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烛光引路,助力乡村书法教育施大爱;星火燎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沐深恩。8月24日,“烛光计划”2023年乡村书法种子教师公益培训在河北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全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56位学员分别参加线上、线下为期六天的培训。共青团临泉县委“梦想学院”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项目硬笔书法支教教师、临泉县青年志愿者协会关工委委员、翰林硬笔书法培训中心“硬笔规范汉字书写乡村行”硬笔书法公益课堂发起人和主讲教师秦翔通过遴选,作为今年安徽省唯一一位被录取的乡村书法种子教师参加了此次培训。</p> <p class="ql-block"> 本次培训以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2013)》精神和《基础教育课程标准(2022)》为基准,以培养能写会教的优秀书法种子教师、发挥其引领作用带动当地书法教育的开展为主旨,邀请了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启功艺术研究会顾问高光天、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河北省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寇学臣等作为培训专家,采取视频教学和现场教学的方式,在提高学员书写能力的前提下,注重书法教学方法与文化素养的提升。培训中,主讲嘉宾还勉励各参训学员坚持初心,延续烛光奉献精神,努力提高个人综合素养,在文化传承之旅上发挥更加积极主动的作用,推动乡村文化教育开花结果。</p> <p class="ql-block"> 26日下午,三天的线下培训在“烛光计划·助力偏远地区中小学书法教育圆桌沙龙”中圆满落下帷幕。当共青团临泉县委“梦想学院”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项目、翰林硬笔书法培训中心“硬笔规范汉字书写乡村行”硬笔书法公益课堂发起人和主讲教师秦翔谈了自己27年自费骑行乡村37所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写字公益课堂并带领8000多名留守少年儿童踏上书写“最美汉字”之旅时,“烛光计划”发起人、河北师范大学书法研究所所长寇学臣教授连声称赞秦老师“是一名优秀的书法种子教师,是乡村书教工作者的榜样”,并表示“‘烛光计划’将继续及时提供帮助,支持临泉乡村学校书法教育蓬勃开展”。</p> <p class="ql-block"> 据悉,今年是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实施十周年,也是国务院发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实施十周年,还是书法教育大型公益活动‘烛光计划’实施十周年。“烛光计划”是由河北师范大学书法研究所所长寇学臣教授发起、民进中央社会服务部支持,国家艺术基金、开明慈善基金会、河北省海外同胞慈善基金会资助,河北省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民进河北省委员会、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和河北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的书法教育大型公益活动。其宗旨是发扬蜡烛的奉献精神,发挥高校和书协专业优势,通过“义捐、义讲、义培、义评”等形式,服务偏远地区的中小学书法教育,培育书法新人,传承中华优秀文化。</p> <p class="ql-block"> 该活动自2013年启动以来,发挥高校书法专业优势,通过义捐、义讲、义培、义评等形式,先后走进河北省56个县区,并辐射贵州、云南、新疆、西藏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书法示范校18所,书法实验校108所,开明书法社28所,培训教师 4000 余 人(其中种子教师 525 人),受益师生达40万余人次。为普及中小学书法教育,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和助力乡村振兴发挥了积极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信息来源:中国网 《河北日报》《石家庄日报》 河北书法在线 整理:李秀英 郑光辉 供图:“烛光计划”工作组 寇艺新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胥各庄小学 侯秀军</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