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馆特展《晚清百态 | 潜光藏耀的世纪》(China's Hidden Century)

张永春

<p class="ql-block">伦敦大英博物馆(The British Museum)筹备5年的大型展览 ——《晚清百态》(China's hidden century)已经于2023年5月18日开展,展期至10月8日。</p> <p class="ql-block">这是全球首个涵盖整个19世纪中国的大型特展,它将以近代人物的故事来展现当时中国非凡的韧性和创造力。从1796年到1912年,在不断的民间起义和对外战争之后,清朝在辛亥革命的炮火声中覆灭。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专制也就此终结。然而在这个动荡时代,科技、文化和政治上的变革也孕育出了非凡的创造力。</p><p class="ql-block">或许个人的故事相比家国命运不足为道。但是在一系列跌宕起伏的历史事件之下,是一桩桩在宫廷中、在军队中、在繁荣的国际大都市乃至在全球舞台上的鲜活的个人经历。这次特展会跟随来自不同社会阶层和领域的人物故事,来探查社会百态。</p><p class="ql-block">策展人霍吉淑围绕宫廷、军事、艺术、日常生活以及全球交流五个主题探讨19世纪的中国的人物和社会百态。</p> <p class="ql-block">大清万年一统地理全图,约1800年 大英图书馆藏</p> <p class="ql-block">清朝在乾隆年间是当时世界上版图最大的国家。在1790年,其领土面达1470万平方公里。这张地图不是精确的地理图,而是艺术家们制作的象征图,但很是详细。此图以一份1767年的地图为据,制作时间约1800年。</p> <p class="ql-block">1796年至1912年间,先后有六位皇帝在位(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溥仪),其中慈禧太后摄政近半个世纪。</p> <p class="ql-block">十二章纹龙袍,中国,19世纪。©Teresa Coleman Collection。</p> <p class="ql-block">清朝皇帝的节日“九龙袍”。这是嘉庆朝制作的 (1796-1820年),可能是苏州制衣。丝线和金线混制的(长147 厘米, 宽210 厘米)。清朝的龙袍制有8条龙,因为皇帝本人是第9条龙。</p> <p class="ql-block">随着满族皇室对汉族文化的吸收和摄影技术的引入,宫廷人物的审美和形象发生了巨大变化。展览中一件来自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大红吉祥旗袍上绣有五彩百蝶、金色寿字和梅花滚边,象征着美好的寓意和对春天的期盼。</p> <p class="ql-block">女子非正式宫廷长袍,1895-1911年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这件绚丽的孔雀或者凤凰牡丹纹衬衣属于慈禧太后(1835-1908)。她有数以百计的衣服,每一件都有独具匠心的色彩和巧夺天工的刺绣,据说她每天要换10次左右的服装。</p><p class="ql-block">俯冲的孔雀或凤凰的图案和明治时期日本和服的设计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它丰富的服装颜色得益于从欧洲引入的苯胺染料。这种染料丰富了服装的颜色。这件衣服是全球化在晚清服装上的缩影,它也反映了当时清政府的权力和国际影响力。</p> <p class="ql-block">孔雀牡丹纹衬衣,中国,约1880-1908年。©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光绪皇帝少年时期的龙袍</p> <p class="ql-block">光绪帝是清朝第十一位皇帝,4岁登基,由慈禧太后垂帘听政至18岁。光绪十五年(1889年)开始亲政,但朝中大权仍操在慈禧太后手中。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中国战败。光绪帝载湉主张抵抗,派刘永福到台湾布防,下令停止继续移用海军经费修建颐和园。次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康有为连续上书,请求变法。光绪帝载湉受到启迪,7月,发布一道命令,列举一系列应革事项,由于慈禧太后阻挠,未能实施。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11月,德国占领胶州湾,中国危机四伏,康有为再次来到北京,上书指陈时局紧迫。光绪帝载湉力排众议,启用康有为、梁启超等进行“戊戌变法”。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6月下“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开始。