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首先我介绍一下昆元的基本情况。昆元公始于鲁之平阳、仕于吴,隐于元,落籍南昌府铁树宫。生求永忠信子四,大房〔求善〕善求公,三房忠善〔善忠〕公,么房信善〔善信〕公各自都修有谱 ,唯二房永善公〔善永〕公没有谱牒及后人记载。我今天提出来要和大家探讨的问题是:云贵协劦二公有可能是昆元公第二子永善〔善永〕房。吉协吉劦兄弟2人基本情况是: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九月,征南将军傅友德,左副将蓝玉,右副将军沐英率步骑30万分兵两路南征云南。洪武15年(1382年)2月,置云南指挥使司,云南布政使司,云南军政事务司。到洪武16年(1383年)3月,2年不到的时间整个云南全部平息。将中原府、州、县流官制全面推行云南,重置云南府52个,州63、县54个。同年傅友德蓝玉奉命颁师返朝。沐英仍率9万大军留镇云南,实行重兵驻守、大军留镇,移民实滇。他命军队屯田开垦,边防守边种田,既解决军队吃粮又稳固驻守,一举兼得。他劝课农桑,礼贤兴学,传播中原文化,安定边疆保卫边疆,其功至伟。洪武25年(1392)年在云南病逝,享年48岁,皇命归葬京师,追封黔宁王,赐谥“昭靖”、侑享太庙。此后,沐氏及9万大军的子孙世代镇守云南,享受世袭爵位,直至明末。现今云南贵州吉氏的始祖就是随沐英帐下南征云南平叛的战将吉协吉恊兄弟2人的后裔〔也不排除有它吉氏后裔〕,吉恊公是沐英帐下的千户,授武节将军骁骑尉之职〔正5品〕。镇守云南边疆至今638年,其贡献不用言表。那么他们到底祖根出自哪里呢?经我各方分析考证,认为他们出自吉昆元(出镇吴省)公家族。有可能是昆元公第二子善永(任杭州镇抚)公的两个儿子。请各位宗亲多多指教。这里先说说昆元家族的基本情况:一,昆元公出仕后的情况:昆元公4个儿子,长房和3房4房各自都连续修有谱书,长房谱从昆元公父亲吉昺开始记载,而3房4房各自都从昆元公开始记载,互相都只记了昆元公儿子辈的情况,后面就只记了各自那一房。对昆元公及其儿子的记载基本相同。各支的记录都是接续惯通的,并且做到了每三代〔60年〕都修了谱的,充分说明记载是可信的。就永公是第二房除记有授杭州镇抚后,没有发现任何情况和线索。我们重庆潼南区、合川区、开州区、云阳县、四川遂宁市、三台县、射洪县、蓬溪县、江油市、西充县的吉氏大多都出自湖南的安化县,属于第三房,也就是昆元公第三子忠公房。现将我们第三房谱书记载的重点信息介绍一下:湖南省安化县康熙53年第一次修谱的序言记载:1、谱帙遗残,祠宇倾败,若不復纪本源,后代何由稽考,吾族原有祖庙宗祠因兵烧毁,地基仅存未及建立,而今重修。这说明康熙53年以前是有老谱帙和祠堂庙宇的〈吉氏祠堂原志记和显先譔〉,〔据悉:宗庙建于明朝,毁于明未清初,重修于康熙53年,乾隆26年再次重建,几百年后任立于湖南安化县唐家灌,〕。族伯斌臣等持从明公墨稿数编示予予披阅,方知我祖昆元公始于鲁之平阳、仕于吴,隐于元而公子四,一则守业洪都〔今南昌〕,一则分折汉水,一则佔籍辰州,一则請社溆属,越二世我祖从明公系出辰溆,始居安邑四都柳杨溪。〈祖乾譔〉。这说明昆元公在吴地作官,元末隐居,而4个儿都在不同地方为朝廷效力。2、乾隆26年安化合修族谱记:元季,因昆元公以武功显,备元总戎出镇吴省,因乱而家籍铁树宫旁。