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首语</p><p class="ql-block"> 李叔同大师在我心中充满敬畏, 如何评价李叔同?赞同华枝春满,天心月圆:</p><p class="ql-block"> 他生于1880年,圆寂于1942年,这是一个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他出身显贵,桐达李家是津门豪族,从小在物质上衣食无忧,但精神上却极度贫乏。李叔同的母亲是他父亲四个妻子中最小的妾,地位低下,他出生时,父亲已六十七岁,在他五岁时便已离世,唯一同父异母的哥哥掌管了家族。深宅大院,门禁森严,他和年轻就守寡的母亲在精神上备受折磨,逃离便成了他们唯一的出路。年少时,李母带着他到了上海,李叔同也迈出了独自寻觅的步伐,这一步一迈,便持续了一生。</p><p class="ql-block"> 人的欲望分为荤欲和素欲,荤欲是指食欲、性欲等感官的欲望,素欲是指渴望成就、实现自我价值的精神欲望。梁启超说:有大才者必有大欲。</p><p class="ql-block"> 年轻的李叔同一开始分不清这两种欲望,纵情酒色,却发现欲壑难填。“天涯五友”、东渡日本,他靠着过人的禀赋和努力,取得了中国现代史上无人能企及的诸多成就:音乐、美术、书法、戏剧、教育……不疯魔、不成活,他从未耽于名利,只为找到自我。但,音乐里没有,绘画里没有,戏剧里也没有,于是,他找到了佛法。三十九岁剃度出家,开始了新的寻觅。从此,远离物欲,持戒修行。一双草鞋,一件衲衣能穿十年二十年之久。一碗白粥喝完了,先用开水涮碗喝掉,再把碗舔干净。严格坚持过午不食。那时的他已声名鹊起,即使身处乱世,获取物质也轻而易举,但他一为赎罪,二为证法,惜物如金,护生戒杀。对于家庭和爱人来说,李叔同是残忍的,抛家弃子、始乱终弃,家人还不如路人。对于丰子恺和刘质平来说,李叔同是天下最好的老师,值得用一生追随。对于苍生来说,李叔同为全人类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出世入了佛道,内心便只剩下苍生。他一生都在寻觅,也或许一生都在逃离。他是世俗中的李叔同,也是佛国里的释演音。临终之际,他挥笔写下:“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亡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今日起,汝法号演音,字弘一。</p><p class="ql-block"> 前些时,偶然发现在河北区深藏大师的故居,心中始终念念,初秋天气舒适凉爽,昨日午后独自一人依靠导航寻了过去,以了却一桩自己的心愿。</p><p class="ql-block">说明:李叔同(弘一法师)故居不收费,许多名人故居都是收费的。</p> <p class="ql-block">李叔同(1880年10月23日-1942年10月13日),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p><p class="ql-block">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p><p class="ql-block">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起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并谱曲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首校歌。1942年10月13日,弘一法师圆寂于泉州不二祠温陵养老院晚晴室。</p><p class="ql-block">2023年5月5日,国家文物局公布了1911年后已故书画类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单,根据名单,李叔同作品一律不准出境。[36]</p><p class="ql-block">本名:李叔同</p><p class="ql-block">民族:汉族</p><p class="ql-block">出生地:天津</p><p class="ql-block">出生日期:1880年10月23日(庚辰年)</p><p class="ql-block">逝世日期:1942年10月13日(壬午年)</p> <p class="ql-block">李叔同是中国近代文化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艺术成就和人生经历都值得探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李叔同故居的后花园</p> <p class="ql-block">牌匾的故事在下一页</p> <p class="ql-block"> 《送别》</p><p class="ql-block">近代·李叔同</p><p class="ql-block">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天津是李叔同生命的起点,他出生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若年已过院内人已去,但历史留下的痕迹依旧在。</p> <p class="ql-block">在纪念馆内,你可以了解李叔同的家庭背景、人生经历和艺术成就,深入了解中国近代文化艺术的发展历程。</p> <p class="ql-block">一个展厅走进,又一个展厅走出,任何人均会有不同的感知。</p> <p class="ql-block">父辈为他创造了机会</p> <p class="ql-block">家是富裕的</p> <p class="ql-block">读书是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p> <p class="ql-block">看到的,不得不令人感叹。</p> <p class="ql-block">老先生可知道这是一个仅仅十八岁的少女来到您家,寻找一个心中的伟人。</p> <p class="ql-block">这扇门被推开后发生的一切……</p> <p class="ql-block">李叔同自画像。