但变法危及封建守旧势力的利益,受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守旧派的反对。同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推翻新政,将光绪帝囚禁,整个变法维新不过历时103天,称“百日维新”。</p> <p class="ql-block">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逼近北京时,光绪帝载湉被慈禧挟逃亡西安。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11月14日暴死于宫中,终年38岁。谥号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庙号德宗。葬清西陵之崇陵。</p> <p class="ql-block">掐丝珐琅龙纹瓶</p> <p class="ql-block">1911年,清政府送给乔治五世两只装饰着蓝色金龙的巨大花瓶,作为加冕礼物。这两只两米高的景泰蓝花瓶从白金汉宫借展。它们的规模表明了一种主张——即便清朝已行至末路,仍然将自己定义为“天下”。但这次展览以无情的细节展示了宫廷自身的臆想与现实的偏离。</p> <p class="ql-block">甲胄</p> <p class="ql-block">满族高级将领装备(上)和汉族普通士兵装备(下):</p> <p class="ql-block">维多利亚女王的画像</p> <p class="ql-block">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p> <p class="ql-block">太平天国领袖 洪秀全的字迹。好像是批注“圣经”。</p> <p class="ql-block">格伯簋拓石,岁寒三友(水墨画),1850-1896年间。地点:上海,扬州或苏州。</p> <p class="ql-block">爱园图</p> <p class="ql-block">博古花卉四条屏:1872年, 上海,每幅高177.5 厘米,宽46.9 厘米。这套条屏利用了19世纪一个流行的祝福语“吉金乐石”,表达“生命像金和石一样长久快乐。”</p> <p class="ql-block">风尚厅</p> <p class="ql-block">人物画</p> <p class="ql-block">或许个人的故事相比家国命运不足为道。但是在一系列跌宕起伏的历史事件之下,是一桩桩在宫廷中、在军队中、在繁荣的国际大都市乃至在全球舞台上的鲜活的个人经历。这次特展会跟随来自不同社会阶层和领域的人物故事,来探查社会百态。</p> <p class="ql-block">清佚名《李夫人(陸禧甫夫人)像 》。纸本设色,中国,约1876年。</p><p class="ql-block">Harp Ming Luk先生捐赠,加拿大多伦多安大略省皇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照片版权所有:安大略省皇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画像中的陆禧甫夫人出身名门,端庄持重,家庭和睦,高寿辞世,在动荡时局下实属幸运。 尽管如此,我们也仅能通过题跋中的寥寥数语了解她的生平 。画像的风格受到了当时传入的摄影技术的影响,比之前的肖像画更加写实。用这幅画像作为宣传海报最能反映出此次展览的重点—19世纪不同中国人的创新和韧性。</p> <p class="ql-block">清末明间服饰</p> <p class="ql-block">【天津北仓义和团和国民打破洋兵】。宣传画是中国民众喜欢和多见的作品类。据说宣传画始于1800年代。此画作于1900年,地点:天津。</p> <p class="ql-block">改革者和革命者</p><p class="ql-block">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战争后,清政府面临着帝国主义势力对其领土的进一步瓜分。这迫使清政府寻求一种新的民族认同。朝廷设立了一系列新的外交部、商务部、教育部等,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寻找新的救国救民道路,直至辛亥革命。</p><p class="ql-block">在展览最后讲述了革命者、诗人和女权主义者秋瑾的故事,提倡女权女学,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p> <p class="ql-block">大英博物馆(英语:British Museum)是一座位于英国伦敦布卢姆茨伯里的综合性博物馆,成立于1753年,自1759年1月15日起正式对公众开放,是世界上首个国家博物馆,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且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大英博物馆最初的藏品来自于著名收藏家汉斯·斯隆爵士,馆内现有800多万件藏品,共展出5万多件展品(展出的仅为总数的1%都不到)。