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不记得去过晋祠多少次。母亲是太原人,我每次回去探访亲友,几乎都要去看看。只因其建筑、雕塑、古树、布局等专业性太强,不敢动笔。</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喜欢当代名家梁衡作品,《晋祠》后来选入中学课本</span>。第一段是:“从山西省太原市西行40里,有一座悬瓮山。在山下的参天古木中,林立着一百多座殿堂楼阁和亭台桥榭。悠久的历史文物同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融为一体,这就是著名的晋祠。”</p> <p class="ql-block">梁先生是山西人、记者、曾主管全国新闻出版。他的文笔优美,饱含深情。若再写同题,疑班门弄斧。但为报亲朋,留下此《美篇》。</p> <p class="ql-block">晋祠创建年代久远,所处地理位置优越,以大量的古建筑、雕塑、碑刻、壁画、古树名木,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建筑、园林、雕塑、宗教、文化等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p> <p class="ql-block">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记载晋祠已有相当规模。后经北齐、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及民国诸时期,历经2000多年的擘划营造和修葺扩充,遂成当今规模。</p> <p class="ql-block">现存有三百年以上的建筑98座、塑像110尊、碑刻300块、铸造艺术品37尊,是集庄严壮观与清雅秀丽,宗祠祭祀建筑与自然山水完美结合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晋祠的历史、艺术、科学和鉴赏价值,使其成为古代宗祠与园林艺术相结合而且跨越的历史最长又最具代表性的唯一实例,是中国古代文化和人类建筑艺术宝库中一份珍贵的遗产。</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晋祠扩大了场地,建起了免费进入的晋祠公园,供休闲观光。里面需购票进入的晋祠博物馆才是精华之所在。</p> <p class="ql-block">晋祠古称晋王祠,又称唐叔虞祠,为纪念唐叔虞而建立。叔虞是周成王的弟弟,被周成王封为唐国诸侯。司马迁《史记》记载着一段“剪桐封弟”的故事。叔虞的儿子燮父因境內有晋水,改国号为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建于北宋天圣年间(公元1023年-1032年)的圣母殿是晋</span>祠的重要建筑。建筑结构是重檐歇山顶,角柱升起,斗拱雄壮,四周围以回廊,南北宽七间,东西深六间,全部采用減木造法,外殿內殿都不露柱脚,显得十分朗畅。是国內少有的宋代建筑,从建成到现在已有九百多年,仍旧巍然耸立,坚固如昔。</p> <p class="ql-block">圣母殿內有北宋塑像四十三尊,除圣母邑姜外,另为三十七尊妙龄侍女和六名宦官。三十尊侍女像,体态娉婷,面儿丰润,衣饰鲜丽。姿态表情,人各不同。</p> <p class="ql-block">从面部表情看,有的凝神苦思,有的舒眉暇想,有的端庄温静,有的神采飞扬,有的面显恭顺,似在聆听別人的教训,有的扬眉跃目,似要向对方倾吐滔滔的辩驳。</p> <p class="ql-block">圣母殿内的宋塑群像突破了宋以前宗教造像的模式,成为当时社会上真实人物的写照,开创雕塑艺术写实作品的先河,是中国雕塑史上唯一反映宫廷人物的造像,中国雕塑史上的罕见精品。</p> <p class="ql-block">圣母殿前廊柱雕木质盘龙8条,倒映水中,随波浮动。殿内无柱,殿身当心间装板门,两梢间安直棂窗。殿顶筒板瓦覆盖,黄绿琉璃剪边,色泽均衡精致,整个殿宇庄重而华丽。</p> <p class="ql-block">圣母殿和惠远门之间,有水镜台、金人台、献殿。水镜台迎门而立,建筑风格独特,正面是重檐歇山頂,背面是单檐卷棚式,融合殿、阁、台几种建筑形式。过水镜台是金人台,为一方形石台,四隅立四尊铁铸金钢像。</p> <p class="ql-block">鱼沼飞梁位于圣母殿与献殿之间,方池之上架十字形桥,在池中立石柱34根,柱头普柏枋相联,上置大斗,斗上施十字相交之拱,承托梁枋。东西宽广,南北下斜如翼,与圣母殿上翘的翼角遥相呼应,显示殿翅欲飞之势。</p> <p class="ql-block">鱼沼是晋水三泉之一,飞梁是架在鱼沼泉上的石桥。《水经注》所谓“结飞梁于水上”,即指此桥。此桥宋代重修。桥式特殊,呈十字形,若鸟之两翼。这种十字形桥式,不仅在国内是孤例,在国外也很罕见。</p> <p class="ql-block">进惠远门,水镜台上触目的匾额是“三晋名泉”。金人台四尊金钢像是镇水用的。圣母殿等庙堂的联匾多围绕着泉水作文章,如:“惠流三晋”“泽流万倾”“昼夜不舍”。李白游晋祠时留下“晋祠流水如碧玉”“百丈清潭写翠娥”的诗句。</p> <p class="ql-block">晋祠共有三泉,是难老、鱼沼、善利,三泉皆出自悬瓮山,是晋水的源头。《山海经》云:“悬瓮之山,晋水出焉。”即指此处。</p> <p class="ql-block">难老泉位居三泉之首,是晋水主泉,出水量最旺盛。难老泉的水,澄明如镜,水底生着鲜美的长生萍,游鱼在萍间穿行,历历可数。临泉有一圆亭,翼然而立。八角钻尖顶,上悬“晋阳第一泉”、“难老”匾额。</p> <p class="ql-block">难老泉在圣母殿南,善利泉在圣母殿北。善利泉出水量较少,它的前面有一莲池,清水一泓,莲花四季常开,翠盖红裳终年点染着晋祠的秀丽风光。</p> <p class="ql-block">文昌宫的宫门五岳朝天,三迭四垂,门前流着智伯渠。唐叔虞祠旁有贞观宝翰亭,内有唐太宗李世民自编自写的《晋祠铭》,书法仿效王羲之《兰亭序》,笔力劲挺秀拔。原碑有损。</p> <p class="ql-block">晋祠树木繁密,荫郁苍翠,衬托风光的幽深。有些树非常古老,引人注目的是周柏隋槐。周柏老干横卧,向人夸示着它的高龄。欧阳修游晋祠时,写过“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的诗句。</p> <p class="ql-block">从周柏旁拾阶而登,有一个幽僻所在,那是朝阳洞、三台阁、伴桐亭、顾亭。这几处亭阁在悬瓮山的半腰,由此东望,可以望见明媚如画的九龙湖和烟林苍苍的古晋阳遗址。顾亭有一长联,上写“似岳阳不少水,比黄鹤又多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建筑学家林徽因考察晋祠后写道:“晋</span>祠的布置又像庙观的院落,又像华丽的宫苑;全部兼有开敞堂皇的局面和曲折深邃的雅趣。大殿楼阁在古树婆娑池流映带之间,实像个放大的私家园亭。”</p> <p class="ql-block">晋祠是一颗古建筑史上的明珠,是<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博物馆,是一本读不尽的书,</span>静下心来才能品读其醇美。</p> <p class="ql-block">晋祠是一杯被历史酝酿得醇香无比的老酒,非得细细品味,方能感受出其厚重而又回味无穷的神韵。</p> <p class="ql-block">晋祠兼有山水之胜,泉林之美。古往今来,历代文人墨客为其惊叹,来此吟诗填词者不知几凡,我不知晓,但晋祠知道。</p> <p class="ql-block">部分照片选自网络。</p><p class="ql-block">谢谢您的阅读。</p><p class="ql-block"> 2023.09.12于利川苏马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