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前段时间,今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我独自一人踏上了去往河曲县的路程。</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要选择“鬼节”这个日子去河曲县呢?因为当天晚上那里要放河灯;为什么要去看河灯呢?因为我的老家东社古镇旧时也放过河灯。</p> <p class="ql-block"> 东社村曾是交城县四大古镇之一(还有交山镇、双龙镇、古交镇),明、清特别是民国期间,水磨林立,粮市发达,商业繁荣,文化多元,老人们常说起本地习俗打铁花、放河灯等。我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家乡建有修配厂时,元宵节看过村民舞动木板、铁花飞溅、流光溢彩的场面,也曾在河北省蔚县古城、我省平定县小河古村等地看过铁水冲天而起、火星四射的表演,而放河灯却从未亲眼所见,缺乏感性认识。</p> <p class="ql-block"> 格物致知。我想见识一下河曲放河灯的祭祀程序、场地设置、河灯制作和盛大场面,从视觉感受背后,了解其放灯渊源、风土人情、沿革发展等,寻找其历史底蕴,探索其文化精髓。</p> <p class="ql-block"> 车过临县、兴县、五寨、神池,于下午二点多抵达河曲县城。入住酒店后,我徒步沿黄河大街一路下坡西行4.5公里,经白朴公园、隩府佳苑、河曲二中、工农兵剧场、县人民政府等到达西口古渡。在广场上看到了著名的河神庙及其大禹神像,对面的古戏台上正在上演着河曲二人台,其下便是滔滔的黄河和河灯的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 顺着突出的标志性建筑隩曦楼方向,沿着临隩大道东行,我又浏览了规模较大、建筑宏伟、功能齐全的临隩公园,花费了少半下午时光。</p><p class="ql-block"> 临隩公园位于黄河岸边,是一座以文体活动为主,同时兼备休闲、娱乐、健身功能的滨河综合公园。隩曦楼,紧邻黄河岸畔,是临隩公园的主体景观建筑,登上隩曦楼,黄河美景尽收眼底。从隩曦楼俯瞰,两个综合楼、两个小公园相对分布于公园四角,遥相呼应,独具特色。多功能影剧院里设有4D影院、电影院和多功能剧院,综合馆里置有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和城市展示馆。公园北侧还有九曲文化苑广场。</p> <p class="ql-block"> 我路经时,工农兵剧场正上演太原市晋阳晋剧院的晋剧,西口古渡古戏台上二人台演唱正酣,临隩公园内各种群众文艺活动此起彼伏,摄影作品展、土特产展销、电影演出等各项活动层出不穷,九曲文化苑广场第四届“海红花”奖民歌二人台大赛正在忙碌准备,原来是河曲县委、政府以放河灯民俗文化为契机,旨在全面推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第二十七届“河灯会”正如火如荼举行。</p> <p class="ql-block"> 夜幕降临,匆匆吃晚餐后,我便急匆匆赶往西口古渡。此时,黄河西大街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到达时,广场早已人声鼎沸,观者如潮,欢声笑语,不绝于耳。河灯已放开,俯首而望,只见弯弯曲曲的黄河水面上,河灯从临隩公园上游焰火处悠悠而来,漂漂蔼蔼,明明灭灭,星星点点,成群结队,向前飘移,煞是好看。</p> <p class="ql-block"> 跑下台阶,想到河边近处观察,但观景平台不开放,临隩大道和黄河岸间有汉白玉栏杆隔离,而且在栏杆前又设置了铁丝网,不能近河。由于距离较远,照相和录相效果很差,而且栏杆望柱柱头重复出现,又高又密,破坏风景和心情。</p><p class="ql-block"> 因为强调安全,故增添了此设施,但它的缺陷就是人和河灯产生了距离感和冰冷感,而且放河灯活动统一由政府组织,统一投放,群众只能远处观看,失去了亲近感和参与感,较为遗憾。但这矛盾如何解决,也是难题。</p> <p class="ql-block"> 一、河曲放河灯</p><p class="ql-block"> 有了感性认识,上网查了相关资料,特别是读了河曲县图书馆馆长刘喜才著的《河灯档案》,我对河曲放河灯便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思维。</p><p class="ql-block"> (一) 地理环境</p><p class="ql-block"> 黄河由巴颜喀拉山起深入中华腹地,蜿蜒5464公里。在河套地区呈东西走向的黄河,在内蒙古准格尔旗包子塔段(乾坤湾)急转为南北走向,踏入晋陕大峡谷,一路来到三省交界的河曲,在县城西部划过一道绝美的弧线。从此左带吕梁,右襟陕北,深切于黄土高原之中,正式开启两省之间水与石较量成就的峡谷画廊。</p><p class="ql-block"> “隩”字即河岸弯曲的地方,河曲宋金时称为“隩州”,故有了前述的“临隩公园、隩曦楼、临隩大道、隩府佳苑”等名称。</p> <p class="ql-block"> 蜿蜒在河曲大地的黄河,一举甩掉了前端的狭窄与压抑,原本两岸密集的山地,被一片近百平方公里的河曲开阔滩地替代,这是晋陕大峡谷地势最为宽敞的一段。而在河曲下游的不远处,黄河又将再次宣告回归峡谷的拥抱,进入黄土高原腹地,染上真正的黄色。