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爱我之前先爱你自己!

智库心理吴琴

<p class="ql-block"> 今天读到维吉尼亚.萨提亚的一首诗,很感慨!这是经常被我们忽视的"爱的法则"。我们总觉得只要我们把最好的东西给了我们深爱的人,他人就会开心、快乐、幸福,却不知我们给予的爱,很多时候他人感受到的是压力,以及自己无法承担的责任。</p><p class="ql-block"> "你倾其所有都给了我,我这一生都无以回报,面对这样的爱,我除了愧疚、羞耻感,我不知自己能做些什么。”这是一个儿子声嘶厉竭的哭着对父亲说出一段话。</p> <p class="ql-block"> 今年6月底我请杭州萨提亚中心的王强博士来库尔勒开展了为期两天的"父母引导力工作坊″。这是我第三次请他亲临新疆库尔勒授课,为更多的父母、更多的家庭传授更幸福、更快乐、更和谐的幸福真谛。 </p><p class="ql-block"> 这次工作坊,我既是主办方,又是助教老师,在与老师、与小组成员的互动中,给我很多学习、很多触发与扰动,也给我很多成长与滋养,让我体验到每个人在自己生命历程中的艰辛与不易。</p><p class="ql-block"> 浸泡在工作坊中,我有很多的发生…身体的、感官的、营养的、精神的、情绪的、人际关系的、情境的、理性的…我感觉到自己突然变得很脆弱,很敏感,场域里发生的小小的碰撞都让我的内心很不平静…理性告诉我,"那是他人的发生。"可我总是很容易共到他人的情绪与情感,与他人共悲伤,痛着他的痛,爱着他的爱,也历经着他的磨难与酸楚。</p> <p class="ql-block">  工作坊中有一对母女,女儿佳佳(化名)是先天性耳聋,主要靠一侧的人工电子耳蜗和对口型来倾听他人。她选择在内地大城市发展,但近期遇到了很多困难与挫折,很无助、很无力,陷入到抑郁的情绪中无法自拔。</p><p class="ql-block"> 当天在做个人内在冰山时,佳佳说"我觉得只要我离开这个世界,妈妈就能获得幸福与快乐!"那个瞬间我的眼泪像断线的珠子,倾泻而下…</p><p class="ql-block"> 我是一位母亲,当我听到孩子说这句话时,情绪的崩溃只有做父母才会明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倾其所有给孩子最好的物质,甚至退休后仍负债帮助孩子购房还贷,就希望她能活得更轻松、更快乐,更幸福,可结果…这是我们父母想要的吗?</p><p class="ql-block"> 我联想到自己,回到自己的内在冰山。我感受到伤心、难过、委屈,甚至有些愤怒,面对这些情绪,我感受到恐惧与愧疚,还有深深的无力感。听到自己内在有个声音:我不是一个好母亲、我是一个失败的人!我期待自己能帮到孩子;期待孩子的父母能理解孩子;我觉得他人对我的期待也是能够理解并帮助孩子健康、开心、快乐地活着。我的渴望是有价值、有意义、被认可。</p><p class="ql-block"> 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始探索每个人的期待以及内在的渴望。</p><p class="ql-block"> 佳佳说:我期待妈妈能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不要像现在这个浑身是病。对自己的期待是自由,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自由地选择工作,自我负责任。</p><p class="ql-block"> 当问到"你觉得父母对你的期待是什么?″佳佳说:"希望我赚大钱,有房有车,让他们脸上有光,光宗耀祖…</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在渴望层面探索时却发现,母女之间想要的是深层的生命连接,渴望爱与被爱、认可与接纳,渴望信任、渴望生命是有价值与意义的。</p> <p class="ql-block">  在三人小组分享时,作为我的小组成员的佳佳,我对她有很多的担心。因为她的情绪有些低落,慵懒的坐在椅子上,好像对什么都不太感兴趣。但随着老师的引导,尤佳的身体有了反应,开始侧着身体、调整座位、将椅子向前移动,后来主动要求坐在老师旁边,坐在地毯上…她的变化让我有了好奇?她是想…噢,原来她的听力有限,她要通过调整自己的身体,让自己听得更清楚!我对她有了更多的理解。我看到了孩子的不容易。在这样的团体中,大家很包容、很理解,可是在现实的工作场景中她会得到的包容与照顾却是有限的,在这样的芸芸众生中她又是如何生存与生活的呢?带着这样的好奇,我开始进入她的冰山。</p><p class="ql-block"> 她有很多的委曲、伤心、难过、生气,当有了这些情绪,她试着去解释,可却没人听见她的发声(主要是听不太懂),于是她愤怒,她会指责她人,用极端的方式去破坏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她感受到孤独,会逃避,回到自己的世界里不见人,深陷抑郁的情绪中…她认为自己是不好的,没能力的,没有价值与意义,甚至没有资格活在这世上!