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学期正值秋季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学校是人群高度密集的场所,开学后学生近距离频繁接触,大大增加了传染病的传播风险。为了孩子们能健康快乐地开启新学期,做好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是十分必要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秋季学期的校园传染病主要包括流行性感冒,手足口,水痘,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p> 流行性感冒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表现为发热,头疼,全身酸痛,乏力等症状。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传染性强,极易造成传播流行。</p> 手足口病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主要的致病病原体。手足口病好发于儿童,它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传播,主要表现发热,厌食,口腔、手、足,及臀部出现疱疹或溃疡。</p> 水痘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及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瘆为特征,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发生在胸、 腹、背,四肢很少。</p> 红眼病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潜伏期为12小时至3天,传染期为发病起至发病后第4天。本病传染性极强,发病率高,传播很快,发病集中,主要通过从眼到手(或物、水),再到眼的途径传染。主要症状1-3天急性发病,眼睛有流泪、灼热感、异物感等症状,有多量粘液性或脓性分泌物,常使患儿睁不开眼、眼脸红肿、球结膜充血明显,有的可出现结膜下出血。</p> 疱疹性咽峡炎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是常见的一种具有流行性的病毒性咽炎。以呼吸道传播为主,传染性强,传播速度也快。主要症状多见于3~10岁儿童,好发于夏秋季。临床特征为: 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p> 预防方法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做好健康监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爸爸妈妈们,请注意每天孩子的健康状态!如果孩子出现发热、咳嗽、乏力、 腹泻、手足口部位疱疹等症状,千万不要带病上学!居家观察休息,必要时及时就诊,并向老师报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牢记个人防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开学后,在校园里也要坚持做好个人防护,如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尽量保持家庭、学校“两点一线”,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公共交通物品,不要用脏手触摸自己,上学到校或放学到家应当及时洗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及时接种疫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水痘等各类传染病的有效手段。尤其是水痘,专家介绍到:按时接种水痘滅毒活疫苗,可有效预防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特别注意的是,还没有达到初次免疫年龄的低龄儿童,要注意避免接触水痘患者及带状疱疹患者,降低患病风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养成良好生活习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家长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接触脏东西后要洗手,居家经常打扫,勤换晒衣服和被褥,住家和教室要注意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如有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并立即洗手,避免用脏手接触口、眼、鼻。在饮食起居方面,三餐定时定量,荤素搭配,注意选择新鲜安全的食材、食物要彻底煮熟煮透,不吃寒凉食物,不喝生水。早睡早起,午休片刻,保证学习时精力充沛,每天可安排适量时间增加体育运动,不仅能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也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