</p><p class="ql-block"> 由于河曲县城处于晋、陕、蒙三省的交界处,是被称为“鸡鸣三省”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在陆路不发达的过去,水路便是优先的便捷交通。“三省通衢”的地理优势,使得黄河两岸拥有了河曲的“西口古渡”、准格尔旗的“大口渡”和府谷县之“大汕渡”。 依傍黄河水道这条运输大动脉,河曲便有了客运、货运交通,便有了水旱黄金码头,便有了“船工”、“纤夫”、“搬船汉”,便有了“河路社”、“炭船社”等行业团体,便有了联结中原腹地和蒙古草原、西北地区的经济贸易通道和交通枢纽,便有了“走西口”文化的产生。</p><p class="ql-block"> 河曲位于黄河凸岸,由于水流离心力的作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使得县城一侧土地不断拓展,腹地更宽广,具备了人口集聚和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增添了多少人间烟火。</p> <p class="ql-block"> (二) 人文沉淀</p><p class="ql-block"> 黄河悬崖林立,暗礁密布,特别是雨季洪水季节,惊涛骇浪,汹涌澎湃。行船是艰苦危险的苦行当,纤夫们顺水而下,跌宕起伏,生死悬于瞬间;逆水行舟,艰难跋涉,辛苦系于一身。受伤是家常便饭,多少勇猛的汉子受尽磨难,留在了急流险滩及咆哮的洪水中,再也没有回来,成了孤魂野鬼。</p> <p class="ql-block"> 有少部分出走口外的人在内蒙落脚后,从事工商,发财致富,返回故里,光宗耀祖。感恩于黄河的恩泽,纷纷捐资,兴建河神庙,塑大禹神像,春秋两季举办祭祀仪式;船夫们希冀河神的佑护,出力新修大戏台,娱神唱戏。</p><p class="ql-block"> 一时间,禹王庙香火盛浓,船工、打工者、商贩们从西口古渡出发乘船,都必须到禹王庙内行大礼,祈祷河神的保护,企盼有求必应,消灾免难。下船后,也要叩拜禹王爷,感谢其照顾有加,平安返乡。</p> <p class="ql-block"> “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历史上的河曲地瘠民贫,灾祸不断,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艰苦的生活环境,,限制了人们的思维和想象。为了谋生,除做知生不知死的“河路汉”养家糊口外,男人走西口,背井离乡,女人挖野菜,苦度日月,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逐渐孕育出了悲苦高亢、凄婉苍凉、催人泪下的民歌《走西口》,诞生了贴近生活、积极向上、豁达诙谐的河曲“二人台”。</p> <p class="ql-block"> 经过多少年的积淀,在这片热土上,九死一生的走险船工、吉凶未卜的“走西口”汉子、苦守熬命的待家妇女、衣锦还乡的商贾新贵等都把赤诚的心交给了禹王庙,乞求河神保佑,消灾免难,感恩河神佑护,祈福未来。而那些命丧黄河的孤魂野鬼,他们的家人遗孀为了悼念亲人,让他们超度投生,便创造了独特的“放河灯”民俗,延续至今,闻名在外,享誉全国。</p><p class="ql-block"> 矗立的大禹神和不动的古戏台见证和记载了无数河曲人的悲欢离合,也每年目送着黄河中的河灯星星点点,缓缓而下,渐渐远去。</p> <p class="ql-block"> (三)河曲“河灯会”</p><p class="ql-block"> 河曲“河灯会”,具有鲜明的黄河文化色彩,它集大禹河神文化、鬼神文化、走西口文化为一体,是晋、陕、蒙三省边民共同参与的一项隆重的民俗活动。</p><p class="ql-block"> 它用放河灯的表现形式来祭奠亡灵,寄托对前人的悼念和哀思,也表现对美好生活的企盼。选择在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可能是“中元节”祭禹祭祖、鬼神出狱的节日因素,鬼托河灯,便可投生,在民间也叫“鬼节”。可能也有印度佛教“盂兰盆会”的因素,在七月十五这天,焚化纸船,谓之法船,可以“渡出冥孤独之魂”。互相结合,加入黄河水患、战乱、走西口谋生中的特定群体,便成地域性很强的河曲定制。</p> <p class="ql-block"> 据考证,河曲放河灯始于明弘治十五年(1502),渐次完善,被称为“河路社”、“炭船社”的船工(河路汉)是禹王庙祭祀和放河灯的主流,称其为“迎神祭鬼节”,老百姓们怀着朴素和单纯的心理,让河灯照亮黑暗,让死者得到重生。</p><p class="ql-block"> 旧时,每当节日,苦难百姓要先祭拜河神禹王,午时由“河路社”会首“领牲”,下午大戏台唱“许愿戏”,晚上“走西口”死难者家属、非正常离世及溺水死亡者的亲属,要在河岸上烧纸船、焚纸钱、抛祭品,沿用古老习俗用瓜瓢或瓷碗做灯漂放黄河中,超度亡灵,又取名“领魂祭祖灯”。</p><p class="ql-block"> 后来,禹王庙祭祀仪程不断沿俗、改俗、增俗,河灯制作方式也逐渐改造、更新、简便。解放前放河灯仪式中断。</p> <p class="ql-block"> 1985年起,恢复“河灯节”。1994年县委、政府借助商贸活动来推动“河灯会”的发展,到目前河曲已经成功举办了二十七届“河灯会”,每届都不断增加相应的配套活动,给河曲“河灯会”增添新的内容。