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聚邯郸城、再续战友情(四、景仰红旗渠)

孔繁东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战友们在部队经常唱起的一支歌就是《战友之歌》,“战友战友亲如兄弟,革命把我们召唤在一起 ,你来自边疆,他来着内地,我们都是人民的子弟”。今天战友们再一次唱响这首歌,向着期盼已久的红旗渠出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红旗渠位于河南省林州市。勤劳勇敢的十万林州人民,苦战十个春秋,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建的引水灌溉工程。 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部完成,历经10年,全长1500公里。该工程削平1250座山头,开凿211个隧洞,架设151座渡槽,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方2225万立方米,主渠从山西石城镇~河南任村镇,支渠分布全市乡镇。 因此被世人称为“人工天河”。在世界上被称为“第八大奇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下车便到了分水苑景区。这里是园林景区,地势平坦、群山怀抱。战友们带着激动的心情,下车在导游带领下快步向红旗渠纪念馆走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分水苑景区有一块“红旗渠景区”的石碑,后面有红旗组合造型,“红旗渠精神永在”镶嵌在红旗上。战友们纷纷在这里拍照留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来到了签字墙,战友们争相上去签上自己名字。上面是一中队奚勇战友,左面是一中队范献法战友,右边是赵本纪战友,下面是四队队长甘胜明战友。 在此签字的都是合格的共产党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穿过“永远跟党走”山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快步登上通往纪念馆的台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红旗渠纪念馆宽大明亮,上有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题写的《红旗渠纪念馆》6个大字。馆内藏有历史图片、资料和实物,记载着红旗渠一个个感人的故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战友们和军嫂在这里留下了魁梧的身影和靓丽的面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新老战友走到了一起,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战友们 “兵”分两路走进到纪念大厅,立即被眼前的塑像所感动。讲解员说: 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要教育下一代,社会主义是拼出来的、干出来的,是拿命换来的,不禁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修渠之前,林县人民长期缺水,吃水有时要到20里外去找水,图片展示挑水的人们坐在路边地上休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张张图解,一件件实物,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感动着战友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墙上挂的几张图,描绘了红旗渠的蓝图,战友们看的多么认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影片展示了这当年林县人民不畏艰难、战天斗地的壮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战友们在观看红旗渠沙盘。整个红旗渠盘旋在太行山上,钻山开道,弯弯曲曲,相当震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按照当时施工现场做出来的雕塑,战友们被其宏伟的规模和艰巨的施工任务所震撼。施工中要在直上直下的岩壁上打炮眼,人就吊着绳子下去,凿眼、装炮。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红旗渠青年突击队员长时间打锤手都被震裂了,他们研究出独特的打锤法,加快了进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据讲解员讲解,在红旗渠参战大军中,有81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而伤者都没有统计数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红旗渠工程技术设计的核心人物。同年3月28日,吴祖太在进入王家庄隧道察险遭遇塌方壮烈牺牲,牺牲时年仅27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项工程体现了人民团结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是党的领导下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生动写照。通水当天,林县人民上万人站在渠的两旁,翘首以盼水的到来。从而结束了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而且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被世人称为“人工天河”。在世界上被称为“第八大奇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红旗渠纪念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红旗渠分水苑是红旗渠干渠的分水点,干渠从这里分成三条支渠,向不同的方向流去,渠水滋润着林州大地。中央领导视察红旗渠时曾站在这个地方。战友们在此拍照,留下永久难忘的回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参观完纪念馆,驱车20公里来到青年洞景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站在红旗渠客服中心栈道上,可以看到河北的跃峰渠,看到山西的大山,这里是鸡鸣一声闻三省。站在此地问候三地战友们好(河北省,河南省,山西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首先坐上游览区电车,顺坡而上,再改乘缆车,从上而下,俯视红旗渠,处在半山腰的人工天河,顺山而绕、荡气回肠、气势磅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坐缆车到山顶看见有一斜拉浮桥,挂在两山中间,一桥飞架南北,在高山上显得那么洁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坐缆车下山往前走,就是红旗渠上游的青年洞。施工时,三百多名青年突击队员吃住在悬崖峭壁上,通过摸索出来的放炮方法,使施工进度由0.3米提高到两米多,终于提前完成了任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从鬼斧神工、陡峭绝壁、如刀之切的小鬼脸上穿过,因参加凿洞的突击队是从全县民工中抽调出来的300名优秀青年,故取名为:“青年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有力的数字,悲壮的故事,让我们肃然起敬,这不仅仅是水渠,而是天河;这不仅仅是景点,而是丰碑!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红旗渠诠释了无私奉献的精神,给我们这些老兵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离开红旗渠,战友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赞叹声不断,真是不虚此行呀!</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