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2023年4月10日,我们结束了219国道中越边境的旅行后,因急于进西藏,只在途经的西双版纳、腾冲等地做了少许逗留,后沿着中缅边境的219国道,走进了怒江大峡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怒江大峡谷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横断山脉的三江并流地区,我们沿着峡谷一路北上,一直走到滇藏交界处的怒江傈僳族州贡山独龙族县的丙中洛镇,纵深300余公里。之后,经德(钦)贡(山)公路翻越横断山脉的碧罗雪山,进入澜沧江大峡谷。如今,这条线路已成为滇西旅游大环线的一部分,逐渐被旅行爱好者所关注。</span></p> <p class="ql-block"> 滇西旅行,理解横段山脉和三江并流很重要,心中有沟壑,眼中观山河,只有领会大自然的奇妙,才可唤起旅行激情,增加对大自然的热爱,使之精神升华,思想融汇于历史人文之中。</p> <p class="ql-block"> "横断山脉",是远古造山年代地质板块的相互挤压,在我国西南地区形成的一道道隆起的褶皱山梁,古往今来,这些万丈褶皱,束缚了人类活动的空间,使这里深藏独特自然风光的同时,也构建了多样性的历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 而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条大江,顺着横断山的褶皱鸿沟,自北向南咆哮而下,一直流淌到了滇西北,在这里又形成了三江并流的壮丽景观。</p> <p class="ql-block"> "三江并流",是指在高黎贡山、碧罗雪山、云岭和沙鲁里山之间并行流淌的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三条大河,并行流过的区域南北长170公里,东西宽最窄80公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三江并流"气势磅礴,神奇震撼,呼啸而下,志存高远。三条大河并行流出滇西北后,西边的</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怒江甩头向西,改为国际水道,进缅甸后称萨尔温江,义无反顾的注入印度洋;中路澜沧江一路南下,穿云南过越南,后更名为湄公河,流淌于中南半岛的6个国家,在那里成就了中南半岛的文明。而东路金沙江,则拐头向东,成为了我国的一条内河,以长江上游水系容纳百川,演绎出了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无数千古故事,为中华文明做出了卓越贡献。</span></p> <p class="ql-block"> 我们行走的怒江大峡谷,就在三江并流的核心区,这里有世界级的风光,也因特殊的地质环境,孕育出了独特的人文景观。</p> <p class="ql-block"> 怒江大峡谷因河道狭窄,江水湍急,峡谷两岸没有因河水冲刷而生成的谷地,这里少有沿江边逐水草而居的历史人文,生存在这里的独龙族、普米族、傈僳族、怒族等少数民族,其村落不是悬挂在半山腰就是深藏于大山之中。</p> <p class="ql-block"> 我们走进的第一个人文景观是知子罗,这是一座沿20多度山坡,爬行近30公里才能到达的空中之城。据记载,这里在四十多年前,曾经是一个叫碧江的小县城,小县城小的不能再小,并且,当年还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政府所住地。这里虽深藏于大山之中,但曾也有过繁荣,据说自清末以来,这里就是方圆百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如今的知子罗得名,是取自于当年小城的一条街名。</p> <p class="ql-block"> 然而,小城很不幸,传说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有专家预测说小城要被山洪和泥石流所淹没,于是,傈傈族州的党政机关全体下山,搬进了怒江大峡谷入口处的如今泸水市六户镇内,碧江县制不久也随之被撤销。</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知子罗,成为了一个旅游景点,吸引人的是几十年前政府机关搬迁后遗弃的几十栋平房,展示的是人去楼空的残垣断壁,破旧的街景和墙上斑驳的时代标语遗迹,这里被按下了时光的暂停键,自然风光中被镶嵌进了几十年前的社会背影。走在知子罗街头,让人对这里的旅行产生纠结和困惑,来这里是要看人文吗?还是看自然风光吗?好像都不是,这里似乎是应该看人与大自然的互动。</p> <p class="ql-block"> 知子罗山脚下的不远处,有一个叫老姆登的怒族人村庄,这里有一座号称是西南最大的基督教教堂,教堂引起了我们的兴趣。