2008年6月河曲“河灯会”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p><p class="ql-block"> 目前,河曲“河灯会”时间定为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举办,历时3天,由先前的每日投放365盏灯增加到3650盏。 </p> <p class="ql-block"> 灯会举办前要举行放河灯祭禹仪式,并将河灯供于大禹神位前,祭奠大禹。其后,僧人诵经,民众把做好的河灯列队供于神龛前,祈求神禹消灾免难,保佑万民风调雨顺。当夜幕降临的时候,主持人鸣炮点燃火把,僧人诵经将神位前的花灯列队送到渡口,船工驾木船,载着各种花灯,逆水上行大约半公里,在急流中心抛锚停立。有船工将河灯依次点亮,等准备就绪,乐工们便奏起乐曲,随着乐声,一盏盏油灯被放入河中,晃晃悠悠漂移到西口古渡直至下游。</p> <p class="ql-block"> 随着时代的发展,河曲“河灯会”已改变了原来的定义,演化成晋、陕、蒙黄河沿线广大民众的重大文化盛会与娱乐活动,成为当地交流文化、发展经济、联络情感的重要载体。河面上弯弯曲曲的河灯与空中的焰火交相辉映,呈送着吉祥,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p> <p class="ql-block"> 河曲灯会,较大的彩船龙灯用木架制作,外表糊布彩画而成,其它小灯则用五色纸剪贴、彩画、裱糊而成。灯座底部要刷桐油,防水浸破(现在用石蜡代替),刷桐油后即刻粘贴少许砂子(增加质量以防水大翻船或被风吹覆),灯芯一般用苇节裹棉花蘸胡麻油点燃(现在用蜡烛替代)。</p> <p class="ql-block"> 河曲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放河灯”这个古老民俗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多少年来,他们恢复河灯会,举办“河灯节”,建立组织管理机构,保障河灯传承人、制作艺人权益,收集整理历史文献,建档保存录音录像资料,培养传承艺人等。通过艰苦努力,他们把将祭禹、悼灵、祈福集结于一身的河曲“河灯会”,申报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全国有了广泛的社会影响。</p> <p class="ql-block"> 二、东社古镇放河灯</p><p class="ql-block"> 相对于河曲,东社古镇放河灯没有那么悠久的历史,没有那么规模盛大、悲苦凄凉,但它的自然环境、人文沉淀和河灯制作等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独特性,不失为文峪河流域的一朵奇葩,耀眼夺目。</p> <p class="ql-block"> (一)地理环境</p><p class="ql-block"> 汾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而文峪河是汾河的一级支流,文峪河水库是吕梁市最大库容的水库(位于古镇下方)。</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汾河是山西的母亲河,那么文峪河便是吕梁的母亲河,更是家乡东社古镇的母亲河和文明摇篮。</p> <p class="ql-block">东社村郝金汤摄</p> <p class="ql-block"> 文峪河像一条苍龙,从庞泉沟关帝山发源后,在崇山峻岭中千转百回,奔腾澎湃,顺着中西川接纳二道川、三道川、四道川河水后,穿过合里峡谷,越过交城古十景之一的“西社龙门”,河床骤然加宽,豁然开朗,来到家乡所在的截岔盆地。在盆地西南侧,它与支流西冶河交汇,其后在东社古镇的南侧绕了一个大大的弯,注入文峪河水库,再走进晋中盆地,与汾河会合。</p> <p class="ql-block"> 在民歌《交城山》中,有“交城山,交城水,不浇交城浇文水”的歌词,但那是针对交城县平川而言的,截岔地区是利用文峪河水最充分的地方。家乡的水力资源特别丰富,中西河给它输送来了丰富的灌溉用水和木材,具备了优越的水力运输(楫筏)和水磨房建设条件,西冶河给其进口了优质的淤地泥沙,形成了肥沃的土地,两者的结合促进了本地农业的发达。</p> <p class="ql-block"> 截岔即岔口,它是中西川、西冶川的御接节点,是交通枢纽。古时候,它便是从太原盆地进入晋西、晋西北乃至大西北的官道(还有一条古道从汾阳市峪道河进入),并设置驿站和水旱码头,使其粮食加工基地、粮食销售市场、木材物流基地和商业重镇的建立成为现实。解放后,它成为省道320线(祁县城赵镇至方山县麻地会乡)和219线(古交市至离石区吴城镇)的交汇点,前几年国家又将两线的各一部分组合成国道241线(内蒙古呼和浩特至广西北海市)。</p> <p class="ql-block"> 截岔地区位于吕梁山东麓、太原盆地西缘,正逢晋中平原进入交城山及吕梁山的入口和交通要道处,进可扼制平川,退可凭险防守。特殊的区位和优势使这里成为防御和抗击日军的前沿阵地,成为阻敌西犯、保卫晋绥边区和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的咽喉要道,使其成为革命老区,坐拥数量众多的红色史料和遗迹。