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蕃古道(八)守望千年

吃茶汉

<p class="ql-block">  没想到今生再次驰骋草原是驾一辆SUV,毕竟我们不是马背上的汉子,没多久便陷入淤泥中。垫石块、填碎草、铺毛皮,拖、拉、跩一系列操作终于把车开了出来。国道G345被水冲垮,导航引我们走上一条千沟万壑、崎岖难行的羊肠小道,自己选的路含着泪也得走完。</p> <p class="ql-block">沿途风光旖旎、水软山温、目酣神醉</p> <p class="ql-block">  信徒们一锤一凿的刻经文,一块一块的垒上去形成的巴格嘛呢石经墙是目前藏区最长的嘛呢墙。从第一块嘛呢石算起距今已有370多年了,由4世巴格喇嘛持续不断的修建、扩建而成。公元1640年第一世巴格喇嘛桑登彭措来到哲噶山修行,梦见一位骑白马穿白袍的人对他说:“你的功业在于修建嘛呢石墙。”他选址时,恰好在此发现一块天然嘛呢石,又有化身为雕刻师嘛呢泽仁的念青唐古拉山山神赠送两块石雕作为吉兆,巴格嘛呢墙初具雏形。第二世巴格喇嘛根荣活佛不仅长期扩建,还定期举行转法轮会。第三世巴格喇嘛尼美曲翁曾亲眼目睹观世音下凡,按观世音指点扩建石墙,并请很多大德高僧前来开光灌顶。第四世巴格喇嘛贡夏.曲尼多吉不单扩建嘛呢墙,在原有的石墙上增加《甘珠儿》、《丹珠儿》等内容,还修建八座佛塔,两次邀请四十七座寺院的僧侣为其开光加持。1937年出生的阿轲.降村绕拥一直坚持不懈地对石墙进行维修和扩建,得到十世班禅的鼓励:“对巴格喇呢给予重视将功德无量。”这是一座伟大的信仰长城,是众多高僧大德和万千虔诚的藏民坚韧执着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巴格嘛呢墙体厚2-3米,最高3米,全长1.6公里。嘛呢墙两面留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窗口,里面摆放信徒供奉的石刻、彩绘的擦擦。这里是嘛呢石的大汇展,精美的石头会说话,给勇敢者智慧;给善良者欢乐;给勤奋者收获。嘛呢墙每隔一段就端立着两座高大的佛塔,中段还有108座佛塔排成长长的队伍和墙并行。</p> <p class="ql-block">  雅砻江是长江上游金沙江最大的支流,起源于巴颜喀拉山南麓。雅砻江在四川境内分为石渠河与雅砻江两段,石渠以上为石渠河,以下称雅砻江。</p> <p class="ql-block">  松格嘛呢石经城是按佛教曼陀罗坛城形式构造的,有着五方五佛金刚墙的完整体系,相传建于11世纪格萨尔时期。为了替战死疆场的士兵超度灵魂,将士们在此垒了一个嘛呢堆。后来老百姓因为缅怀格萨尔王的功绩,纷纷来此朝觐,嘛呢堆越来越大、越垒越长,最后形成嘛呢城。嘛呢城周长228米,南长73米,北长70米,东宽38米,西宽47米,最高处13.6米。整座石经城由嘛呢石经墙、转经道、佛塔和地下遗址构成,堪称草原上的石刻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城墙上一排排窗口摆放着诸神像,正面有一道门可以进出,由于年代久远,竖立着请勿靠近的牌子。年复一年石块越垒越高,地面早已不堪重负而下沉,据说它地面的部分有多高,陷入地底下就有多深,因此尽管人们仍不断往上放石块,可嘛呢墙不见明显的增高。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个没有框架支撑,没有粘合剂,完全是人们你一块我一块随意堆砌起来的城墙,竟然能够历经千年岿然不动。</p> <p class="ql-block">  石渠是与世隔绝的“云上天堂”,是四川最古老、最美丽又很难抵达的地方。苍穹之下,山川与湖泊,湿地与草原遍布大地,圣洁的白雪铺满连绵的山峰,化作一股股澄澈的细流缓缓流入黄河,黄河、雅砻江、金沙江波涛汹涌孕育了最美湿地,冰川消融造就了“一措再措”-阿都措湖、太阳湖。在这里走进世间最纯净辽阔的土地,探索最原始纯粹的生活方式,感悟最明媚绚丽的自然美好,遇见最悠久灿烂的人文景观。</p> <p class="ql-block">  早上进入色须寺,迎面走来一群群提着箱子的僧侣,这里设有密宗两大学院,下属5个康林,15个真札,是康区唯一有资格授予“格西”(相当于佛学博士)学位的佛学院。色须寺的镇寺之宝是宗喀巴的牙舍利塔,传说宗喀巴的牙齿现存3颗,色须寺保存了其中最大的一颗。色须寺有此殊荣是因为它的第一位法台是宗喀巴大师的善首大弟子。</p> <p class="ql-block">大殿</p> <p class="ql-block">贴金箔</p> <p class="ql-block">二楼天台</p> <p class="ql-block">远处转山的信徒</p> <p class="ql-block">  登上三楼,离执宗派殿锁着门,门框上贴了张纸条,一行藏文下面留了一个电话号码。我们正讨论这是什么意思,一位僧侣拿着钥匙来开门。我追问:“您有楼上的钥匙吗?”他告诉我没有。</p> <p class="ql-block">  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的离执宗派殿震撼着我,仔仔细细逛了很久正打算离开,另一位僧侣早已等候在门口,他示意我们跟随他上四楼。他慢慢领着我们看了一座又一座佛殿,又带我们去五楼,这里有一个还未改建完成的经堂,最后目送我们离去他才默默走开。</p><p class="ql-block">密咒续部殿</p> <p class="ql-block">  五明学是藏传佛教最为重要的理论之一,源于苯教,后期扩展为佛教各分支的必修,大五明指工巧明(工艺技术)、医方明(医学)、声明(语言、文字学)、因明(辩证法、逻辑学)和内明(因果关系),小五明指韵律学、修辞学、辞藻学、戏剧学和天文历法,故藏传佛教高僧通常被称作“班智达”意思是“渊博而智慧的大学士”。终生学习的观念在藏传佛教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大、小五明统称“十明”,随便拿出一明在当今大学中都是一门单修的专业。况且寺院中的僧众每天研习的时间超过12小时,期间不乏有自我反省(入定)、辩论互动(辨经)等过程,看到这里,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学习呢?</p> <p class="ql-block">  色须寺近年陆续创办藏医院、老人院、慈善会、孤儿技术学校等。2010年玉树地震,色须寺900多名僧众赶往灾区先后救出700多名幸存者,并将原本用于建造佛殿的1100万元人民币和价值120万元生活物资捐给灾区。我们有幸在玉树两次入住色须寺开办的宾馆,不能不说有缘。</p> <p class="ql-block">  十五天的唐蕃古道之行痛并快乐着,翻越一山高于一山的陡峭险峰,闯入无人能及的观鸟天堂,拜谒一座比一座古老的寺院圣地,感念僧侣们深邃厚重的精神世界,见证信徒一圈又一圈的虔诚之心。前路漫漫,无论是宗教还是自身,人们的信仰不是被供奉在某一处,而是洋溢在天地之间,激荡在你我的心灵之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