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天津久萍诗社热烈祝贺诗人画家书法家吕孔瑾副秘书长走进电台《枫叶正红》直播间</p><p class="ql-block">多彩人生 妙笔丹青</p><p class="ql-block">执著挥毫 诗坛之星</p> <p class="ql-block">好 消 息</p><p class="ql-block"> 9.12,久萍诗社吕孔瑾副秘书长按照电台思汀老师的邀请安排,将走进电台《枫叶正红》直播间,接受采访。本人荣光,久萍诗社荣耀。</p><p class="ql-block">(立久素萍)</p><p class="ql-block">[强][强][强][强][强][强][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p> <p class="ql-block">图为天津海河传媒公司《枫叶正红》节目主播陈思汀老师</p> <p class="ql-block">图为天津海河传媒公司《枫叶正红》节目主播张强老师</p> <p class="ql-block">枫叶正红2023年9月12日周二节目节目监制、编辑:陈思汀主持人:张强陈思汀导播: 张昀直播热线:2351138623378384播出时间:周一到周五13:30-15:00流程:13:30【开始曲及有可能的广告等】主持人开场……节目内容陆续播出倒计时前放个歌曲13:55左右会有一组倒计时广告14:00整点报时+标乐等主持人继续介绍节目内容14:25有定时广告主持人继续节目14:56左右结束语+歌曲后有倒计时广告……………………………………………………………………………垫乐陈思汀:听众朋友大家好,我是主持人陈思汀。张强:大家好,中老年朋友们,我是张强。陈思汀:欢迎您收听生活广播《枫叶正红》节目。今天走进我们直播间的嘉宾,像极了不少您身边的50后,按部就班上学,上山下乡、返城工作,直到退休。但是他与众不同之处,就是虽然文化基础不强,但退休后积极学习,在老年大学,在社团、努力将年轻时损失的学习时光弥补回来,成功逆袭成为文化艺术领域的佼佼者。</p><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邀请晚年在书法、绘画和诗歌创作方面都硕果累累的:久萍诗社副秘书长,吕孔瑾老师走进直播间,聆听他的精彩晚年</p><p class="ql-block">张强:欢迎大家继续收听由陈思汀和张强主持的“枫叶正红”节目,现在是“老有老精彩”时间。这是我们“枫叶正红”节目的一个主打栏目,每周都会介绍一些老年人的多彩生活,展现他们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与心态。陈思汀:我们还和《中老年时报》合作,大家除了能听到广播版的内容外,也可以在《中老年时报》上看到相应的专稿。更多内容还可以关注津云APP融媒下的广播栏目,希望文字和电波的结合能让更多的朋友了解“老有老精彩”的故事。张强:今天走进我们直播间的嘉宾,像极了不少您身边的50后,按部就班上学,上山下乡、返城工作,直到退休。陈思汀:但是他与众不同之处,就是虽然文化基础不强,但退休后积极学习,在老年大学,在社团、努力将年轻时损失的学习时光弥补回来,成功逆袭成为文化艺术领域的佼佼者。张强:今天我们邀请晚年在书法、绘画和诗歌创作方面都硕果累累的:久萍诗社副秘书长,吕孔瑾老师走进直播间,聆听他的精彩晚年。</p><p class="ql-block">陈思汀:吕老师,您好,欢迎您。吕老师:主持人好,听众朋友们好。今天坐在直播间我很激动。我叫吕孔瑾,今年73岁,中共党员,退休之前是大港油田炼油厂维修车间工人技师。其实我觉得自己没有学历,只是一名初中生,一名普通的工人技师,没有什么可以炫耀的,本来不想来的。陈思汀:哦,那是什么让您改变主意呢?吕老师:我把我的想法对一位好友大姐说了,她说总结自己不是去炫耀,而是把这次机遇当做一个新的起点,让更多的人知道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只要下功夫学习,坚持不辍,照样有精彩的人生。