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14年5月8日,以原萬頃沙珠江農塲農友為主10人,參加「名人假期」十七天歐洲巴士旅游團,從舊金山機場出發直飛英國倫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二天(5月9日)早晨抵達倫敦希思羅國際機場。「名人假期」導遊Juliette Lu 女士等齊了所有團員(約50人)開始倫敦一日遊。重頭戲應該是白金漢宮,10:00am 有一次隆重的衛兵換班儀式,我們到達現塲時圍觀的群眾巳經擠得水洩不通,為防小手我們只能在外圍蹭一下熱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特拉法加廣場矗立著歷史名將 Sir. Henrey Havelock 的巨型雕像,中午在唐人街中国餐馆午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下午入住塔橋(Tower Bridge) 傍邊的酒店(Guzman Hotel)。</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背景據說是英女皇的行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正在站崗的御林軍 (Royals Guard)</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從酒店拍摄的泰晤士河(the Thames River)</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三天(5月10日)搭乘歐洲內陸最便捷的交通工具「歐洲之星」子彈列車,穿越英吉利海峽,直達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Brussels)。當地地標之一的「尿尿童子」被惡搞穿上衣服;全世界最有名的巧克力(Godiva)老店在此,遊客蜂擁購買做手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下午三點鐘左右轉乘「名人假期」專用的巴士後續所有的行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北上荷蘭,拍攝了著名的地標「風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到達阿姆斯特丹,坐玻璃頂船遊覽大運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聖尼古拉斯教堂的巴洛克式圓頂具阿姆斯特丹新文藝復興風格的血統,裁剪出一片獨具特色的天際線,是教堂最美麗的部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四天(5月11日)上午參觀阿姆斯特丹的鑽石加工廠,下午進入德國的科隆市(Cologne)。科隆主教座堂(德語:Kölner Dom,全名:Hohe Domkirche St. Peter und Maria),是科隆市毫無爭議的標誌性建築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萊茵河上的遊輪 (Cruises on the Rhine River)</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萊茵河畔的田園風光盡收眼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Lorley 古時代的險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有關險灘的傳說:以前在小山上坐著一個叫羅蕾萊的女人,她用一把金色的梳子梳理著金色的頭髮,唱著迷人的歌曲,過往的水手無不被美女吸引,觸礁沈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們在古險灘傍的餐廳享用著名的「德國猪手」大餐。當晚在法蘭克福(Frankfurt) 入住酒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五天(5月12日)繼續南下,參觀海德堡(Heidelberg) 古老的城堡以及大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傍晚進入瑞士境內,參觀有名的萊茵瀑布(德語:Rheinfall),夜宿蘇黎世(Zurich)。</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六天(5月13日)繼續南下另一個大城盧塞茵(Lucerne), 途經這個「垂死的獅子」石雕,紀念1792年在保衛巴黎杜伊勒里宮戰鬥中傷亡的1100名瑞士僱傭兵。馬克.吐温曾經讚嘆是「世界上最哀傷、最感人的石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稍後扺達盧塞恩湖(Lake Lucerne)。</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教堂橋(Chapel Bridge)是盧塞恩湖的一個重要地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團友合照留念: 左起 陳貴蓮、伍潔瑚、劉德明、黃炎兒、張鳳群、陳興華、李國雄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盧塞茵湖畔風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盧塞茵湖畔現代建築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耶穌会教堂(Jesuit Church)建於1667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弗里奇喷泉 Fritschibrunnen是瑞士卢塞恩卡佩尔广场上的一个嘉年华喷泉。