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写于2016年9月10日) </p><p class="ql-block"> “七夕节”刚过一个月,但中国式“情人节”的印记,好像仍然翻页可见。 </p><p class="ql-block"> 在“七夕”的清晨,当有心的你睁开眼,可能会向身旁同床共眠的爱人道一声:“情人节快乐!”睁眼就遇见的幸福,会令多少眷属恍若再陷梦境。当“七夕”的夜晚,在烛光的映衬中,有多少男士掏出戒指,向恋人求婚,情人节之夜静静弥漫起的心醉感,刻骨铭心。 </p><p class="ql-block"> 每年到这个时候,当一些人尽情欢度“情人节”的时候,对“七夕节”的故事还会有几人提起?但千百年来,“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凄美故事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人间,丝丝缕缕、点点滴滴,洒落心田。古人作诗感叹:“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扎扎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样的爱情传说,千古长河里,在民间又何止一个,比如“西厢记”,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或真事真人,或传说神话…… 古代的爱情,因为交际的圈子、信息的传送、文化的闭塞和礼教的束缚,总带有凄婉的悲剧性,但似乎也符合那时候的审美,因而带出很多所谓的历史名曲、名剧和话本。偶尔,也会有几个书生巧遇美女类故事,虽然情节简单,但仍不失韵味,流传到现在,仍然显得清新动人。比如“崔护与桃花女”就留下了那段“人面桃花”的千古名句:</p><p class="ql-block"> 崔护到长安去赶考,名落孙山。回乡的路上,情绪低落的他去一户人家敲门,想讨碗水喝。一位妙龄女来开门,问清了来由,就放他进了院子。一进门,就见这院子开满了桃花,此时正花娇香溢。再看这开门人,明眸皓齿,柳眉杏眼,万种风情,崔护忽觉胸中如有一股莫明的热流涌动,整个人竟有些恍然。那女子见他盯着自己看,脸微微一红,不胜娇羞,显得更好看了。崔护一见钟情,却不敢表达,讨水喝后,答谢离去。次年清明,思恋渐深的崔护,又来到了那女子的家门前。他按捺心中的激动,叩响了院门。良久,开门出来的是一个老汉。崔护仍旧说想进去讨碗水喝,老汉把他请进院子里。刹那间,满院桃花映落眼帘,扑面而来,开得和去年一样好、一样美。老汉给他送来了水,他问:“去年这家的姑娘还在吗?”老汉摇摇头,说早就不知去向了。崔护喝了老汉递过来的水,冰凉彻骨,再看满院子的桃花,心中怅然若失。等他慢慢走出了院子,心中感伤,无以言表,于是便在门上写了一首《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p> <p class="ql-block"> 在海外,也同样流传着许多趣韵横生的爱情故事,能否打动人心不敢说,但家喻户晓,成为经典的比比皆是。还记得《格林童话》里的“灰姑娘”吗?还记得“罗密欧与朱丽叶”吗?童话里的爱情,结局似乎总是美好。但现实版的爱情故事,往往在展示人生最高才品、演绎人性最美境界时,结局仍然遗憾。叶芝在《当你老了》的诗中写道:“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著名诗句中的背后竟藏着一个凄苦的爱情故事: </p><p class="ql-block"> 叶芝初遇到茅德·冈时,她22岁,刚刚继承了一大笔遗产,是一个美貌非常的女演员。而叶芝23岁,是一个穷学生,这让叶芝自惭形秽。19岁时就有私生子的茅德·冈在认识叶芝后,态度一直若即若离,不置可否。有一次叶芝把她的一封来信误认为是情书,就向她求婚,但茅德·冈告诉了他自己有私生子的事,叶芝听完如五雷轰顶。在鄙视和憎恨之后,他又原谅了她,继续向她求婚,还为她写了那首《当你老了》。可惜这首打动了全天下人的诗,对茅德·冈来说无动于衷,她希望找到一个生命力旺盛的男人,而叶芝太柔软了。她看上了一位性情暴虐、从来就不曾善待过她又喜欢追蜂引蝶的军官,最后还不顾一切地嫁给了他。这把叶芝给气个半死。茅德·冈的婚姻很快就因为家庭暴力发生婚变,叶芝又跑去向茅德冈求婚,结果再一次被拒绝。后来这位军官被枪杀,叶芝觉得自己的机会终于真正到来了,可还是被拒绝了。叶芝一生痴情,一辈子被无数女人敬仰爱慕,可他就是苦苦等着一个人。到了52岁的时候,叶芝娶了一位28岁的女作家,竟长得和茅德·冈非常像。