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去往加格达奇途中,猝逢“拓跋鲜卑历史文化园”,本着有错过不放过的原则,当然得进去一游。</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拓跋鲜卑历史文化园是在原有的嘎仙洞国家森林公园的基础上建成的。它坐落于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约9公里(直线距离)的嘎仙河河谷内,因“嘎仙洞”闻名于世。</p><p class="ql-block"> 拓跋鲜卑历史文化园现由乌力楞、祭坛、拓跋鲜卑历史博物馆、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及拓跋鲜卑先祖石室—嘎仙洞几个部分组成。</p> <p class="ql-block">(游客服务中心)</p> <p class="ql-block"> 嘎仙洞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拓跋鲜卑历史文化园的重要依托。“嘎仙”是鄂伦春语,“猎民之仙”的意思,也有说是满语嘎姗之转。</p><p class="ql-block"> 嘎仙洞位于大兴安岭北段顶巅之东麓,为天然洞穴,坐落在一道高达百米的花岗岩峭壁之上,洞口距地面25米,洞口略成三角形,坐北朝南,洞南北长113米,东西宽二、三十米,洞高近15米,洞内宽敞宏伟,总面积二千多平方米,可容纳千人,它是一个由第四纪冰川运动所形成的我国最大的基岩洞。洞内西壁距洞口15米处,有北魏太平真君四年(443年)摩崖铭刻。</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魏书·礼志》记载:“魏先居幽都也,凿石为祖宗之庙于乌洛侯国西北,自后南迁,其地隔远。真君中,乌洛侯国遣使朝献,云石庙如故,民常祈请,有神验焉。”这个“祖宗之庙”也称“先祖石庙”,既为如今的“嘎仙洞”。</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经考据嘎仙洞里为鲜卑祖居石室,是北魏祖先拓跋鲜卑族的发祥地。</p><p class="ql-block"> 居住在大鲜卑山的拓跋鲜卑由山林而逐草原大泽,水草丰足的草原哺育了彪悍的游牧民族,这些民族又屡屡南迁。</p><p class="ql-block"> 两千多年前拓跋先祖率领族众从大兴安岭原始山林的氏族发源地嘎仙洞走向中原,统一中原,与中原汉民通婚、融合,建立强盛的北魏王朝。</p><p class="ql-block"> 著名北魏王朝创建者拓跋珪、拓跋宏即为出自嘎仙洞的鲜卑族后裔子孙,唐太宗李世民、隋炀帝杨广是拓跋鲜卑后裔中的佼佼者。</p> <p class="ql-block"> 科学考证,嘎仙洞是第四纪冰川运动形成的自然遗迹,距今有二三百万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悠悠数千载时光长河中,有鲜卑族民的辉煌传说。屹立百万年的嘎仙洞,见证了一个英雄民族的兴衰沉浮,起起落落。</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景区内建有《拓跋鲜卑历史博物馆》。此馆馆藏可以和海拉尔《呼伦贝尔历史博物馆》内鲜卑族资料相互印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拓跋鲜卑历史博物馆建筑面积2140平方米,该建筑外形是一种抽象艺术造型,螺旋上升,寓意人民生活蒸蒸日上。整体造型又如桦树皮盒上下环扣。外立面悬挂反映森林狩猎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的铜版,四周圆形环路,寓意四通八达、八方来客。</p> <p class="ql-block"> 鲜卑族是继匈奴之后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游牧民族,属蒙古语族。为魏晋南北朝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游牧民族,建立政权后,部落大都解体,人民多转向定居农业生产。随着封建化进程的加深,同各民族的融合加快,到了隋唐时期,鲜卑融入到其他民族中,逐渐消亡。</p> <p class="ql-block"> 这处博物馆里记载着鲜卑民族在华夏上下五千年历史中留下的民族印记和煌煌威名。这个种族有自己的根、有兴衰更替记载、建立过鼎盛王朝、有过彪炳功勋,也留下史诗般的历史广为流传。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民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现在的锡伯族是硕果仅存的鲜卑族后裔。</p><p class="ql-block"> 据查,鲜卑这个民族最终消亡原因是因为人口太少。如果当年鲜卑人口众多,历史的走向还真不好说呀,真是细思极恐!</p> <p class="ql-block"> 水晶风铃上雕刻的是鲜卑族的姓氏,风铃太高,看不太清楚。</p><p class="ql-block"> 网上查了下,鲜卑族八大姓氏分别是穆、陆、贺、刘、楼、于、嵇、尉。