该喷泉于 1918 年根据卢塞恩藏红花公会档案管理员 August am Rhyn(1880 年 12 月 12 日 - 1953 年 12 月 7 日)的计划建造,取代了旧喷泉 。喷泉柱上有旗人雕像。弗里茨基和他的妻子的面具以及童女和仆人的脸都印在上面。四个小丑面具将山羊角中的水喷入六角形水槽中。弗里奇兄弟是卢塞恩狂欢节的人物。据传说,Fritschi弟兄被埋葬在Kapellplatz,历史记载的这里原本是一个墓地。 Fritschi喷泉在卢塞恩狂欢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肮脏星期四”日更时,橙子会从喷泉中喷出,弗里奇马车在游行期间绕喷泉转三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皮拉图斯山(Mt. Pilates) 登山齿輪铁路火车,上升傾斜度48°</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𨍭乘登顶䌫車上山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山頂 2132 公尺, 有個博物館, 往下瞭望雲遮霧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七天(5月14日)巴士向東行駛,進入奧地利(Austria) 第一站茵斯布魯克(Innsbruck)。黃金屋頂 (德語:Goldenes Dachl) 由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馬克米利安一世建於公元1500年,裝飾著2657塊鍍金銅瓦;陽台上的浮雕畫紋章、符號、人物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繼續驅車前往薩爾斯堡(Salzburg), 參觀著名的米拉貝爾宮(Mirabell Palace), 該宮殿由薩爾斯堡主教沃爾夫. 廸特里希修建於1606年。幾何形對稱的花園內,設有四組神話主題雕塑:埃湼阿斯、赫剌克靳斯、帕里斯以及普路同,為意大利雕塑家 Ottavio Mosto 的作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埃湼阿斯是希臘神話中的英雄人物:特洛伊屠城後,埃𣵀阿斯背著其父親逃離戰火,最後建立了羅馬,延續希臘文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懷著朝聖的心情瞻仰莫扎特(Mozart) 的出生地,現在是一座博物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沃爾夫岡湖(Lake Wolfgang) 上泛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br></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湖邊的天主教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八天(5月15日)進入維也納(Vienna), 圖片顯示英雄廣場(Heldenplatz) 歐根親王(Prince Eugene)紀念雕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英雄广场另一个雕像是纪念卡尔大公爵 (Karl Avon Osterreich)。</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這座紀念反戰爭和法西斯的紀念碑是奧地利雕塑家阿爾弗雷德·赫德利卡的作品 它自1988年起就站在維也納以赫爾穆特·齊爾克的名字命名的阿爾貝蒂納廣場上,2009年,阿爾佈雷希特宮與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的後座對面 作為一座步入式紀念碑,它旨在提醒人們,奧地利歷史上最黑暗的時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晚上付費(£60)觀賞了一個音樂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九天(5月16日)進入奥地利第二大城格拉茨(Graz),图片是弗朗茨皇帝纪念碑(Emperor Franz 1 Monument)。</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十天 (5月17日)南下進入意大利,抵达水乡威尼斯(Venice)。安康圣母大殿(義大利語: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lla Salute),简称为“Salute”,是位於義大利威尼斯的著名教堂,更是威尼斯巴洛克建築的傑作。在1630年黑死病肆虐之際,共和國政府決定興建此教堂獻給聖母瑪利亞,由著名設計師巴爾達薩雷·隆格納設計,正式落成於1687年,位于威尼斯大运河和威尼斯潟湖的圣马可内港之间风景优美的狭长的尖角地带,从水路进入圣马可广场者都可看见。它拥有 次级圣殿的地位,其富于装饰性的独特外形和地理位置使之成为意大利最上镜的教堂之一。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聖馬可鐘樓(義大利語:Campanile di San Marco) 是威尼斯地標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聖馬可廣場(意大利語:Piazza San Marco), 這是在威尼斯唯一被稱為「Piazza」的廣場,其他廣場無論大小皆稱為 「Campi」。</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維克托·伊曼紐爾二世紀念碑(Monument to Victor Emmanuel II</span>),<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位於威尼斯卡斯特羅的 Riva degli Schiavoni。 