</p> <p class="ql-block">历史的故事我们唯有通过文字去知晓了。</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内还有精彩的展览,通过图片、文献等多种形式,向你展示李叔同的艺术成就和人生经历,让你更深入了解这位艺术大师的精神世界。</p> <p class="ql-block"><b>李叔同为何选择出家?</b></p><p class="ql-block">第一个原因,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李叔同最终皈依佛门,跟他的家庭环境有直接关系。</p><p class="ql-block">天津李家是一个大家族,李叔同的父亲李世珍曾娶了好几房姨太太,他的生母王氏是二姨太。李世珍和王氏都笃信佛教,并且,李叔同的大娘郭氏也是虔诚的佛教徒。</p><p class="ql-block">在咿呀学语时,李叔同就经常听到家里人念诵《大悲咒》、《心经》、《金刚经》等佛经,并且,李叔同的堂哥、堂姐、堂嫂等同辈人,也都信佛,他跟他们一起玩耍时,他们经常教他背诵佛经。</p><p class="ql-block">第二个原因,为了给自己驱除病魔。</p><p class="ql-block">在1916年夏天,李叔同偶然看到一本杂志里边介绍道:断食可以达到修身养心的目的。在好奇心以及自我拯救愿望的双重驱使下,进入深山断食的念头此刻在他心头萌生。</p><p class="ql-block">这年冬天,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他来到杭州虎跑定慧寺,坚持断食17天,并每天坚持写《断食日志》,记录自己的身体变化和心境变化。</p><p class="ql-block">17天过后,李叔同返回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开始吃素食,感觉气色比之前好了许多,这个经历给他两年后正式皈依佛门带来了极大信心。</p><p class="ql-block">第三个原因,自我忏悔。</p><p class="ql-block">早在13岁时,李叔同就写下了“人生犹似西山月,富贵终如草上霜”的诗句,可以看出,他似乎比同龄人更能看透物质世界的虚无。</p><p class="ql-block">实际上,出生于名门的李叔同,在青少年时期是锦衣玉食的公子哥,同时也是具有浪漫气质的文人,文人的风流倜傥他都经历过,人生的爱恨情仇在他身上也都上演过。</p><p class="ql-block">人物轶事</p><p class="ql-block">弘一法师在俗时,“天涯五好友”中有位叫许幻园的;有年冬天,大雪纷飞,当时旧上海是一片凄凉;许幻园站在门外喊出李叔同和叶子小姐,说:“叔同兄,我家破产了,咱们后会有期。”说完,挥泪而别,连好友的家门也没进去。</p><p class="ql-block">李叔同看着昔日好友远去的背影,在雪里站了整整一个小时,连叶子小姐多次的叫声,仿佛也没听见。随后,李叔同返身回到屋内,把门一关,让叶子小姐弹琴,他便含泪写下:“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的传世佳作。《送别》传唱至今。</p> <p class="ql-block">无奈中做了重新的选择</p> <p class="ql-block">放下了所有,开始了他新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他笔下的观音菩萨</p> <p class="ql-block">李叔同的绘画作品</p> <p class="ql-block">李叔同圆寂前最后的书法作品</p><p class="ql-block">夜半,恍起,临得一张李叔同圆寂前最后的人生总结“悲喜交集”,的确,人的一生就是在悲欢交集中度过,也度过了悲欣交集的一生。</p><p class="ql-block">1942年初,弘一法师前往灵瑞山讲经授课。10月2日时,他感觉身体异常发热,遂停止了讲经授课。但是,他固执地拒绝医药和治疗,就只是专一打坐念佛。</p><p class="ql-block">1942年10月7日,弘一法师唤来妙莲法师,自觉自己的大限之期不远,开始交代身后的诸般事宜。</p><p class="ql-block">1942年10月10日的下午,弘一法师在写下“悲欣交集”四个字后,交与妙莲法师收存。</p><p class="ql-block">1942年10月13日晚,弘一法师安祥从容辞逝,圆寂于福建泉州不二祠温陵养老院晚晴室,结束了自己六十三年的传奇人生。</p> <p class="ql-block">弘一法师以深邃的智慧和慈悲之心,引导着无数人走出困惑和迷茫,给予他们力量和启示。</p><p class="ql-block">他的言辞如清泉般润物无声,温暖着每一颗迷失的心灵。</p><p class="ql-block">下面是弘一法师的五句话,希望它们能够给您带来一些启迪和思考。</p><p class="ql-block">1</p><p class="ql-block">“不要后悔对任何一个人好,哪怕是看错人,哪怕是被辜负,哪怕是撞南墙,因为你对他好,不代表他有多好,只是因为你很好。”</p><p class="ql-block">人际关系中,我们会遇到让我们失望,甚至辜负我们的人。</p><p class="ql-block">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他人的好,是错误的或者无价值的。</p><p class="ql-block">无论我们是否看错了对方,无论我们是否被辜负,无论我们是否碰壁,我们都不应该对自己的善良感到后悔。</p><p class="ql-block">因为我们之所以对别人好,并不是因为他们有多好,而是因为我们内心蕴含着善良和仁爱。</p><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自身的品质,与别人无关。</p><p class="ql-block">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行为方式,我们不能控制他人,但我们可以掌握我们自己。