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泸沽湖古称鲁窟海子,俗称亮海。纳西族摩梭语“泸”为山沟,“沽”为里,意即山沟里的湖。泸沽湖四周崇山峻岭,一年有三个月以上的积雪期。森林资源丰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景色迷人,泸沽湖被当地摩梭人奉为“母亲湖”,‘也被人们誉为“蓬莱仙境”。世界各国民间传说中的女儿国,存在至今的,恐怕只有摩梭人这一族了。摩梭人世代生活在泸沽湖畔,他们至今仍保留着“男不婚、女不嫁、结合自愿、离散自由”的母系氏族婚姻制度。</p> <p class="ql-block">观景台俯瞰泸沽湖全景</p> <p class="ql-block">湖畔坐船赏花观景</p> <p class="ql-block">山雨欲来风满船</p> <p class="ql-block">到了泸沽湖才知道原来真的有一种花叫做水性杨花</p> <p class="ql-block">湖畔美景</p> <p class="ql-block">一半云南一半四川,一半天堂一半人间。带着好奇心走进"神奇的东方女儿国"泸沽湖原始村落,探秘摸索人独特的“走婚”制度和原始的民俗风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泸沽湖最吸引人的文化是其古老的“阿夏”婚姻形式。“阿夏”是摩梭人中有情爱关系的男女双方的互称,摩梭人终生都在母亲身边,男不婚,女不嫁,即使是亲密伴侣关系,也仍属于自己原有的家庭。他们的婚姻形式是男方到女方家走访,爬花楼,住宿,次晨回到自己家中,所以摩梭人称自己一生都处在恋爱中。因为是由男方的“走”而实现的婚姻,所以称为“走婚”。</p> <p class="ql-block">走婚桥</p><p class="ql-block">走婚桥是连接云南省和四川省的一座特殊的桥梁,位于泸沽湖畔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境内,坐落在泸沽湖东南水域的草海区域,是泸沽湖上唯一的座桥。桥下由于长年泥沙淤积,导致水深变浅,长有茂密的芦苇,远远望去,像一片草的海洋,故当地人称其为“草海”。</p> <p class="ql-block">走婚桥最早是建于土司时代,桥长300余米横跨草海两岸,由木头建造而成。走婚桥不仅方便了两岸老百姓的通行,同时在过去的战争中为土司集中两岸兵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走婚桥是奉行“男不娶,女不嫁”的摩梭阿夏羞涩初会时的浪漫步道,是阿夏走婚的要道,被誉为“天下第一爱情鹊桥”。</p> <p class="ql-block">出来玩当然少不了美食</p> <p class="ql-block">野生菌石锅晏</p> <p class="ql-block">石锅鱼</p> <p class="ql-block">拍摄时间:2023年9月3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