她内心有不甘,但又无助与无力,她期待自己的状态变好,期待父母的理解,期待她人的陪伴与支持。她内心的渴望是生命的深层连接、亲密关系、爱与理解、认可与接纳、生命有价值与有意义、自由…</p><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间我们开始共创了一座新的冰山。在这座冰山中,妈妈对女儿的不易有了更多的看见,女儿也试着去了解妈妈的梦想、希望、奋斗是怎样的。在这个过程中,多了一份感恩与慈悲,爱的涌现越来越多,并流动起来。生命的连接越来越深…整座冰山由下而上开始循环流动,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生命滋养生命。</p> <p class="ql-block">  在这个过程中,我注意到王老师做了哪些工作:</p><p class="ql-block"> 首先选择相信。相信这对母女间是有爱的,内心的渴望是一致的,都渴望生命深层的连接。也相信这份爱是会流动的。很神奇的是,当走进课程那一刻看似水火不相容的两人,工作坊当日下午,女儿就主动找母亲去探索并分享自己的冰山。母亲认为孩子对自己的期待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全能的人);而现实中女儿对母亲的期待是:希望妈妈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关心妈妈的身体健康)。女儿认为母亲对她的期待是多赚钱,住大房子、开豪车,而母亲真实的期待却是孩子能照顾好自己,健康、开心`快乐的生活。让他们看见冰山下的渴望:爱与被爱、生命的连接、生命有价值与意义。当看见彼此有着相同的渴望,就不再纠结于事情的对与错上来了。如开课前,两人还在纠结,谁该去上课,妈妈说让女儿上课,女儿立刻就想到:妈妈是在说我是错的,我应该学习成长,而她是对的,她没问题。我不认可她的观点与看法,要去一起去,否则都别去。</p><p class="ql-block"> 其次是允许与接纳。允许一切的发生。在工作坊中母女也会有碰撞。甚至也争得面红耳赤。王老师都是允许并相信他们在探索自己的发生。接纳当下的感受、情绪与观点,也接纳彼此的不同。</p><p class="ql-block"> 然后是宁静而专注地看着场域内发生的一切。给予支持与陪伴。创造了安全、有爱、有温暖的场域氛围,让大家在有爱的环境中去重走自己的生命历程,看见自己熟悉的模式,体验过往的艰辛与不易,更重要的是看见当下的不同与差异,增加了一份觉察,更善于挖掘自己的资源与宝藏,带着这份力量前行。</p> <p class="ql-block">  见证奇迹的时刻:</p><p class="ql-block"> 工作坊结束,母亲的分享:</p><p class="ql-block"> 巜爱自己,好好活着!》</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2023年6月30日,突然,想给自己自拍张照片,告诉自己,从今天开始,我要好好爱自己,好好活着,不为他人,为自己。作为一个五十来岁,刚刚进入退休生活的我,一直以来,总是考虑孩子,考虑爱人,考虑父母的生活。日子这样一天一天的过,我的小心脏就这样天天在牵肠挂肚、提心吊胆中渡过。日久天长,因为对孩子的过渡担心,我每天晚上要求和孩子视频一会,孩子心情不好的时候就特别抗拒,如果孩子早睡晚上没有视频上,我的心就一直无处安放,不停的安慰自己,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好好的日子,都因为过多的考虑他人,使我自己没有自己的生活,感觉天天是为他们而活,还落得孩子和爱人都对我不满,天天横鼻竖眼,越看越烦。本来是想和和睦睦快快乐乐的过日子,结果是一地鸡毛,越想越难过,身体自上而下,到处是结节、肌瘤,时常在想苦难的日子何处是尽头。</p><p class="ql-block"> 我参加了为期两天的杭州萨提亚中心王强博士父母引导力工作坊,通过老师的引导讲解和场景小模仿,通过老师对每个预设场景每个人感触的深深挖掘,突然意识到,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与其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孩子和爱人身上,不如为自己而活。我本善良,我也曾经漂亮,我很努力,我爱生活,我也很勇敢,我喜欢旅游,我喜欢做些小糕点,我喜欢养花,我喜欢养鱼,我喜欢写毛笔字,我喜欢散步,我喜欢助人为乐,我爱我的家人,我敬业,我喜欢干净,我喜欢……,我有这么多喜欢的事情要做;我有同学,我有朋友,我有同事,我还可以结交更多的新朋友;我可以去做义工,可以去看花,可以去跳舞,可以去参加聚会,可以去散步,可以去吃美食,可以做好多好多的事情,我为什么把所有的精力放到孩子和爱人身上呢?其实很多事情自己也明白,就是太善良的心使自己生活的痛不欲生。今天,我突然想明白,余生已不多,我要为自己而活,我要面朝大海,春暖花开。