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郭永琰近照</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 <p class="ql-block">郭永琰简介:</p><p class="ql-block"> 郭永琰,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金融书法家协会主席,李可染画副院长、书法篆刻院执行院长,书画频道中国书画研究院研究员、书法工作室导师,中国楹联学会野草诗社常务副理事长,中国文联第九、十届全国委员,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第二届理事,北京化工大学客座教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被评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二届“德艺双馨”书法家,荣获2020、2022中国艺术品金融年度人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书法十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郭永琰</b></p><p class="ql-block">一、论用笔</p><p class="ql-block"> 唐代张怀瓘说:“夫书,第一用笔。”如何用笔写出如意的笔画,是书法艺术最关键的技法。执笔之法,实指虚拳,运笔之法,意在笔先。执笔欲紧,运笔欲活。孙过庭有执、使、转、用之法:“执,调深浅长短之类是也:使,谓纵横牵掣之类是也:转,谓钩环盘纡之类是也;用,谓点画向背之类是也。”古人对用笔还有许多论述,但基本要求是中锋用笔。如“每作一画,必有中心,有外界。中心出于主锋,外界出与副毫。欧阳询《用笔论》中说“夫用笔之法,急捉短搦,迅牵疾掣,悬针垂露,蠖屈蛇伸,洒落萧条点缀闲雅,行行眩目,字字惊心,若上苑之春花,无处不发,抑亦可观,是予用笔之妙也。”黄宾虹先生认为,不懂得用笔用墨,终无以见章法之妙。他说:“阴阳开阖,起伏回环船参差,画法之中通于书法。”因此,他晚年对于金石碑帖、钟鼎彝器,特别是素汉玺印文字,下很深功夫去研究。中国绘画发展到近代,从书法的探球鞋富画法用笔的趋向日渐显著。如果说,赵之谦的用笔得力于魏晋碑刻,吴昌硕得力于石鼓文的话,那么,黄宾虹则得力于钟鼎及汉印。故赵松雪有“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之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论结字</p><p class="ql-block"> 古代书法家认为,在书法基本技法中,最重要的一是用笔,二是结字。启功诗云:“用笔何如结字难,纵横聚散最相关。一从证得黄金律,顿觉全牛骨隙宽。”无论是第一,还是第二,结字都是一个重要的技法问题。汉字是由笔画构成的象形文字,笔画结构而成文字,就是结字。笔画可以是相对稳定和统一的几种,而构成千变万化绝对不同的字,这就是汉字的构成方法。古人依据不同字体,如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分别提出了结字时的要领和方法。如隋僧智果《心成颂》、欧阳询《楷书九十二法》等。结字除了保证重心和笔画合理之外,从艺术的角度,还有一些深层次的美学内涵。书法是文字造型,汉字字体最终造型定位在两大类型,一类是静态稳定篆书、隶书、楷书;另一类则是动态变化的行、草书,强调笔画线条的动感和变化。结字,晋人用理、唐人用法、宋人用意。今天,我们要借鉴古人经验,探索时代结字规律,形成笔划搭配适宜、得体、匀美的结字表现效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论章法</p><p class="ql-block"> 章法,即一幅书法作品的基本形式和谋篇布局的方法,也是书法艺术的形制。董其昌说:“古人论书,以章法为一大事,盖所谓行间茂密是也。余见米痴小楷,作《西园雅集图记》,是纨扇,其直如弦,此必非有他道,乃平日留意章法耳。右军《兰亭序》,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皆人法则,所以为神品也。”邓石如提出:“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可通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在长期的书法应用过程中,人们创造了各种各样的书法形制,这些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各有不同的章法规范,其内在表现为:整体构图美,作品具有完整、和谐、连贯的章法形式,不能以局部破坏全局;气韵贯通和谐,讲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前后联系,相互照应,前后呼应;节奏感强,有相应的节奏感,或均匀,或起伏,都是合乎逻辑的联系;形式完整,前后呼应,主次分明,书写内容与表现形式合理,落款和用印讲究、规范。