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 唐世凤先生,原名志丰,别号诗凤,1903年8月11日出生于江西省泰和县三都墟三派唐雅村。他是中国海洋学和中国海洋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为全国高校首位海洋系主任。</p><p><br></p><p> 1971年8月25日唐世凤先生病逝,永远离开了海洋教育事业,走完了他68年的人生旅程。</p><p>唐先生师从中国近代生物学重要奠基人、素有“现代生物之父”的秉志教授和著名海洋生物学前辈伍献文先生,从此他与海洋学研究结缘,也有缘结识著名的陈嘉庚先生。</p><p><br></p><p> 1936年唐世凤先生在中央研究院蔡元培院长领导下做出了很多海洋方面的工作,得到蔡院长的肯定。蔡院长曾为唐氏祠堂题写“宝善堂”匾额,并撰写对联鼓励唐先生为国家努力开辟海洋事业。</p><p>新栽竹始开三径,</p><p>大厦人先庇万间。</p><p><br></p><p> </p><p><br></p> <p><br></p><p>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为唐氏祠堂题写匾额“宝善堂”</p><p><br></p> <p><br></p><p>蔡元培赠唐世凤对联</p><p><br></p> <p><br></p><p> 唐先生坎坷求学,取得突出成绩,几经转折,他闯入浩瀚的海洋领域。</p><p><br></p><p> 1937年,唐先生考取了“庚子赔款”公费留学生的资格,教育部中英庚款董事会决定公派赴英国利物浦大学主修海洋生物学。此外,他还在该校学习物理海洋学和潮汐学。</p><p><br></p> <p><br></p><p>1937年8月18日中英庚款第五届一行25人乘 1万6千吨英国Rajputana号邮轮从上海出发赴英前合影。</p><p>前排左起第三人唐世凤</p><p>前排右起第一人 顾兆勋先生(南京水利学院河川系主任)</p><p>前排右起第三人 沈其益先生(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p><p>第二排右起第二人 张维 先生(清华大学副校长)</p><p><br></p><p><br></p><p> 1939年他以海洋贻贝的研究成果,获得利物浦大学哲学博士。</p><p><br></p><p> 1940年12月,唐世凤王敏夫妇谢绝了英国利物浦大学伯劳德曼教授等人的再三挽留,毅然回国。</p><p><br></p> <p><br></p><p>唐世凤、王敏夫妇和大儿子在英国时的留影</p><p><br></p> <p><br></p><p>1939年12月8日利物浦回聲報報道</p><p>唐世凤在博士畢業典禮后抱長子唐樂嘉的照片</p><p><br></p> <p><br></p><p>1939年12月7日唐世凤博士(左)与利物浦大學地理系碩士鄒豹君先生在利物浦大學學位典禮后合影</p><p><br></p> <p><br></p><p> 1943年,由唐世凤先生负责、郑执中先生协助在泉州市石井港创建了首个观测站(每日观测潮位、海水比重、水温和气温有连续30多个月的观测记录),从1943年11月27日起到1946年8月26日结束。</p><p><br></p><p> 1945年9月,唐世凤先生创办海洋系,并任海洋系主任。唐世凤讲授“普通海洋学”等课程,取得明显成绩。厦门大学因此被誉为南方培养我国海洋科学人才的“蓝色摇篮”。</p><p><br></p> <p><br></p><p>國立廈門大學海洋學會成立典禮暨第一次会員大会攝影</p><p>鼓浪嶼廈門大學新生院 一九四七年二月</p><p><br></p><p>前排左4 唐世凤、左5 郑执中</p><p>参加的还有:张永禔(张健)、罗有声、何志辉、袁志仁、林焕年、陈大钦、尤芳湖、陈祖佑、陈培光、陈耀桓、刘蝉馨、刘浴沂、吴景荣、张其永、翁绳周、王固龙、叶肇础……</p><p><br></p> <p><br></p><p> ……</p><p>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唐先生从厦门大学到山东大学为海洋学教研室主任。唐老师讲授海洋学,声音洪亮,讲解条理清晰,分析问题易懂,关心学生,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海洋学人才,如陈宗镛周天华夫妇、陈则实、侍茂崇等近20名弟子。