這是羅馬雕塑家埃托·法拉利於1887年製作的騎馬雕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貢多拉(Gondola),是威尼斯特有的和最具代表性的傳統划船,船身全漆黑色,由一船夫站在船尾划動。幾世紀以來,貢多拉是威尼斯境內主要的交通工具。現今的威尼斯人通常會使用較為經濟的水上巴士穿行於市內的主要水道和威尼斯的其他小島,貢多拉已多作旅遊業用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威尼斯的水道舉世知名。潟湖上的118座群島約由150條水道交織而成。構成威尼斯的島嶼約擁有400座橋樑。在古老的城市中心,運河取代了公路的功能,所以主要的交通模式是步行與水上交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十一天(5月18日),抵達文藝復興的發祥地佛羅倫薩(Florence)。圖為大衛像(英語:David)是文藝復興時代米開朗基羅的傑作,於1501年至1504年雕成。雕像為白色大理石雕成的站立的男性裸體,高5.17-米(17英尺0英吋),重約6噸,一個佛羅倫薩藝術中最受歡迎的主題。用以表現聖經中的猶太英雄大衛王。原作目前置放於意大利佛羅倫薩美術學院(照片所拍是複製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佛羅倫薩訪但丁(Dante) 故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恩格斯評價說:「封建的中世紀的終結和現代資本主義紀元的開端,是以一位大人物為標誌的,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紀的最後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但丁紀念碑(義大利語:Monumento a Dante Alighieri)是位於佛羅倫薩聖十字廣場的紀念雕塑,由義大利雕刻家恩里克·帕茲(Enrico Pazzi)創作,用以紀念《神曲》的作者但丁·阿利吉耶里。(當晚繼續趕路至羅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十二日(5月19日)开始了紧凑的罗马一日游:先進入梵蒂岡博物馆,花园里有一个铜球雕塑:《破碎的地球》是意大利雕塑家阿纳尔多·波莫多罗1990年的作品,另一件在联合国,采用大球套小球、小球不断转动的结构,寓意地球的残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陳列在梵蒂岡博物館裡的「勞孔雕像」 (The Laocoon and his Sons)。是希臘神話「木馬屠城記」中的故事:勞孔是特洛伊城中的祭司,由於識穿希臘人木馬藏人的詭計,希臘的保護神雅典娜派出兩條大海蛇把勞孔以及其兩個兒子纏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西斯汀小堂(拉丁語:Sacellum Sixtinum;意大利語:Cappella Sistina [kapˈpɛlla siˈstiːna];也稱為西斯汀禮拜堂)是一座位於梵蒂岡宗座宮殿內的天主教小堂,緊鄰聖彼得大殿,。該小堂一直是教皇進行宗教和公務活動的場所,至今,該建築是教宗选举的舉辦地,西斯汀小堂的特徵主要在於裝飾內部的壁畫,尤其米開朗基羅所繪《創世記》穹頂畫和壁畫《最後的審判》而聞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聖彼得大教堂由米開朗基羅設計,是位於梵蒂岡的一座天主教宗座聖殿,建於1506年至1626年,為天主教會重要的象徵之一,教堂的規模很大佔地面積為1.51萬平方米。聖彼得大教堂是一個富麗堂皇的建築聖殿令人驚嘆,擁有很多藝術瑰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一四九七年十一月,法國駐聖座大使瓊.畢雷主教(Jean Bilhères de Lagraulas.)透過加里委託米開朗基羅創作雕塑一座真人大小的聖母悼子像(Pietà,又譯《聖悼》、《聖殤》、《聖母哀悼基督》…),作為自己未來在聖貝托尼拉禮拜堂(Chapel of Saint Petronilla,位於舊聖彼得教堂內的耳堂內)的陵墓所用。米開朗基羅花了九個月的時間親自前往克拉拉礦場挑選最合適的大理石,一四九九年完成並安置於這個法屬的禮拜堂內。當時的米開朗基羅只有二十四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聖彼得大教堂外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下午轉往羅馬競技塲(Colosseo), 是古羅馬時期最大的圓形角鬥場,建於公元72年-82年間,現僅存遺跡位於現今意大利羅馬市的中心。 羅馬競技場是卵形的圓形劇場,也是目前最大的圓形劇場,使用材料包括洞石、凝灰岩及磚飾面的混凝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羅馬競技場的內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維納斯和羅馬神廟(Templum Veneris et Romae)是已知最大的古羅馬神廟,位於古羅馬廣場的最東端,靠近羅馬鬥獸場,崇拜對象是幸運女神維納斯和永恆的羅馬(Roma Aeterna)。建築師是哈德良皇帝。神廟始建於121年,135年哈德良皇帝正式揭幕,141年安托寧皮尤斯完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提圖斯凱旋門(意大利語:Arco di Tito; 拉丁語:Arcus Titi),是位於意大利羅馬古羅馬廣場東南聖道上的一座大理石單拱凱旋門,由圖密善皇帝興建於兄長提圖斯去世後不久,紀念在公元70年征服和摧毀耶路撒冷,終止66年開始的猶太人大起義。它是公元1世紀的敬意拱門,位於羅馬的薩克拉大街,在羅馬廣場的東南部,建於公元81年。拱門上的鑲板描繪了公元71年羅馬勝利、耶路撒冷陷落後慶祝的凱旋遊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特雷維噴泉(意大利語:Fontana di Trevi)俗稱許願池,是一座位於意大利羅馬的噴泉,也是羅馬最大的巴洛克風格噴泉,高25.6公尺,寬19.8公尺。