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首,青春依旧 ——写在师大入学三十周年

天行有常

<p class="ql-block"> 又到一年的9月16日,这个本来极其普通的日子,对于我和我的同窗学友们来说,却是终生不会忘记的。三十年前的这一天,包括我在内的一群青年学子从各自的家乡出发,赶往省城石家庄,步入了河北师范大学的校园。当年的高考开考日期是在7月7日,比起当今6月7日的考试日期晚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高校录取工作和新生入学报到的时间自然也要被相应的推迟。作为一名农村考生,又没有聪明的智商,付出了百倍努力的我,高考成绩也只是达到了那一年的专科录取线,按照当年的专科学制,我们的在校时间只有两年的短暂时光。两年的时间稍纵即逝,或许正是这样的来去匆匆,反而促使我们每一位同学加倍珍惜青春校园里的分分秒秒,细心体味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三十年后的今天,当年的一袭袭青春倩影,一幕幕青春画面,一段段青春故事,依然历历在目,依然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高中毕业前,班主任老师不止一次的为我们描述过大学校园的恬静和大学生活的愉悦,为的就是让我们带着无限的憧憬和向往刻苦攻读,全力备考。事实上,任何一段人生历程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波澜不惊——没有了高考压力的大学校园里,同样会有着各种各样的艰辛与困惑等着我们去克服和应对。远离熟悉的家乡和亲友,来到数百里外的都市,如何化解笼罩在心头的寂寞与孤独成为我们的第一道难题。正是萦绕在师大校园内的青春激情驱散了我们情绪的低迷与消沉,让我们拥有了和广大校友们一样的欢快和活跃。每天早操六点多钟,师大进入早操时间,数千校友同时从各自的宿舍出发齐聚宽阔的操场,整齐的队列、健美的身形展示出震撼人心的青春画面;吃过早饭,又一道靓丽的青春风景线精彩呈现,师大学子们再次出发,奔赴各自的教学楼,馨享象牙塔里的高端文化。傍晚时分,则是学子们结束了全天课程之后最好的放松时段,无论是林荫路上的悠闲漫步,运动场里的奔腾跳跃,还是霓虹灯下的轻歌曼舞,都让亲切的校园里留住了年轻人的青春足迹。青春的队伍中,也终于加入了我的身影,青春的律动让背井离乡的我最终找到了“走进师大门,就是师大人”的归属感与自信心。</p><p class="ql-block"> 远离了家乡 ,没有了父母的悉心照料,“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舒适自在彻底结束,取而代之的是作为大学生的自主自立:天明起床,我学会了整理床铺;衣服脏了,我学会了洗涤晾晒;吃穿用度,我学会了规划理财;卫生值日,我学会了清扫拖洗……。校园里相当完备的后勤保障体系,也为我们独立生存能力的培养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一日三餐,食堂有可口的饭菜;日用所需,店铺里有齐备的货品;走进浴室,洗出浑身的洁净;走进发厅,理出潇洒的容颜;思亲想友,收发室帮我们传递书信;偶染风寒,校医院为我们除病去痛。方方面面的优越条件,加上年轻人强健的体魄、旺盛的精力和顽强的意志,促使我树立起了迎难而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随着日常生活中自理能力的提升,我又进一步萌生了经济上实现独立自主的意识。为了减轻家中父母供我上学的负担,我在第二学期开启了自己的勤工俭学之路,利用课余时间做了一名校医院的清洁工,可以获得对我来说相当可观的工资报酬。此后每个学期,父母只需在开学时为我交够固定的学杂费,而日常生活的花销靠我打工所得就能绰绰有余,甚至还能在期末放假时把花不完的钱带回家,让父母也分享一下我自食其力的成果。为了和大都市里的格调保持一致,我不能老是土里土气的装扮,手里有钱了,可以时常买几件款式新颖的服装,让自己也具备和城里人一样的形象与气质!告别了曾经的懒惰和怯懦,确立起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什么样的困难都可以战胜,什么样的高度都可以跨越!</p> <p class="ql-block">  走进新的校园,与新同学新校友之间的交流与相处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初入师大校园,置身于人生地疏的环境中,一度不情愿和“陌生人”谈话,只能在沉默寡言中度过宝贵的时光;又是校园里一幅幅青春画面的感染和启迪让我走出了情感的低谷。