陈思汀:说的太好了,这就是我们开办“老有老精彩”这个栏目的初衷。我们直播间不仅有名人也有很多普通人,只要您身上有值得大家借鉴的亮点,我们都会邀请进来,展示不同人群的精彩晚年。张强:没错,不论是微光还是强光,只要有光芒,我们就去宣传,就希望这份光能照亮更多的人。陈思汀:那吕老师,您就先简单说说您的经历吧?吕老师:好的,1950年12月我出生在大直沽,父亲琴棋书画无师自通,我家姊妹兄弟众多,但个个聪惠,我小学三年级就是少先队的大队长,升入中学我的成绩是全年级第一,还当上了班长,受家父影响我自幼喜欢书画,从小学就开始在班里写黑板报直到初中。1968年6月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开始了,我在班里第一个报了名,然后去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扎兰屯牤牛沟插队落户,当了四年多的知青。知青生活的艰苦只有我们这一辈人才懂,远离生我养我的亲人,家乡,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干从未干过的农活。日出而做,日落而息,一日三餐就是棒子面贴大饼子,要不就是苞米渣子粥,菜么,主要是土豆,熬土豆块、炒土豆丝、炒土豆片。改变一下切法就算是改善了,根本见不着肉,炒菜用的都是大油……在插队生活的四年多时间里,春天我种过地,踩格子,夏天铲过地锄过草,秋天割谷子、割黄豆、瓣苞米、搂土豆,冬天打过更看过场院。张强:那段日子应该很艰苦,内蒙很冷吧?吕老师:是啊,内蒙冬天的冷是没经历过的人想象不到的,零下三十多度的天气,用滴水成冰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我插队的地方地广人稀,最近的村庄离我们村都有七八里地,山上还有狼。冬夜,狼在山上找不到吃的东西常常跑在村里,我在场院里经常听见狼在嗷嗷叫,过了一会狼的叫声没有了,又传来猪的叫声,我知道不知是家的猪又遭了秧。那些年怎么熬过来的,现在的年轻人无法想象,生活虽然艰苦,但磨练了我的意志品质,以至在以后的工作中遇到艰苦的环境与困难我都能从容面对。陈思汀:那您是什么时候离开内蒙返回家乡的呢?吕老师:1972年秋天,工作在大港油田的大姐说油田招收石油工人,从此我结束了插队生活,离开了养育我四年多的黑土地。插队的生活虽然非常艰苦,但离开时仍然恋恋不舍,舍不得草苫的房石垒的墙的知青点,舍不得朝夕相处的同学,舍不得待我们如同亲人的父老乡亲。我是非常幸运的,刚一参加工作走进了矿机研究所,那是大港油田刚刚成立的一个科研单位,新的环境让我对一切都感到新鲜、好奇,所里组织有经验的老工程师、老工人给我们培训、上课,讲机械制圈,讲各种量具的使用。补习文化,我如饥似渴的学习,很快在60多名新工人当中脱颖而出,后来大多数新工人都成了车工、铣工、刨工、钳工、电焊工,而我却调进了科研组从描图开始,然后绘制零件图,进一步加深对我的培养,成了新工人中的姣姣者。张强:听说您自学能力也很的强,很快就立功了?吕老师:立功不敢当,但确实取得了一些成绩。1978年我和田工接到了一个研制9X7时水力式悬挂器的任务,我们翻阅资料、汇总数据,从零开始,因为这个悬挂器只是在国外的资料上见过图片。我俩夜以继日的工作,常常工作到深夜,1979年初研究方案确定。图纸绘制完毕,在我们精心研制的第一台易挂器制成之后首先要进行地面试验,才能投入到井下,如果失败损失何止几百万元。1979夏天年试验成功之后首先在任邱鄚州2号并进行投产试验,一次获得成功! 此装置的交付使用在当年固一口井就可以节约90多万元。9x7时水力式套管悬挂器的研制成功,填补了中国石油工业的一项空白,为此该科研成果获得了石油部的一等奖,华北石油报迅速报道了这一消息,田炳周工程师和我的名字也赫然登在报纸上,那时矿机研究所已经迁到任邱的华北油田。张强:您看看,您谦虚了吧,多棒啊,这还不叫立功?陈思汀:这证明您很有智慧,学习能力强,更能实际运用到工作中。吕老师:是啊,后来我又遇到了类似的情况。陈思汀:那您讲讲。吕老师:1980年6月为了解决夫妻分居我又调回大港油田炼油厂当了一名维修工。维修工的工作就是对炼油厂所有的离心泵、蒸汽泵、压缩机、汽轮机等进行检修、维护、保养。