唐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谦和的处世之道、对海洋学的执着和深情、对学生的关心与爱护以及“谆谆教导、诲人不倦”的精神,他的品格和学术成就是留给后人的珍贵财富。</p><p><br></p><p> 综观唐老师一生,爱国之心、报国之志非常强烈、非常执着,“爱国奉献,任劳任怨”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p><p><br></p><p> 唐先生是中国海洋调查的先驱,自20世纪30年代投身海洋调查事业,北到渤海,南到海南岛,都留下了他的足迹。1958年9月开展的“中国近海海洋调查”(简称“全国海洋普查”),山东大学派出近200名师生参加为期近两年的调查。陳则实先生也参加了这次调査,在天津全国海洋综合调查办公室,负责资料整理工作。唐老师不仅关心这项调查,也经常指导工作,将成果用于教学中。对此他感叹:这项调查是他在山东大学海洋系执教6年后,见证的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全国大规模海洋调查,其规模之大前所未有,成果丰富,影响深远,是中国海洋科学史上的里程碑。只有新中国才能做到。这表达了他的爱国之心。</p><p><br></p><p> 胶州湾畔,风起云涌,潮涨潮落,几代海洋学人薪火相传,为海洋事业的发展作出突出的贡献,为海洋强国而努力奋斗。过去的海洋学家、现在的海洋学家、未来的海洋学家共同谱写海洋强国梦,筑梦深蓝的华章。</p><p><br></p><p> 谨以此文向唐老师表示深切的怀念和崇高的敬意。</p><p><br></p><p> 以上摘自陈则实先生写的“序”文</p><p>(陈则实先生是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原所长2022年1月)</p><p><br></p><p><br></p> <p><br></p><p>海洋先驱唐世凤先生</p><p><br></p> <p><br></p><p> 《忆唐世凤师》一一郑执中</p><p><br></p><p> 唐世凤师是少数“中英庚款”的留学生之一,是当时我国唯一的海洋学博士。他在英国利物浦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时,正值我国抗日战争的最艰辛时期,他满怀爱国热情,毅然携眷归国,从事我国海洋调查考察工作,为我国新兴海洋科学的催生贡献其毕生精力。</p><p><br></p><p> 一、初逢唐师</p><p><br></p><p> 我初次认识唐师是在1942年秋,时吾师适自福建永安欲返江西,途经长汀,在长汀厦大生物系作有关海洋调查工作的学术报告。他认为我国要着手进行海洋调查考察,外国的调查设备与调查方法,我们不可能也无法照抄照搬,必须根据我国国情来改虑。他举例说他们所在的海洋组经费非常困乏,哪来的钱购置外国的仪器设备?他们在东山岛测量海流的仪器,是他自己设计制作的十字架形木板海流计。他还提到在英国所通用的浮游生物网型,在我国海域是否适用,要等到实际应用在各海区后才能作出定论。他十分强调海上实践的重要性,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p><p><br></p><p> 二、艰苦创业</p><p><br></p><p> 抗日战争中、后期,中国沿海只有福建一带,尚可进行海洋考察调查工作,故前中国地理研究所海洋组就设在福建,当时福建省省会迁永安,福建气象台就建在永安气象山。海洋组即借用气象台的一栋房子办公。1943年我毕业厦大生物系即应聘为海洋组助理员,在唐师领导下工作。整个海洋组的人员编制。只有研究员二人,唐师和马廷英(中国海洋地质学前辈)。另外就是我和一名临时工友。当时办公费并一应经费几乎没有着落,没有仪器设备,全部调查考察费用靠福建省盐务局资助,免强支持,在这样条件万难的境况下开展工作,若非有唐、马两位前辈那种坚苦创业的精神,实难以支撑下去!</p><p><br></p> <p> 1943年9月初,唐师领着我和一位临时工友出发在福建沿海考察调查,此时因抗日战争,沿海公路全部破坏,内地永安公路只通到大田,自大田徒步跨过戴云山,从黎明启行,夜晚才抵达隘门街。这一带(大田至德化)皆属一个土匪婆割据区,隘门街乃土匪窠穴所在,事前必须由前国民党福建省政府与匪婆打通关系,方能平安过路与宿歇。翌晨由匪婆派人带路护送至永春县蓬莱乡,再从莲莱乡公所派人带路到永春。