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遇见,最好的开始——小三班萌娃入园第一周纪实

张老师

<p class="ql-block">还记得第一天</p><p class="ql-block">你们快乐入学的模样</p><p class="ql-block">小小的你们对这里充满了好奇</p><p class="ql-block">一上午,就这样顺利的度过了</p><p class="ql-block">也许是新鲜感过了,午睡时</p><p class="ql-block">你们开始嚎啕大哭</p><p class="ql-block">有想妈妈的、有想爸爸的、也有想奶奶的</p> 午睡篇 <p class="ql-block">在老师一次次“马上给你妈妈打电话”的哄骗下</p><p class="ql-block">你们慢慢的平复了心情…</p><p class="ql-block">前两天的午睡可谓是“惊天动地”</p><p class="ql-block">到了第三天,我们开始采用分批睡觉的方式</p><p class="ql-block">果然,这样的方式十分有效</p><p class="ql-block">现在的午睡情况形势大好</p><p class="ql-block">没想到,小小的你们进步会这么快</p> 生活篇 <p class="ql-block">幼儿园的一日离不开生活活动</p><p class="ql-block">喝奶、喝水、如厕、洗手、午睡、午餐……</p><p class="ql-block">怎么排队、如何接水、正确拿勺、如何漱口</p><p class="ql-block">老师需要一件一件的教会你们</p><p class="ql-block">而你们每一样都掌握的很好</p><p class="ql-block">相信爸爸妈妈也会觉得不可思议</p><p class="ql-block">原来在他们看不见的地方</p><p class="ql-block">你们是那么的棒</p><p class="ql-block"><br></p> 游戏篇 <p class="ql-block">和老师、小朋友们游戏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在幼儿园,滑滑梯也是你们的最爱</p><p class="ql-block">大象伯伯、长颈鹿阿姨、乌龟哥哥</p><p class="ql-block">他们的滑滑梯规则你们还记得吗?</p><p class="ql-block">可以跟爸爸妈妈一起说一说哦</p> <p class="ql-block">初次尝试骑小车</p><p class="ql-block">由于一部分小朋友不太熟练骑自行车</p><p class="ql-block">所以中途我们放弃了这项活动</p><p class="ql-block">老师相信,总有一天</p><p class="ql-block">会看到你们所有人潇洒骑车的模样</p><p class="ql-block"><br></p> 朋友篇 <p class="ql-block">初来乍到</p><p class="ql-block">不知道小朋友们是否交到了好朋友呢?</p><p class="ql-block">有没有和爸爸妈妈说一说自己的好朋友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别忘了还有我们的新朋友——小乌龟</p><p class="ql-block"><br></p> 育儿小知识 <p class="ql-block">“泛灵”心理</p><p class="ql-block">是一种意识发展不充分的表现,我们在利用“泛灵”心理进行行为引导的同时,不要有意无意地为幼儿植入推卸责任的意识。</p><p class="ql-block">比如,当幼儿摔跤了,我们“责怪”地面;当幼儿被物件碰疼、或者碰伤,我们就“责打”物件。</p><p class="ql-block">幼儿本来视“物”有“灵”,这些行为有可能让幼儿理解为是“物”的行为伤害了“我”,久而久之,就会让幼儿觉得,所有“我”受到的伤害都是“TA”造成的,而现实却不完全是这样,这对幼儿良好人格的发展非常不利。</p><p class="ql-block">应该充分利用幼儿“泛灵”的心理,告诉TA,自己不小心跌倒了,或者被碰伤了,“我”疼痛,“物”也会“疼痛”的,所以,走路、做事需看清楚身边的环境,需要小心应对,不要让自己受到伤害,也不要让“物”受到伤害。</p><p class="ql-block">另外,根据皮亚杰的研究,“泛灵”的实质是儿童把事物同化于自己的活动之中。</p><p class="ql-block">这是由于儿童阅历尚浅,其内在的主观世界对客观的现实世界中复杂的物理因果关系和逻辑因果关系缺乏必要的认知,思维只能由“我”及“彼”所致。</p><p class="ql-block">所以,万物如“我”,万物有灵。</p><p class="ql-block">正因为如此,幼儿很难区分现实与虚构,往往会把画册、影视、故事中的鬼怪、猛兽、灵魂等情节或形象与现实生活混淆,从而可能产生不该有的恐惧心理,严重时甚至还会产生幻觉。</p><p class="ql-block"><br></p> 最后的话 <p class="ql-block">一周美篇是老师工作的一部分,照片由不带班教师在不影响照看孩子的情况下随机拍摄,也许不是每个镜头都有您家的宝贝,但是,请相信,老师对每一位宝贝的爱都是一样的,如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请与老师私下沟通交流。</p>

幼儿

你们

午睡

泛灵

老师

小朋友

爸爸妈妈

伤害

朋友

碰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