</p> <p class="ql-block"> 沧海桑田,神奇的地质运动使交城、文水一带形成了著名的“山前大断裂”(从交城县水峪贯镇寨立村经截岔地区到文水县孝义镇神堂村),绵延30公里,形成了两侧截然不同、大相径庭的大地构造。断层西侧为奥陶系、石炭系石灰岩(青石),使这里成为交城县的石料、水泥、玻璃建材原料和加工基地,而断层东侧的三叠系砂岩、页岩等,随着文峪河的水力推移和沉淀堆积,则产生了闻名山西的建筑用砂砂源。</p> <p class="ql-block"> (二)人文沉淀</p><p class="ql-block"> 山的拱卫和水的滋润,楫筏、木集、水磨、粮市、商业、淤地、治洪等的开拓和创新,成就了截岔地区及其东社古镇曾经的繁荣、富庶和辉煌。</p><p class="ql-block"> “砍不尽的南阳山(孝文山),拖不尽的官地山(关帝山)”,文峪河源头拥有广袤的落叶松、油松、云杉等。明《永乐大典太原府》卷描述:北山之材,夏秋之际,乘水泛滥,结筏出之,岁以千计,循流入水,远近利之”。万历《太原府志》仍云:“通筏,溉田,民甚便之”。在陆路不发达的过去,利用文峪河黄金水道运输木材(本地称“楫筏儿”),将其转送到晋中盆地、华北和中原地区是解放前历朝历代的必然之举。为了生计,和黄河纤夫一样,村民们踏上了波涛汹涌、危险丛生的“楫筏儿”之路。</p> <p class="ql-block"> 随着木材砍伐、运输和交易规模的逐渐扩大,处于水陆衔接点、交城、文水县分界处的截岔地区便产生了用于堆放存贮、中转集散、交易服务的水旱码头,木集便在武元城水泉滩应运而生。此所以称为武元城,便是武则天父亲武士彟隋末在此合伙开设木厂、“鬻材为事”而故。随着木材交易的日盛,清雍正十年(1732)在武元城设立了榷关(它是国家的税关,直接由工部来管理),每年定额1231两,直到光绪二年。由于其较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使得武元城商业服务设施不断扩充和完善,人口越来越多,规模愈来愈大,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抗日战争后才逐渐衰落。</p> <p class="ql-block"> 水生万物,地发千祥。早在远古已有先民在此与水相依为命、繁衍生息,先周即有注水润田、开拓耕耘的传说。</p><p class="ql-block"> 群山环峙,二水萦绕,形成了交城山区最大的截岔盆地。这里地面开阔,水源充足,气候适中,土地肥沃,粮田两熟,瓜果飘香,从古便流传下了“龙门五社赛长安”(龙门五社即东社、西社、南社(南堡)、北社(沙沟)和中社(曲里))的美称。</p> <p class="ql-block">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古往今来,这里的人民不断筑坝、引水、抗洪、保地,坐享文峪河的普惠,奋起同文峪河抗争,并不断取得胜利,留存下“龙门渠首”、“五村渠”、“五村堰”、“南龙门渠”等农业遗产和纳“清水茬(sā)儿、洪水茬儿”等筑坝工艺,创造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上楞地麦浪滚滚,河滩地稻菽金黄”的鱼米之乡和“山上江南”胜景,沿习下“要想龙门开,一经一贯来(解一经、解一贯为西社村、交城县明代的著名乡绅)”、“曲里的渠(jū)、东社的坝(bài),沙沟的后窝西社的害”等俗语。</p> <p class="ql-block"> 作为当时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水磨房在乾隆十六年(1751)的创建,开启了东社古镇及其截岔地区粮食加工产业发展的原始动力。</p><p class="ql-block"> 民国中期截岔地区水磨星罗棋布,文峪河两岸磨房林立,以其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收益得到最广泛的应用。在11.5平方公里的川面上、18公里长的河谷中拥有大大小小的40-50座磨房,形成了最壮观的水磨房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这数量众多的水磨房,依赖文峪河能量,常年昼夜不停,叮哐作响,不但为本区域服务,而且范围扩大至祁县、太谷、平遥、交城等晋中平川晋商活动的主要城镇,成为晋中盆地重要的粮食、香沫加工基地。</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随着电磨的兴起,截岔地区的水力磨房才沉寂下来,渐次退出了历史舞台。</p> <p class="ql-block"> 依靠农业、粮食加工业的带动,东社古镇有了五大支柱粮店,即“永茂盛”、“公聚成”、“吉义恒”、“裕泰义”、“复聚源”,形成了特点鲜明的粮油批发和零售市场,有了其配套的商业、金融业、服务业等,“聚祥永”、“富兴恒”两大当铺开张,“复聚源”银号、交城农工银行东社支行营业,税卡和警卡设立。</p><p class="ql-block"> 那时,古镇逢双日赶集,城中街两侧分布商号、作坊60余家,商贾云集,买卖兴隆。每天从东头到西头,石坡至油糕铺,骆驼队骡马帮络绎不绝,响铃声声,吞吐大量粮食、麻油、牲畜、中药材等农牧产品和布匹、绸缎、皮革、煤油、火柴、香烟、纸张等工业用品。随着人口急增、资本猛吸、商业繁荣、规模扩张,东社古镇的区域吸引力、辐射力不断增强,有了商业重镇之实力,“小北京”称号之美誉,最后成为交城山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商业、教育、医疗、宗教中心,闻名遐迩。