初来乍到,干从来没有接触的工作,只能从头学起,好在我在矿机研究所工作了八年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很快掌握了维修技能,1985年当上了班长,1987年6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92年当上了工人技师,1995年当上了机组班的班长。大机组是各个炼油装置的心脏,它体积大,最小的都有4吨重,最大的有60多吨,它们转速高,有的每分钟高达12000转/分,结构复杂、精度高、检难度大,在工作中我总是身先士卒,出现在最难检修的设备旁边。2002年炼油厂停工大检修,机组班接到了检修15台压缩机、汽轮机、往复式压缩机的任务,要求两个月内干完,两个月的检修,我们没有休息过一天,当最后一台设备运转正常后,已经是深夜1点多钟,回到家我一头栽倒在地上不省人事,我累的病倒了,救护车把我送到了医院,住进了高危病房,医院还给老伴儿下了病危通知书.....出院后我离开了机组班,调到了车间技术组,负责绘制易损件的图纸,解决各班组检修中遇到的疑难问以及职工的技术培训工作。张强:为您的奉献精神和钻研精神点赞。听说您不仅自己刻苦,对班组的管理也严格,严师出高徒,也带出了优秀的队伍?吕老师:是啊,我对班组的管理严格,技术把关的认真在全车间是出了名的,有的同事说,机组班就是维修车间的黄埔军校,我带过的班组中有五个人已成为技师或高级技师。 陈思汀:刚才说了很多在工作中的成绩。我还比较好奇,您是什么时候开始练书法呢?吕老师:到了技术组工作轻松多了,每天在把手里的工作干完之后,拿出一支笔,一张A4打印纸就开始练字,重拾我喜爱的书法。到炼油厂工作这三十年,车间的黑板报都是由我来写画,每年厂里都要举行基层车间的黑板报比赛我都是第一名,厂里每年进行的硬笔书法比赛,我也总是一等奖。2006年我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参加了文华杯第八届全国硬笔书法大赛,没想到竟入选了,首次参赛就获得了成功,极大的鼓舞了我,以后我相继又参加了全国第一局钢笔书法大赛、相约太湖全国硬笔书法家邀请展、第一届全国硬笔书法家大赛、第一局环保杯全国硬笔书法大赛、西安碑林杯临帖大赛、天津市北京银行杯第二届、第三届硬笔书法大赛,我的书法作品有的入展,有的入选,在北京中央军事博物馆曾展出我的硬宅书法作品《赤壁赋》。陈思汀:真了不起,能在北京军博展出书法作品,那是具有相当高的水平了。退休以后是不是就更专心在书法方面钻研了?吕老师:可不是嘛!2010年我退休了,退休之后更如鱼得水,可以尽情的练习我钟爱的书法。王勃的《滕王阁序》,苏东坡的《赤壁赋》、《后赋》、王羲之的《兰亭序》每篇我临习了不止上百遍。张强:书画不分家啊,什么时候开始又钻研上绘画了呢?吕老师:我有一个同在1972年参加工作的好友,我们不仅在一个科室工作,而且还经常一起为所里出黑板报,写大批判专栏,相处八年彼此非常了解,知心。她得知我的硬笔书法在全国的大赛中多次获奖的消息之后,就对我说,你应该学画画,你画画比写字有功底。我行么?那时我还在工作哪有时间学画画啊?我把她的话当成了耳旁风,后来她不厌其烦的十几次的串摄,终于在2016年11月我拿起了画笔,我画的第一幅画是一朵出水的荷,画完之后自己觉得还可以,从画完这幅画开始之后我就坚持画了下来。我这个人很执着,认准的事干就要干好,比谁都好。不想干的事,就不干,谁说也没用! 不知不觉我学画画已经快八年了,八年来我画了数千幅画作,除了过节过年,我几乎每天都在画,每天帮老伴儿干完家务活之后我就开始画,书画成了我退休生活的全部。我有一个发小中学同学杨沛璋先生在天津美朮学院任教,现在他是国画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在上中学的时候我是班里</p> <p class="ql-block">的宣传委员,他是宣传干事,1976年恢复高考之后他考进了天津美朮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我学画画的事一直没敢告诉他,画作也没让他看,我觉得我画的还不行,还拿不出手,不敢打扰他。