在永春遇暴雨阻遏,耽搁了三天才搭溪船历过许多险滩来到泉州,后由盐务局方面介绍前往莲河盐场和东石盐场。我随唐师在南安晋江沿海调查考察后,唐师便选定石井港设立海洋工作站,留我一人住石井负责站务,主要任务是观测潮汐。唐师独自继续前行,往惠安、莆田,转回永安。爬山越岭路途辛苦劳顿。可想而知。</p><p><br></p><p> 值得提起的是:当时海洋组,工作条件困难重重,经费、人员配备、实验设施,处处在在遇到棘手,而唐师与马廷英教授二人的调查研究工作未曾稍懈,并且还将他们研究成果汇集成册,出版了好几期《海洋集刊》,而这几期论文集是开我国海洋科学专门刊物的先河。</p><p><br></p><p> 唐师在南安石井设立的海洋工作站,有连续两年四个月的潮汐记录(自1943年9月开始至1945年12月结束)。解放后,院校调整,唐师调往山东大学海洋系后,经把这部分记录分析整理撰写成文。因这份资料记录石井港潮汐情况甚详,具机密性,故交由海军保存。</p> <p><br></p><p> 三、创办厦大海洋系</p><p><br></p><p> 1945年8月中旬,抗战胜利,台湾光复,马廷英教授调任台湾省博物馆馆长,后来在台湾大学创办台大海洋研完所,马自任所长。而唐师即于当年转入厦大与汪德耀师合作,于1946年成立海洋系,并筹创中国海洋研究所(院系调整后停办),唐师兼任系主任与所长。</p><p><br></p><p> 唐师认为中国海洋学必须大力发展,而培育海洋学人才尤为首要的一环,他成立海洋系目的就是:要为国家培育这方面的人才。为此,他一方面向海外搜罗中国名学者归国共事,郑重师与克拉克博士就是唐师延聘归国的;另方面唐师又藉助厦大原有生物系老师共同进行工作。在不可为而为的情况下开始其培育海洋学人才的理想工作。这种系、所协作培育人才,是个正确的方向。因局限于当时的环境条件,一时未能作出显著成绩,然而唐师此种开拓事业的远见与精神,是令人佩服与效尤的。</p><p><br></p><p> 在培养学子方面,唐师十分重视学生海上的实习经验,那时系里、所里没有自己的调查船,连一条小舢板也没有。唐师曾两度借用厦门海军要塞的炮艇带领学生出海实习。第一次在浯屿与小金门海面。第二次借同较大砲艇,开往金门、围头湾、石井港。</p><p><br></p> <p><br></p><p> 当时唐师,师母王敏教授、郑重师等一致认为海洋学应是一门综合学科的整体,它必须是物理海洋学、海洋气象学、海洋生态学、海洋化学,海洋地质和水产资源等学科紧密相互配合与联系,这从后来海洋系廷揽了海洋生态学、鱼类、藻类、水产资源、气象各学科的教授可以体现出来。</p><p><br></p><p> 解放后,中国海洋科学的蓬勃发展,厦大海洋系毕业生,起了重要骨干作用,这不能不归功于唐师、郑重师与汪德耀师艰苦经营,以及厦大海洋系、生物系诸教授与诸同仁通力合作。</p><p><br></p><p> 四、师表风范</p><p><br></p><p> 唐师虽然是中国第一位海洋学博士,他不以此矜人傲物。他为人谦虚自处;工作上任劳任怨;对同事朋辈,待之以诚;对莘莘学子,诲人不倦;对开展海洋科研事业,有独到的见解与开拓精神,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事无大小,他都能严格要求。毫不含糊;对后辈要求也不稍放松。记得我书写文字,好用行草,甚至图表的数字,也不成规矩。唐师见了,随时给予指点,他说,科学记录,字划应当循规蹈矩,潦草不得,并给我以示范。他还给我指出,写作科学论文,用词要简练明晰,论述问题要合乎逻辑性,组织图表应注意紧凑。他的谆谆教导,至今我还记忆犹新。唐师也没有忘记随时随处鼓励后进,那一次,他带学生出海到浯屿实习,上下炮艇,我帮助摇竹筏,唐师很高兴地对我说,这种摇竹筏的水上常识,你不要小看它,既掌握了,就不可轻易放弃,有时会用得上的。足见唐师虽在小事上,也不放过教诲后进的机会。</p><p><br></p> <p><br></p><p> 1956年,我到山东青岛中国海洋研究所工作,与唐师再吾时(他在山东大学海洋系,今海洋大学前身)。因彼此住处相邻,得随时聆听唐师教言。记得他曾多次告诉我“海上经验是对每个海洋工作者是非常宝贵的,你应当趁着壮年多争取出海。”他这番话给我很大助益。</p><p><br></p><p> 对海洋系出身的同学,唐师都一样关心。每听到谁有什么进步,有什么成就,便喜形于色,赞不绝口。记得那一年,他看到厦大海洋系毕业生郑文振在潮汐研究方面的成就时,曾经在多人和我面前赞扬过几次。</p><p><br></p><p> 唐师不仅在学术上指导后辈不遗余力,对后辈的日常生活也关怀备至。