</p> <p class="ql-block"> (三)、古镇放河灯</p><p class="ql-block"> 1、时间</p><p class="ql-block"> 东社古镇放河灯的日期为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夜,即河神爷的生日这天,正好在汛期前,它和河曲的七月十五日是相异的。</p><p class="ql-block"> 这说明,它的“河灯节”缘由和佛教的“盂兰盆会”及其“目连救母”无关,和中元节(鬼节)祭拜祖先、企盼孤魂野鬼超度投生关系也不是很大。古镇放河灯,应该来自村人对恩威莫测的文峪河有着朴素的崇拜,主要来源于原始的自然崇拜及其后来人格化的河神崇拜。</p><p class="ql-block"> 清康熙年间交城著名知县赵吉士言:“今吾考交邑之寺四十有九,而道观之类不过四五”。佛道比例十分悬殊,而道观主要集中在截岔地区一带,有四圣宫、真武庙、孝文庙、狐爷庙、栖霞观、寿隆寺、河神庙、山神庙等,古老的道教在此似乎更有市场。</p> <p class="ql-block"> 2、原因</p><p class="ql-block"> 那么,为什么东社古镇能产生“河灯节”呢?我思考分析,主要有下列几点:</p><p class="ql-block"> (1)、在传统的农耕社会,土地是老百姓的命根子。</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文峪河给截岔地区人民带来过无数的丰收喜悦和灾难悲伤。高兴时,它用甘泉滋润着截岔大地,发怒时,它又像一条脱僵的野马(特别是西冶河),咆哮肆虐着两岸生灵,吞没土地与村庄,给本地区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洪水泛滥成了他们最大的威胁。</p> <p class="ql-block"> 勤劳勇敢的人民为了改变自身命运,努力打腰堰、漫河滩,淤地造田,发展农业生产,但在暴洪骤雨的冲刷切割面前显得无能为力。就像村人说得那样:来之不易的土地像割豆腐一样“忽啪忽啪”、“一片接一片”坍塌,百年枣树连根放倒,“卖豆腐挣下二亩地,水里来,水里去”,使得人多地少、“生是东社街的人,死是外村的鬼(坟墓需占地)”的村民雪上加霜,痛苦万分。在生产力落后的古代,他们只得修起河神庙、塑起龙王爷,立起河灯节,献牲上供,烧香叩头,祈求神祗不要发怒泛滥、示威逞强,保佑风调雨顺、耕地拓展、粮食丰收。</p><p class="ql-block"> 河神常常被描绘成一位仙人或者老者的形象。他们可以操纵水的流向和水位,保护河流周围的土地和居民,防止洪水和其它自然灾害的发生。</p> <p class="ql-block"> (2)、东社古镇的主导产业是粮食加工,水磨房便是最宝贵的生产设施,清代有“丰盛磨”、“三义磨”、“永丰磨”、“大兴磨”、“和盛磨”五座,民国期间有“解士魁磨”、“晋渊磨”、“郝海珍磨”三座。水磨生产的动力来自文峪河的水资源,要使磨轮转动,就要拦河筑坝即纳“清水茬儿”,将水引回。这些“茬儿”的建设和存毁十分重要,如果遭受洪水的袭击,不仅“茬儿被冲垮,而且还会影响水磨房的安全。“开磨房引张水来,烧纸引张鬼来”,1932年的大暴雨便使古镇三座磨房丧失殆尽,西社村被迫上山。</p><p class="ql-block"> 磨房主畏惧洪水的威胁恐吓,为了自身的安全和利益,便想方设法拉拢河神,为其祝贺生日,放河灯即祭神、娱神。</p> <p class="ql-block"> (3)、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兴旺,带来了东社古镇的经济实力大增。于是,民国中上期,联合大岩头、西社、塔上、阳湾四村,互利共盈,集中力量,筑起了永久性的五村堰,治理了西冶河水害,基本杜绝了土地的冲刷和淹没,古镇的安全得到了保证,各方受益匪浅。这是截岔地区人民的大好事、大喜事,人们要庆祝胜利,便举行放河灯庆祝活动,向河神爷报喜示威。同时,各店家老板、磨房主请来东家、相与、客商等,联络感情,招商引资,娱乐放松,红火热闹,相沿成习。</p> <p class="ql-block"> (4)、古镇也有楫筏队伍,夏秋洪水季节(水量大),总要结伙出行。因他们常在险恶的环境中劳作,遇到暴雨激流、浊浪涛天、漩涡跌崖,闯滩搁浅、迭排散排事故时有发生,伤痛在所难免,生命危在旦夕。他们也需要心理的平衡和慰藉,祈求保佑平安,所以对河神看得也格外神圣,祭祀河神备受重视。</p><p class="ql-block"> (5)、其它。</p> <p class="ql-block"> 3、河神爷</p><p class="ql-block"> 古镇的河神爷应当就是通常所指的河伯,村人并无明确的说法。但如将河神爷说成是大禹,也并不是没有可能的。</p><p class="ql-block"> 截岔地区一直流传着大禹“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的神话,而且一本正经地说:古镇对面的子夏山顶上有“拴船镢”。将美好的治水利民英雄传说和人定胜天的思想集合起来,按照中国传统习惯将大禹逐渐进行神化成本地域河神并有人格魅力,鼓励人们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不屈不挠,治理水患,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可以推动社会文明的进程。