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花洲书院位于河南省邓州市,国家AAAA级景区,是我国著名书院之一。花洲书院始建于宋代庆历年间,为北宋杰出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范仲淹所创办,因百花洲而得名。其为世人所熟知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即创作于此,花洲书院也因此而千古流芳。</p> <p class="ql-block">北宋庆历五年(1045年)11月,范仲淹赴邓州任知州。到任后,他见这里环境清幽,于是营建了百花洲,并在百花洲创建花洲书院。</p> <p class="ql-block">走进景区,亭台楼榭错落有致,山湖洲林相映成趣,其建筑皆为江南园林风格。</p> <p class="ql-block">览秀亭——是登高揽胜,会友觞咏之所,内竖范仲淹《览秀亭诗》方碑。 </p> <p class="ql-block">在邓州3年,范仲淹写下了大量诗文,迎来了一生中的创作高潮,很多名作就是描写花洲书院与百花洲的。</p> <p class="ql-block">书院外的城墙上,古柏森然。春风阁、文昌阁掩映其间。</p> <p class="ql-block">百花洲位于书院东侧,紧临邓州保存最完好的一段明代古土城墙。布局为南山北水,洲南由各具特色的峭壁假山、五峰山和别有洞天组成。</p> <p class="ql-block">整个园林错落有致,亭台楼阁和连廊布局合理,一步一景,赏心悦目。</p> <p class="ql-block">洞门在中国园林空间处理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门窗洞口形成空间渗透及空间的流动,以达到园中有景、景中有景、移步换景的作用,同时还是创造庭院框景的一个重要手段。</p> <p class="ql-block">在花洲书院,这些洞门之美被体现的淋漓尽致,有月亮门、月洞门,还有六角、八角、长方、葫芦、桃、汉瓶、圭型等不同形状的洞门,而每种又有不少变化。</p> <p class="ql-block">沿着蜿蜒曲折的游廊,一路观赏闲吟亭、琴韵书声、学海行舟及听雨轩、百花堂等景点,只见层层叠叠的太湖石,掩映在湖光山色之中,不时有清香扑面而来。</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不仅可以感受邓州厚重的历史文化和赏心悦目的人文景观,而且可以体验千百年前文人墨客的风雅生活,乘机附庸风雅一番,岂不乐哉!</p> <p class="ql-block">经范公桥,穿牌楼,沿古城墙东行百余米,拾阶而上,登上书山一览台后,花洲书院全貌尽收眼底。整个景区由三部分组成。居中为书院,门前广场矗立着铸铜范文正公立像和花岗岩《岳阳楼记》照。</p> <p class="ql-block">花洲书院坐北朝南,中轴线上的五进四院是书院的主体部分,由讲堂、春风堂、藏书楼等建筑组成。中院里的泮池、状元桥小巧精致,成为书院一大特色。</p> <p class="ql-block">中院还有一口古代的三眼井——范公井。书院西侧为二进一院的范公祠,北为四进三院的姚雪垠文学馆和邓州名人馆。</p> <p class="ql-block">怀着敬仰、崇拜的心情走进书院,落定脚步环顾四周,期待着有奇迹发生。原以为以“花洲”命名的书院里,一定是百花盛开,香飘四溢,然而并没有那样的情景。偌大的书院很是空阔,只有绿得耀眼的冬青和茂盛的松柏。绿树掩映中是各种纪念性建筑物,它们多数是在历朝历代的旧址上修建的。</p> <p class="ql-block">走过棂星门,走过泮池,走过小桥,前面就是春风堂。尽管岁月在它身上留下了痕迹,显得有些沧桑与陈旧,却丝毫不掩其庄重与风雅。</p> <p class="ql-block">花洲书院后世扬名华夏,更重要的就是范仲淹应挚友滕子京之情,在花洲书院春风堂撰写了千古绝唱《岳阳楼记》这一千古名篇,连同湖南洞庭岳阳楼名传千古。</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岳阳楼记》的诞生地春风堂。庆历六年(1046)六月十五日,滕子京致长信于范仲淹详述了岳阳楼重修情况,并附《洞庭秋晚图》一本,派人千里迢迢至邓,求挚友抽暇为其作记。范公接信后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在邓州花洲书院的春风堂展纸走笔,一气呵成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p> <p class="ql-block">书院内又分多个独立的庭院,树木和建筑搭配非常协调。</p> <p class="ql-block">范仲淹一生钟情教育,他任邓州知州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营建百花洲,在百花洲畔创建花洲书院。他还经常到春风堂上执经讲学,以文会友,与民同乐。</p> <p class="ql-block">并且,公余到书院讲学。一时邓州文运大振。范仲淹的儿子、官至观文殿大学士的范纯仁、官至崇文院校书的张载以及曾任邓州知州的韩维,均“从师范仲淹学于花洲书院”。</p> <p class="ql-block">“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先生的声音还在萦绕,随着一步步地踏进书院深处,那声音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沉浑。 </p> <p class="ql-block">站在桂花树下,攀着枝条,沉浸于久远的气息。历史的浪花溢上来,波涛汹涌。每一朵浪花,都变成种子,在心里发芽、开花。</p> <p class="ql-block">八月的花洲书院,晶莹剔透,气象万千。登高岩,绕回廊,穿厅堂,走河畔。谁到这里都不会走失,因到处都是精神的指向。</p> <p class="ql-block">大成殿</p> <p class="ql-block">花洲书院还有一个镇馆之宝——高6.16米、重15吨的金丝楠木孔子雕像,陈设在大成殿内。</p> <p class="ql-block">欹器</p> <p class="ql-block">欹则虚</p><p class="ql-block">中则正</p><p class="ql-block">满则覆</p> <p class="ql-block">走在花洲书院,轻抚着这一砖一瓦,仿佛穿越了时空,耳畔响起范公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绝唱;体会他那“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家国情怀。</p> <p class="ql-block">范仲淹没登过岳阳楼,他的心里却是高楼万丈。梅桂林里听弦歌,春风堂上唱大风。他能够看到一切,让想象纷然,让思想怒放。</p> <p class="ql-block">夕阳下的先生捻着胡须,仿佛在幽静的院子里吟唱。金色的光线洒满他的肩头,他的视线越过湍水、白河、汉水和长江,直达潇湘。他看到洞庭湖的渔船,水中的锦鳞,翔集的沙鸥;看到阴风怒号,浊浪排空;看到静影沉璧,皓月千里……一个人有了大的格局,整个天下便尽在胸中。</p> <p class="ql-block">历史画卷一幅接一幅地呈现,如同走马灯或幻灯片,在黑白分明的背景上放映出明朗的画面。范仲淹不在意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他到哪里都会有一个新的起点。一次次放下,反而使他拥有更多。我们要学习先生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有把身外之物放下,才会让精神飞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