每天耳闻目睹着高年级校友们成群结队、谈笑风生的和谐场景,闭锁的心灵终于受到触动,从此不再固步自封,从此敞开心扉,拥抱新的生活。融入新的集体最为重要的当然是朝夕相伴的八位舍友之间的和睦相处。起初,五花八门、各具特色的方言土语成了大家相互交流的第一障碍,为了把一句话的意思表达清楚,除了要费尽口舌,还要配合上各种各样的手势和表情,一段对话下来,双方常常会急出满头大汗。一次次的尴尬体验最终激发起我们学好普通话的动力,同学们纷纷发誓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练出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那些天,我们借助收听广播学习普通话的字正腔圆,通过高声诵读训练普通话的抑扬顿挫;功夫不负有心人,几个星期之后,同学之间就能够使用熟练的普通话行云流水般的畅所欲言了。</p><p class="ql-block"> 一天的课程结束后,紧张忙碌的我们回到宿舍恰恰需要通过相互间的交谈实现心情的放松。最初,我们聊的最多的是各自家乡的风土人情、逸闻趣事和名胜古迹;后来,我们会更多的谈论各自的兴趣爱好、学习心得和人生感悟。生活在集体宿舍里,必须学会设身处地的为其他舍友着想,行动坐卧、言谈举止不能只是由着自己的性子各行其是。出入宿舍时的轻手轻脚,开口讲话时的礼貌恭敬,都是舍友间相互关爱,相互体谅的具体表现。上高中时,我就读的也是寄宿制学校,但我们一直睡的是人挨人的大通铺,入住大学生宿舍后,才明白了什么是上下铺。睡在上铺的我最初在向上铺攀爬的过程中,只顾求快,造成整个床铺摇摇晃晃,吱吱作响。想到这样的攀爬方式容易给下铺兄弟带来干扰,经过反复尝试,我最终掌握了攀爬的技巧:双手握紧床梯的左右栏杆,保持好身体的垂直度,脚踩梯蹬时做到踩稳踩实,整个过程便可以在悄无声息中完成。将心比心,下铺兄弟对我的善解人意和用心良苦也做出了最好的回报,我每次丢落在床下的书本和物品,下铺兄弟都会任劳任怨的为我送到上铺,省去了我爬下爬上的繁琐。舍友之间的以诚相待、相互宽容营造出了整个宿舍的和谐融洽,让我们体验到了家庭般的温暖。</p> <p class="ql-block">  大学校园里大部分的课余时间,是由同学们自己掌握的,不过每到期末,我们的精力还是要集中到各科的考试上来。走进大学,没有了高考前千军万马同闯独木桥的竞争压力,也不用为解答海量的模拟试题而夜以继日,但传道受业、读书求学依然是菁菁校园里生活的主旨。大学里的教学模式跟中学时候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促使我们在学习方法上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大学老师讲课都是按照自己编写的讲义,而学生们手中的课本反倒成了留给我们的课下参考读物。在高年级学长们的指点下,我们每天听课过程中都认真做好课堂笔记,可以为我们课下学习课本内容时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通过这种课上课下的相互结合,相得益彰,不只是让我们获得了加倍的知识量,更主要的是培养了我们自主求学的能力。对于这些专业课程,最初就是把它们当成不可推卸的任务不得不完成,而随着对它们的了解和领会越来越深入,它们不再是我们心理上的负担,而是变成了我们快乐的源泉。求知欲的增强让我们纷纷走进了图书馆和阅览室,那里是浩瀚广博的知识海洋,那里是雄厚壮阔的文化广场!汗牛充栋的书目中,我们关注最多的当然是跟我们的专业课相关的著作与期刊;一行行精雕细琢的文字,一条条观点独到的见解,让我们的视野得到了极大拓展,让我们的思维得到了迅猛提升。在默不作声的阅览过程中,我们的内心时常会出现一阵格外的惊叹,那是因为在文章标题下出现了我们任课老师的大名,这也让回到教室听课的我们心中又增添了一份敬重。学博为师,德高为范!没有广博的学识,就无法胜任即将从事的教书育人的神圣职业,我们必须最大限度的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不能局限于专业课的学习。分门别类的万卷图书,赫然排列在我们的眼前,从哲学到法学,从政经到文史,都成了我们的阅读范围;每天免费徜徉于书山学海,这种不可多得的机会绝不能擦肩而过!不同的专业之间,本来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每一项事业的完成都需要从业者的一专多能!