他个人生活十分俭朴,随遇而安,烟酒不染,更无其他不良嗜好,他性情随和,未曾随便动怒。即使教育孩子也从不粗声厉气。他与师母相敬如宾,互助互爱。到他家里做客,总有一种温良的感受,正因为这样,他也希望其后辈有同样美满的家庭生活。记得我儿出生后,那时我家住鼓浪屿三丘田宿舍,唐师家住厦大白城宿舍,他特地携两大罐奶扮作为礼物从厦门渡海来祝贺我们。他还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而今你是当爸爸的人了,责任加重,以后应当考虑如何处理好学习、关照家庭的事,要学会安排家庭经济……。”至今思之,犹深为感念!</p><p> 郑执中</p><p><br></p> <p><br></p><p>郑执中夫妇和儿子郑融影于厦门大学</p><p><br></p> <p><br></p><p>忆唐世凤先生一一郑执中</p><p>庆祝厦大海洋学系创办五十周年厦门大学报刋登载</p><p>1996年9月30日</p><p><br></p> <p><br></p><p> 《师生携手石井验潮》</p><p><br></p><p> 唐世凤从事海洋科学研究的起点在厦门大学,他在福建从事海洋调查工作,必然要与这所高等学府建立学术联系。</p><p><br></p><p> 面对战火威胁,1937年12月24日,时年35岁的校长萨本栋带领国立厦门大学全体师生开始内迁,目的地是距离厦门800里外的福建山城--长汀。厦门大学因此成为当时粤汉铁路线以东仅有的国立大学,也是最逼近战区的大学。</p><p><br></p><p> 1942年秋,唐世凤应邀到内迁至长汀的国立厦门大学生物系,做一场海洋调查工作的学术报告。他的执着和敬业精神,深深打动了听讲的学生,其中就有郑执中。唐世凤的讲座结束后,勤学好问的郑执中立马向唐世凤先生请教,问了他好多问题。唐世凤在一一解答后,对这位年轻人刮目相看,饶有兴致地询问了郑执中:来自福建什么地方?将来毕业后有什么打算?</p><p><br></p><p> 1943年夏天,郑执中在国立厦门大学生物系毕业,受聘于陈嘉庚创办的集美中学。结果,唐世凤出面“抢人”,中国地理研究所海洋组将郑执中纳入“麾下”了。</p><p><br></p><p> 原来,郑执中毕业后,从长汀到集美途中,取道永安,顺道去看望唐世凤先生。</p><p><br></p><p> 2012年9月2日,郑执中的儿子郑融在科学网个人博客发表《想念石井》一文,谈到了当时的情况:</p><p> 【我父亲还在厦大读书的时候,唐先生曾到厦大作过学术报告,我父亲向他请教过一些问题,给他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而父亲也终生尊唐先生为师。</p><p><br></p> <p><br></p><p> 唐先生知道我父亲已经毕业,便劝动了我父亲放弃集美中学的工作,留下做他的助理员。他说他正好有意在我父亲的家乡石井进行潮汐观测,希望由父亲来承担这项工作。恰好集美中学的校董陈村牧先生也在永安办事,唐先生便把陈先生请来,当面办妥了这件“半路劫人” 的事。①】</p><p><br></p><p> 郑融在这篇文章中,还透露出一些信息,例如海洋组的人员设置:“当时在中国地理研究所海洋组工作的,除了唐世凤先生,还有海洋地质学家、古生物家马廷英先生和一位姓石的女助理员,这位女士也是厦大毕业的,但不久就离开了。石女士走后,加上一位工友,整个海洋组也就剩下四个人。唐先生带着工友到晋江、莆田沿海进行考察,马先生正忙于研究论文的出版事宜。” ②</p><p><br></p><p> ①②郑融:《想念石井》,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063-608474.html.</p><p><br></p><p> 郑执中加入海洋组后,承担起唐世凤交给他的一个重要任务,在郑执中的家乡石井建一个验潮站,进行潮汐监测。</p><p><br></p><p> 石井是位于福建东南沿海的一个海滨小镇,具有得天独厚的位置。石井在厦门的东北方向,离厦门不到100千米。它与金门隔水相望,还临近福建省另一个重要的城市泉州。它在泉州以南的围头湾处。围头湾自南向北深入,形状狭长,也被称为马江。石井位于马江入海处,是古代泉州海上交通的必经之地。</p><p><br></p> <p><br></p><p>石井</p><p><br></p> <p><br></p><p> 石井之所以被称为石井,有个说法,西面有个白鹤山,山上有清泉流下聚而成井。井壁及井底,皆天然岩石。此井距海只数步,涨潮时,海水灌入井内,据说过后井水依然清淡,不含咸味。