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虽然已经入秋,且过了处暑,山西这地方早晚已经很凉爽了,但日中还是很闷热的。</p><p class="ql-block">天会变得这样,我们年轻时,山西真的凉爽,最热也就是十几天,现在打5月中旬就能热到现在。</p><p class="ql-block">下午茶喝好,就闲的没事了,干嘛呢,略盘算了一下,干脆去南十方吧。</p><p class="ql-block">我的性格确实有点南十方!</p><p class="ql-block">前时校群主请我们在他的单位西山开会。会后循西山游览,说有座古寺可一游,山西古物多,老村都有很多的古建。</p><p class="ql-block">造城,城周边的村都拆光了,连离城三四十里西山脚下的西铭村也拆了,房子没了,夷为一片空旷,透过这空旷,远眺该村西北的高阜上,有一处五彩斑斓刚修缮好颇有些规模的庙宇,却是叫西十方的广仁古庙。</p><p class="ql-block">方知太原不只南十方,还有东西北总共四座十方寺庙,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四方体系。</p><p class="ql-block">北十方为千寿寺,位尖草坪,己毁,听说只剩了条北十方路;东十方为宝林寺,位大东关,颇小,现为太原的尼庵,尼庵大概讨厌男香客,没进去过,;西十方为广仁寺,也是唐时就命名的庙。我们的几位同学早年于庙上小学,所以几十年前就把佛像请出了。现寺庙除几株古木依然苍森,能诉说证悠久的历史,建筑全为旧址新建,没甚看头;而太原十方寺名气最大的,则是城南的南十方白云寺。</p><p class="ql-block">南十方位城东南8公里处,我们小时,这地方是荒山秃岭,古人建庙寺,多借势造景,现在囊括在几十层的高楼大厦之中,也就不是景致了,就显得十分的憋屈。</p><p class="ql-block">但是进了庙就会发现它规模宏大、布局别致、环境幽雅。南十方稍远离市区,寺内古建尚完好,古香古色,肃穆庄严,可与太原崇善寺相媲美,为太原“十方院”第一。</p><p class="ql-block">白云寺始建于唐,原为唐时名相狄仁杰为母还愿所建的观音堂,后来依寺扩建估计是在五代之后了。而狄母所在之狄村,不过距白云寺一箭之地,北狄西戎,不知此狄可为夷狄后人。</p><p class="ql-block">唐时在信仰上时而崇佛,时而崇道,大概崇道的时候多些。因为唐朝的皇帝有鲜卑胡人血统,却又李姓,未免拉大旗作虎皮之嫌,说自己是老子李聃的后人,藉此证明自己血统的高贵纯正。而则天皇帝应该是崇佛的,她称自己为弥勒转世,狄仁杰为相时,就是辅佐了高宗和则天两代信佛的皇帝。</p><p class="ql-block">据说那年,则天皇帝捐了自己的脂粉钱,在洛阳修建了卢舍那大佛,传说卢舍那大佛是按武氏的相貌雕凿的,不知道则天皇帝长什么样,应该说能入宫一定丑不了,但卢舍那大佛太美了,那是一种慈悲为怀的美,沁人心脾的美,那女性化含蓄的脸庞,那双眼睛能摄人心魄!</p><p class="ql-block">信仰必为时尚与风气,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士绅先之,狄仁杰的母亲自然也崇佛了,宰相亦有这个财力,为母亲就近修座佛堂,既是一种时尚,也是一种孝行,更是一种功德。</p><p class="ql-block">每一个地方的人 ,因其生长环境的独特性,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和独特的经验,并形成独特的记忆,以至形成个人的鲜明的地域特征,南十方这个词的内涵,唯太原人懂,这是文化的基因,是沉浸在血液当中的东西。