传统的书法形制主要有:条幅、横披、斗方、中堂、屏条、手卷、对联、扇面、册页、手札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论读帖</p><p class="ql-block"> 读帖,是学书的一个重要方法。所说读,并非出声去读,而是“观”之意。即在临帖之余,或临帖之前,详观和揣摩帖中字的点画、用笔、结体和神韵等,将它们观之入眼,铭记于心,然后去临习。宋代姜夔在《续书谱》中引用唐太宗的话:“皆须是古人名笔,置于几案,悬之座右,朝夕谛观,思其用笔理,然后可以临摹。”这里所说“观”、“谛观”,即是读帖的意思。从帖中我们读到什么呢?读书家,从书家的出生时代、学书经历、学识修养、社会经历、个人背景等,多方认识书家字内字外情况,认清书家艺术风格的形成背景;读作品,认真学习读懂一幅具体书法作品的形成过程和背景,领悟他们在创作中的要领;读技法,认真研究别人是用什么笔、墨、纸等工具写出来的,用的是什么技法,是用指力,还是用腕力写出来的,都要进行分析研究;读章法,从整体上欣赏、解析,研究书法家整体创作的思路、意境、章法;读书论,通过作品来检验古今书法理论,避免盲目苦练;进行比较,对各时代书家进行比较,看看别人学习的过程,如何入帖,又如何出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论临帖</p><p class="ql-block"> 古人认为临摹是学习书法基本功的入门方法,也是必学的功课。所谓临摹就是以古今书法家的字帖或作品作为楷模,照样子去临写。临和摹是两种方法,临是看着去写,摹是把范本用白纸覆盖,双勾线后再去描摹。临摹时的方法要领是:临摹名家,如临写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等人的法帖,从源头学起;循序渐进,先静后动。王羲之云:“夫书先须引八分、章草入隶字中,发人意气,若直取俗字,则不能先发。”按此步骤,一般是先临隶书、楷书,再临行草书。隶书入墨,魏碑入力,唐楷入形,行书入韵,草书入神,循序前进;技巧为本,着重于学习执笔、用锋、运笔的技法技巧,务求骨力;少而精,不要同时临多种帖,到了一定基础后,再扩大临摹学习的范围;以大字为主,以掌握发力的用笔技巧方法;多揣摩古人用笔、不可徒求形似;虚实结合,即无笔时亦可空手作握笔法书空,取古人之神,遂使古法游于端;持之以恒,切勿朝学执笔,暮已自夸其能,薄俗可鄙。临摹是学习书法的初级阶段,学习过程中,既要临习规矩、字形,又要练习笔力,从眼、手、气多方面提高能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六、论出帖</p><p class="ql-block"> 所谓出帖,并不是彻底否定所学的法帖,而是坚持学习各帖中的优点,把诸多新帖的优点巧妙地融会在一起,达到诸帖优点的综合集成。林散之诗云:“既学古人又变古,天机流露出精神。”学书须脱尽胎生质,学习书法要入帖,又要出帖。这就是“须因规矩忘规矩,才得纵横似古人”。学书是一个从学习到应用的过程,一个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过程,一个从“他神”到“我神”的过程。不出帖,心里总是有帖上的字,就难以自由发挥,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刘熙载《游艺约言》说:“文不来于心性,有文之耻,甚于无文。”“故书也者,心学也。心不若人而欲书之过人,其勤而无所宜矣。”“出帖”必须是在“入帖”之后,如果根本没“入”,也谈不到“出”了。“出帖”就是不受帖的束缚而把自己所学过的法帖中最理想的东西,按照自己的意愿有所取舍,把自己的学问、经验、性格、修养、品德、习惯、情趣、灵感等等,都熔铸在自己的作品里,别人看了之后会感觉每个字都有出处”,而且“出处”丰富,既展示了根基之厚、渊源之深,但又能感到在已有的字帖里都找不到这样的书体,虽是似曾相识,但又谁也不是,这就是我们出帖成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七、论悟道</p><p class="ql-block"> 悟道,是在学书过程中苦练加巧练的过程。凡艺术包括法、艺、道三个境界。道实质上是艺术家的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赋于艺术的一种特殊形象,属于字外功。许多人学习书法喜欢动手,不喜欢动脑,练得很苦,但提高很漫。