在离世前的几个月,叶芝还写信给茅德·冈请求见面,却被女神再一次拒绝! </p><p class="ql-block"> 可能有人会不解:茅德·冈为什么就看不上叶芝?叶芝为什么要对茅德·冈这样痴情?弗洛伊德就曾多次讲到,爱情是对对方的高估;中国更有古谚云:情人眼里出西施。 </p><p class="ql-block"> 能否打动人心的故事,或许不仅仅是轰轰烈烈,声名远播,更看重的是它有否值得玩味的东西,有否与众不同的特质,有否还未挖掘出的人性,有否崇高唯美的气韵。</p> <p class="ql-block"> 电影《泰坦尼克号》看上去好像是在讲述遗失了一枚男友的爱情故事,但它被放进了一个真实的世界惨剧中,一次永远不能返航的旅行,虽是遗憾的结局,但所展示的人性崇高、唯美感人的感染力和冲击力是巨大的,故事会令人久久难以忘怀。罗丝和杰克上船时,贵族和平民有着天壤之别,贵族可以直接进入头等舱,而平民只能在舱底。但这并不影响杰克拉住厌倦了贵族生活、即将试图跳海的罗丝,并疯狂地爱上了气质不俗的她。当两人正要坠入爱河,船突遇冰山,要沉了,人们都掉落水中。杰克最后把生的希望留给了罗丝,自己却永远留在了冰冷的海水里。 </p><p class="ql-block"> 2015年美国《华尔街日报》亚洲版曾经以《为何中国如此喜爱“泰坦尼克”》为题报道:“为何电影《泰坦尼克号》如此强烈地抓住了中国观众的心?3D版《泰坦尼克号》在全球放映,令大批中国影迷冲进电影院。据统计,在中国放映的首个周末,这部影片的票房销售额就直冲6700万美元;而在美国,该片首映的票房总收入则刚刚超过1700万美元。基于对产生这种吸引力的一种推测,我们清楚冰山不是魅力所在,中国人是被男版《灰姑娘》的故事所吸引。在这个故事里,一个穷小伙爱上了一个富家女,而且爱情战胜了一切。”</p> <p class="ql-block"> 问世间情为何物?当下的爱情故事如华草繁花,多不胜数,但留下深刻印象的又有几个?在今天浮泛的心绪里,我们好像对此并没有细想过;喧嚣过后的心,会在重温这些凄美的爱情故事后沉淀下来,静静地做一番回味吗? </p><p class="ql-block"> 爱情,自古以来就是人间最美好的字眼。爱情的概念古已有之,许多故事流传延续到今,带给我们太多的唏嘘和感叹;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人们还会挖掘或编写出更多带有历史沧桑感的新的爱情故事。曲折婉转的故事,唯美唯情的恋曲,痴缠中,许多都被写进曲牌,搬上戏台,吟唱腾挪,演绎着人生。爱情讲述要表现的最深蕴涵好像并不是意在唯美和滥情,在社会推进中,在人们心底里,在述说和传诵每一个凄美爱情故事的背后,都好像折射出了社会,赋予了内涵义理,而这内涵又反过来增加了所叙说的爱情故事的趣味与魅力。爱情,在千百年的历史演绎中,早已不仅是一场风花雪月的事。 </p><p class="ql-block"> 这些故事,到底是什么让人传诵了上百年或上千年?这类传说,到底是什么让人如此痴迷回味?这个情感,到底是什么一再地打动人心? </p><p class="ql-block"> 这些古代和近现代的爱情故事,或神话、或童话、或真人、或传说。多是悲剧,多是受虐,多是凄婉,多是情殇。但是,最能让人铭心相记和回旋纠结的却不是这些,而是反映在人间阶层或情感隔带差异巨大的境况下产生的那种爱恋,这种的冲击力可能远远大于那些卿卿我我、爱恨情仇和世俗阻隔。我们细心点会发现,许多爱情故事,都是在讲富家女爱上了穷小子或富家男爱上了贫穷女,并让对方坠入爱河,不能自拔。正如前述《为何中国如此喜爱“泰坦尼克”》中所说的那样:“有评论说,一些最成功的中国爱情故事都有着类似的主题,迎合了中国观众的心理——平凡男子渴望接触到仙女似的女性。考虑到中国现实生活中的爱情有时带有交易的性质,这部电影在中国如此卖座的重要原因在于其核心爱情故事中逃避现实的因素。这种看法是站得住脚的。毕竟,不羁的流浪汉越过社会中的种种障碍令贵族美女为其着迷的故事与中国七夕节的传说并无大异。” </p><p class="ql-block"> 这对当下的爱情故事讲述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支点。 </p><p class="ql-block"> 爱情故事的本身就缠结着社会现实,社会现实并不会让爱情总是那么纯美甜蜜,或富于浪漫和幻想。在一些时候,爱情的变味也很快,作祟的还是那俩字:名与利。当现实中爱情面临太多的市侩和束缚,经历过太多磨难和虐心,就会渴望一种对爱情故事叙事方式的神话或童话化,寄托自身的美好幻想,挣脱煎熬,憧憬自由。