多数的太原人可能没有去过南十方的白云院,但绝不可能不知道南十方这个名词,否则,你就不是太原人。</p><p class="ql-block">世俗南十方可不是什么好词,中性偏贬,太原话中的不机烂密就接近南十方,不机烂密通俗点就是傻不拉叽;神经五烂才是南十方,神经五烂就是疯疯癫癫,神经兮兮,如同上海人十三点,长沙人的宝,成都人的瓜。</p><p class="ql-block">原来是早年,南十方附近建了个卫生院,是个精神卫生院,太原及周边的精神病人就聚于此。精神病是医学叫法,民间则叫神经病。南十方好端端沾此恶名,南十方就成了神经的代名词。</p><p class="ql-block">所以太原人见某人不习吃(行为异样)就会说,咋,男十方塌咧,把个你跑出来了;或者说: ”快了,你快去南十方各了”。</p><p class="ql-block">所以,南十方在太原人的世俗生活中,是个使用频率颇高的特色名词。</p><p class="ql-block">现在,注重起文化品牌来了,大概认识到了有钱不是贵族。有内涵才是真正的高端。打造了东山文化片区,以双塔寺为龙头,包括南十方白云寺院,以及狄村的唐相狄仁杰故居,新建唐槐公园,相传园中有其母手植的一棵槐树,至今仍枝叶繁茂;永祚寺借双塔的大名大兴土木,园子扩大到令人惊骇,倒是南十方没有大动。南十方是有福的,拆庙,破四旧和那场浩节都躲过了,何其幸</p><p class="ql-block">作为老太原早早的就知道南十方,生于斯长于斯,庸庸碌碌几十年,平平淡淡的烟火生活,似乎无日不闲但似乎又无日有闲,却没有造访过南十方,浪得老太原虚名。</p><p class="ql-block">南十方旁边的双塔和永祚寺倒是多次去过 其实两寺相距不过五六里。永祚寺是明代的寺与塔,虽然也六七百年了,但是在古迹众多的山西,显得平淡无奇,默默无名。但永祚寺双塔是有名,一为太原一景,更是为擢拔太原文风,是太原的风水之作。高塔雄伟,古寺小巧,相得益彰,加之永祚寺内植有明代的牡丹,花开时节,名噪龙城。</p><p class="ql-block">太原傍东西山,西山离城颇远,又隔汾河,旧时河上无桥,西山就偏远了点。故祖辈太原人,活着的时候苟且在这虚幻的龙城之中,死了的以后就托体东山,双塔永祚寺与白云寺一带便成了太原人长眠之地。那时,举目望去,几十里之间,密密麻麻的坟冢,首尾相銜,穷际天涯。夕阳西下,寒鸦阵阵,狸牲行走于其间,狐媚托身于其所,目之所及,好不使人骇然。</p><p class="ql-block">东山有烈士陵园,小时清明,便穿着白衬衣蓝裤子,系着红领巾,抬着自作的花圈,唱着我们是接班人的歌,徒步双塔寺凭吊烈士陵园祭奠先烈,此情此景宛若昨天。</p><p class="ql-block">后来学校组织上东山玩捉特务的游戏,也是在南十方与双塔寺之间。那时见到那漫山遍野的墓冢,对生死有了简单的了解,后来读了红楼梦,就加深理解了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浮生若梦,人生百年,终是过客。那时,在那漫山遍野支离破碎的黄土沟豁之中,到处都长满了甘草,不值钱 也没人挖,随手扯一根嚼嚼甜味,当年乐趣。</p><p class="ql-block">南十方的白云寺也是地标性的建筑,不过要把时间的镜头推向以前,那时候出了城就没有什么房子了,到东西山只有零落的一些村庄。没有什么高大的建筑,天寛地阔,所以在很远的地方,你就可以看到白云寺,寺院上空中蓝蓝的天上,总飘着团团白云,所以古刹为白云寺,既是一种写实,也是一番古意。