锡伯族八大姓氏是:瓜尔佳、富察、完颜、叶赫那拉、乌扎拉、章佳、马佳、伊尔根觉罗。</p> <p class="ql-block"> “拓跋鲜卑”作为一个民族的实体和称谓已经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里,但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入主中原建立国家的少数民族,其扬鞭催马的身影、改革汉化的精神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p><p class="ql-block"> 拓跋鲜卑建立起的北魏,结束了中国历史上五胡十六国的繁乱局面,统一中国北方,开启南北朝时代,上承秦汉、下启隋唐,开辟了一代民族的融合盛世,正如扎赉诺尔博物馆拓跋鲜卑的历史足迹主题展厅中所展示的——“消失不是消亡而是融合与和谐的开始”。(文摘)</p> <p class="ql-block">(此处借用呼伦贝尔历史博物馆展厅场景。此视频结合多媒体复原噶仙山场景,LED屏幕嵌入在洞穴的墙壁上,再现拓跋鲜卑族简单、淳朴的原始氏族生活,及拓跋毛在嘎仙洞和众首领议事的场景,给观众以身临其境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文化园中有射击场,早已跃跃欲试的我们终于有机会下场一试身手。看弓马娴熟否?</p> <p class="ql-block"> 驯鹿苑里只有六七头驯鹿。</p><p class="ql-block"> 驯鹿又名角鹿。是鹿科驯鹿属下的唯一一种动物,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易危物种。在鄂伦春部落中,驯鹿叫“索格召”、“奥荣”,它有着马一样的头、鹿一样的角、驴一样的身躯和牛一样的蹄子,所以汉族人叫它“四不像”。</p><p class="ql-block"> 驯鹿体长100~125厘米,肩高100~120厘米。驯鹿的个头比较大,雌鹿的体重可达 150多公斤,雄性稍小,为90公斤左右。雄雌都生有一对树枝状的犄角,角的分枝繁复是其外观上的重要特征,鹿角幅宽可达1.8米,且每年更换一次,旧的刚刚脱落,新的就开始生长。长角分枝繁复,有时超过30叉。蹄子宽大,悬蹄发达,尾巴极短。驯鹿的身体上覆盖着轻盈但极为抗寒冷的毛皮。</p><p class="ql-block"> 驯鹿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环北极地区,包括在欧亚大陆和北美洲北部及一些大型岛屿。在中国驯鹿只见于大兴安岭东北部林区。中国鄂温克族使用驯鹿作为交通工具。</p><p class="ql-block"> 驯鹿爱吃灰色的干苔藓,不爱吃新鲜的绿苔藓,口味真挺怪的。</p> <p class="ql-block"> 因时间不够,乌力愣景区根本来不及看,网上搜了景区简介,下面稍作知识普及:</p><p class="ql-block"> 鄂伦春乌力楞景区位于拓跋鲜卑历史文化园内,占地面积39万平方米,主要有游客服务中心、狍子馆、鹿馆、生态馆、熊馆、萨满馆、祭祀广场、演艺中心、非遗传承基地、弩箭体验馆、渔猎馆、额尔根湖渔猎体验区等游览区。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景区内展示有鄂伦春独特的兽皮、桦皮、居住、饮食以及根植于狩猎文化的民族音乐、舞蹈、宗教等衍生文化,体现了鄂伦春族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智慧,展示了鄂伦春族“勤劳勇敢、崇尚自然、自强不息、豁达开放”的民族精神。</p> <p class="ql-block"> 鄂温克人住的圆锥形的帐篷,叫“希楞柱”,也属于穹庐居的类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乌力楞是鄂温克语音译,由“乌力尔托”一词引申而来,意为“子孙们”、“住在一起的人们”。曾是分布在额尔古纳河流域、以游猎经济为主的鄂伦春和鄂温克族的家庭公社(或称“家族公社”) 组织。每个乌力楞包括四至七八个同一父系血缘的小家庭,多者达十余个。乌力楞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基本经济单位。生产资料公有,共同劳动,猎获品平均分配。乌力楞重要的生产、生活问题由家族会议集体讨论决定。</p><p class="ql-block"> 乌力楞建筑由很多个希楞柱组成,像伞一样,二三十根落叶松杆,锯成两人高,剥了皮,一头削尖朝上,另一头插土里,均匀散开形成一个圈圈,顶端留个小孔排烟,外面铺上围子挡风驱寒,围子早期用桦皮,兽皮,后用帆布和毛毡。</p> <p class="ql-block"> 入园时近四点,五点闭园,感谢文化园观光车司机为我们规划了线路并一路风驰电掣专车运送,节省了所有步行时间,紧赶慢赶这才逛完嘎仙洞、博物馆等几个景点。虽小有遗憾,但此行尚算圆满。</p> <p class="ql-block"> 日已暮,驱车赶往加格达奇住地。 </p><p class="ql-block"> 草原行接近尾声,怎么反而感觉渐入佳境了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