</p><p class="ql-block">大英博物馆的入口为古希腊风格建筑。</p> <p class="ql-block">大中庭(Great Court)是大英博物馆的大厅,顶部由3312块三角形的玻璃片组成。</p> <p class="ql-block">亚洲馆</p><p class="ql-block">大英博物馆亚洲馆的藏品既多且杂,这近75,000件藏品见证了亚洲大陆从新石器时代到现在的物质文明的发展。这里有为数众多的藏品来源于大不列颠帝国早期殖民地的官员和探险家。例如,东方陶瓷学会会长、英国希腊裔收藏家尤摩弗帕勒斯在20世纪三十年代带走了大批中国的古董;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查理斯·斯图尔特、詹姆斯·普林塞普等人收藏了大量印度的文物。</p><p class="ql-block">一侧的中国展厅,从驰名中外的元青花到精美雅致的手卷,从栩栩如生的唐三彩到兼容并蓄的当代艺术品, 种类丰富的藏品, 包括书画、印刷品、玉器、青铜器、 漆器、纺织品以及陶瓷,讲述中国公元前五千年至今的悠久历史。</p> <p class="ql-block">唐三彩陶俑 Tang ceramic tomb figures</p><p class="ql-block">位置:Room 33</p><p class="ql-block">年代:公元728年</p><p class="ql-block">地点:中国</p><p class="ql-block">简介:唐三彩是33号展厅中国馆最重要的馆藏之一,唐三彩指的是唐代盛行的一种釉陶,以黄、绿、褐三色为主,主要用于随葬。33号展厅的这一套唐三彩来自于唐朝名将刘廷荀之墓。</p> <p class="ql-block">旁边还有两尊阴间判官形象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明地府判官像,16世纪</p> <p class="ql-block">三彩罗汉像</p><p class="ql-block">33号展厅</p><p class="ql-block">中国,金代,1115-1234年</p><p class="ql-block">藏品尺寸:高103厘米</p><p class="ql-block">藏品来源:英国艺术基金会赞助购藏</p><p class="ql-block">入藏日期:1913年</p><p class="ql-block">馆藏编号:1913,1221.1</p> <p class="ql-block">这尊真人大小的塑像为陶胎上敷三彩釉,表现的是佛陀的弟子之一。他身穿袈裟,双手结禅定印,静坐在岩石形态的底座上。底座与罗汉像是可以分离的。</p><p class="ql-block">至今为止,同类型的罗汉像,可查存世的共有有十尊。其中九尊分別收藏在加拿大,美国,俄罗斯,法国以及英国的公共博物馆里,还有一尊收藏于日本的私人博物馆中。波士顿,多伦多以及日本长野县轻井泽所藏的罗汉像头部为复制品,而俄罗斯所藏罗汉像的双臂已失,仅有头部和少量躯干部分保存了下来。普遍认为,这些罗汉像是1912年在河北省北部易县的山洞里发现的。</p><p class="ql-block">瓷器专家和科学家通过测试,认为这组罗汉像烧制于北京郊外西山的龙泉务窑,制作年代靠近金代末期。为了制作这些罗汉像,陶工首先在980度至1010度的温度下烧制素胎,然后施三彩釉,并以黑色和红色釉装饰眼睛和嘴唇,最后二次入窑低温烧制。</p><p class="ql-block">这组罗汉像的特别之处在于其脸部, 手部以及皮肤的处理中所反映出的极为罕见的写实主义。他们仿佛如真人一般,表情平静祥和,巍巍然深具禅意。</p> <p class="ql-block">三菩萨壁画</p><p class="ql-block">33号展厅</p><p class="ql-block">河北省清凉寺,1424年绘制,1437年和1468年重修</p><p class="ql-block">藏品来源:乔治•尤摩弗帕勒斯捐赠</p> <p class="ql-block">此壁画描绘了三菩萨立像,各带有显著头光。中间的菩萨为观世音,他头戴宝冠,冠上有阿弥陀佛像。左边是普贤菩萨,他手持拂子,头冠有三宝。右边是文殊菩萨,他的头冠亦有一佛像,并手持如意。</p><p class="ql-block">河北省清凉寺建立于1183年。一段1485年的题字记录了寺院的壁画是山西省五台山寺院于1424年委派僧人到清凉寺绘制的,后来于1437年和1468年重修。清凉寺是佛教信众往返五台山朝圣源途中的重要一站。</p><p class="ql-block">W. M. Weinberger于1925年间获得此壁画。根据他的笔记,当时的清凉寺有三殿,已荒废。第一殿内有残破的大型木雕佛像,周围有小型塑像。第二殿内有大型坐佛雕塑,后方有一幅比佛像高很多的马蹄形背屏,上部较宽。此背屏后另有尺寸更大的木架,承载着三菩萨壁画。