明太祖定江山后,从弟昌公拜擢</p> <p class="ql-block">监察御史,以书招公仕,公坚隐不出,以世笃忠。公生4子求永忠信,求公任湖广都司,永公授杭州镇抚,信公任永定指挥,忠公以武功显于元任将军仕元镇守荘浪卫,解组后由吴迁楚之溆浦出籍于辰溆渡头,洪武14年7月15日生从明公。这说明昆元公在元朝中后期在吴地〔指地域〕任总戎,镇守吴省,元末隐居,落籍南昌府铁树宫。其4个儿子仍在不同地方任军职,谱书对昆元4个儿子所任职务有了明确描述,其所记职务极有可能是各自在两个朝代所任的最高职务。他们在元朝后期也应该是任了职的,只是没有记载。父子相继,世代相袭的世袭制是元明清朝的主要特色,没有祖上的功德、没有战功在明朝洪武年间是不可能有较高地位军职的。这里要说明一下:1、乾隆26年安化合修族谱,特指忠公6世孙春芳和秀芳房合谱,称第1次合谱。以后嘉庆25年第2次合谱是忠公4世孙应政、应敬房合谱。光绪元年第3次合谱是忠公4世孙应敏、应政、应敬房合谱。说明了天瞿公的3个儿子都各自修了谱的,合谱是将各支记录的信息综合分析,去伪存真。2、元朝1311年汉化运动,1313年科举制度的施行,使得当时士大夫如赵天麟、郑介夫、张养皓与刘基等人纷纷提出各种政治主张,或从弊端中总结经验教训。他们大多提倡勤政爱民、廉洁公正、任用贤才等措施。元末民变的爆发使得南方有不少士大夫出于自身利益考虑,镇压农民起义。在明朝建立后,少数元朝遗老纷纷归隐不出。昆元公可能是因上下6代在元朝为官,深受皇恩是隐居不出的主要其原因。 3、昆元公出镇吴省,官职相当于现在的战区司令,应属正一品或正二品官员,有节制当地军队的权力。吴的地域很大,元末合省分省较频繁,地域包括了现在的江西、福建、江苏、浙江,安徽、湖南、上海全部或部分地区,都在昆元公治下,只是不当官才落籍南昌。4、康熙53年谱书载永公洪都〔指南昌〕守业,而乾隆26年谱书又说任职杭州镇抚。说明官职有变动,永公先在南昌守业,后任职杭州镇抚〔属从四品官〕,镇抚是管军纪的,是第二军事负责人,属现在的军队纪检监察系列,由上级派驻。第一负责人不在位时,可带领下级执行各项任务。2、昆元公祖上情况:多年来我心里一直有一个结未解开,就是昆元公在改朝换代辞官隐居后,其几个儿仍然还在军队做官,职务都在千户〔现在的团职〕从5品以上,好得吉家林、吉长青、吉正祥的讲解和指导,尤其是在2019年5月4日家林和正祥宗亲亲临潼南与我面对面探研,不乆又给我发来了《山西迁湘川渝昆元公吉氏家族流源考》,我认真拜读后矛塞顿开,受益匪浅。知其祖上5代在朝廷为官,且都在三品以上,用世代为官来形容都不过份。现将《山西迁湘川渝昆元公吉氏家族流源考》转发给大家,与各位宗亲共同分享。感悟祖上伟德。对《山西迁湘川渝昆元公吉氏家族流源考》,我基本是赞同的。但经过我对元明两朝更迭和当时的环境、形势、时间接点、地理综合分析,有几个地方我提出不同认识:一、昆元公始于鲁之平阳、仕于吴,隐于元,从时间上看,昆元公以上五代在元朝作官,可查证官位在三品以上,元公曾祖吉祥生于1228〔元贞2年〕年,1297〔大德元年〕卒,享年69岁。至1368年每19年一代〔按概率计算〕。1368-1228=140,140/19=7.37代,那么昆元公应生于约1286年左右,求永忠信生于约1305年前后,6世孙〔从字派〕生于1324年左右。沅陵谱书记载求善公出仕后授湖南辰州府,遂籍于沅陵县黄草尾。