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洞沟

王子歌

<p class="ql-block">银川水洞沟景点有:水洞沟遗址博物院、实景体验馆、张三小店、水洞沟村、芦花谷、明长城、红山湖、大峡谷、藏兵洞、汉代墓群等。</p> <p class="ql-block">水洞沟遗址博物院:它的外形仿水洞沟出土的名为石核的石器建造而成,建筑面积4308平方米,水洞沟遗址博物院以雕塑、展板、投影、文物展出以及讲解的形式,可以了解人类进化的起源、水洞沟文化的兴起以及水洞沟遗址五次考古发掘的过程与成果,同时,还有12分钟的动态演出,让我们实景体验三万年前原始人生产、生活以及面临山洪暴发、山崩地裂的灾难时被迫迁徙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如果你想寻找一些历史遗迹和军事防御建筑,那么水洞沟是一个值得一去的地方。水洞沟旅游区是中国最早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被誉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三万年前人类生生不息的活动轨迹,想象远古先民的生活场景。水洞沟还是我国明代长城、城堡、藏兵洞、大峡谷等军事防御建筑大观园,是中国目前唯一保存最为完整的长城立体军事防御体系。在这里,你可以看到秦汉时期的土长城,明清时期的烽火台和城障堡寨,感受历代王朝的军事智慧和战略布局。水洞沟还有独特的雅丹地貌,形成了魔鬼城、旋风洞、卧驼岭、摩天崖、断云谷、怪柳沟等二十多处奇绝景观,让你大开眼界。</p> <p class="ql-block">张三小店:院内陈列着四尊雕像,他们分别是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桑志华,中国考古学家裴文中和贾兰坡先生。这几位都是对水洞沟的考古发掘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杰出人士。</p> <p class="ql-block">水洞沟村:是由北方的先民们创造了窖洞式和地穴式的居室方式。这种居室往往是建在黄土层较厚的山坡或沟岸上,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水洞沟人在此基础上改进了这种居住方式,发展成一种半地穴式建筑形式。</p> <p class="ql-block">明长城:为土夯长城,是宁夏境内相对保存最完整的一段长城遗址。明长城西至入黄河巨龙的长城小龙头称为两龙交汇处,东至盐池境内。站在长城上放眼眺望,北边的毛乌素沙漠,南边的水洞沟景区地貌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芦花谷:芦花谷内芦苇摇曳生姿,走在其间的小路上,陶醉在那苇荡丛中,此刻心情一片宁静。湖泊面积近30万平方米,其中鸳鸯湖上修有原生态木桥4座,凉亭两处,湖面上,芦苇丛中百鸟翔集。</p> <p class="ql-block">红山湖:这片湖面因位于红山地区,所以名为“红山湖”。“红山湖”也是蓄积边沟之水而成的,丰水期,湖面可于峡谷中向东延伸2公里多,上空常有鹰鹤翱翔,水面上时有鸳鸯、野鸭游弋,山中野草青青,景色非常优美。</p> <p class="ql-block">大峡谷:从水洞沟到红山堡之间,有长约4公里的峡谷,本是大自然的“杰作”,但明代时,这又成了长城“深沟高垒”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峡谷两岸经常年的风雨剥蚀,沟壑纵横,深厚的黄土经长期的雨水冲刷,土柱突兀壁立,造型奇特,形成了“土林”。</p> <p class="ql-block">藏兵洞:在峡谷两侧悬崖上的一个个黑洞,就是著名的“藏兵洞”,所谓藏兵洞,是红山堡守军由地上转入地下,隐蔽军队,保护自己,伺机出击,或在空旷处设伏兵的地道。这在我国是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立体军事防御体系。</p> <p class="ql-block">汉代墓群:兵沟北岸与黄河东岸之间不规则分布着百余座葬墓群,有单葬墓、合葬墓,从内部结构看有砖墓室、木墓室、石墓室、土墓室,是宁夏目前发现非常集中,数量非常多的汉代墓群,具有较高的文物考古价值和旅游观光价值。</p> <p class="ql-block">水洞沟遗址,属黄河一级支流,是旧石器时代晚期原始人的发祥地,发源于宁夏灵武市与盐池县交界处的宝塔,在明长城南侧拐弯,流经鄂托克前旗西角的上海庙镇的芒哈图后入黄河干流,全长60公里,流域面积950平方公里。水洞沟沟宽50-200米,沟深6-14米,两岸为棕钙土。由于沿河有泉水溢出,形成许多小洞,故称“水洞沟”,水洞沟遗址见证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这里保持了古朴的雅丹地貌。该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