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犹不及,凡事不走极端(原创)

梦子

<p class="ql-block">作者:吴明华</p><p class="ql-block">笔名:梦子</p><p class="ql-block">插图:网络图片</p><p class="ql-block">插曲:口哨音乐《你好吗》,作者演奏上传</p><p class="ql-block"> 作者在江苏省市级城乡居民社保经办机构工作,市级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口哨协会理事,创作长篇小说《若梦》杂文集《感悟生活》等多部文字作品,录制100余首口哨音乐作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论语》中记载一个典故。春秋时期,子贡问他的老师孔子,“子张和子夏两位同学,谁更好一些?”孔子答:“子张显得过头,子夏则显得不足。”子贡问:“那么,是子张更好一些吗?”孔子说:“过分和不足,其实都一样。” 子张做得过分、子夏做得不足,孔子认为二人都不好,孔子对二人的评价是:“过犹不及”。</p><p class="ql-block"> 过犹不及,耳熟能详。“过”指:过头、过分;“犹”:犹如、好像;“不及”:达不到。孔子认为事情如果做过头,跟做得不够一样,都不合适。笔者以为,做人做事过头,有时比做不足、或者不做,后果更严重。有道是:过甚不及、过甚不为。</p> <p class="ql-block">  老子曰:“揣而锐之,不可长保。”做人做事如果锋芒太露,锐势就难以保持下去。可见,儒家的孔子、道家的老子,都提倡做事适度、恰到好处、过犹不及。</p><p class="ql-block"> 行程不用太赶,给自己一个喘息的机会;工作不用太多,给自己一点休息的时间;朋友不用太亲,给彼此一个独处的天地;关怀不用太过,给双方一个自主的空间;言语不用太白,给听者一个想象的维度;锋芒不可太露,给别人一份温馨的感觉。凡事过犹不及,凡事不走极端,适度不仅可以持久、而且令人回味。</p><p class="ql-block"> 过犹不及、凡事适度,道理浅显明白,做到却很难。究其原因,一是做人做事的度,难把握;二是即便明白了度,也难坚守。因为,人有七情六欲,尽情倾泄是人的本性,适度表达却抑制了本性,难做到。</p><p class="ql-block"> 生活中,过犹不及的现象很普遍。乐极生悲、因爱而恨,过度乐观、过度悲观时有发生。当受到伤害时,有人以怨报怨,有人以德报怨,可是冤冤相报何时了、一味退让难持久。看过电影《闺蜜》,女主角对男主角百依百顺、无微不至,结婚的前一天,男人却逃避,女人悲伤质问,男人说畏惧女人大包大揽,畏惧女人期望过高,畏惧这般毫无空间的婚后生活。女人求改正,男人说为时已晚,最终女人投海。这就是过犹不及、走极端。</p><p class="ql-block"> 饭局中,推杯换盏可增进情谊,然而,饮酒过头却伤情感、也伤身体;管理中,失之过宽、失之过严也很普遍。某校一位30多岁女教师怀孕小产,向分管女校长请假,女校长讥笑,“都这么大年纪了,那种事就不能少做点?”女教师震惊,私底下讥讽女校长性冷淡;国与国亦如此,中国、俄罗斯都遭到美国战略挤压,舆论场有两种极端观点,一种认为中国与俄罗斯结盟,抱团取暖、共同应对;另一种认为中俄两国本质不同,美国现在军事、经济矛头主要指向俄罗斯,中国不能陷入俄罗斯泥潭。这两种观点都有失偏颇,中俄两国军事结盟固然不可取,而抛弃俄罗斯更不可取,正确的战略选择是结伴而不结盟。这就是过犹不及、不走极端。</p> <p class="ql-block">  生活中,人们处理事情不外乎有三种情况:一是做过了头、二是未达到、三是恰到好处。做事不到火候有明显缺陷,做过头又聪明反被聪明误,这方面事例不胜弥举。东施效颦、画蛇添足,急功近利、物极必反是事情做过头的例证;邯郸学步、掩耳盗铃,杞人忧天、刻舟求剑是做事不足的典故。显然,事情做过头、做不足都不可取,都贻笑大方。</p><p class="ql-block"> 过犹不及、不走极端,是辩证法的本质要求,也是人生的重要智慧,适用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做事走极端,事情就会走向愿望的反面。真理再进一步,往往是谬误。</p><p class="ql-block"> 一切事物,都处于度的平衡和把握中。凡事有度,度的两端存在两个极限,思考、权衡正反两个极限,由两个极限向中间不断靠拢、动态调整,求得各方平衡,这个平衡点就是和谐。</p><p class="ql-block">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人有双耳、双眼、一口,要多听、多看、慎言,言多必失。”社会交往保持适度,热情过度灼伤人,热度太低让人寒,不疏远、不过密,太亲是“过”、太疏是“不及”;恋人之间距离适度,距离太近审美疲劳,相距太远错失幸福。</p> <p class="ql-block">  国学大师曾仕强,讲解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时说,西方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非此即彼。西方文化认为,世界各种文明相互排斥、适者生存,优秀文明排斥非优秀文明、领导非优秀文明;中华文化的显著特征是,和而不同、殊途同归,世界各种文明可以交融借鉴、海纳百川、包容并存。</p><p class="ql-block"> 西方文化的显著特征是,非此即彼、走向极端。曾经热度很高的《超人》《蜘蛛侠》等影片,是宣扬西方文明、传递西方价值的隐蔽手法,发动推行颜色革命,则是复制西方文明、推广普世价值的公开手段,导致许多地区战争不断、民不聊生、社会倒退,实践证明,这种过犹不及、走向极端的做法贻害无穷。</p><p class="ql-block">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厚重底蕴,是文化自信、民族自信、文明自豪的基因传承。</p> <p class="ql-block">  过犹不及,凡事适度。父母、子女保持一碗汤的距离;兄弟、姊妹保持一杯茶的距离;朋友、同事保持一杯酒的距离;爱人、情侣保持一朵花的距离。</p><p class="ql-block"> 过犹不及,不走极端。大喜大悲,乐极生悲;大富大贵,巅峰低谷;山盟海誓,爱恨情仇。凡此种种,走向极端、过犹不及。人有喜、怒、哀、乐、娇、嗔、痴天性,这是人的本性,然而宣泄有度、情感有度,过犹不及、免走极端。 </p><p class="ql-block"> 过犹不及 ,修身养性。凡事适度、不走极端,以此修养、熏陶、自省,是生活感悟、是人生修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吴明华/梦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