妣吉氏生一子吉从贵;从贵殁于洪武12年〔而不是洪武12年生〕是可信的,贵公生子四</p> <p class="ql-block">个,谱载分拆汉水,可推定贵公的儿子都已经成年立家了,贵公大概率出生于1322年左右,与忠善公之子从明公洪武14年生不矛盾。因为昆元公取妻2房,长房陈氏生求公永公,次房生忠公信公。兄弟年龄差在30岁左右应属正常。求公授湖南辰州府,后上升至湖广都司并不矛盾。它只是说明易氏在湖南辰州府生的一个儿子在此落籍繁衍子孙,按照世袭、从贵公也应该有一定官职,〔从泸溪吉家大院可看出〕不排除求公升至湖广都司吉氏没有随行或又另娶而繁衍子孙的可能。这值得探讨。从年龄上讲求公永公的儿女比忠公信公年龄相还大一些。二、、乾隆26年安化合修族谱记:元季,因昆元公以武功显,备元总戎出镇吴省,因乱而家籍铁树宫旁。明太祖定江山后,从弟昌公拜擢监察御史,以书招公仕,公坚隐不出,以世笃忠。与临澧谱书记载相同。而非嘉庆修谱添加的。因此我宗谱所提到的昌公应是其从弟而非苗裔。 三、关于二房永公迁徙的分析1、从时间和年龄上讲永公大约生于1305年,其子约在1325年生,明朝1368年建立时为约43岁,1381年南征云南时约56岁。从当时社会环境来讲,按世袭制,其子孙在军任职是肯定的,在南征云南前永公任职杭州镇抚,协公、劦公任千户、副千户或百户长是可能的。2、求公仕后授湖南辰州府,忠公在吴地镇守荘浪卫解组即出籍辰溆渡头。〔明太祖甲辰年(1364),改辰州路为辰州府,治沅陵,领沅陵县、卢溪县、辰溪县、溆浦县,洪武九年(1376)降沅州府为州,以州治卢阳县,隶辰州府,领黔阳、麻阳二县〕,说明忠公在吴地落籍辰溆渡头是1376年以前。长房子从贵洪武12年已殁,忠公已解职,四房职低位轻又偏远,只有杭州这个二房,离南京应天府又近,最重要的是朝廷成建制调兵遣将,从调集30万大军南征云南来讲,一是需要的兵力多,二是行政机构调整管辖,三是昆元公家族从元朝到明朝都在军中任职,不可能不为朝廷出力坐享清福,况且二房永公又是锦衣卫系列,也想表现自己为家族争光,参加南征就属理所当然了,永公同往的可能性也不排除。说不定忇公,力公都是这一时期取的名,意为兄弟齐心协力保卫大明,以表对朝廷忠贞、应该是当时的政治环境。3、兄弟4人永公离得最远,因为他们去云南了,失去联系,所以谱书就没有他的后续记录了,到了云南战事繁忙和其它原因而没有及时修谱,300多年后15代人,到光绪年间修谱难寻及祖根是可想像的。而其他三房的谱书都互有相同的记载,并且是连续的。4、经过近2年的战争劦公授武节将军千户长正5品,是符合情理的。如果没有祖上世袭,2年是当不了千户长的,而能查到在军中做官的也只有昆元公家族。从以上各个方面分析。所以我认为云南、贵州吉氏协公、劦公是永公的后裔。 以上是我个人观点,对否?请各位宗亲指教,我愿与大家一起探讨。 </p><p class="ql-block"> 昆元公22代孙吉琼林于2019年9月29日</p> <p class="ql-block">注:本表官方统计数据仅包含汉地(不含吐蕃、云南、岭北及辽阳行省)的居民,未包含特殊居民如贱民、佃农、奴婢、僧道等人群,蒙古贵族军将们又有大量的驱口,此外还有军户、匠户等均不计入户口统计,故实际人口远多于在籍人口,本表估算数据出自吴松弟的《中国人口史第三卷辽宋金元时期》及葛剑雄的《中国人口发展史》。 