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和谐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君臣关系发展的主色调。君臣关系是中国古代社会最重要的一种政治关系,既强调的是君主的权力,又规定了臣子的义务和责任。在中国古代,君臣关系被视为一种微妙的存在,君有君的驭臣之术,臣也有臣的侍君之策,两者之间存在复杂的互动和博弈。在这种关系中,臣子通常需要忠诚于君主,而君主则需要信任并任用臣子。朝政险恶,面对皇权的无穷魅力,芸芸众生,又有谁不心存觊觎呢?其中不乏因君臣猜忌引起的社会动荡和政治变故,更成为中国历史剧中的重头戏,徒增了一份浓浓的血腥气息。</p> <p class="ql-block">君臣配合是否默契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百姓幸福指数。他望眼欲穿,求贤若渴,没有将相来辅佐;你胸藏韬略,怀才不遇,盼遇明君来提携,二者的结合,真是个千年等一回那样难,这大概就是高山流水遇知音,千里马遇伯乐,这种君臣的邂逅,让人羡慕不已。回望历史,君臣同心,共享太平,真的是君臣关系的理想状态,从春秋时期的齐桓公与管仲相知相守,从而缔造了春秋第一霸的传奇,到战国时期的秦孝公与商鞅相互托付,铸牢了秦一统天下的辉煌伟业;从前秦苻坚大帝与王猛的相见恨晚,一见倾心,到二者肝胆相照,珠联璧合,荡平群雄,统一北方,形成了与东晋南北对峙的大好局面!而唐太宗与魏征的君明臣直的相处之道,更是书写了君臣和谐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万物皆有裂痕,人和人之间总有缝隙可以打入一个楔子的。世间所有的矛盾都来自于沟通不善。所以猜忌,天下之乱源也,主疑臣则诛,臣疑主则反;主疑臣而不诛则臣疑而反,臣疑主而不反则主必诛之。</p><p class="ql-block">君诛臣,臣弑君的历史闹剧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不断上演,国君掌握着更多的话语权,国君诛杀大臣就似乎拥用着更大的正当性和合理性,“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皇帝的话就是金口玉言,在普通民众心中,皇帝做的永远是对的,如果有不对的,那一定是受小人蒙蔽和蛊惑,而非皇帝的本意和初衷,很少受人非议,而臣子诛杀君王往往具有巨大的风险,成了就是人上人,不成连人也做不成,只能是去地下做鬼了。</p><p class="ql-block">君杀臣的例子比比皆是,宋高宗赵构诛杀岳飞,朱棣灭方孝孺十族,明英宗重登皇位后诛杀于谦,哪个不是令人扼腕叹息,哪个不是比窦娥更冤枉?但又有谁把账算到皇帝的头上,还不是把秦桧、姚广孝和徐有贞这三个替罪羊拎出来背这个黑锅!呜呼,“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虽无显迹,意有之”更是将巫陷诽谤之能事演绎到了极致,让人不寒而栗!</p> <p class="ql-block">君和臣能否和谐相处,不但取决于臣的衷心,还取决于君的虚心。</p> <p class="ql-block">臣弑君被认为是以下犯上,大逆不道,并且冒着极大的风险,崔杼弑其君的故事流传最广,也最为轰轰烈烈,动人心弦,让人热血沸腾。故事的主人公崔杼原是春秋时齐国的大夫,灵公时曾经率军讨伐郑、秦、鲁等国,立下过不少战功,也算是备受荣宠的大臣,不过这位大臣有着更大的野心。灵公病危时,崔杼杀死了当时太子,将其兄长公子光迎接回齐国,并且帮助他即位为庄公。照理来说,齐庄公和崔杼的关系应该是非常好的,但最终崔杼却杀死了齐庄公,这是为何呢?原来,齐庄公竟然和崔杼的老婆私通,这让已经大权在握的崔杼非常气愤,因此起了杀心,他借齐庄公到家中探望他的机会,杀死了庄公。