</p><p><br></p><p> 石井港是闽南主要贸易口岸之一,宋设“石井镇”置“巡检司”,为海防前沿要塞,明建“靖海寨”,筑“烟墩铳城”,是抗倭平寇的主要阵地。</p><p><br></p><p> 南安石井港有悠久的海外交通史。唐代,就有奎霞林灵仙造船通印尼。明朝石井郑芝龙、郑成功父子强大船队航线就开往东南亚。至明崇祯六年(1633)郑芝龙船队,有船千艘;盖上“南安石井郑氏印记”的牌照,前往海外诸国贸易;1662年,郑成功大船队兴师渡海,收复台湾。</p><p><br></p><p> 石井这个沿海小镇,是明末清初的风云人物郑芝龙的出生地,是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故乡。1604年,郑芝龙出生于石井,通晓各国语言,进行海上贸易,也被官方认定为“东南沿海第一大海盗”,建立了一支实力强大的队伍。</p><p><br></p><p> 郑芝龙在17世纪中国明朝海禁与世界海权勃兴的时代背景下,以民间之力建立水师,并于1633年在泉州金门岛的料罗湾海战中成功击败西方海上势力。</p><p><br></p><p> 郑芝龙的儿子郑成功出生于日本。郑成功7岁时,回到父亲的出生地石井。石井最有名的古迹当属“海上视师”的石刻。据说,这是纪念郑成功在石井屯兵刻下的。郑成功从这里出发,率领海军收复台湾。如今,石井保存着很多郑成功的历史遗迹。</p><p><br></p> <p><br></p><p> 唐世凤选择在石井建验潮站,出于石井具有独特深厚的航海历史,也出于石井险要的地理位置。</p><p><br></p><p> 石井验潮站的建立大约是1943年秋,办公室设在石井钟楼,挂牌“中国地理研究所海洋工作站”。</p><p><br></p><p> 所谓“钟楼”,实际上是华侨所建的楼房。先前曾在其上挂了一口钟,若有敌情,便敲钟报警,“钟楼”因此得名。</p><p><br></p> <p><br></p><p>石井钟楼(验潮站办公室)</p><p><br></p> <p><br></p><p> 唐世凤给郑执中留下一枚中国地理研究所沿海考察团的印章,需要与外面有关部门联系业务时,就靠这枚公章。</p><p><br></p><p> 郑执中的主要工作是验潮,即测量潮汐的时间和高低变化,还测量海水的比重等。</p><p><br></p><p> 郑融在《想念石井》文中,详细地描写了父亲郑执中如何开展工作:</p><p><br></p><p> 【当时的测量工具非常简陋,只有一支比重计,两把自制的标尺,一只手表,以及父亲自己在尚未建成就半途而废的码头壁面上划的刻度。其中一把标尺安放在近岸的石坪附近,测量涨潮的水位,另一把放置在较深处,测量退潮的水位。废码头壁面上的刻度主要用于校对的目的。那时为了校正手表的时间,每次都跑到8千米外的莲河盐场去,因为石井附近只有该盐场有电台可以校对时间。石井一个名叫许培基的热心少年人有时帮着一起去作测量。与此同时,唐世凤先生给父亲一个他从英国带回来的浮游生物网,父亲用它来采集一些海洋生物的标本。并在本地牡蛎养殖场做了一些关于牡蛎的自然生态问题的探索。①】</p><p><br></p><p> ①郑融:《想念石井》,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063-608474.html</p><p><br></p><p> 石井验潮站也是福建省海洋考察团在石井设立的海洋观测站,存有连续31个月的观测记录。唐世凤亲自参加,负责温度、盐度、海水透明度、潮汐和海流观测。</p><p><br></p><p> 石井验潮站收集了大量的海洋数据,唐世凤和郑执中据此以“石井港潮信常数”为题共同写了一篇论文,于1957年交给海军有关部门。因论文数据属于军事机密,所以论文未能公开发表。</p><p>1996年9月30日,厦门大学海洋系庆祝创办50周年之际,郑执中为《厦门大学报》撰写了《忆唐世凤先生》的文章,第一次公开谈到了石井验潮站的往事。</p><p><br></p> <p> 2004年,为纪念唐世凤先生100周年诞辰,郑执中把与恩师唐世凤合作撰写的论文《石井港潮信常数》公开发表。</p><p><br></p><p> 这篇论文的概要如下:</p><p><br></p><p> 【石井港,是福建南安县的港口。石井海洋观测站的工作,主要是每日观测潮位,兼测海水比重、水温及气温。观测工作自1943年11月27日起到1946年8月26日全部结束。共得每日观测潮位记录31个农历月,其中38小时的连续观测一次。海水比重、水温及气温等观测,各得24个农历月的记录。