汉化运动,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即位后,生母兴圣皇太后的重臣铁木迭儿为右丞相。元仁宗取消了元武宗的经济措施,并立其子硕德八剌为皇太子,违背与元武宗相约先立和世㻋继位,再传位硕德八剌等之约。封元武宗长子和世㻋为周王,将周王和世㻋徙居云南,但和世剌途中起兵前往西北游牧,元仁宗又将和世剌之弟图帖睦尔放逐至南方[4]。1314年,提倡汉化的元仁宗恢复科举取士,史称“延祐复科”。1320年,元仁宗去世,硕德八剌即位,是为元英宗。元英宗继承了其父元仁宗的以儒治国政策,加强中央集权和官僚体制,并于1323年下令编成并颁布元帝国正式法典——《大元通制》,共2539条。他还下令清除朝廷中铁木迭儿的势力,但随着清理的扩大,再加上朝廷中的蒙古保守势力对元英宗以儒治国的施政不满,导致铁木迭儿的义子铁失在1323年夏天趁格坚汗去上都避暑之机,在上都以南15公里一个名叫南坡的地方,刺杀了元英宗及宰相拜住等人,史称南坡之变。元英宗被行刺后,镇守和林的晋王甘麻剌的长子、真金的长孙也孙铁木儿率兵南下,杀掉行刺元英宗的叛臣后即位,是为元泰定帝。元泰定帝即位后,封被元英宗放逐到海南岛的图帖睦尔为怀王,镇守建康。[4]帝位迭变1328年,泰定帝去世。丞相倒剌沙在上都奉泰定帝之子阿速吉八为帝,是为元天顺帝。而与此同时,元武宗的旧部重臣燕铁木儿与河南行省丞相伯颜则分别秘密向漠北和江南遣使,同时迎接周王和世㻋与其弟图帖睦尔。结果,图帖睦尔先至大都,在1328年自立为帝,是为元文宗。而和世㻋抵达和林后,也宣布即位,是为元明宗。元文宗表面上表示愿意退位,奉兄为帝,两人遂相会于上都之南,元文宗毒死元明宗后称帝。[22] 元文宗重祚以后,大兴文治。1329年二月,元文宗设立了奎章阁学士院,掌进讲经史之书,考察历代治乱。又令所有勋贵大臣的子孙都要到奎章阁学习。奎章阁下设艺文监,专门负责将儒家典籍译成蒙古文字,以及校勘。同年下令编纂《元经世大典》,两年后修成,为元代一部重要的记述典章制度的巨著。但元文宗在位期间,丞相燕帖木儿自恃有功,玩弄朝廷,导致大元朝政更加腐败[4]。元文宗于1332年去世后,为洗刷他毒死哥哥(元明宗)的罪行,遗诏立年仅七岁的和西拉古图土次子懿璘质班为帝,是为元宁宗。但元宁宗仅在位不到两个月即去世,</p> <p class="ql-block">不久后燕帖木儿也去世。元明宗的长子妥欢帖睦尔被札牙笃汗皇后卜答失里从静江(广西桂林)召回并立为帝,是为元惠宗,又称元宣仁普孝皇帝。[23]元惠宗在位之初,右丞相伯颜的势力很大,把持着朝政,甚至一度不把元惠宗放在眼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元惠宗与伯颜的矛盾日益尖锐,后来在伯颜之侄脱脱的帮助下,元惠宗终于成功地废黜了伯颜,并控制了政局。[23]1343年,元惠宗下令修撰《辽史》《金史》《宋史》三史,至1345年修成。1354年,脱脱率军围攻高邮起义军张士诚部,被朝中弹劾,功亏一篑。1356年到1359年,朱元璋继承了病逝的郭子兴的地位,并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攻占了江南的半壁江山。与此同时,在北方察罕帖木儿(李察罕)和李思齐等元军将领则开始对北方红巾军展开反攻。1363年,北方红巾军在安丰之役中败给新兴并降蒙的张士诚,刘福通战死,韩林儿南下投奔朱元璋,随后被杀。