</p><p class="ql-block"> 正是由于各门学科之间内容上的相互交织,促成了全校不同科系学子们之间的心灵共鸣;校园里每次举办学术报告或讲座,都会吸引到各个科系的学生欣然前往。至今记得那次由我们系的一位年轻讲师主讲的一堂关于“新儒学”的公开课,台下就座的除了我们本系的学友外,还包括了中文、政教甚至理工专业的校友们。老师在讲授过程中阐发了许多独特观点,引发了现场不少外科系校友的质疑,当时的我还曾为自己的老师捏了一把汗。而老师却因为听到有人提出疑问而连声感谢,认为自己的课程得到了真心的重视,并通过自己的旁征博引对所有的问题进行了有理有据的论证,让在场的听众心服口服,赢得了真诚而热情的阵阵掌声,“文史哲不分家”的道理在这里得到了最真实的印证。两年的时间里,对于这种“听师一堂课,胜读十年书”的学习机会,我几乎没有错失过,大凡与文史哲相关的公开课,我都会成为台下忠实的听众,全校每个系科的教学楼里,都留下过我的身影。一些校外的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也常常应邀走进师大,他们的到来当然会在广大学子中间引起更加强烈的反响,教学楼里没有了足够大的空间,好在图书馆里的学术报告厅可以容纳数千人就座。入学后不久,意外惊喜的场景呈现在我的面前,为电影《佐罗》配音的童自荣走上了报告厅的讲台,以前只能从广播电视里听到的熟悉的声音通过现场的话筒传到我们的耳边。记得童先生话音刚一出口,全场立刻掌声雷动,那“不同凡响”的悦耳音色,瞬间引发在场所有人的一致惊叹。童先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我们分享电影艺术的魅力,也为我们讲述了配音工作的酸甜苦辣,深深触动着在场学子们的心。全校性的知识竞赛、辩论赛、演讲赛以及节日联欢也大都在报告厅里举行,每次也都是座无虚席。总之,科系的划分没有让学子们之间画地为牢,相反,学科间的相互交融让整个师大校园成为全体师大人共同的文化圣殿,大家息息相通、心心相印,一起在人类文明的瀚海中遨游。</p> <p class="ql-block"> 相较于中学里的教育模式,大学里应试教育的成分着实减量不少,不过,每学期的期末,好几门必修课的结业考试还是要如期举行。这也是关乎着每一名学子未来命运的考试,只要出现不及格的科目,就无法拿到那份相当于未来饭碗的毕业证书,虽然有补考机会,但一次性通过依然是每一位学子的共同心愿;更何况,经历过高考洗礼的我们如果进了大学却连及格分都考不够,无论如何也是要颜面扫地的。当然,60分也不是想象的那样能够唾手可得,因为考试的内容可是要包括厚厚的好几本书,需要我们耐心的读懂吃透。每学期最后一个多月,整个师大的全部校友同时进入备考状态——那段日子,全校所有的教室里都会座无虚席,就连图书馆里的阅览室也腾出来给同学们当自习室,还是无法解决“一座难求”的困窘。宿舍里虽然有属于自己的领地,但毕竟不是读书学习的最佳场所,于是,每天一大早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找到能够让自己安心复习功课的地盘。那段时间,全校已经不再硬性要求同学们严格遵守平时的作息制度,但为了抢占有利位置,我们反到比平时的起床时间还要早上许多。说起抢占地盘,寒假前的期末,争夺最为激烈,室外寒风刺骨,大家只能在室内复习功课。到了暑假前的期末,形势会轻松许多,找不到室内的座位,室外也可以读书学习;但需要趁着一早一晚,气温不高不低,一旦日头高照,气温上升,肆虐的蚊虫就会前来滋扰。一个月的忙碌和劳累,换来的是整个学期功课的顺利结业,迎来的是整个假期的舒心安稳。几番苦乐年华的坚持,让我们最终拿到了那份开启我们未来人生之路的毕业证书,赢得了属于自己的“苦尽甘来”!</p><p class="ql-block"> 作为毕业后就要投身教育事业的师范生,除了要积累起渊博的学识,还要练就登台亮相的勇气、娴熟流畅的口才以及临场应变的机智,才能胜任未来教书育人的天职。而长期生活在偏远乡村的我,没有接触过多少公共的场合,也没有多少在大庭广众之下抛头露面的经历。是高年级学兄学姐们的精彩表现极大的感召了我,他们在联欢晚会上的潇洒自如,在演讲会场上的落落大方,鼓舞着我也应该尽快克服以前的自卑与怯懦,大胆的走到台前展示自己的风采。入学后不久,系里组织了一场“青春梦想”为主题的演讲会,我在舍友们的鼓励下登上了讲台,从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起,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的理解,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理想的向往。