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研促教 以生为本——安峪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的周长》教研活动纪实

清雅如莲

<p class="ql-block">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为了加强教研合作研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学校教学质量,9月11日上午9:00,安峪小学全体数学教师一同走进六年级教室,聆听了由原若雅老师执教的《圆的周长》一课。</p> <p class="ql-block">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周长的含义,以及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前面学习“圆的认识”的深化,是后面学习“圆的面积”等知识的基础。圆的周长公式并不复杂,但公式的推导和圆周率是如何来的,都是孩子们想探究的问题。因此,本课的重点在于开展实验活动,通过猜想、测量、计算验证,从而得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  常态化的课前三分钟口算后,原老师由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引出圆的周长,通过让学生触摸圆形学具的周长,直观感受圆的周长的含义。然后采用探究合作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尝试动手测量圆的周长,进而总结出测量圆的周长的两种方法——绕线法和滚动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数学课不仅要教知识,更要有方法、思维的引导。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这一环节,原老师引导学生大胆猜想,然后以问题为线索,利用表格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上台汇报时充分展示自己,生本课堂展示得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 课堂练习环节,原老师引导学生利用本节课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需要数学,从而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  课后的评课环节中,老师们从数学课堂组织教学、情境创设、小组合作探究、数学思维培养、教学实施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讨。</p> <p class="ql-block">  聚焦课堂本身,追求有效教学。本次教研活动,让老师们学有所获,学有所得,今后的教学中,让我们力争做一个创新型、思考型的优秀教师!</p>

周长

数学

学生

老师

探究

教研

教学

学习

课堂

安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