</p><p class="ql-block">白云寺的山下是古驿道,太原经晋南到西安的,太原经晋东南河南湖广的,太原经平定到正定的,游子们从此地告别太原,出太原,见双塔,见南十方的白云,那双塔与白云就是家,走着走着,寺院模糊了,双塔消逝了,便生出了惆怅,涌上心头的便是乡愁。</p><p class="ql-block">如果苏三的故事是真的 那么她当年怀揣着冤屈,来太原希冀重燃生的希望。那时女子是小脚,一路从洪洞县走过来,五六百里也得走半月二十天,风霜雨雪,可谓历尽艰辛,看到了双塔,不由得如同看到了希望,眼中便放出光来,见到了白云古寺,心中便会默祷,我佛慈悲,雪我冤屈吧。</p><p class="ql-block">山西庙多,一个村子十几座庙挺平常的,也许有人不信,去榆次后沟玩一下就知道了。土地庙,这是仙界的基层干部;观音庙,扬善兼管生子;五道庙,与土地爷类同,管家口平安;文昌庙,管教育文运,人才公司;关帝庙,管正义兼着财神;山西干旱,龙王爷管雨,祀龙王是必不可少的;乡野之中,另外还有些仙姑庙,总是涉及狐仙之类的非正神,她也兼求子生育之类。这些乡野小庙,孑遗颇少。</p><p class="ql-block">庙总是要住人的,村级小庙有庙祝,或一二或二三,几亩庙田,自己种种吃吃,乡人捐点火烛费;大的庙宇,机构就完善了,当家的是住持,其余职务亦多。大庙均有庙产,广有本钱,如水浒中记载的一段:鲁智深要买酒,卖酒的小贩讲“但卖与和尚们吃了,我们都被长老责罚,追了本钱,赶出屋去。我们见关着本寺的本钱,见住着本寺的屋宇,如何敢卖与你吃。</p><p class="ql-block">庙宇当然是须人管理,有管理就有一个继承的问题。旧时乡村小庙,由村招几个有执照的和尚,和尚除了供佛礼拜做神职,闲了也自己种点地,如鲁智深管的菜园子,又如阿Q饿了,爬进尼姑庵里偷萝卜吃,一是说明他们有许产业,二是说明他们也劳动。乡村小庙称之为师傅,他们也带个把徒弟,但是老师傅死了以后,小的要接班,是需经过乡绅认可的,须人品好,敬业,绝不能由品行不端的和尚来祸害地方,关于继承,艾芜先生的《南行记续篇》中就记载过这样的故事。</p><p class="ql-block">大庙就不是乡野小庙了,但庙越大越有继承的问题,禅宗的五祖弘忍,在徒弟中先看好了神秀,但后来又选择了烧火僧,将衣钵传与了慧能,成为佛教一段传奇,也让世人认识了明镜台与菩提树的故事。</p><p class="ql-block">佛教庙在传承上分为子孙庙与十方庙,如何区别,看韦陀菩萨。但凡规模完备的佛教寺院,过了天王殿就是“弥勒佛殿”,供奉有弥勒佛的神像,而在弥勒佛的背后还供奉有一尊神像,这位就是韦陀菩萨,手持降魔杵,韦菩萨是佛教的护法神。</p><p class="ql-block">庙中韦陀菩萨,如手心向下,则该寺院为子孙寺。子孙寺自接徒弟,按师祖、师父、徒弟、徒孙等序列排位。本寺职事须由本寺僧人担任。</p><p class="ql-block">如果韦陀菩萨手心向上,则该寺院为十方寺,接受云游僧人挂单,不为人剃度,僧人一律平辈。云游僧人进寺挂单之后,就成为寺中的一员,只要遵守戒律、清规,有能力,即可担任重要职事。</p><p class="ql-block">不难断定,我所去的南十方白云院,就是一座十方寺,当然子孙庙与十方庙这是传统,现在是不是就不知道了。</p><p class="ql-block">太原的这四座十方院,都在过去的城墙之外,东十方翻罕山达寿阳;北十方出阳曲到忻州;西十方越西山通古交娄烦;南十方则往榆次平遥。这几座十方院都设在古驿路之上,与其接纳四方游僧的功能是相符的。</p><p class="ql-block">疫情三年,基本上没有出门。最怕的是到了异域它乡被堵,那就麻烦大了。封放之间,闲了就近处走走,略解闷气,也乐在其中。