其实,包括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古镇顺河大坝砌筑、河滩地稻田的开发等都是大禹精神的生动体现。 </p> <p class="ql-block"> 4、场址</p><p class="ql-block"> 古镇的放河灯地点在水磨房的渠首即“清水茬(sā)儿”上游的水面上,这是它的特殊之处。</p><p class="ql-block"> “清水茬儿”为磨房引水的取水构筑物,即将河道拦腰截堵的河坝。这样,就使坝前的水位雍集抬高,形成小型“水库”,部分河水由堤坝一侧引入磨房渠(俗称“天河”)内,顺流而下,依序经过各座磨房,消能解势后最终排入下游河道。“清水茬儿”中间留有豁口,两侧安装有木制“井字龙”以加强稳固性,两龙之间穿插横木竖杆灌木等,以控制和调节河水的峰谷水量,故它是生态性堤坝,上游“水库”中的水也不是死水一潭。</p><p class="ql-block"> 河灯或在“水库”上游河道中投放,或在“水库”的两侧搁入。“水库”中缓慢流动的河水既可使河灯漂移,还利于河灯的稳定,很少发生侧翻等安全事故,而且如果将豁口栅条加密的情况下,还可以进行河灯的回收和再利用,一举三得。</p> <p class="ql-block">东社村逯青年留存“茬儿”旧照</p> <p class="ql-block"> 5、组织</p><p class="ql-block"> “河灯(神)节”主要由相对富裕的磨房主、粮店及其商家出资,由纠首负责组织安排,村民广泛参与。白天河神庙祭祀,晚上文峪河放河灯。这一天,老百姓也要割肉吃拉面,给河神爷祝寿,表达对其的敬意和期盼。 </p> <p class="ql-block"> 6、仪式</p><p class="ql-block"> 通常仪式初始为祭奠,在岸边放置祭品如牲畜、莲花大供、枣山山、糕点、果品等,然后点香、秉烛、烧纸、祭拜、祈福、许愿等,在旁的八音会“响乐班”便会吹拉伴奏。</p><p class="ql-block"> 夜色朦胧时,便是放河灯仪式。村人们捧着自制的河灯走向“水库”的上游,铁炮声响,划破夜空,持灯人静静许愿后,河灯便按一定间隔陆续下水。霎时间河灯便把水面的黑夜点亮,整个河面开始闪光莹莹,红灯点点,灿若繁星。远远望去,河灯的光亮,水面反射的光亮,随着水波盈盈晃动,几十、几百盏河灯在水里缓缓而下,犹如串串明珠闪烁摇曳,流芳吐艳,尽展风采。夜幕里的河灯,放着柔和而又诱人的灯光,时静时动,灯光水影,交相辉映,这又给古镇增添了诗意、古韵……。</p> <p class="ql-block"> 岸边,村民们企足翘首,竞观河灯,以一睹为快。小孩子紧盯着各家的灯,互相攀比;老太太嘴里念念叨叨,祈祷吉祥;看红火热闹的人欢声笑语,此起彼伏。所有人都将幸福、美满、发财、平安的祝福和愿望寄托在灯火闪动之中,红彤彤的灯光映衬着他们兴奋快乐的脸庞。</p><p class="ql-block"> 多数河灯最后都集中在“清水茬儿”处,成为焦点,异常明亮。一不小心,有的灯还会拐向磨房渠即“天河”中,漂移到磨房,将祝福直接送到主家“家”中。</p> <p class="ql-block"> 7、制作</p><p class="ql-block"> 古镇放河灯因为是自行举办的活动,参与制作者均为本地的粮店、磨房主、商号、其它从业主和村民,召集、组织、实施者是纠首,人数不拘,一般视规模大小而定。河灯的制作根据各自的经济条件、材料供应、制作能力、思维程度等的相异,呈现出不同层次的各种形式。</p><p class="ql-block"> 在当时的落后条件下,河灯灯源主要为麻油、煤油灯,上等者就是蜡烛,灯芯主要是棉花或麻绳搓成的捻,麻绳做的不易被风吹灭,燃烧时间较长。</p> <p class="ql-block"> (1)、第一种形式:用瓷碗做的河灯。碗内可直接加入麻油或煤油,然后将灯芯插入碗中心的铁套筒中固定在十字型的高梁秸杆架中部(像丧事中的长命灯),点燃即可。将碗直接放入河中即可漂浮。</p> <p class="ql-block"> (2)、第二种形式:碗中放置“灯窝儿”、“灯盏儿”做的河灯,即使用高粱秸秆制成“夹箅”或“支架”放入碗中,在其上搁置“灯窝儿”或用泥、面等捏成的“灯盏儿”。</p><p class="ql-block"> 古镇的“灯窝儿”通常是在过春节时使用。旧时年除下午请神回来,神灵也要过年,人们怕他们黑暗,便在神位前点上“灯瓜瓜”或蜡烛照明。但院里街外有风,村民们便发明了“灯窝儿”。</p><p class="ql-block"> “灯窝儿”是“灯瓜瓜”或蜡烛、底座和避风纸罩的组合体,制作过程是这样的:选择10厘米左右直径的圆木锯下多个1-2厘米厚的木块,然后用较厚的白纸绕木块周边糊裹,纸的顶端高出板面许多,就是纸罩(有的在纸顶面拉几个横条),以便挡风、衬亮和稳固,在木块顶部中央放置“灯瓜瓜”或蜡烛。有的巧妇们在纸外表面贴红窗花或“喜”、“福”字等,增添节日喜庆气氛和美观效果。</p> <p class="ql-block"> 古镇的“灯盏儿”一般在正月二十五过“添仓节”夜使用。“灯盏儿”用蒸熟的软米面捏成,大多数为普通的圆柱型。上部盛油的灯窝边捏成八角型,顶上有个钵钵即灯窝,插上灯芯,倒入麻油或煤油,点燃后既能照明而后还能食用。通常灯芯采用谷穗秆或洋火棍(火柴梗),用剪刀剪成短枝,底头插入灯窝中心,其上裹新棉花作捻。待灯芯儿吸足了油,就可以使用了。</p> <p class="ql-block"> “灯瓜瓜”是旧时老百姓家里使用的照明用具,有大有小。