壁画在石膏面上绘制,最底层的干土附在木架上。此壁画从原本的木架上被移除,分成12块运回伦敦。收藏家乔治•尤摩弗帕勒斯购入此壁画,并于1927年把它捐赠给大英博物馆。清凉寺于20世纪30和40年代间毁于战火。</p> <p class="ql-block">景泰蓝瓷坛 Cloisonné jar with dragons</p><p class="ql-block">位置:Room 33</p><p class="ql-block">年代:公元1426-1435年</p><p class="ql-block">地点:中国</p><p class="ql-block">简介:明宣宗朱瞻基御用的景泰蓝瓷坛。</p> <p class="ql-block">隋阿弥陀佛像, 585年</p> <p class="ql-block">中国瓷器——斐西瓦乐·大维德爵士收藏</p><p class="ql-block">何鸿卿爵士陶瓷研究中心</p><p class="ql-block">公元3世纪 – 20世纪</p><p class="ql-block">从平凡无奇的瓷土到光彩夺目的瓷器,这种神奇的转变在历史长河中激发了人们的无尽遐想。&nbsp;</p><p class="ql-block">展厅所展示的约1700件瓷器和一卷《古玩图》皆为斐西瓦乐·大维德爵士(Sir Percival David, 1892-1946)的私人收藏。 藏品年代跨度从公元3世纪至20世纪,精品荟萃,许多藏品具有皇家收藏品质。大量藏品带有年号款识或纪年铭文,对研究中国陶瓷的断代与制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中包括了举世闻名的至正十一年青花云龙纹象耳瓶。&nbsp;</p><p class="ql-block">大维德爵士的收藏与鉴赏观深受中国文人鉴赏传统影响,其藏品文人趣味与艺术审美高度结合。同时,大维德爵士秉持教育意义先于艺术品位的观念,他在欣赏藏品本身,也努力考证它们的历史和地域背景。&nbsp;</p><p class="ql-block">2009年,大维德爵士基金会将藏品委托给大英博物馆,陈列于95号展厅。</p> <p class="ql-block">罗塞塔石碑 The Rosetta Stone&nbsp;</p><p class="ql-block">位置:Room 4</p><p class="ql-block">年代:公元前196年</p><p class="ql-block">地点:埃及</p><p class="ql-block">简介:罗塞塔石碑是一块刻有托密勒五世诏书的石碑,这座石碑之所以非常重要,是因为石碑上刻有三种语言——古埃及象形文字(祭祀用的文字)、埃及草书(世俗体,埃及平民使用的文字)、古希腊文,这块石碑是破解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关键。托密勒王朝是马其顿君主亚历山大大帝死后,由其将军托密勒一世开创的王朝,所以说希腊语,这便是罗塞塔石碑上会出现古希腊文的原因。罗塞塔石碑是拿破仑占领埃及时被挖掘到的,但法军在不久之后与英军的战争中战败后,罗塞塔石碑成为了英国的战利品,所以石碑上还有两句英文,翻译过来是“1801年时由英军在埃及获得”以及“国王乔治三世捐赠”,也算是一段历史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帕特农神庙雕塑 Parthenon sculptures</p><p class="ql-block">位置:Room 18</p><p class="ql-block">年代:公元前438年-公元前432年</p><p class="ql-block">地点:希腊雅典</p><p class="ql-block">简介:整个18号展厅展出的均为来自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的雕塑,这些雕塑是1800年左右由驻奥斯曼帝国的英国大使埃尔金伯爵从神庙遗址带回英国的,关于现在雕塑应该继续存放在大英博物馆,还是归还希腊,仍然争议不断。18号展厅展出的最引人瞩目的雕塑来自于帕特农神庙东边的三角楣饰,描绘的是雅典娜诞生的场景,雅典娜是从她父亲宙斯的头部生出来的,不过正中间最重要的场景角色雕塑已经丢失。</p> <p class="ql-block">亚述猎狮浮雕 Assyrian lion hunt reliefs</p><p class="ql-block">位置:Room 10</p><p class="ql-block">年代:公元前645年-公元前635年</p><p class="ql-block">地点:亚述</p><p class="ql-block">简介:亚述猎狮浮雕曾经位于亚述尼尼微宫殿,描绘的是国王在竞技场上“狩猎”狮子的场景,狮子被箭、矛、剑等武器杀死。这件浮雕被认为是“亚述艺术的最高杰作”。