</p><p class="ql-block">永远不要因为他人的错误而后悔自己的善良,也不要因为被辜负而怀疑自己的价值。</p><p class="ql-block">2</p><p class="ql-block">“其实有些人什么都给不了你,只会影响你情绪不必自以为是,他人的世界,你轻如微毫。人到中年,请脱掉两件衫,痴迷与眷恋,你需要的是清醒和沉淀,”</p><p class="ql-block">有时候,我们会遇到那消极、喜欢抱怨或带来负面情绪的人,我们不要让他们改变我们的情绪状态。</p><p class="ql-block">有时候,我们会害怕和焦虑,担心别人的看法,但其实,我们没必要自以为是地,认为全世界都在关注自己。</p><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重新审视自己的时刻,摒弃一些不必要的包袱,寻求内心的清醒和沉淀。</p><p class="ql-block">我们应该了解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并放下那些无关紧要的事物。</p><p class="ql-block">我们的人生旅程独一无二,他人的评判和期望不是最重要的。</p><p class="ql-block">我们应该更关注自己内心的声音,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p><p class="ql-block">3</p><p class="ql-block">“如果你放不下一个人,等就好了。也许等到的是人,另一种也许会等到的是终于放下,两个都是好结果。我从不为交出去的真心感到后悔。怎么看都是失去它的人更亏才对。”</p><p class="ql-block">当我们无法忘记某人时,让时间去解答吧。</p><p class="ql-block">或许我们会等到那个人回到我们身边,重新建立联系。</p><p class="ql-block">另一种可能性是,我们等到的是自己终于能够释放心结,彻底放下过去。</p><p class="ql-block">无论哪种结果,都是值得期待的良好结局。</p><p class="ql-block">如果我们等到那个人回来,我们将重新享受他们的陪伴和爱。</p><p class="ql-block">如果我们等到终于放下,我们将摆脱困扰我们心灵的负面情绪,自由地向前走。</p><p class="ql-block">不需要后悔付出过真心。</p><p class="ql-block">付出过真心,即使失去了也不会有遗憾。因为我们知道,那些失去了我们真心的人才是亏欠的一方。</p><p class="ql-block">无论结果如何,失去真心的人才是损失。</p><p class="ql-block">等待,也是成长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在等待的过程中,我们将学会坚韧和耐心;在放下的瞬间,我们将找到内心的自由和平静。</p><p class="ql-block">无论怎样选择,我们都会走向更好的明天。</p><p class="ql-block">4</p><p class="ql-block">“如果你喜欢一个人,那你就主动朝他多走两步。他如果看到你走过来了,却没有要迎接的意思,那你就停下来。”</p><p class="ql-block">当我们对一个人产生了深深的喜欢时,勇敢地向他迈出更多的步伐。主动表达我们的情感和意愿,展示我们对他的关怀和热情。</p><p class="ql-block">然而,如果我们努力靠近的同时,发现对方并没有相应的回应,那么我们应该及时停下脚步。因为爱情需要相互的付出。</p><p class="ql-block">有时候,我们会对某人产生特殊情感,但对方并不具备同样的感受或者准备好去迎接我们的爱。</p><p class="ql-block">停下脚步,并不是退缩或失败,而是一个机会去审视。</p><p class="ql-block">停顿有助于我们重新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方向。</p><p class="ql-block">停下来也是为了避免给彼此带来无谓的伤害和痛苦。</p><p class="ql-block">相信时间会带给我们更好的结局,我们将会找到值得珍惜的缘分。</p><p class="ql-block">5</p><p class="ql-block">“第一眼就喜欢的人,是灵魂认出了对方,若今生遇到一个你第一眼看到就产生好感的人,那么前世他一定深深地爱过你,所以你才会一眼万年。”</p><p class="ql-block">缘分并非偶然,也许是历尽前世的深情厚意。</p><p class="ql-block">某些缘分,超越了单纯的外貌和表面的吸引力,而是源自于两个灵魂之间的共鸣和契合。</p><p class="ql-block">这样的缘分值得珍惜。</p><p class="ql-block">当我们遇到那个与我们灵魂相通的人时,请及时倾听,两颗心灵相互呼唤的声音。</p><p class="ql-block">小结</p><p class="ql-block">弘一法师的智慧言辞,如同明灯点亮了前行的路。</p><p class="ql-block">在纷繁的世界中,我们常常迷失自己,感到困惑和无助。</p><p class="ql-block">然而,人生中有许多事情是我们无法预测和掌控的。在面对这些不确定性时,我们应该学会放下,顺其自然。</p><p class="ql-block">与其强求,不如相信,相信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相信未来会更好。</p><p class="ql-block">当我们顺其自然地接纳生活中的起起伏伏时,我们就能够活得从容,活得更有力量。</p> <p class="ql-block">我将此片推介给众人,望李叔同(弘一法师)的精神世代永久流传。</p><p class="ql-block">图片摄影:我就是我</p><p class="ql-block">文字编辑:我就是我</p><p class="ql-block">片中音乐:《送别》钢琴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