直到2020年我学画已有五年,我才告诉他,我们中学同学每年都要聚会一两次,有时我把我画的画拿给他看,每次他都当着同学的面毫不留情的批评我的画,指出我的不足,告诉我今后的努力方向,我知道他是真心的帮助我,他的话字字珠玑,每次我都洗耳恭听,生怕拉下一个字,回到家我就把他的话一字不拉他记在笔记本上,鞭策自己。我喜欢花鸟画,更喜欢山水画,我临习爱心觉罗.溥佐、田世光、于非訚、俞致贞、张崇强、梅若、钟真、张书旗、郑乃珖、许彦等人的花鸟画,我临魏紫熙,钱松嵒,李可染、郑百重、白庚延、喻建十.、宋文治、黎雄才、邓初夏等人的山水画,画画让我痴迷,一天不画技痒难奈。去年和今年我曾做过四个美篇,两个花鸟的,两个山水的,里边全是我的画作,大多是临习名家的,也有自己创作的。我把美篇发给我在天津美院任教的同学看,他第一次破天荒的表扬了我,"看了你的画感觉越来越好了,画面完整了,逐渐有了自己的面貌了,能有自己的爱好是幸福的事,加油!一沛璋“画了将近八年,我的画不仅得到了杨沛璋教授的肯定,天津工艺美院张庶丰教授看了我的画之后这样评价我,一个业余画家,全靠自学,画成这样子真的很不容易。书画养怡,翰墨陶情,书法与绘画给我带来了无穷无尽乐趣,每当我画完一幅画我就有一种成就感。书画一旦结缘,终生为伴,与书画结缘之后在这里我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与高人为伍,与雅仕相伴是我一生所追求的。 说到这,我想分享我写的一篇散文,抒发我对书画的喜爱。陈思汀:好啊,请您朗诵:吕老师:书画,一朝结缘,便会情定终生。书画从来都不只是一项茶后的爱好,而是种一发不可收的追求与信仰。不论何时开始,都会用上余生。对于书画人来说,人世间最幸福的事莫过于:当我老了还有书画!它给予我们的或许并不是生活的保障,都是精神的寄托,生命的延续。它还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和精神情操,也可以达到增强体质,保持和增进健康的目的。当我老了,还有书画!书画可以浸润人的灵魂!因此我愿意沉浸在书画的海洋中使自己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当我老了,还有书画!书画可以调节心态,使情绪稳定。狂喜之时能凝神静气,精神集中;暴怒之时,能抑郁肝火,心平气和。忧悲之时,能散胸中之郁,精神愉悦:过思之时,能够转移情绪,抒发情感,:惊恐之时,能神态安稳,宁神定志。当我老了,还有书画!书画能陶冶情操。正如《淮南子》中所说"佳人不同体,美人不同面,而皆悦于目"书画能便人感到美的亨受。当我老了,还有书画!岁月会老,但精神不会老!书画能满足我的精神需求,在当今物欲横流,观念多元的世界,金钱以欲望使得灵魂燥动不安,无处归宿,大多数人沉浸在手机、游戏以及各种毫无意义的应酬,很少有人静下心来听听灵魂的声音,灵魂干渴了需要文化、书画的浸润。当我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我还有书画让我洋溢着青春活力。当我老了,年迈体衰,走不动了,我还有书画,焕发的硬朗的青春。当我老了,一定不会放下画笔,艺术没有止境,但愿我能--活到老,画到老。书画是我的最爱!张强:您退休后的老有所学我们了解了,那您的老有所为呢?听说您还继续发挥了自己的技术专长?吕老师:那是,2011年11月青岛华油监理的刘总找到了我,我们曾在一起工作过,他知道我技术好,工作认真,他说在南昌高安有一个西气东输的项目,里面有三台美国罗罗公司制造的离心压缩机安装,还有二十台空冷机安装,让我去当设备监理我一直想买一台性能好的佳能相机,但用退休金买老伴儿肯定会有想法,当监理、外出打工这不正是机会吗?我当时丝毫没有犹豫就答应了他,因为用打工挣来的钱可以买相机了。我准备外出打工的消息一直没有告訴老伴儿,怕她不让我去,当走的日期临近了火车票拿到手我才告诉她,她知道后大哭一场,可生米已经煮成热饭不去不行了……在南昌打工的八个月,由于技术好,在工地上有口皆杯,我没有利用监理工作的特殊身份向施工单位吃、拿、卡、要,事事处处替工人着想,因为我就是一名工人,设身处地为施工队伍着想,他们也想把工作干好,对施工中发现的问题绝不放过,我没有利用发现的问题刁难施工队,是帮助还是刁难,并以此为借口进行要挟,我选择了前者,利用自己的经验告诉他们解决的方法。