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求学之路—求学路上的往事

清流 马风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人到老年就喜欢回忆过去,年近古稀的我有空闲追忆往事,有能力有兴趣记录值得回忆的求学路上的点点滴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61年9月上小学,就读于沈河区三经街小学。照片是当时读5年级的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从1966年6月停课闹革命。69年复课闹革命后,小学6年级没上,直接升入48中学。教学内容有:学政治,军训,到工厂(沈阳市自行车厂)学工劳动。文化课内容仅占三分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70年1月31日,跟随父亲走五七道路,插队落户到新城子区新城子公社新城堡大队4小队。我随着转学到市第83中学就读。毕业时,根据当时的政策规定71届毕业生四个面向,我家大哥已是下乡知青,我就可以留在城镇分配工作。我1971年12月9年毕业,分配到新城子街小学当教师。当年分配到教育口共有14名应届毕业生。有体育特长的男生(篮球)到中学当体育老师。留在83中学的有2位女生,分别是数学和语文教师。我很羡慕她们,我觉得她们文化水平一定很高,因为教中学至少也得大专毕业。而我觉得自已当老师不够格,我才九年毕业。我强烈要求不当“孩子王”,区教育局根本没理我。校领导给我安排的教学任务是教体育,我虽然在体育方面没有特长,跑得也不快,跳的也不高。但也必须服从工作安排。参加了市教育局组织新任体育教师1个月的培训。1972年3月在沈阳体育学院由体院老师进行教学。这次培训学习了一些体育教学的知识和方法。最大的收获是我喜欢上了体育运动,尤其是乒乓球,我现在还在每周打4次。虽然不是业余高手,但享受运动的乐趣足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小学当体育教员7年,每年组织春秋二季全校田径运动会。在这期间还承担过一年知青带队干部工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用这个稿纸照片证明我在这个工厂工作过。1978年5月我从新城子调回沈阳市内工作。因为,父亲在1974年回到市委纪检委工作,全家搬回市内。我放弃了全民干部身份调到这家市农机局所属大集体工厂。这个工厂主要生产165农用柴油机。有员工700多人。有翻砂车间,机加车间,装配车间。我在生产科跑了半年外协件,后到劳资料负责职工教育培训工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家在大东区如意三路的健身房,就是当年农业动力机械厂的机加车间的大厂房。我还能在脑海里浮现出一排排暂新的机床和穿着蓝色粗布工装在操作机床的工友影像。</span></p> <p class="ql-block">厂房加二层建的健身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在一层建成游泳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77年恢复高考后,全国掀起了学文化、学外语、学各类专业知识旳热潮。学历教育和各级各类成人教育也迅速蓬勃发展。我也积极向厂领导建议开设各类补习班,厂领导很支持,相继办了多期业余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是我参加市柴油机厂(上级主管)语文补习班交的作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是我在大西边门住所复习文化课准备应考的照片。花了大力气考上了市总工会主办的高师中文系,当年的成绩单、录取通知书都没有留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是一份公文,是通报学员第一学期学习成绩和第二学期开始全脱产的教学安排及学费报销的规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与此同时,辽宁大学外语系日本语专业夜大学我也取得了入学资格。这样我的压力是非常大的。需要克服很多困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困难之一是行路难。我住在大西边门上学地点在铁西区市工人文化官,相距10公里往返20公里。一周有二个晚上去辽大上课,路程就达80公里。一周骑行200多公里。头一学期骑单位配给我的公车,但车况很差时不时这坏那坏,车胎磨损很快。为保障出行顺畅干脆自已买了新车永久28。</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困难之二是时间紧。因为同时学习二个专业,日语需要每天记单词,中文需要大量阅读和背诵古诗词。这就需要挤时间,在学期间每天早起床,背半个小时单词,晚上要整理课堂笔记完成二科的作业,真是做到了早起晚睡。把单词做成卡片随时查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困难之三是家务重。当年已是谈婚论嫁的时候了,我在1981年12月结婚,婚房是平房每天劈劈材生炉子应该男人去干。第二年我的女儿出生双方老人没能力帮带孩子。家务事更多了。我当然要承担更多一些的家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好在当时年轻身体好,这些困难都挺过来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经过三年的脱产学习,我人生的第一个大专文凭拿到手了。今年正好是毕业40年,以此文作为纪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是成绩单我没有一科补考。尤其是顺利通过了省高教局组织的“双认”考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高师中文系毕业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84年辽大日语大专毕业。</span></p> <p class="ql-block">这是四年夜大学课程内容及成绩。</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辽宁大学外语系日语夜大学学员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本科段部分男生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本科毕业证书。</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取得学历后我的专本、科同学王相推荐我和他一起在联合职大商学院当教师,经过学校的严格考核我正式成为职大教师。这是我执行的教学任务。</span></p> <p class="ql-block">发表论文十多篇。</p> <p class="ql-block">参加教材编写。</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90年5月在天津参加首届公文写作研讨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作交流发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日语专业毕业但没有做专门日语工作。受益的事在评定职称时可以免外语能力考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是我给《日语学习与研究》日语教学专业杂志的投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参与编写的囗袋书,商业服务日语100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87年聘为讲师。1994年8月聘为副教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在职期间多次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退休金95%领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在这里要表达一下感谢:向在我艰苦求学路上帮助我的人,表示感谢!谢谢你!尤其是学校主办方藩树威校长,教务主任谢老师。感谢农业动力厂的厂长和工友。还要特别感谢三年脱产学习期间每月为我送到我家工资的好妺妺(劳资科的同事)。使我得到了宝贵的时间。我的家人的大力支持更是我成功的重要因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今生有幸与高师中文系同学为伍,我的这些同学中真是人才济济,藏龙卧虎,在这些同学帮助下我完成学业获益很多。有很多同学成了一生的朋友。他们中的人让我看到了真正的学霸,五年拿了两个学士学位,一个外语专业文凭。有的同学在学期就发表文学作品。和他们在一起交流,他们独特的视角,高效的学习方法,你会得到多方面的启迪,你跟上他们前进的脚步,就离成功不远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虽然我在学习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遣憾也不少,深感自己天份不够能力不足。我记忆不大清晣了,在1987年报考过辽大中文系江天教授的现代汉语研究生,“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都合格,政治课30多分。(当时的成绩单找不到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再就是没取得学位。辽宁省举办的中文本科自学考试可授予学士学位。我自考巳过十多科,坚持下来拿学位有望。当年事也确实多,备课,上课,写文章教材,孩子小家务事多。再加上已聘为讲师,没有坚持下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退休后我还在继续学习。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在眼睛花得厉害,读书少了。行万里路借助现代交通工具已做到了,除了西藏港澳大部分省也去过了。喜欢攝影不渴望当不当省攝影会员,自己玩高兴就好。唱歌也学了一些乐理和唱法,登台演唱已不可能,当个业余麦霸可满足虚荣心。练习写毛笔字也不可能成为书法家,只要感到写楷书的严谨结构,笔笔见功力,感受行草书笔走龙蛇的不拘一格就够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学习使我终身受益,终身学习伴我一生。</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