</p><p class="ql-block">崔杼的的确确是齐庄公的恩人,公子光能够化身为齐庄公,能成为一国之君,没有崔杼的一番神操作,这个馅饼是无论如何也掉不到公子光的头上,中国人历来就有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传统,可这位齐庄公是怎么回报崔杼的呢?他送给崔杼一顶帽子,一顶大大的绿帽子,并且毫无顾忌,公开污辱,只要是个男人稍微有点血性,恐怕都是不能忍受的,这庄公真的是死有余辜。故事讲到这里,仅仅是个开头,后面的更精彩,这时偏偏当代史官太史伯用他坚韧的笔,在史书上如实写了五个大字:“崔杼弑其君”。</p><p class="ql-block">崔杼弑其君!这五个字落在了史书上,也会落在天下人的心里,崔杼大权在握,又自觉无过错,顾忌自己的面子,又怎会在历史上留下弑君的千古骂名?不可!他严令太史伯改写为齐庄公病死,并以其生命作为威胁。</p><p class="ql-block">太史伯又岂是贪生怕死之人?自己的生命,哪有真实的历史真相重要?当场拒绝了凶名赫赫的崔杼。</p><p class="ql-block">杀!崔杼大怒!却又无可奈何,改变不了真相,就解决写出真相的人,太史伯便被他处死。</p><p class="ql-block">太史伯死后,太史伯的弟弟太史仲、太史叔先后承担起了史官的职责。崔杼以同样的方法逼迫他们写齐庄公是病死,太史仲和太史叔与兄长太史伯同为一家人,又岂是贪生怕死之人?他们只是轻蔑一笑,便将墨研了,继续写下了兄长所写的五个大字:“崔杼弑其君”,于是怒火冲天的崔杼又一次次举起了滴血的屠刀……</p><p class="ql-block">在先后杀死了三个兄长之后,老四太史季,又来履行自己的职责了。崔杼对太史季说:“你的哥哥们都太糊涂了,明明是病死,非不照实写。如此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要他们有何用?你定要识相,不要步你三个哥哥的后尘,明白吗?”</p><p class="ql-block">“明白”,太史季说,便提笔写下了 “崔杼弑其君”。</p><p class="ql-block">崔杼看罢,仰天长叹,不知是终于意识到自己的威逼是没用的,还是慑服于太史家的气节,被强烈地震撼到了,不得不选择了屈服,最终还是放了太史季。太史季出来看到抱着竹简奔来一人,询问得知,那是南方来的史官南史氏为了支持太史兄弟四人而来,若是太史季不幸遭遇毒手,他会代替太史季,继续写下该写的那五个字。直到看到太史季安全返回,才放心离去。</p><p class="ql-block">太史兄弟付出了三条生命,依旧不改衷肠,只是为了在史书上写下“崔杼弑其君”这五个正确的字。这是何等的精神?而南史氏与司马家无亲无故,只为心中对历史的坚持,对真相的执着,便愿从容而慷慨赴死,又是怎样的伟大?</p><p class="ql-block">文天祥在《正气歌》里写“在齐太史简”,说的便是太史伯这四兄弟舍生忘死捍卫的字字带血的历史真相,以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众史官明知飞蛾扑火,自取灭亡,但仍然前仆后继,乐此不疲。</p> <p class="ql-block">另一个影响比较深远的臣弑君的例子,就是辛弃疾笔下“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他是东晋后期的权臣,随着北伐的节节胜利,刘裕的威望日隆,想当皇帝的愿望就日趋迫切,刘裕在朝廷排斥异己,培植亲信,开启了篡位自立的节奏,刘裕先弑杀了生活当不能自理的傻子司马德宗,又改立其弟司马德文为帝,有人说这不是麻烦嘛。其实刘裕恨不得立即称帝,但是他很迷信,当时有谶语言“昌明(指的是司马德宗和司马德文的父亲晋孝武帝司马曜)之后有二帝”,因此十分迷信的刘裕认为晋朝不该亡,还得再有一个皇帝才能灭亡,于是才拥立了司马刘裕找了一个机会,逼迫司马德文禅大位于自己。司马德文没办法就只好退位,晋朝灭亡了,刘宋建立,没两年当上皇帝的刘裕不仅杀害了晋朝末代皇帝晋恭帝司马德文,还大肆诛戮晋朝皇室司马家族成员,宋元时期的史学家胡三省就此曾感叹:“自是之后,禅让之君,罕得全矣。”