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家寨

勤斋问古

<p class="ql-block">  郭家寨村位于交了县城东5公里,清属义西都(《交城县地名辞典》记载清属柰西都,应该有误),1950年属八区,1953年属四寨乡,乡政府驻地,1956年属段村乡,1958年属东方红公社,1961年属段村公社,1984年属段村镇,2001年属夏家营镇。</p><p class="ql-block"> 村中有东西三条街,从南到北依次为南头街、前街、后街。村东原有东头庙,村南观音堂,均以不存。村西有两座庙毗邻,分别为地藏宫、关帝庙。</p><p class="ql-block"> 据清道光三十年《新建关帝庙碑记》记载:创建于清乾隆四年,继修于清嘉庆九年,原为二层楼阁式建筑,上为关帝庙,下为五道堂。清道光三十年,改阁为庙。增设财神殿、虸蚄殿、山门三间、钟鼓二楼、山门外仍设五道堂。</p><p class="ql-block"> 清光绪八年《交城县志》(急公好义)载:郭焕章,义西都人。少,长厚知礼;及壮,乐善好施;凡矜孤恤寡、赞助婚丧之事,莫不慷慨争先,以重金建本村观音堂。东关外河水断路,捐创乐善桥渡行旅;岁为雨潦冲塌,焕章独任修葺者数十年。文中提到观音堂,村中老人闲聊说起,小时候去南头庙还花花。</p><p class="ql-block"> 据《交城县地名辞典》记载:郭家寨村,旧居赵姓,因地形低凹,得名赵家圪垛。后人走庄废,立为兵寨,此后郭姓迁居得名郭家寨。现在村中以无赵姓居民,查清道光三十年《新建关帝庙碑记》管银钱纠首三人,其中一人叫赵鸿德。另外从村中老辈人口中得知,村里原有古家大门、古家井、古家坟等老地名。据说古家坟地里埋得一个知县,一个老人说他看过碑文,但是县志无载,真假不得而知。清光绪八年《交城县志》(急公好义)记载:古思恭,义西都人。</p> <p class="ql-block">  清光绪八年《交城县志》(急公好义)记载:郭贵,国初义西都民。家小康,性仗义;平日济危扶困,颇为乡里称道。同村有贫者议卖妻,已有成约;贵闻之,立阻娶者退约,如数返其资;另贷以本,俾为小贩;贫者夫妇感之,不数年累积稍富,连生五子;其子孙尚立郭贵恩人木主以祀。康熙初,署令侯以“葛天遗仆”四字旌其闾,至今犹悬里门。</p> <p class="ql-block">  通过走访在村中职教多年的郭桂蓉老师处看到她精心收集的关于郭家寨村的2个传说与读者分享。</p><p class="ql-block"> “葛天遗仆”郭贵爷</p><p class="ql-block">据老辈人传言,清朝时交城县管辖的区域比现在大很多,现时的北胡、吴村、拔魁一带也归交城管。那时村民有纠纷都要先去村公所调解,调解不妥才上县城打官司。据说打官司的人挺多,把县太爷可忙坏了。有一次偶然休闲,县太爷忽然想起,县城东边四寨以东的村民说话带清徐口音,怎么打官司的人几乎没有操这种清徐口音说话的。县官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微服私访,后来才得知原委。原来从东村到县城必经郭家寨,而郭家寨一位叫郭贵的老人一年四季都坐在村口面向大道,冬晒太阳,夏纳凉,专拣过路人间的纠纷者进行调解,结果使这些人化干戈为玉帛,不再去县城打官司了。县官对此大加称赞,并亲自送匾奖励。据说这匾直至解放后都一直悬挂在“楼儿底”祠堂正屋,匾上题有“葛天遗僕”四个大字,其余小字老人们以记不清了。赞扬他有葛天氏、桑麻氏的美德,助人为乐,甘愿奉献,不求回报。这块匾现已被破坏了,有人说58年吃食堂饭时做案板了,也有人说是以后劈柴烧了,众说纷纭,已无从考证。家谱上有十六字就是郭贵爷调解纠纷的有力佐证,词曰:“扶危济困,息事宁人,邑宰奖励,给匾犹存”。</p><p class="ql-block"> “一杆笔”的来历</p><p class="ql-block">“一杆笔”是“楼儿底”的祖坟,说起这“一杆笔”可是大有来头的。相传清初时,郭家寨人丁兴旺,经济实力也日渐强盛,于是老辈便开始重视读书,尤其“东头庙”和“楼儿底”两族,接连出了几名太学生。根据旧时规矩,“楼儿底”的族长便提议申请在祖坟里修一建筑,以光宗耀祖。后经批准修了“一杆笔”,成为郭家寨人的骄傲。据老人回忆说,所谓“一杆笔”是修在“楼儿底”立祖郭贵爷墓地里的一座有相当规模的建筑。底座是用大石条砌成,高达十几米的方台,方台上再用砖砌成一支毛笔状的建筑物(像现在化工厂的大烟囱),其中笔杆是正八边形、下粗上细、有二三层瓦房高,笔尖恰如其分点缀其上,远观犹如一支大毛笔在方台上矗立着,煞是雄伟壮观。传说“一杆笔”刚修成时,每当旭日升起,“一杆笔”的笔尖影子投射在东头庙的后墙上,成为一道奇观,曾为老辈人津津乐道。“一杆笔”既是指这座宏伟的建筑,也用来指这块墓地群。据老辈人回忆,“一杆笔”墓地群共有玄墓(大坟墓)二十多座,每座墓穴约有一间半房大小(长六至七米,宽四米多),墓室四周用砖砌成墙状,拱形顶,方砖铺地,棺木安放在洞穴中央的石条长凳上,其前有石桌等,以摆放供品。洞口用砖砌封,以后若用可以再打开。每座坟的外边都有青石碑,刻有墓主人的名号、功名及生平事迹。“一杆笔”开启了郭家寨的辉煌,自此人才辈出。据清光绪八年《交城县志》记载:清乾隆一朝就出武举人七名(郭时泰、郭伟泰、郭四岳、郭世英、郭世成、郭临杓、郭世强),清咸丰举人郭钟璋。(科名盛事)载:同榜一都三武举,郭临杓、宋国朋、宋濂(均属义西都)同中乾隆癸卯科;兄弟武科,郭时泰(乾隆辛酉)、郭伟泰(乾隆甲子)。</p><p class="ql-block"> 年深日久,兵荒马乱,土台逐渐被埋于地下,笔尖、笔杆逐渐损坏,人们只能看到破烂不堪的笔杆依然屹立。“文革”破四旧时期,大队拆了笔杆,挖了底座和玄墓。砖头和条石用来修建学校和工厂,底座的大条石和墓碑,加上村里其他地方挖来的墓砖和盖石等,除供45间房基用外,剩下的修了村外过路小桥二十来座。现在这块地已划归贺家寨村所有。“一杆笔”早已无迹可寻。</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