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转凉,科学预防<div><br><h5>亲爱的家长朋友们:<br>大家好!<br>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立秋后,早晚温差逐渐加大,经过一个夏天的酷暑炎热和能量消耗,加上经常吹空调、吃瓜果冷饮,孩子很容将夏季积下的“宿疾”暴露在逐渐凉爽的秋季。<br>秋季气温变化无常,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孩子本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也比成人弱,适应能力差,极易受到流行性传染疾病的侵袭。</h5><h5>因此,在换季的时候,家长朋友更应做好各项保健措施,加强对幼儿身体健康的呵护。下面我们分享秋季幼儿护理小贴士,请大朋友们火速开启呵护模式,共同助力幼儿健康成长。</h5></div> <h5><p></p><p></p><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秋季常见传染病</span></div></h5><h5><br></h5><p></p> <h5>1、诺如病毒</h5><h5>诺如病毒感染潜伏期一般为24-48小时,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其他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多数发病后1-3天即可康复。但诺如病毒排毒过程较长,病症消失两天后,仍具有传染性,免疫期短暂,可能反复复发。</h5> <h5><br></h5> <h5>2、手足口病<br></h5><h5>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幼儿常见传染病。</h5><h5>临床症状以手足、口咽部发生疱疹为特征。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密切接触是重要的传播方式,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玩具等引起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后亦会感染。常表现为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h5> <h5><br></h5> <h5></h5><h5>3、疱疹性咽峡炎<br></h5><h5><span style="color: inherit;">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特征为发热和喉痛,在软腭的后部、咽、扁桃体等处可见红色的晕斑,周围有特征性的水疱疹或白色丘疹(淋巴结节)。</span>同一患者可多次发生,由不同型别病毒引起,潜伏期3-10天。多以突发高热开始,24-48h可达高峰,升至39-41℃,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而发生高热惊厥等。</h5> <h5>4、流感</h5><h5><span style="color: inherit;">流感病毒的传染源主要为患者,其次为隐性感染者,症状出现前2天到症状出现后1周均可传播流感病毒,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以引起感染。</span><br></h5><h5>流感:如果除了打喷嚏、流鼻涕,还有以下3种情况<br></h5><h5>▪ 发烧快、烧得高,体温 38.5℃ 以上,吃退烧药都难退烧;<br>▪ 精神状态差、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孩子表现为精神萎靡或异常烦躁;<br>▪ 其他家庭成员或学校、工作场所里有流感疑似患者。</h5> <h5>5、新冠肺炎</h5><h5>主要症状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br></h5><h5 style="text-align: left;">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疑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等,出现上述症状时应根据病情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h5><h5>疫苗接种要积极,现在各医院、各街道、各乡镇卫生院均已开始对3-11岁儿童进行新冠疫苗接种,家长们可持身份证和幼儿户口本、疫苗本去接种新冠疫苗。</h5> <h5></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5> <h5></h5><h5>秋季传染病预防措施:<br></h5><h5>1. 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br></h5><h5>2. 儿童使用的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br></h5><h5>3. 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br></h5><h5>4.避免与患病人员接触,如身体出现异常情况请及时就医。<br>5.建议家长可以自愿去社区给孩子接种疫苗(水痘、手足口、流感、新冠等)</h5><h5><br></h5> <h5><br></h5> <h5>虽然秋季传染病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让我们一起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生活学习环境,快乐茁壮地成长!</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