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高发季节,警惕"红眼病”!!!

趁你还年轻

<p class="ql-block">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又称急性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由肠道病毒70型或柯萨奇A24型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有结膜下出血,常并发角膜炎。</p> <p class="ql-block">症状:潜伏期短,一般为12-48小时,在发病两周内传染性最强。多为双眼,一般持续10天左右或更短。出现畏光、流泪、眼红、异物感和剧烈眼疼等;眼睑及结膜充血、水肿,睑结膜滤泡明显增生;球结膜点状或片状出血,多自上方开始,耳前淋巴结肿大。</p> <p class="ql-block">传播源: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作为主要传染源,患者眼部分泌物和泪液均含有病毒,少数患者的咽部或粪便中也存在病毒。</p><p class="ql-block">传播途径:本病主要通过接触被患者眼部分泌物污染的面盆、毛巾、浴池、泳池或水等方式传染。</p><p class="ql-block">每年6~9月是集中高发时间,人群普遍易感(学校、工厂等集体生活场所传播速度快)。</p> <p class="ql-block">如何预防?</p><p class="ql-block">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不要用手触摸眼睛,触摸眼睛前后要彻底洗手。</p><p class="ql-block">2、不要与别人共用毛巾或个人卫生用品。用流动水洗脸和手。不接触患者用过的洗脸用具、手帕及治疗使用过的医疗器具。</p><p class="ql-block">3、不用酒店及公共场所提供的毛巾擦脸,以免因毛巾消毒不完全而感染结膜炎。</p><p class="ql-block">4、不要与他人共用眼部药物和其他可能接触眼部的药品或用品。不采用集体滴眼药的方式预防眼病。</p><p class="ql-block">5、结膜炎患者应适当隔离,在治愈前不要返回幼儿园、学校或工作地点,避免到公共场所,严禁到公共泳池游泳。</p><p class="ql-block">6、在流行期,公用水龙头、电梯扶手、门把手、电话、用具、玩具等要注意消毒。接触电脑键盘后要洗手,切忌揉眼、搓脸,尤其是使用公共键盘者。</p><p class="ql-block">7、在流行期,要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游泳前后最好滴一两滴抗菌素或抗病毒眼药水。</p> <p class="ql-block">如何治疗</p> <p class="ql-block">以对症治疗为主,局部应用抗RNA病毒或广谱抗病毒药物,如干扰素、利巴韦林等可有效,如合并细菌感染,可合用抗生素滴眼液滴眼。</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怎么消毒?</p><p class="ql-block">1、室内空气:应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p><p class="ql-block">2、物体表面:对地面、门把手、楼梯扶手、床围、座椅桌面、水龙头等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用1:100浓度的84消毒液喷洒。</p><p class="ql-block">3、学校对办公室、教室、寝室等区域用84消毒液进行喷洒,对课桌、门把手、墙面、走廊、过道、体育器材等用84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保持办公室、教室、寝室每日2次以上通风,每次通风不少于30分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