演讲过程中,同学们多次给我送上热情的掌声,演讲结束后,还得到辅导员老师的好评。又是一次自我突破,让我真正找到了作为一名大学生的自信与自豪;自此以后,辩论会、联欢会等更多的活动中,也都出现过我的身影。一学期以后,我又报名加入了校级的文艺团体,参加了多场演出,其中的好多节目还是我自创自演的。第二学年一开始,我们的教学教法课开始了,理论课程结束后,进入了“实战演练”阶段,每个同学必须登台试讲;有过多次出场亮相经验的我,走上讲台时也自然是一种游刃有余的感觉。既要学得满腹经纶,还必须能够将自己的所学所知清楚的表达出来,传递给自己的学生,才能很好的完成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随后的教学实习,我们走进了真正的中学课堂,终于品尝到了初为人师的自豪,更是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两年的大学时光,不仅给了我终生受益的学识和素养,同时还让我收获了同学间的深情厚谊,成为我终生难忘的温暖记忆。起初,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时候,置身于陌生的人群,一身素朴衣装的我没有奢求能够得到身边学友们的关注和赏识,是共同的求学上进之心拉近了我和同学们之间的距离。每一天的课程结束之后,同学们都会情不自禁的聚拢在一起谈起各自对于课堂内容的感受;有时,我们会因为某一问题争得面红耳赤,但最终达成的共识则让我们彼此之间的关系更加默契,相互之间更加钦敬。我也会时常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让大家很快就透过我平凡的外表察觉到一颗善于思考的头脑,就连从小生活在省城的两位男同学也没有因为我的乡下人身份而疏远我,反而因为共同的志趣而成了心心相印的挚友。去教室上课,去食堂就餐,我们几乎都是结伴同行,边走边聊共同感兴趣的话题。看到我们在一起时和谐融洽的状态,又有好多男同学纷纷怀着羡慕的心情主动加入我们的“朋友圈”。随着入学时间的延长,加上系领导和班委会组织的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让同学们得到了越来越多相互了解的机会,包括男生女生之间也逐渐克服了心理上的拘谨,开始了坦诚大方的交往。由于自己在演讲会、辩论会等各种活动中展示出来了一些才情,女同学们也透过我素朴的外表发现了我深藏在内心深处的闪光点,把我当成值得信赖的好朋友。男生女生间,在日复一日的相互交往和相互了解中,完成了性格上的互补,男同学们学会了女同学们的沉稳细腻,女同学们学会了男同学们的勇敢坚定。从刚刚入学时跟女同学之间连打个招呼都需要壮起胆子,到后来能够像兄弟姐妹间的谈笑自如,我庆幸自己完成了又一领域的自我突破。大学校园里,男生女生间从友情升华为恋情的例子屡见不鲜——二十左右年龄的人生阅历,也应该具备了进入恋爱季节的资格。处于同样青春韶华的我,也一样萌生过对于爱情的渴望,但考虑到自己薄弱的经济基础,最终还是将一份真爱埋藏在心底。爱一个人就是希望所爱的人幸福,如果为了自己的意愿而让人家陪伴自己含辛茹苦,恰恰是违背了爱的本意。能够拥有那一段段兄弟姐妹般的纯诚友谊,也同样能够让自己时时沉浸在甜美幸福的记忆中,校园内我们一起评说天下,校园外我们一起郊游赏景,每一幅令人神往的青春画面都留下了无穷的回味。两年的时光匆匆而过,毕业分手之际,朝夕相处的同窗学友们洒泪告别,好在那一张张合影留念成为那段青春岁月的不老印证。</p> <p class="ql-block"> 三十年过去了,当年踏入母校校门的情景依然记忆犹新,由此开启的青春往事依然历历在目!青春校园,为我们提供了崭新的人生舞台,引领我们走上更高的人生阶梯!在那里,我们开拓了思路,增长了学识,确立了奋斗的目标,积累了人生的信念!三十年后,我们都有了衣食无忧的生活,有了属于自己的家庭,人生似乎不再有缺憾。然而,物质的世界里不能缺少精神的家园,珍藏好三十年前的真诚与率真,我们的生活就不会枯燥,我们的生命就不会颓废,我们的精神就不会空虚!年过半百的一代人没有感觉到"老之将至",每天都会哼唱着"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的旋律,迈出勇往直前、奋发进取的脚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