</p><p class="ql-block"> 从明天起,去做一个幸福的人。看花、看景,周游全国。我要让自己变的漂亮起来,穿上漂亮的裙子,拍出精美的照片。我要呼朋唤友,唱歌跳舞。我要快乐,我要开心,我要让路边的小草听到我的歌声,我要让天上的小鸟看到我的舞姿,我要让大家看到我的书法作品,我要把我的快乐带给我周围的每一个人,我要和朋友们一起看海,一起赏月。来吧,朋友们,我们欢呼,我们唱歌,让我们共同去歌唱美好的人生。</p> <p class="ql-block">  工作坊结束女儿的分享:</p><p class="ql-block"> 这次工作坊我收获最多是自己更能觉察自己的情绪了。第一天参加课程前还与母亲发生了矛盾,产生了一些负面情绪,让我感到一股莫名的烦躁。(事后的冰山分析,也让我更了解了自己对负面情绪的感受。)</p><p class="ql-block"> 在握手介绍自己环节时,说介绍自己三个爱好时,我卡壳了,只能表达出一个。而当与其他女士沟通时,对方自信满满的笑容让全场最年轻最应该自信的我,产生了深深的自卑感,不自信一一这种熟悉的感觉,在写出时,发现那个感觉过往我出现过好多次。第二天冰山分析,在助教老师的帮助下,写下的一些描述情绪的词语,体会当时的感受,更了解了自己的负面情绪。在当时觉察这些情绪的时候,我居然有一种困惑难受的感觉!我反思了一下,原来自己没有好好的对待自己的负面情绪,原来不善于处理自己的情绪,会让自己变得这么暴戾乖张,产生了很多亲密关系上的自己不理解的冲突。</p><p class="ql-block"> 事后,妈妈的感悟发过来我看完了,其实我一直都知道她付出很多,只是有时候这份爱太沉重,我无以回报,只是想让她多关注自己。把在我身上的关心拿回来留一点给自己。我其实一直跟她强调过很多次:外公外婆在的时候,妈妈当女儿的角色就够了,不要再当妈妈的角色了。因为我知道妈妈的角色,带给她的苦难太多了,在这之前,我看到的是一个割裂的妈妈,一个不会调节自己情绪的妈妈,一个我看不到她脸上笑容的妈妈,这不是我想要的。</p><p class="ql-block"> 这几天我与妈妈之间好像有了一些不太一样的东西。一时间我无法形容出这个东西,但是我知道,它是好的。妈妈开始专注于自己身上,我开始专注于发展自己的边界,我们俩互不打扰,又互相默默帮助。家里也开始变得少了些指责,多了些互相的吐槽。我也会慢慢发展自己的边界,我的上限,我的底线在哪里,还有我想要什么。慢慢找回自己喜欢的点,找回自己想要的是什么。</p><p class="ql-block"> 人的一生很长,宛如高山大川,延绵不绝。一生又很短,白驹过隙,转瞬即逝。生与死永远是人的生命课题,而这份课题我已经做太多次,直到最后一次我才意识到这份课题的重点:爱和被爱。你总以为机会无限,总觉当下不是最好的,却殊不知,你所有意的、忽略的那些,有可能就是最爱你的人。珍惜当下,珍惜眼前人。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爱才是永远的课题。</p> <p class="ql-block">  早就该有这篇分享了,一直在写,但总觉得缺少点什么。担心自己写不好,担心自己的文字太苍白,表现不出这对母女等待了很多年的心灵碰撞与生命的遇见。</p><p class="ql-block"> 此刻我知道,这份美好的遇见,尤如种子,已经种下并慢慢发芽…我也深深相信,这颗爱的种子已根植于心中!静待花开!</p> <p class="ql-block">  每个人都渴望爱、理解、尊重、接纳、认可…也渴望拥有和谐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究竟是什么阻挡了我们亲密关系的流动?让沟通遇上坚冰?如何才能更好地面对人生功课,经营和谐的亲密关系,与自己、与他人和解?2023年智库心理萨提亚关系成长团体招慕中:(计划10月上旬开营)</p><p class="ql-block">课程内容:</p><p class="ql-block">1:识别觉察自己在压力状态下的反应模式。</p><p class="ql-block">2:关系(与自己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情境的关系)</p><p class="ql-block">3:关系的互动要素:</p><p class="ql-block">4:情绪觉察与管理</p><p class="ql-block">5:家规与家条:</p><p class="ql-block">6:原生家庭的影响与探索:</p><p class="ql-block"> 共6次课程,每周六晚9:00点至11:00,地面收费项目,共1800元,2023年10月7日前报名,优惠价1500元/人,12人小团体。欲报从速。</p><p class="ql-block">联系电话:吴老师18009968816</p><p class="ql-block">(微信同号)</p>

自己

工作坊

情绪

妈妈

我要

渴望

生命

期待

孩子

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