这一间展厅还有很多来自亚述的浮雕</p> <p class="ql-block">阿孟霍特普三世头像,公元前1350年</p> <p class="ql-block">拉美西斯二世头像 Bust of Ramesses the Great</p><p class="ql-block">位置:Room 4</p><p class="ql-block">年代:公元前1270年</p><p class="ql-block">地点:埃及</p><p class="ql-block">简介:拉美西斯二世是公元前1279年至1213年的埃及统治者,是古埃及第十九王朝的第三位法老,在位67年,过世时已90多岁高龄,他被认为是古埃及历史上最重要的法老之一。拉美西斯二世头像是一座高2.7米,重达7吨的花岗岩雕像,曾经位于拉美西斯神殿第二个庭院的入口处,雕像是一对,现在神殿中仍然可以找到另一个雕像的头部。</p> <p class="ql-block">复活节岛石像 Hoa Hakananai'a</p><p class="ql-block">位置:Room 24</p><p class="ql-block">年代:大约公元1000 -1200年</p><p class="ql-block">地点:智利复活节岛</p><p class="ql-block">简介:Hoa Hakananai'a直接翻译过来的意思是“隐藏的朋友”,这座复活节石像被放置在“生与死”主题厅。复活节岛上的石像被称作为“摩艾石像”(Moai),现已知一共有887座,其意义至今仍然不明,有可能是代表岛民去世的祖先。</p> <p class="ql-block">《蹲下的维纳斯》,1世纪</p> <p class="ql-block">埃及和苏丹馆</p><p class="ql-block">编辑</p><p class="ql-block">自从大英博物馆于1753年从汉斯·斯隆爵士收到160件埃及物品后,埃及文物便成为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一部分。至今,大英博物馆共收藏了世界上最大和最全面的埃及古物收藏(超过 100,000件),是除了开罗的埃及博物馆之外,在范围和质量极为重要的收藏展区,当前展示物包括来自埃及和苏丹所有重要地点的物品。并一同说明了从古埃及(包含努比亚地区)从新石器时代的早王朝(约公元前10,000年)到科普特(基督教)时代(公元12世纪)的历史,已经横跨约11000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大英博物馆共有七处埃及展区,其中埃及馆二楼的展区展示馆方收藏的140具木乃伊和棺材,是开罗以外最多的收藏品。而大部分藏品皆是来自墓葬或与亡灵崇拜相关的背景,当前仍然是博物馆参观最热切追捧的区域之一。</p> <p class="ql-block">Katebet木乃伊</p><p class="ql-block">63号展厅8号展柜</p><p class="ql-block">埃及底比斯,公元前1320—前1280年</p><p class="ql-block">藏品尺寸:长165厘米,宽30厘米,高43厘米</p><p class="ql-block">藏品来源:购藏自苏富比拍卖公司</p><p class="ql-block">入藏日期:1835年</p><p class="ql-block">馆藏编号:EA6665</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具名叫Katebet的老妪的木乃伊, Katebet曾是在卡纳克神庙中侍奉阿蒙神(Amun)的歌女。她的身体经防腐处理后,布条层层包裹。头部由彩绘木乃伊面具(cartonnage)覆盖,面部镀金,头上戴有一副精美的假发,双耳佩戴一对白色的耳环,木制双手交叉于胸前,佩戴真正的珠宝戒指。</p><p class="ql-block">Katebet的腹上有一只小小的深色圣甲虫,在她接受众神审判时这只圣甲虫会利用魔法保护她。沿着身体往下,大概在她膝盖的部位,是一个木乃伊造型的小型人俑沙伯替(shabti),他承担着其雇主死后必须要做的繁重的体力工作。</p><p class="ql-block">在古埃及,地位高的人死后,需要清洁身体,取出内脏,待尸体用泡碱盐干燥之后,在原来器官的位置填上木屑。接着在皮肤上涂上松脂,再从头到脚用亚麻布条包裹起来放在棺木之中迎接通往来世的漫长旅程。</p><p class="ql-block">大英博物馆的科学家们在不损坏木乃伊的情况下使用电脑断层扫描仪获得了更多的信息。研究显示Katebet在年老时去世,去世时仅剩两颗牙齿。她的大脑没有被移出,这在木乃伊制作中十分普遍。</p><p class="ql-block">这具木乃伊的棺材与众不同。棺材上假发的形状和手的位置表明这副棺材最初是为一名男性设计的,而后经过改造给Katebet使用。木乃伊上面的一些物品也是为男性死者准备的。我们已知,与Katebet埋葬在一起的还有一名名叫Qenna的男性,很可能是她的丈夫。Qenna的木乃伊早已不存在了,因此有可能Katebet裹布上的一些陪葬品是来自她丈夫的棺木中。</p> <p class="ql-block">由釉面砖制成的狮子的面板,新巴比伦,公元前 604-562 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