朱元璋在击败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其它南方起义军和南方大元势力后,于1367年开始北伐,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等的协助下,于1368年八月攻克通州,元惠宗于七月二十八日,仓惶北逃,徐达率军攻陷元朝的首都元大都(北京),元作为一个全国性质的统治结束。元惠宗北遁,朱元璋认为他顺天明命,给他上谥号为“顺帝”。元惠宗退至上都,隔年又至应昌。他继续使用“大元”国号,史称北元。当时北方除了元惠宗据有漠南漠北,关中还有元将扩廓帖木儿(王保保)驻守甘肃定西,此外元廷还领有东北地区与云南地区。朱元璋为了占领北方,采取兵分二路,各个击破的方式,此即第一次北伐。元惠宗战败后于1370年在应昌去世,元昭宗即位后北逃至漠北和林。明将冯胜夺取了甘肃地区。然而元将扩廓帖木儿仍然在漠北多次与明将徐达等人作战。明太祖曾多次写信招降,但扩廓帖木儿从不理会,被朱元璋称为“当世奇男子”。1378年四月,元昭宗去世,继位的元天元帝继续和明朝对抗,屡次侵犯明境。[24]至于北元领有的东北地区与云南地区方面:1371年,元朝辽阳行省平章刘益降明,明朝占领辽宁南部。然而其余东北地区仍由元朝太尉纳哈出控制,纳哈出屯兵二十万于金山(今辽宁省昌图金山堡以北辽河南岸一带),与明军对峙了十几年,多次拒绝明朝的招抚。1387年冯胜、傅友德、蓝玉等人发动第五次北伐,目标是攻占纳哈出的金山。经过多次战争,1387年10月,纳哈出投降蓝玉,明朝占领东北地区。镇守云南的元朝梁王把匝剌瓦尔密,在元廷退回草原后仍然继续忠效之。1371年明太祖派汤和等人领兵平定据有四川的明玉珍,并且劝降梁王未果。1381年12月,明军攻入云南,1382年梁王逃离昆明并自杀,随后明军攻克大理,明军平定云南地区。[24]朱元璋为了彻底扫除北元势力,于1388年5月命蓝玉率领明军十五万发动第六次北伐。明军横跨戈壁至捕鱼儿海(蒙古国贝尔湖)击溃元军,俘虏八万余人,元天元帝和他的长子天保奴逃走,但是幼子地保奴被明军擒住,至此北元国势大衰。1388年元天</p> <p class="ql-block">元帝及长子天保奴被阿里不哥后裔也速迭尔杀害,北元不再使用年号及大元国号。[25]1399年,分布在叶尼塞河上游沿岸的吉尔吉斯部首领鬼力赤,否认爱猷识理达腊之子额勒伯克的宗主权,将其打败并杀死,取得了统治各部的霸权。额勒伯克之子坤帖木儿继位后也于1402年被鬼力赤杀死,明史称其改国号为蒙古,明人称为鞑靼,北元亡。[24]元朝在丧失其优越条件之后被逐出了占领地,就连在忽必烈汗的领导之下所建造的大都亦无法守住,被逼回原本故乡所在之北方草原。从此以后,大蒙古帝国再也不曾复活。[4]</p> <p class="ql-block">夏朝( 约公元前2070~1600年)商朝:约公元前1600~1046年周朝公元前1046~249年春秋( 公元前770~476年)战国:公元前475~221年)秦朝公元前221~207年)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三国:公元220~280年)晋朝公元265~420年)十六国( 公元304~439年)南北朝: 公元420~589年)隋朝公元581~618年)唐朝( 