</p><p class="ql-block">天道有轮回,苍天饶过谁,宋武帝刘裕也许做梦也想不到,他杀光了司马氏一族,他的子孙后代不久也得到了因果报应,有诗云“遥望建康城,江水逆流萦。前见子杀父,后见弟杀兄。”这首民谣反映了南朝宋时统治者内部互相残杀的社会现实。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写下了丑恶肮脏的一页。</p> <p class="ql-block">有人说,君臣如父子,我说不对。做父亲的是希望儿子们团结,而做皇帝的最怕臣子们团结,希望大臣们彼此牵制,互相制衡,这样才好驾驭!纵贯整个中国历史,历朝历代的统治阶层中,往往并非铁板一块,而是至少由两个不同的政治派别组成,如激进派与保守派,改革派与顽固派,抵抗派与投降派……两派斗得难解难分,采纳那个派别的主张,皇帝享有最终决定权,哪一派别势力过大,出别压倒性优势时,皇帝就进行打压;哪一派别力量过于弱小,无法与其它派别进行时,皇帝就进行扶持。这样无论哪一政治派别占了上风,皇帝都能游刃有余地稳操胜券,笑到最后。</p> <p class="ql-block">君臣相知,上下一心,同甘共苦荣辱与共,则国泰民安,海清河晏,君臣相猜,相互提防,则内忧不断,造成动荡和分裂。在皇权至上的封建社会,君和臣的搏弈中,君往往处于强势的一方,大臣如果不懂得揣摩圣意,口无遮拦,就会引火烧身,致自己于死地。</p> <p class="ql-block">君臣关系微妙而复杂,打天下时老大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壮大自己,最大限度地孤立和削弱对手,让自己朋友多多的,让敌人少少的,所以和弟兄们情同手足,同甘共苦风雨同舟,齐心协力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而一旦取得天下,原有的敌人已灰飞烟灭,新的威胁又出现了,面对皇位的巨大诱惑,又有哪个会不动心呢?这样对自己帝位造成威胁的就是身边这群和自己出生入死的弟兄了。</p><p class="ql-block">屠杀功臣的始作佣者应该说是越王勾践,他的心思被范蠡看得一清二楚,并一语道破,有文字为证。”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这算是几千年中国历史文化的经典性总结。</p><p class="ql-block">帮助越王勾践成功复国,灭吴争霸后,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殊不知,范蠡不经意间说出的这十二个字,却在中国流传了两千多年,几乎成为所有开国皇帝为保住千秋功业所奉行的圭臬。</p><p class="ql-block">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句话,在汉朝开国功臣韩信在遭受汉高祖刘邦打压后,又有了新的发展,韩信在临死前发泄出来的不满将这十二个字演变成了十八个字。即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用现代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帮人将事情干完了,而办事的人,也就没有了利用价值,只得被淘汰掉了。</p><p class="ql-block">他估计死了都不知道,这句话却被历代帝王践行了两千多年。当然宋太祖赵匡胤是个例子,但也埋下了国富兵不强的祸根。</p><p class="ql-block">这种事情,一直以来就在历朝历代周而复始上演着,而将这套把戏演绎到淋漓尽致的就是朱元璋,他干这种事情从来不手软。</p><p class="ql-block">对于接受儒家教育长大的太子朱标来说,父亲的做法他感到不解,也于心不忍,曾规劝父亲朱元璋说:</p><p class="ql-block">“陛下诛杀过多,恐怕会伤了和气。”</p><p class="ql-block">朱元璋听后默默不语,第二天,他把太子叫去,指着放在地上的一根长满刺的荆棘,让朱标捡起来。</p><p class="ql-block">太子朱标怕扎手,犹豫着不知如何下手。