</p> <p class="ql-block"> 19世纪末,基督教传入我国西南地区时,一般认为有两条途径,一条是法国人从越南方向传来的天主教;另一条是英国人从缅甸方向传来的新教,两条布道路径虽南辕北辙,但老姆登教堂的西南最大,足以证明这里就是传播弥赛亚精神的重要支点,如果教堂是法国人传教士所修,应该是从澜沧江流域翻过碧罗雪山所至,如果是英国传教士所建,则应是跨过怒江,再去澜沧江所为。</p> <p class="ql-block"> 从英法两国传教士十九世纪相反的布道路径猜想,知子罗应该具有得天独厚地理价值,当年它作为方圆百里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应该是连接怒江和澜沧流域,甚至是接通藏南、康巴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猜想,在知子罗的后山中,一定有一条穿越碧罗雪山的秘密孔道,而且,很可能还是一条通往西藏的茶马古道。这些仅仅是旅行中的突发猜想,无意去做历史考证,但愿这些猜想能与近代滇西北和藏南地区的历史文化相吻合。</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知子罗,以其残缺美成就了戏谑当年专家不靠谱的典故。其实,州政府搬迁下山的根本原因,是德(钦)贡(山)公路的开通,是人与大自然的互动使知子罗丧失了原有的功能和价值,这些不能算是题外话。</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从知子罗和老姆登下山后来到的第二站是丙中洛。丙中洛位于云南和西藏两省的交界处,属僳傈族州贡山县管辖,怒江水在这里的落差最大。历史上进入西藏的茶马古道即现在的219国道从这里经过。如今,茶马古道已成为从云南进入西藏的一条最具挑战性的道路,被称之为"丙察察"。"丙察察"是指从丙中洛出发,经西藏察瓦龙镇后到达察隅县的这段道路,由于道路全长2 0 0多公里都是非铺装的山路,途中要翻越4座雪山,因其道路艰险,故成为旅行勇敢者青睐的进藏挑战路线,走丙察察进藏,已成为值得炫耀的时尚。对此,我们也曾经有过蠢蠢欲动,也曾觊觎和动心过,但由于年龄偏大,顾虑太多,最后只能走近丙察察的起点,只能近距离的看看,悻悻留影,最后决放弃而转道318川藏南线。</p> <p class="ql-block"> 丙中洛镇现在只有几千人口,多是傈僳族、藏族、独龙族、怒族等少数民族。这里的旅游推销词是"人神共居的地方",被描绘的美轮美奂,但由于我们走到这里关注的热点不是自然风光,心里惦记的是"丙察察"和德贡公路,所以,没感觉到人神共居的美妙,只是在秋那桶村和雾里村简单的转了转,露营一宿后就直奔捧当大桥,那里是走德(钦)贡(山)公路,翻越碧罗雪山去澜沧江流域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 德贡公路是东起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西至傈傈族自治州贡山县的一条山中公路,公路从碧罗雪山横向穿过,连接了怒江和澜沧江两个大峡谷,公路全长9 6公里,最高峰海拔5000多米。德贡公路堪称可与新疆的独库公路比美,我们是受到这一诱惑,专程前来感受的。</p> <p class="ql-block"> 由于横断山脉的地质结构复杂,不到1 0 0公里的公路整整修了11年,尔后,仅仅通车半年,就因泥石流而全线关闭,我们很幸运,就是在这仅仅开通的半年内来到了这里。走在路上,落石、塌方、断树随处可见,残留的积雪,倒下的枯树、散落的飞石、以及弥漫的云雾,都可瞬间使人心情变得沉闷,而从云雾中穿出来时,远望碧罗雪山上的风光,心情又能变得豁然开朗。走过德贡公路,能给人一种鸟瞰自然,穿越时空的感觉,这是一种独特的难以言喻的旅行感觉。</p> <p class="ql-block"> 从丙中洛到澜沧江,如不走德贡公路翻过碧罗雪山,只能沿219国道原路返回,要经大理多绕行800余公里。德贡公路因其险峻而传奇,又因传奇而令自驾游爱好者所神往,走德贡公路不虚此行。</p> <p class="ql-block"> 翻过碧罗雪山后,我们进入了澜沦江流域,眼前就是梅里雪山,离走进西藏也越来越近,于是,我们决定在德钦县进行战略休整,一边观赏梅里雪山上的日照金山,一面在酒店做高原适应调整,然后沿318国道进军西藏。</p> <p class="ql-block"> 然情况是在不断的发生变化,老伴和旅友都在德钦出现高反,接着又出现严重的眩晕,我们不得不撤退到低海拔地区,几经辗转退回到了玉龙雪山脚下。</p> <p class="ql-block"> 撤退中我们沿着澜沧江大峡谷一路南下,一直退到大理,我们行色匆匆,在澜沧江大峡谷中拂光掠影,虽有遗憾,但也算是完成了一次滇西大环线的旅行。留下遗憾,留下悬念,化作动力,变成心愿。4月2 2日,我们从云南大理返程。</p><p class="ql-block">(因旅行变故,未能留下实时记忆,过后整理,留做回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