南昌打工结束后要返回天津了,有一对年轻的恋人找到了我,他俩都是四川大学的本科生,在安装队里负责技术工作,说请我吃饭为我饯行。酒菜一上桌他们双双给我跪下了,磕头拜我为师,他们说敬重我的人品,佩服我的技术,从此我们结下了忘年交,至今我们还有联系。南昌的风景没得说,为了不眈误工作,我每天早上五点左右就起床,拿上索尼数码相机走出所住的房屋,钻进房前屋后的大山,钻进竹林,尽情的享受大自然的美景,享受山里的新鲜的空气……南昌打工的生活给我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 陈思汀:多好啊,老有所为的同时又增加了收入,满足了老有所乐。看来您在摄影方面也有不少亮点。吕老师:我除了喜欢书画之外还喜欢写作与摄影。2008年6月是我下乡40周年,那年我又与同学们20余人返回第二故乡,参加扎兰屯市的知青纪念石揭幕仪式。回到天津我就写了一篇回忆录《我的知青生涯》,这篇文章洋洋洒洒大约五、六万字,曾在中国知青网、天津知青网做为精华篇连载,北大荒知青网、呼伦贝尔知青网也给予了转载。大港油田的《热士》杂志还转载了部分章节。用在南昌打工挣的钱购买了相机之后,我如魚得水,春天拍春花,夏天拍荷花,秋天拍秋叶,冬天拍雪景,我背着相机跑遍了市内所有的公园,外出游玩更是要背上心爱的相机。每年我都要拍上千张照片甚至更多。2019年有一个同学给我发来她制作的美篇,记录了她与老公自驾出游观光的照片,还附有文字,我感到很新颖,很适合自己,她耐心教我如何下载、制作,在电脑上如何下载。在她的指导下我很快学会了美篇制作,2019年至现在我已经制做了96集美篇。2020年秋天同一天到矿机研究所参加工作的好友张丽兰给我打来电话,她兴致勃勃的对我说,小吕,我介绍你加入久萍诗社好不好。虽然我已经到了古稀之年,但这样的称呼我倍感亲切,因为我们还记着当年,我们都还没有老。丽兰对我说,这个久萍诗社大多数是60和70多岁的人,也有耄耋老人,退休前他们有的是教授、教师、企业家、厂长、经理,他们个个都才华横溢。那年她跟诗社去了一趟山西,是坐大巴车去的,一路上车厢里欢声笑语,歌声不断,此起彼伏,诗里的氛围太好了,特别适合你加入诗社施展一下你的才华。我哪有什么才华,我只是爱好多了一点。进入久萍诗社,真正感到了诗社里真的是人才济济,藏龙卧虎,各位老师的才华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进入诗社我也尝试着写一些诗作,都是一些散文诗,我写诗是灵感来了就写,没有灵感就不写,早上遛弯,去公园采风灵感来了,掏出手机就记录下自己的心情。美在不经意间,心存美好处处皆景。人老了心态要好,要知足,心态好了,人也阳光,每天洋溢在脸上的都是灿烂的笑容。进入久萍诗社三年多,许多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与他们结成了好友。郭社长夫妇把全身心都投入到诗社里,精心组织,经常带队出去采风,八十岁的人了,那认真劲让人叹服!进入久萍诗社以来,这三年多我一共写了五百余首诗作,抒发了自己的情怀。陈思汀:谢谢吕老师和我们分享了您的精彩晚年和人生感悟,相信您的故事也感染了很多老年听众,我们要把每一天都过得从充实而美好。张强:在这里也祝福您继续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尽情享受文化养老,更祝愿您健康长寿、幸福平安。谢谢,再会。吕老师:谢谢《枫叶正红》节目组,谢谢主持人和听众朋友,再会。【书香人生】书香人生继续邀请科普讲师木子老师 为您品读经典好书助力文化养老。音频【老年学堂】中老年朋友,下面我们为您继续送出四季养生系列课程,由 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曲黎敏教授为您主讲。录音【新时代新老龄】新时代新老龄新生活,积极的面对晚年生活是幸福晚年的基础,下面继续邀请科普讲师张臣老师和您聊聊天,让大家智慧豁达的面对晚年生活。