其关键所在是在学书的过程中,作者思了没思,读了没读,悟了没悟。在悟道中,要认真感悟和理解古人提出的书法概念、理论,把自己的认识建立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要勤于动脑筋善于总结经验,并且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善于观察别人的技法,懂得“法本无法,贵乎会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的道理,要到社会生活和大自然中去感悟,必须关注时代审美需求;要善于联想,从自然界的种种事物中感悟书道,提高审美境界。只要我们细心观察、思索就会悟到事物之间的共性规律,并触类旁通地相互借鉴,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八、论风格</p><p class="ql-block"> 所谓艺术风格,就是艺术形象的风貌和格调。我们看到一幅字,就知道是谁写的,这就是艺术风格的表象。书法也同其它艺术门类一样,不同的书法风格,组织书法百花齐放的大观园,它们满足了不同欣赏品位的人群对书法艺术审美的需求。书法艺术审美,来源于传统,吸收了多种风格的共性因素,然后溶入了书法家个人与社会时代新的审美认识。书法艺术风格不断推陈出新,反映了书法艺术生生不息、永无止境的艺术魅力。书法艺术风格形成过程,是一个从无到有,从“他像”到“我像”,从入帖、临帖到出帖的学习与创造过程。书法家艺术风格来源于临摹的“母体”,也就是古代书法家的字帖。然而,在这一长期临摹的探索过程,你不可以把临摹的帖当成你的风格。你的风格要在似与不似之间,即要使别人看出你的风格有与原帖相似的地方,又有不似的地方,而不似之处就是你的东西。犹如父母和子女站在一起,别人一看就比较出来了,会说“像是一家子”,“真像你父母”。总之,艺术风格必须反映在“字象”上,无论是美是丑,都应当有自己独到的形象,都应当符合书法传承的“共同美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九、论人品</p><p class="ql-block"> 书法作为一门特殊的艺术,与精神文明、道德修养有着直接联系。古往今来,人们在评价书法家时,不仅重其才气,同时也看重其人品德性。苏轼在《书唐氏大家书后》云:“古之论书者,兼论其平生。荷非其人,虽工不贵也。”宋代李中行《读颜鲁公碑》诗云:“平生肝胆卫长城,至死图回色不惊。世俗不知忠义大,百年空有好书名。”都阐述了人品与书品的关系。古代也有很多人书技高明,但是因气节、官德不好,而被书坛除名刻为世人所楷法。如宋代秦桧、蔡京等。故古代学者以德立身,以道为本,以书为艺,人品比书艺更重要。唐代张怀瓘《书断》中说:“艺成而下,德成而上。”他在《评书药石论》中评说:“昔文武皇帝好书,有诏特赏虞世南,时又有欧阳询、褚遂良、陆束之等,或逸气道拔,或雅度温良,柔和则绰约呈姿,刚节则鉴绝执换,腾气,四子而已。虽人已潜灵,而书方曜迹。”今天,古代书法实用与艺术两位一体,密不可分,而今天书法则主要是艺术功能。但是,书法家坚持道德修养是永恒不变的,一个真正受人们所尊敬和仰慕书法家,必然是德艺双馨艺术表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论天资</p><p class="ql-block"> 天资是指人与生俱来的资质。人的天资有高下之分,学习有深浅之别,只有“资学兼长”,方能神融笔畅。“古人认为,人的天资有境界,书法艺术的修炼也有境界。人要不断奋斗,不能停止在某一境界上面,而要努力去达到更高的境界。心灵手巧、天资聪慧是一个人成长为书法家的先天条件,但后天奋努力也是成才不可缺少的条件。林散之《论书》云:“书法由来智慧根,应从深处悟心源。天机泼出一池水,点滴皆成屋漏痕。”人的天资对于掌握书法技法是十分重要的主观条件,然而书法针艺术,其艺术风格和表现的境界却不完全是由技法来决定,更重要的是由一个人的精神内涵和文化素养所决定,也就是“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周星莲《临池管见》说:“然天下最上的境界,人人要到,却非人人所能到。看天分做去,天分能到,则竟到矣;天分不能到,到得那将上的地步,偏拦住了,不使你上去,此即学问止境也。但天分虽有止境,而学者用功断不能自画,自然要造到上层为是。惟所造之境,须循序渐进,如登梯然,得一步进一步。《书》曰:若升高,必自下,言不容躐等也。”故盖有学而不能,未有不学而能者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转自:中国金融网 | 2023年09月11日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编辑制作:渔夫</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