block">2.支线城墙。长城线路除了据险规划,还要求视野开阔。当修筑某段长城因山势阻挡出现盲区时,为了不改变长城主线走向,需要设置支线,以便及时观察敌情和预警。支线与主线相连,短的几米,长的几千米,支线尽头及沿线也设置敌楼或烽台,配备防守力量。支线优于孤悬于边外的哨楼,与主线形成一个整体,能够增强本区域的防守。</p><p class="ql-block"> 由于长城有改线的情况,所以城墙也会出现支线及重边、旧关墙等。</p><p class="ql-block">3.城墙有三个等级(明碑记):一等为条石基础,砖墙,砖垛,局部有障墙、双垛,高约7米,宽约3-5米;二等为砖石混筑,石砌墙体,砖铺面、砖垛,高宽类似一等;三等为石砌或干插石,墙体高低宽窄不一,大多有石垛墙。据说城墙等级之下还有更细致的划分。</p><p class="ql-block">4.山险墙、障墙。山势险要地段不需要筑墙,利用山崖或劈山削坡打造山险墙。山势平缓地带,城墙外设置障墙或挖壕设障,有的地段最多挖有三道边壕。如唐山大岭寨长城。</p><p class="ql-block">5.城墙设有上兵道、里门、暗门。上兵道设在城墙内侧,多为敞开式,样式较多。里门是带门的上兵道,防备敌人从城墙内侧偷袭。暗门是通向边外的小门,主要是边外的哨楼兵、墩兵以及夜不收的出入通道。暗门也是包抄、偷袭敌兵的出口。暗门一般设在敌楼附近的隐蔽处。</p><p class="ql-block">6.城墙的主要材料是砖、石、土、木、灰。砖的用途很广,主要用于敌楼、烽火台及墙体;石用于基础、墙体、台阶、门窗口、垛口以及射孔、炮座、吐水槽、腰线、火炕等。土是熟土,用于填筑或版筑城墙、烽火台。木用于敌楼结构、券拱、楼橹、门窗及加固墙体等。灰用于砌筑、垫层、防水层。长城用料基本上是就近取材、就地加工。</p><p class="ql-block">7.城墙砖按时期分两种,一种是明隆庆前使用的短厚砖,比较短厚,略显笨重 ,一是种明万历以后使用的砖,长薄,比较实用 。与城墙配套的异型砖有十余种,包括小板砖、拱砖、垛口砖、铺面砖、望孔砖、射孔砖、分水砖、泄水槽砖等等。</p><p class="ql-block"> 明朝的砖、灰质量非常好,有“千年砖、万年灰”之称。所以多段明长城保存至今。</p><p class="ql-block">三、敌楼(台)、墩台</p><p class="ql-block">1.敌楼(台)是为了加强长城的防御功能、改善士兵戍守条件、储存物资所建。敌楼(台)从城池的角楼、墩台改进而来,它可供守军瞭望、通讯、战斗、生活,代替了明之前、明早期的墩台和墙铺坑。</p><p class="ql-block">2.敌楼(台)有单劵和多劵,内部结构有一、井、田、回等形状。主体一般分为下、中、上三部分。下是实心基座,大多与城墙同高;中是券室,供生活、储物、作战;上是台顶和铺房(楼橹),可瞭望、作战、指挥。一座敌楼三十多个兵,一个楼长管全面,两个副楼长分管作战、后勤,楼长住上层的铺房。</p><p class="ql-block"> 敌楼有砖石、砖木结构。其大小尺寸不尽相同,长城的重要部位敌楼要大一些、窗户多一些。</p><p class="ql-block"> 敌楼周边多筑有院落,院内有住房、茅厕、炉灶、石臼、磨盘、马棚甚至水井。充军的囚徒多住院内,充当劳役。围院还可圈养一些家畜,改善守军生活。</p><p class="ql-block">3.敌楼(台)有编号,便于指挥和定位。首批敌楼建在蓟镇时,按天干顺序排号。后来,由于大批增建敌楼(台)及长城改线,敌楼编号有些混乱。为了更明确敌楼方位,改用蔑视敌人的名称或显示区域、区段加地名的排号。如蔑视北虏+序号命名,像山海关“镇北台”、“靖虏(卤)一号台”等;或以堡城首字+序号起名,如涞源插箭岭堡“插字XX号台”、门头沟沿河城“沿字XX号台”;还有按长城管辖称呼的,路名首字+关口名首字+地名+序号,如石门路黄土岭段“石黄XX号台”、松棚路洪山口段"松洪三峰岭XX号台”,也可依此简化,"松棚路XX号台”,这些字号大多用石匾嵌在敌楼门额上或在墙体抹灰后刷写。 </p><p class="ql-block">4.墩台也称烽火台,一般墩台高十余米,圆形,上有望亭及灯柱军旗,储有烽燧材料。明初的大墩台就像一个小兵堡,周边有壕沟和围堰,围堰内有住房,配墩兵七人。墩兵的主要工作是寻边、瞭望,把守关口及传烽。</p><p class="ql-block">5.敌楼(台)、墩台的设置,一般在关口、制高点、垭口、沟脊,包括有牧羊道的地方,并力争做到台台相望。长城沿线的敌楼骑墙而设,山势平缓地段敌楼较密。</p><p class="ql-block"> 敌楼的普及,基本淘汰了墩台、铺坑,只有少部分的墩台还在利用,这也是墩台塌毁的原因。</p><p class="ql-block"> 此外,长城防御还利用植被、坚壁清野等辅助手段。如在长城外的草原地带,放火撂荒几百里,断绝敌方牧草、柴薪的就地补给;在边外山区,种植树木,迟滞敌兵的行动;在长城两侧,种植成片的“刺马针”,阻挡敌人骑兵等。</p><p class="ql-block">下篇《明边军的配备及管理体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