当这种愿望越来越强烈时,带有逃避现实、仙化般的爱情故事就凸显出来,抓住人心,俘获情怀。但社会毕竟不是只需要童话和神话,爱情故事也不是只有煎熬和虐心,爱情自有它的香泽美好,有它可感可亲的体验,更有它所处的环境底蕴。四处是无处逃遁的青春,可听可写的故事就在我们身边。 </p><p class="ql-block"> 爱情犹如参禅,可以分为三个境界:第一个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爱情是爱情。纯真的爱情在这个阶段继续保真和甘醇,你没有也不会把爱情和美好分开来,你可以尽情嬉笑怒骂,因为这时你的使命不必去拯救地球,你,不必做仙女,也会神往和心驰到那重境界。第二个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爱情也不是爱情。现实的各种元素闯进了爱情,爱情似乎变成了社会。身份和阶层,天条与束律,恋爱中的人们可能早没了浪漫心思,诚惶诚恐,甚至连滚带爬。这时,爱情能修炼到第三个境界吗: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爱情终究是个爱情。它折射不了全社会,也搅乱不了真爱的两颗心,回归本真,兼顾现实,用心去感受爱情的美好;因为爱情有时容不得旁顾,有时甚至需要义无反顾。爱情不仅是性,更是人生在世最高境界之精神生活的一种趣味表达,这种表达既有享用,更有创造,比如诗意、魅力、浪漫。性的动力产生了爱情,而爱情又驱使创造出绘画、音乐、文学,甚至还有哲学。爱情使美与诗达到极致;而对美的追求,恰是人的最有趣的精神生活。这种最高层次的境界,带给人们无与伦比的快乐。所以在每一个爱情故事生成的背后,都折射着时代烙印和人生哲理;古人或今人,在表达、演绎自己爱情的同时,又都在创作一篇篇社会故事。千百年来人们流连痴缠于爱情憧憬和温情中,又何尝不是在追求更高的收获和境界。我们沉湎、感慨于一段段爱情往事,其实不过是借他们的伤痛,流下自己的泪水;循他们的轨迹,放纵自己的思绪。 </p><p class="ql-block"> 蕴含着某种深刻社会现实的爱情故事,如果加上悬念、细节和情话,再赋予想象和趣味,就很有可能富于人情味,打动人心! </p><p class="ql-block"> 而潜伏在故事中的那些情话,正是爱情故事打动人心、俘获情怀的精灵;情话是两人世界的点睛之笔,是许多时候对许多人已失传的艺术。那些近古代带有沧桑凄婉色彩的爱情故事,点滴情话艺术散落字里行间,成为经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花动拂墙红萼坠,分明疑是情人至”、“人面桃花相映红”、“当你老了,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p><p class="ql-block"> 而现代生活的快节奏,早已突破历史老人们文绉绉的表达。俯拾现在生活的情话,似乎更会给我们心里一动的感觉: </p><p class="ql-block"> 台湾电影《我的少女时代》中女主角林真心说:“女生说没事,那就是有事。女生说没关系,就是有关系。当一个女孩说她再也不理你,不是真的讨厌你,而是她很在乎你,非常非常在乎你。” </p><p class="ql-block"> 也有人说:“如果这世上有一个男人,愿意为你撒上一百个谎,也未尝不是一种爱。” </p><p class="ql-block"> 理解起这样的情话,可能需要一些想象力。而温暖直白的情话,似乎更具冲击力: </p><p class="ql-block"> “当爱情发生时,每一寸时光都是柔软的”、“世界是一封情书,我爱你没有句号”、“有一种爱叫作每分钟爱你60秒”、“坠入爱河是美妙的,而最好的是与你所已拥有的一起坠入爱河”、“我不是想结婚,我只是想嫁给你”、“甜酸苦辣麻咸香,相濡以沫,你是最好也是最熟悉的味道”、“生灭有时,聚散有时,最长情的晚餐也有离席的一刻”、“爱你是什么?就是觉得说话都苍白的时候,买张机票,呼啦一下把人送过去”。 </p><p class="ql-block"> 有人这样评价这些情话:“几千年来,爱情就从来没有进步过!” </p><p class="ql-block"> 什么样的爱情故事能打动人心?掩卷沉思,答案好像就在身边。 </p><p class="ql-block"> (写于2016年9月10日)</p> <p class="ql-block"> 谢谢阅读、点赞和评论或打赏!欢迎从我美篇"全部文章"、微博"咖啡语茶_12378"和微信朋友圈中继续阅读郑军的其他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