特雷維噴泉是羅馬市著名的景點。遊客通常會在此地許願,因為相傳羅馬軍團士兵出征前會在此投下硬幣祈願能凱旋歸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結束羅馬一日遊最後出現了一個小意外,在許願池附近上車時導遊盤點少了一個遊客,原來是一個單獨參團而不會說英語的天津大媽,大約在上一個景點巳經走失了,羅馬的警察發現後把她送往中國大使館,大使館人員電話通知其在聖地亞哥的女兒,再聯繫到「名人假期」,導遊吩咐巴士司機開往大使館接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十三日(5月20日) 北上观赏比萨(Pisa)斜塔。傳說1590年,出生在比薩城的意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曾在比薩斜塔上做自由落體實驗,將兩個重量不同的球體從相同的高度同時扔下,結果兩個鉛球幾乎同時落地,由此發現了自由落體定律,推翻了此前亞里士多德認為的重的物體會先到達地面,落體的速度同它的質量成正比的觀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同日下午到達蒙地卡羅(Monte Carlo),據說當時正在舉辦嘠納影展(Cannes Film Festival),城裡交通堵塞,是故只能在山上看風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摩納哥岩(法語:Rocher de Monaco)是位於摩納哥的一塊巨大岩石,高141米,站在岩石上可俯瞰地中海和赫庫勒港[1]。摩納哥岩位於摩納哥市區中歷史最久的摩納哥城,摩納哥親王宮、大教堂和海洋博物館皆坐落在摩納哥岩上。摩納哥岩是欣賞親王宮和衛隊交接式的熱門地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十四日(5月21日)進入法國第三大城予里昂 (Lyon ),街頭留影好開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市中心廣場有法國國王路易十六 騎馬雕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十五天(5月22日)抵達巴黎(Paris), 在塞納河(Seine River) 坐船遊覽,拍下藍天白雲背景的艾菲爾鐵塔(Eiffel Tower)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巴黎聖母院(Norte Dame De Paris) 前門,持旗穿紅衣者是導遊 Juliette Lu 女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巴黎聖母院側面照,後方塔樓正是2019年4月15日大火災坍塌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巴黎聖母院內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維修中的巴黎凱旋門(法語:Arc de triomphe de l'Étoile),即雄獅凱旋門,位於法國巴黎十七區的戴高樂廣場中央,香榭麗舍大街的西。是拿破侖為紀念1805年打敗俄奧聯軍的勝利,於1806年下令修建而成的。拿破侖被推翻後,凱旋門工程中途輟止。1830年波旁王朝被推翻後又重新復工,到1836年終於全部竣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當晚在一家小餐館內自費(£60/person) 享用法國大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海鮮拚盤頭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十六天(5月23日),今天的重頭戲是參觀盧浮宮(Louvre Museum)。盧浮宮的入口是由華裔建築師設計的玻璃金字塔(1989年建成),從金字塔內下降至隧道通往主庭院。照片中是 Jean and John Rogel, 是不錯的旅遊夥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盧浮宮三寶為首當屬世人耳熟能詳的「蒙娜麗莎」像,是文藝復興巨匠達文西(Da Vinci) 的曠世巨作。該畫像其實面積很少 (77cmx50cm), 曾經多次失竊及遭惡意破壞,現在另設一廳用防彈玻璃保護,每天朝聖的人流不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Winged Victory of Samothrace / Nike of Samothrace),是一座奉献性的纪念碑,最初发现于爱琴海北部的萨拉米斯岛上。它被视为古希腊雕塑的杰作,属于希腊化时期艺术(公元前2世纪)的作品。它由一尊代表希腊神话女神尼刻的的雕塑组成,缺少头部和手臂,以及以船头形状的底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米洛的維納斯(希臘語:Ἀφροδίτη τῆς Μήλου,法語:Vénus de Milo)也稱米洛斯的阿芙洛狄忒、斷臂維納斯,是一座著名的古希臘雕像。這座雕像創作於西元前150到125年之間,表現的是希臘神話中愛與美的女神阿佛洛狄忒(羅馬神話中與之對應的女神是維納斯)。這座大理石雕成的雕像高204公分,略大於人體真實大小。1820年發現於希臘米洛斯島(現代希臘語稱作米洛),故被稱作米洛的维纳斯。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凡爾賽宮(法語:Château de Versailles,)位於法國巴黎西南郊外伊夫林省的省會凡爾賽,1682年由太陽王路易十四開始建造,分多階段完工,在此期間的凡爾賽宮超越了巴黎,成為了法國實際意義上的首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十七日(5月24日)旅遊完滿結束,各自從巴黎乘坐飛機返回原居住地,留下滿滿的回憶。</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