根据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石井港14种潮信常数数值以及海水比重、水温、气温等年变化的平均值。所得潮信常数数值包括:高低潮间隙、大小潮高低潮潮高、大小潮潮差、平均高低潮潮高、平均海面及其季节改正数、四大分潮的迟角及其振幅。上述数值对该港沿海海港建设、潮汐预报、水文预报等工作,都有参考价值。 ① 】</p><p><br></p><p> ①唐世凤、郑执中:《石井港潮信常数》, 《海洋湖沼通报》2004年第4期,第6页。</p><p><br></p><p> 今天的人们读到这篇论文,对唐世凤博士、郑执中教授在当年如此艰难的条件下,做出如此卓越的成绩,定会心生感慨。</p><p><br></p><p> 这篇论文发表时,唐世凤先生已经逝世33年。不管世事如何变化,唐世凤、郑执中把名字“写在”了石井的海潮上。</p><p><br></p> <p><br></p><p>唐世凤博士全家合影1958年</p><p><br></p> <p><br></p><p>海洋先驱唐世凤先生</p><p><br></p> <p> 唐世凤博士、郑执中教授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在当年艰难条件下做出卓越的成绩和贡献深表怀念和崇高的敬意!</p><p><br></p><p><br></p> <p><br></p><p>郑执中教授1956年回国</p><p><br></p> <p><br></p><p>郑执中教授简介:</p><p>1917年出生于福建南安石井,(与郑成功同宗同族同祖),2011年逝世于澳大利亚。</p><p>因是遗腹子家庭经济贫困,初中、高中只花四年在校学习(全靠自学)考入厦门大学生物系,1943年毕业。</p><p>毕业后任中国地理研究所海洋组助理员,负责石井港测潮站工作。</p><p>1944年创办石井延平中学。</p><p>曾任厦门大学海洋系助教。</p><p>到菲律宾大学读硕士博士,兼任菲律宾华侨中学教师。</p><p>1956年与钱学森教授同时期回北京。</p><p>归国后长期从事海洋生物学研究,是中国微型有孔虫研究的先驱和奠基人以及中国科学院海洋浮游动物学科的创建者和带头人。</p><p>先后主持全国海洋综合调查,为开发石油作出贡献。</p><p>1979年受福建省科委委托在厦门创建福建海洋研究所,并兼任两届所长。</p><p>历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及南海海洋研究所(广州)研究员,学术顾问。</p><p>担任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理事长,福建海洋学会、 中国原生动物学会常务理事。《热带海洋》主编,《台湾海峡》副主编。</p><p>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p><p>获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成果奖三等奖。</p><p>著有海洋调查等专著, 并发表系列有关中国各海区有孔虫分类区系与生态研究论文,以及发现了一些新属新种。</p><p>担任硕士生导师,培养科研人才。</p><p>促成石井港建千吨停泊码头。(郑执中教授以第一手测量潮汐数据科学的论证,论证会一致通过)。为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故乡带来繁荣。</p><p><br></p><p><br></p><p>1990年石井港码头建成5000吨级码头。</p><p>2002年开通了与金门货运通行。</p><p>2006年6月泉州、金门客运航线开通、石井港至澎湖马公港客货运航线开通。</p><p><br></p> <p><br></p><p>中国新闻网报道</p><p><br></p> <p><br></p><p>郑执中纪念文集</p><p><br></p> <p> 感谢唐世凤博士的儿子唐乐永先生赠送这部珍贵的书!</p><p><br></p><p> 此文系:郑执中教授的儿媳妇(郑融慱士的妻子)王彩霞编辑</p><p><br></p> <p><br></p><p>(从右往左)</p><p>前排:郑执中教授 贺逸女老师</p><p>后排:郑 融博士 郑王彩霞</p><p><br></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