它是用瓷土烧制的釉质瓷器,形似一个底朝上的空心馒头,正中间有一个小指甲盖大小的洞,用来灌油,靠边是火柴梗粗细的小眼儿,中间穿入一根棉花捻,灌入麻油或煤油,点燃后,就能冒出一个豆一样的灯苗。</p> <p class="ql-block"> (3)、第三种形式:将“灯窝儿”、“灯盏儿”等组合放置在用木板做成的底座上,摆成图案。</p><p class="ql-block"> (4)、第四种形式:纸灯是最方便廉价的河灯。用纸折叠成圆碗状、方形状或莲花瓣状,接缝用浆糊粘连,再到满熬热蜡的大铁锅里把底部蘸上石蜡防水,在腊油凝固之前放到沙子上,沙子粘在灯的底部,一来防止灯被水浸湿,二来加重灯的份量,不易被风吹翻。然后将蜡烛或灯芯放置固定到灯碗中央,一盏传统意义上最为简单的河灯就算诞生了。即现在河曲河灯现在采用的方式。</p> <p class="ql-block"> (5)、第五种形式。琉璃圪嘣河灯,虽然网上介绍黄河流域一些近河流的百姓采用琉璃圪嘣来作为河灯,祭祀河神,村中也有老人说它也售往碛口等地制作河灯,但鲜有记录可见。</p><p class="ql-block"> 主要材料采用交城县夏家营镇覃村生产的琉璃圪嘣。将琉璃圪嘣倒置作为容器,倒入麻油或煤油,把棉花灯芯缠绑在小棍上或穿入铁套筒后插入其中,点燃即可成一支单独的河灯。</p> <p class="ql-block"> 琉璃圪嘣河灯一般都是组合的。做一木框架或高梁秸秆扎一小排子作为底座,上面铺苇席,在苇席上固定倒置的玻璃圪嘣,摆出祭祀、祈祷、祝福的字和图案,有大有小,然后在底座周边围罩彩纸彩画,再扎五色旗帜。有钱的粮店、当铺或磨房主甚至能整合出几十个、几百个圪嘣、几张、十几张席子的河灯,声势宏大,图案繁多,流光溢彩。</p> <p class="ql-block"> 我想把琉璃圪嘣作为河灯的主要功能和优势应该是增亮、避风、防浪,把灯源放入其中,圪嘣就像玻璃罩,就能添光增亮,就能防止风浪的干扰和影响。故是否有把小“灯瓜瓜”、“面灯盏”、蜡烛放入其中的做法,琉璃圪嘣的嘴口很小,能否摆放进去,不得而知。</p><p class="ql-block"> 为此,我专门请教了覃村的山西省琉璃圪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高世俊老师,他说:用圪嘣做河灯,应该是底部宽稳、吹嘴短粗,不会像作儿童玩具的圪嘣那样嘴长管细,否则灯芯吸不上油来,灯源也放不进去。他说有一种灯也是用琉璃吹得,很像“灯瓜瓜”,中间也有一细管可以插入灯芯,而且造形较小,是否是琉璃河灯的雏形或放入圪嘣内的灯源。他热情地说,圪嘣内倒油插捻作河灯他试验过,没有太大的困难,而将灯源放入圪嘣内作为河灯罩,须进一步实验并邀我参与,我欣然答应。</p> <p class="ql-block"> 古镇有句民谣:“琉璃圪嘣嘣,打了歇心一阵阵”。它说的是普通的作为儿童玩具的圪嘣,咖啡色,头大,呈扁圆形,因为其吹管较细,腔体极薄,在气流鼓动下发出“圪嘣圪嘣”的声音而名,深受小孩欢迎。吹时用力稍大或一不小心碰撞都很容易破碎,吹吸的时候很有讲究。</p> <p class="ql-block"> 琉璃圪嘣是具有浓郁民族色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覃村是琉璃圪嘣的原始产地,已有四百年的生产历史。废旧玻璃是主要原料,加入辅料,在高温下将其熔化。然后,匠人沾取熔液转接到玻璃吹管上,边吹边利用自然下垂形成蛋形空管,将蛋形空管的末稍部吹成球形,并运用半熔半凝技术把圆球吹成各种形状最后趁玻璃还软,将葫芦底部在一个微凸的平面上一摁,使底平面略向内凹,待冷却后从吹管上割下就完成了。看似简单,但其制作技艺和工艺造型却非常独特。</p> <p class="ql-block"> 三、思考及建议</p><p class="ql-block"> (一)思考</p><p class="ql-block"> 东社古镇放河灯从何开始,已无考,始于上世纪民国初、中上期的可能性较大。但终止的时间非常明确,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便戛然而止,一搁就是80余年。</p><p class="ql-block"> 相比于河曲“河灯会”的恢宏壮观、精彩纷呈,古镇的放河灯活动显得小巧玲珑、美妙优雅。但那“清水茬儿”的场地(生态的堤坝、平缓的水面、集中的场地、河灯的回收利用)、民众的广泛参与、粮店和磨房主等商家的积极投入、琉璃圪嘣河灯的特色,在交城山区、晋中大地的文峪河流域独具风采,具有鲜明的民俗文化色彩和乡土气息,地域性极强,是东社古镇众多传统民俗中的一股清流,独领风骚。</p> <p class="ql-block"> 东社古镇“河灯节”稚拙朴素,它集祭祀文化、农耕文化、磨房文化、商业文化、楫筏文化为一体,是文峪河岸边一项隆重的民俗活动。它体现了人民群众生生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印证着文峪河文化的内涵,它用放河灯的形式寄托对河神和故人的敬重企盼、娱乐当今盛世的繁荣兴旺、祈祷未来生活的安全幸福。它是东社古镇乃至交城县、晋中盆地的特殊存在和珍贵的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河灯节”是东社古镇的传统节日,它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浓厚的民俗色彩,是文峪河民俗文化的代表,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 (二)建议</p><p class="ql-block"> 古老的文峪河文明史能在东社古镇这块热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使我们感到无尚光荣和自豪。