去春未封,汽车坐得,商场进得,饭店吃得,心想大概寺庙也参得,想起自己堂堂几十年老太原,竟未去过南十方,便约个同志,去谒南十方,不料去了大门紧闭,只得怏怏回转。</p><p class="ql-block">今天终于进南十方了。南十方,始建于唐,后来由于兵燹等各种原因毁了,又于明代重建,所以庙中并无唐迹,这我是知道的。全国现只有三处唐代遗构,五台的佛光寺与南禅寺和芮城的广仁王庙,都在山西,佛光寺大一点,其余两处都很小很小。</p><p class="ql-block">南十方依土丘而建,三进院落,场地不是太大,不显恢宏但十分精致,山门也不宏丽,有点象大户人家常宅院,有种亲切感,进得庙来,感觉建筑紧凑到有点仄逼。第一进院是弥勒殿,弥勒殿的东侧,有一尊硕大的关公立马横刀的塑像,不知为什么不合比例;第二进院落是正殿,大雄宝殿,巍峨庄严;第三进院是僧房,古色古香的。</p><p class="ql-block">南十方庙很幸运,庙中的建筑大多是古物,城里的崇善寺以及当年做搏物馆的纯阳宫也是幸运的。有些在原址重建了,那种新庙我不感兴趣;而有些只剩地名了,象小五台,五福庵、地藏庵、三圣庵等等,只是在走过的时候,心想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地名。留个名字也好,让后人有个念想。</p><p class="ql-block">南十方庙很好,进门没人盘问,也不需要买票,像这种料就应该施舍一点。给菩萨像前点油烛,或者修缮庙宇。庙里有一些上了岁数的妇人们忙来忙去,我知道这是居士。庙里正好举行下午课,很多年轻的和尚,在大雄宝殿内诵经,也有一些外来的居士合掌听经,我没有进殿,就门口很虔诚的听了一会儿,能听出来他们颂的是《金刚经》,这是佛教的一部大经,启人觉悟的经,可惜我不会背诵,只能感受到听经的愉悦与启迪。</p><p class="ql-block">我有时想,佛教从东汉传到中国已历千年,芸芸众生,信者众多,其中不乏大学者大学问家,象东晋时的山西人法显,在研究佛教大量著作之后,觉得有些问题不能搞清楚,于是在公元399年,一个人启程到了印度去求取真经,历时14年;200年后,唐朝的玄奘法师,已是名满天下的一代宗师,又因为感到佛学著作义理不清,于公629年只身西行17年,取回了《瑜伽师地论》等佛经,回来后创立了佛教《唯识宗》。 宋朝的时候,文人是社会的天花板。苏东坡,王安石,欧阳俢,都是中国学子仰望的那些颗的星星,他们多信佛。</p><p class="ql-block">这些唐宋及历史上的伟大文人都信佛,山野乡村的老太太们也信佛,鲁迅的祥林嫂中,那个社会阶层最低的祥林嫂也信佛,我就不清楚了,他们信的是一样的佛吗。</p><p class="ql-block">我就想,如果我信佛,我当然不可能有唐玄奘与苏东坡那样的觉悟,自知我连他们的脚后跟也不如;但是我应该比祥林嫂认字还多些,如果佛教也分大中小学,我应该读几年级呢!</p><p class="ql-block">古庙中应该有不少的古碑,展出的几块碑,倒未见年代久远的,所有的碑都是断成两截后拼提来的,应该是历经了人损,碑多是重修碑,上面的施主挺有意思,远点有潞安府的,近处有寿阳、盂县的,徐沟、榆次的,多为字号,略可窥探当时社会结构与民风。大雄宝殿的后面有两口铁钟,一大一小,小的那口钟上铸有明朝万历年间的字样,也四百多岁了。</p><p class="ql-block">山门半开待客来,白云轻浮看人去。是日,南十方中庄严肃穆,安祥寂静,古朴典雅,香客不多,独自拜谒,感往事如风,烟销云淡,悟逝水休恋,苦海茫茫,早识兰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