录音节目结尾:中老年朋友,今天的《枫叶正红》就到这里,节目是由陈思汀编辑、张强、陈思汀主持的,更多内容请关注津云客户端融媒下的广播栏目,欢迎您继续留在生活广播收听接下来的节目。</p> <p class="ql-block">图为左边:主播恩汀老师,右边:吕孔瑾老师。</p> <p class="ql-block">图为左边:吕孔瑾老师,右边:主播张强老师。</p> <p class="ql-block">2023 . 9 . 12</p><p class="ql-block"> 第224号</p><p class="ql-block">久萍诗社信息</p><p class="ql-block">吕孔瑾副秘书长走进电台直播间接受采访圆满成功</p><p class="ql-block"> 经天津电台著名主持人思汀老师的热情邀请安排,久萍诗社诗人、画家、书法家吕孔瑾副秘书长于2023.9.12下午13时,走进电台直播间接受采访,圆满成功。</p><p class="ql-block"> 吕孔瑾副秘书长接受半个多小时的直播采访,精彩述说自己退休前对事业兢兢业业的一段段故事,退休后笔耕不辍,挥毫泼墨,踔厉奋进的点点滴滴,感人至深。</p><p class="ql-block"> 对吕副秘书长这次走进电台直播,本人荣光,久萍诗社荣耀,久萍诗社十分重视:诗人书法家高象昶教授、苑铁玉老师、岑建华老师、张立新副秘书长等挥毫泼墨为吕副秘书长助阵助威;久萍诗社特意制作《妙笔生花,精彩人生》的祝贺条幅;抓住这次直播的机会,市文促会郭立久副会长代表牛世清会长向吕孔瑾副秘书长颁</p><p class="ql-block">发《执著挥毫,诗坛之星》称号的荣誉证书。</p><p class="ql-block"> 吕孔瑾副秘书长有备而来,他深情向电台四位老师敬赠自己的画作与墨宝,表达敬意。</p><p class="ql-block"> 为给吕孔瑾副秘书长打气加油,久萍诗社郭立久社长、张素萍常务副社长、曹承敏秘书长、朱慧副团长、张丽兰老经理、朱宏伟经理等亲临电台。张丽兰老经理激动地说:“自己在大港油田,与孔瑾老师是同事,彼此很熟悉,很自豪推荐他走进久萍诗社,继而走进电台,令人兴奋”。</p><p class="ql-block">(立久素萍)[强][握手][爱心][强][握手][爱心]</p> <p class="ql-block">图为书法家高象昶老先生</p> <p class="ql-block">著名诗人书法家高象昶教授为久萍诗社诗人吕孔瑾副秘书长2023.9.12走进电台《枫叶正红》直播间挥毫泼墨,助阵助威助兴:</p><p class="ql-block">躬耕诗坛画坛</p><p class="ql-block">强国有你孔瑾</p> <p class="ql-block">诗人法家张立新副秘书长为久萍诗社诗人吕孔瑾副秘书长2023.9.12走进电台《枫叶正红》直播间挥毫泼墨,助阵助威助兴:</p><p class="ql-block">自强不息 内化于心</p><p class="ql-block">牢记使命 矢志不渝</p> <p class="ql-block">诗人军旅书法家苑铁玉老师为久萍诗社诗人吕孔瑾副秘书长2023.9.12走进电台《枫叶正红》直播间挥毫泼墨,助阵助威助兴:</p><p class="ql-block">诗书绘画精彩人生</p><p class="ql-block">兴趣爱好快乐无穷</p> <p class="ql-block">诗人法家岑建华老师为久萍诗社诗人吕孔瑾副秘书长2023.9.12走进电台《枫叶正红》直播间挥毫泼墨,助阵助威助兴:</p><p class="ql-block">兢兢业业 平凡非凡</p><p class="ql-block">兴趣为师 心灵纯诚</p> <p class="ql-block">图为栏目主播左一.张强老师和右一.久萍诗社郭立久社长合影。</p> <p class="ql-block">美篇编辑:郭立久社长</p><p class="ql-block">美篇摄影:郭立久社长, 枫叶节组 张老师,久萍诗员朱慧</p><p class="ql-block">美篇制作:朱慧</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