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寻访原版道光《永明县志》

凯哥

<p class="ql-block">  《永明县志》肇自明万历县令胥从化监修,历史上共编纂了六部《永明县志》,即明代2部,清代4部。明万历、明崇祯2部,皆毁于兵燹,见序不见志。清康熙六年版仅留刻本残本,唯有清康熙四十八年、清道光二十六年、清光绪三十三年这3部保存完整。至于1995年、2008年出版的两部县志,均为改了县名的《江永县志》。</p>   永明立县,肇始秦汉,历2000余年。秦设营浦县,县境北属之,属长沙郡。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设谢沐县,县境西南属之,属苍梧郡。隋开皇九年(589),并谢沐、营浦为永阳县。唐天宝元年(742),以永明岭(都庞岭)定县名,改永阳县为永明县。1956年,江华县部分乡镇划入永明县,改为江永县。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署知县王春藻以邑进士蒋云宽的县志稿为底本,监修《永明县志》十三卷。6部县志中,清道光版立意严谨,体例完备,内容翔实,文笔精赅,上承诸县志之精要,下启光绪县志之鸿制,其价值为行家交相推崇,也最具传奇性,“固永邑有志以来之大观也”。 <p class="ql-block">  民国二十二年(1933),永明县成立文献委员会,采用繁体竖排、铅字刊印清道光版《永明县志》,对原文作了句读标点,重画永明八景,增加邑人唐资揆、何薰的两篇重印序文,分6册装订。何薰为湖南省著名书画家,亲自书写序文和绘画永明八景。</p>   一晃80余年,经历抗日战争的兵燹火厄,“破四旧”、“文化大革命”等历次运动的清洗,清道光《永明县志》原版渺无音讯,民国重印版也存世极少,仅在国内外有数的几个图书馆、档案馆保存了寥寥数套。   2018年,县内外要求刊发旧志的呼声日高,县人大教科文委员会、县史志办、县档案局等顺势而为,欲重印清道光版《永明县志》,奈何久觅原版而不得,只能扫描清道光《永明县志》民国重印版。在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黄智亮先生的组织下,众多诸君的努力,有识之士的襄助,重印清道光《永明县志》200册,此乃文化幸事一桩,必将载入史册。 <p class="ql-block">  清道光《永明县志》原版的失踪,令永明古文化爱好者扼腕长叹,牵肠挂肚。倏忽2年过去,传来一则未经证实的消息,回龙圩管理区神光(晨光)村的一户卢姓人家,珍藏了一套弥足珍贵的清道光原版《永明县志》。得此消息后,永明古文化爱好者倍感欣慰。2020年10月,我们立即联系相关人士,来到回龙圩神光(晨光)村,踏上寻访清道光原版《永明县志》之路。</p>   永明卢姓主要有2支,一支来自河北范阳,一支来自山东曲阜,分散在10余村。神光(晨光)范阳郡卢氏,族谱记载始祖卢朝綍,隋唐之际卜居览口,后卢姓族人迁至县南20里山下,常夜见野外有光,疑为天灯神火,遇一叟自称廖山人指示葬地,转瞬消失,故称此山为神光遇廖山,村名为神光,后又雅化为晨光。 <p class="ql-block">  一直以来,民间有一种说法,神光(晨光)的卢姓“大官36个,小官无数个”,说得活灵活现,神乎其神。据卢姓族谱记载,卢家出了卢龙星、卢祺、卢从政3个进士。我们也从多个版本的县志里查找资料,《永明县志》据墓表记载2个,无确切科分佐证,《江永县志》增至3个。可以说,神光(晨光)卢姓通过科举,涌现出较多人才,应确凿无疑。</p> <p class="ql-block">  神光(晨光)距回龙圩管理区仅有1公里多点,居山岗之上,水秀山奇,橘树飘香。咋看上去,这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山村,与我们的想象相距甚远,仅有10余户人家,其中卢姓只有三几户,其余都是近现代搬迁而来的他姓。除门楼、祠堂、石桥等古建显出一定的古意外,很难联想到它还是一个古老村庄。据了解,更多的卢姓人家已经迁居外县和本县其它地方。</p> <p class="ql-block">  在村里转悠一阵后,终于等到卢姓主人家回来。主人家先是把几册卢氏族谱拿出来,大家一边观看族谱,一边探讨卢姓的传承、神光的得名、卢姓的名人辈出。对于大家极为关注的清道光原版《永明县志》,主人家绘声绘色介绍:“祖上是读书的,藏有这套清道光《永明县志》,一共有六本。“破四旧”和“文革”时期,家里老人害怕,就将它们放在棺材里,这才躲过劫难。早几年,管理区的干部听说我家藏有清道光《永明县志》,不少人上门阅看,其中4本被人借去没有归还,现在只剩下这2本了。”我们听后非常郁闷,又觉得啼笑皆非。</p> <p class="ql-block">  卢姓主人将剩下的2本清道光《永明县志》小心翼翼地从房间拿出来,让我们翻阅。仔细查看,现存的2本清道光《永明县志》原版书为三至七卷,即风土志、营建志、秩官志、学校志、选举志,竖排木刻印刷,有火烧和虫蛀,保存不是很好。望着这2本问世近200年的志书,我们不禁感叹百年沧桑,世事无常。</p> <p class="ql-block">  这次寻找原版清道光《永明县志》,虽然只看到了其中的2本,另外4本不知所终,留下了深深的遗憾,但也了却了我们部分的心愿。临走之际,我们再三恳请主人家尽快向他人索回清道光《永明县志》,完璧归赵,勿让志书失散。</p><p class="ql-block">  感谢卢运隆、练一山、奉仰春等先生的盛情邀请和陪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