</p><p class="ql-block">这时朱元璋才慢慢开了口,说:</p><p class="ql-block">“我是怕你不好拿,为你剥光了刺,再给你,难道不好吗?现在我杀的人,都是对国家社稷有危险的人,除掉他们,对你是很有好处的。”</p><p class="ql-block">在朱元璋看来,太子性格文弱,所以他血洗英才荟萃的功臣集团,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在为孱弱的后代接班铺平道路。</p><p class="ql-block">开国皇帝杀功臣,本是帝王之术,不足为奇。做为功臣宿将在建功立业、追求荣华富贵的道路上,必须明白“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的道理,学习体悟一下老郭(唐朝郭子仪)的做官处事之道,准确把握好”激流勇进难,激流勇退更难”的选择,做一个既能谋国又能谋身的明白人!</p> <p class="ql-block">斛律光有勇武,善用谋,打仗特别用心,曾率领北齐军队与北周接战二十余年,打了数百场仗,斛律光基本无一败绩。北周将军韦孝宽与斛律光在战场长期对峙,始终处于下风为解决掉北齐的柱石,便使用了下三滥的手段,制造谣言,编成儿歌,在邺城歌唱,歌曰:“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百升为一斛,明月是斛律光的字,谣言暗喻斛律光有篡位野心)。”又说:“高山不推自崩,槲树不扶自竖。”小人祖珽又乘机加了几句:“盲眼老公背上下大斧,饶舌老母不得语。”并让小儿在路上歌唱。穆提婆听唱后,告诉了自己的母亲陆令萱。陆令萱认为“饶舌”是指斥的自己;“盲老公”说的是祖珽。因而相与密谋,将歌谣向高纬启报,诬陷斛律光。斛律光被杀掉后,北周武帝高兴得狂笑数声,竟下令赦免其境内的罪犯来庆祝。没有了斛律光这座“长城”,北周就没有忌惮了,开始对北齐发动大规模进攻。斛律光冤死五年后,北周灭亡了北齐。 北周武帝指着诏书说:“如果斛律光还活着,我怎能跑到邺城来?”呜呼!名将的功高震主,君主的猜忌,奸臣的谗言,再加上敌国的谣言离间,各种因素结合起来,历史上又多了一出自毁“长城”的悲剧!</p> <p class="ql-block">明末,努尔哈赤在取得萨尔浒之战的胜利后,一路攻城略地,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但袁崇焕主持对后金的战事后,打得努尔哈赤毫无还手之力,还受了重伤没多久就去世了。继位的皇太极和袁崇焕对阵,在正面战场上也占不到任何便宜,于是绕过袁崇焕坚固设防的宁远,直赴京师,崇桢和很多大臣都认为是袁崇焕故意放皇太极入关,加上皇太极当时巧设离间计,诬陷袁崇焕和后金有秘密的约定。崇祯三年,抗清名将袁崇焕被处死,明朝百姓都认为袁崇焕背叛了大明。</p><p class="ql-block">明朝的百姓,在他死后争相抢食其肉,可见恨到了什么地步,可是到了清朝乾隆时期,这位清朝皇帝却又给袁崇焕平反。可见你看到的未必是真相,你听到的可能是途说,你心里想的只能是臆测,真正的历史远比课本上记录的精采。</p><p class="ql-block">在君臣关系的天平上,孰轻孰重,代表着不同的历史命运。君王天命神授,主宰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君王享有至上无上的权威和生杀予夺的权力,任何人在皇权面前只能是唯唯诺诺,俯首称臣。但也有例外,那是凤毛麟角的存在,比如年高德劭或位加九锡者,像曹操、司马昭、高欢、宇文泰、刘裕等人,他们手握军政大权,挟天子以令诸侯,玩弄皇帝于股掌之间,皇帝只是他们的传声筒,他们下朝皇帝恭送,他们上朝可以享有赞拜不名,上朝不趋,剑履上殿的特权,这些人虽无皇帝之名却有皇帝之实了。</p><p class="ql-block">历史是人民书写的,可见胜利者未必光彩,失败者也不一定鄙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