公元618~907年)五代十国:公元907~960年)宋朝公元960~1279年)辽朝( 公元907~1125年)金朝( 公元1115~1234年)元朝公元1271~1368年)明朝( 公元1368~1644年)清朝( 公元1636~1911年)元朝军事:军队主要由四部分构成:蒙古军,由蒙古人包括部分色目人组成的部队;探马赤军,初指从蒙古诸部抽取精锐组成的前锋、重役或远戍部队,后来也有色目人、汉人等加入;汉军,即由原金朝地区的汉人和部分女真人、契丹人组成的部队,还包括早期改编的南宋降军;新附军,即灭南宋前后改编的原宋军。此外,侍卫亲军中还有不少按族属组编的色目人部队。军队按十进制编制,分为万户府(统兵3000~7000人)、千户所(统兵300~700人)、百户所、牌子(10户)等4级,分由万户、千户、百户、牌子头统领。非蒙古军的万户府、千户所又置“达鲁花赤”,是为监军官,专由蒙古或色目贵族担任。万户府上设都万户府、大都督府等,侍卫亲军在千户所上设指挥使司。蒙古军(包括色目人部队)主要是骑兵。汉军、新附军大多为步军,也配有部分骑兵。水军编有水军万户府、水军千户所等。炮军由炮手和制炮工匠组成,编有炮手万户府、炮手千户所,设有炮手总管等。一部分侍卫亲军中,还专置弩军千户所,管领禁卫军中的弓箭手。军队依承担任务的不同,区分为宿卫和镇戍两大系统。宿卫又分为皇帝直辖的“怯</p> <p class="ql-block">薛”军和由枢密院统领的侍卫亲军,平时主要护卫宫廷,守卫京畿,战时也出京征伐;镇戍诸军,屯戍于全国冲要地区。北方是蒙古军、探马赤军的重点戍防地区;淮河以南主要由汉军、新附军屯戍,并配置部分蒙古军和探马赤军。边境地区由分封或出镇其地的蒙古宗王所部和土著部族军配合镇守。各级军官一般实行世袭制,但朝廷能调动和另行任命。被划为出军当役的人户称军户,父子相继,世代相袭,不准脱籍。蒙古军、探马赤军和汉军军户,占田地4 顷以内的可免交地税,一般可免除科差杂役。对上述3种军户,分别设立专门的管领机构,称为“奥鲁”,负责监督军户出丁当役,保证战时有充足的兵源,并要向军户征发其当役亲属所需的钱物。蒙古军、探马赤军的家属多随军迁徙,与屯驻地点相隔不远,其“奥鲁”隶属于当役军人所在的万户府、千户所之下。汉军出征,家在乡里,其“奥鲁”由所在州县管民官兼领。新附军多未设置“奥鲁”,军户由所在地区管民官与本军协同治理。蒙古兴起后,建立的军队也是按10进位制编制的,10人为队,有队长或称“牌子头”;10队组成1个“百户”,10个百户组成1个千户,10个千户组成1个万户,万户为蒙古军最高编制单位。百户、千户、万户既是编制单位,也是长官的名号,但是实际上编制往往并不足。入主中原后元朝军队大体上保持这一基本编制。在占有江南地区后开始整编军队,规定每10个士兵组成1个“小旗”,5个小旗组成1个“总旗”,两个总旗组成1个百户,10个百户组成千户,5个千户设1指挥。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根据刘基的“军卫法”建议,各省设都指挥使统辖驻军,以下分设卫、所。每卫编制5600人,设置指挥;卫下辖5个千户所,每所1112人,设千户;千户下辖10个百户所,每所112人,设百户;百户下辖2总旗;总旗下辖5小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