</p><p class="ql-block"> 鉴于东社古镇“河灯节”习俗的濒危状况,传统程式、制作工艺等都面临失传,后继乏人,亟待保护。</p><p class="ql-block"> 怎样才能让放河灯这个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传播,何时才能让这一民间艺术奇葩重见天日,再放异彩呢?这是我们作为古镇人的责任和担当。</p> <p class="ql-block"> 1、首先要提高认识,重视谋划</p><p class="ql-block"> 经济决定文化,文化促进经济发展。</p><p class="ql-block"> 随着明、清特别是民国时期经济的发展,东社古镇的文化也繁荣多元起来。狐爷山的狐突“忠”文化和孝文山的“孝“文化随着中西川和西冶川、中西河和西冶河在此交汇,古老的道教文化由来已久,佛教、天主教外来文化在此生根成长,11大庙宇道观、教堂充斥其中,儒、释、道、耶稣文化在此充分融合,多元共存,和谐相处。农耕文化、磨房文化、商业文化、教卫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名人文化也匍匐拉蔓,遍地结果。 </p> <p class="ql-block"> 传统民俗更是丰富多彩。如节日庆典、人生礼仪、祭祀社神“十王爷”、打铁花、放河灯、土场秧歌、舞台秧歌(秧歌戏)、抬铁棍、耍握(撬)棍、划旱船、踩高跷、说书、方言、风味食品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彩纷呈。特别是山西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民间文化遗产杰出传承人、交城堆绫刺绣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解爱英的堆绫艺术,更是显山露水,流光溢彩。</p> <p class="ql-block"> 物以稀为贵。东社古镇河神节“河灯会”以其在文峪流流域、晋中盆地的独特性、地域性、代表性尤为出彩,它将祭祀形式与民间艺术、手工技艺完美结合,传统的“琉璃圪嘣”河灯形式,原汁原味,更加突出,是一个宝贵的文化旅游资源。</p><p class="ql-block"> 随着时代的发展,虽然祭祀文化逐渐淡化,但先人们战天斗地、改造自然、根治水患的大无畏精神需要大力提倡、传承弘扬,文峪河流域的文明成果和遗产需要珍惜、保护和发展。</p><p class="ql-block"> 支委、村委以至乡镇、县级党委、政府应当重视、谋划、恢复、办好东社古镇“河灯会”,以提升古镇和县乡的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以文化来促进经济,增强发展后劲。</p> <p class="ql-block"> 2、其次要打好基础,蓄势待发</p><p class="ql-block"> 要像河曲县委、政府一样,建立相应机构和工作团队,组织热心村民和在外的乡籍工作人员,在编制《东社村志》、活跃“八月初九古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调查、收集、整理历史档案和传统文化,保护培养制作匠人,逐步恢复相关设施,和覃村“琉璃圪嘣”传承艺人共同探讨、实践河灯制作工艺,抓其魂魄,筑牢根基,展示其独特的风采和实力。</p> <p class="ql-block"> 有计划地将东社古镇申报成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国家传统村落,争取将文峪河“河灯会”项目进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夯实基础,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力。适时推出东社古镇六月二十四日“河灯节”,打好这张文化品牌,开发文化潜力,促进各项民俗文化的保护、恢复和弘扬,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增强古镇经济发展。</p><p class="ql-block"> 传承是一种文化精神。我们希望共同努力,与时俱进,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来,使恢复古镇“河灯会”成为现实,成为全县、全市性的文峪河文化节庆品牌和文化盛会,增强区域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让古镇“放河灯”这一璀璨的民俗节目在新时代发扬光大,历久弥新。</p><p class="ql-block"> 期待着东社古镇的“放河灯”文化产品活在当下,走入现代人的生活,希望家乡东社古镇焕发新魅力,展示新面貌,像“河灯”一样,放出新光彩。</p><p class="ql-block"> 2023.9.1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