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儒家创始人,至圣先师,文圣人,文宣王,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这些称号都来自于我们所有人都很熟悉一个人——孔子,孔子的地位可谓是“望之弥高,钻之弥坚”,</p><p class="ql-block">而我们今天要讲的事是关于孔子的后人的故事,众所周知孔氏作为儒家的标杆,已经传承了近两千五百年,对于这个神秘而清晰的家族我们知之甚少,我们可能都认为,孔家肯定是家学渊博,族中每个人都像孔融一样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p> <p class="ql-block">孔家首位状元,两次拜相,就任国公</p><p class="ql-block">孔纬是孔子第四十世孙,但他并不是孔氏嫡系子孙,所以他并不能继承家学,再加上他自小父母双亡,因此考科举变成了他改变命运的唯一方法。功夫不负有心人,唐宣宗大中十三年孔纬考中状元,被授予校书郎(皇帝的秘书)的职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僖宗乾符年间孔纬调出宫廷任御史中丞,他为人正直,嫉恶如仇。由他掌握法纪后,朝廷内外不施加刑罚而纲纪整肃。此后历任户部兵部吏部三部侍郎。他主管诠选官吏事务,一举一动都严守法令,权臣势要向他托情,私下给他的书信堆满案几,他从不去看,执政大臣大为恼怒,将他改任为太常卿。</p> <p class="ql-block">孔纬对李唐皇室忠心耿耿。黄巢起义军攻下潼关后,僖宗仓皇逃往四川,他事后也历尽艰辛,辗转到了成都,被任命为刑部尚书。僖宗从凤翔逃到宝鸡后,孔纬是少数追随者之一。并奉命返回宝鸡,督促百官见驾,虽未完成使命,却觉察到了凤翔、邠宁军在部署劫驾,立即单身返回宝鸡,上书说:“关城小邑,不足以驻六师,请速幸梁州。”第二天,皇帝一行离开宝鸡,刚入散关,邠岐兵就包围了宝鸡,若不是孔纬建言,皇帝就危险了。</p> <p class="ql-block">孔纬保驾有功,被提升为宰相。僖宗死后,孔纬被任命为山陵使,按惯例不再入朝,昭宗见他乃忠义之士,令其照常处理政务。京城屡遭战火,太学被焚,昭宗又让其兼任国子监祭酒,负责修葺太学堂。</p><p class="ql-block">孔纬为人“器志方雅,嫉恶如仇。既总宪纲,中外不绳而自肃。”即使是对“权势薰灼”的权阉及强藩,也“未曾假以恩礼”。</p> <p class="ql-block">据统计,我们国家自从开始科举,直到清朝光绪年间科举废除,一共出过生了592名状元(一说504人),如果再加上其他非正朔政权选考的状元以及各代的武状元,中国历史上总计可考的文武状元为777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