萦绕于心中的老屋——《邹家宅》

紫依

<p class="ql-block">萦绕于心中的老屋——《邹家宅》 </p><p class="ql-block">文/紫依</p><p class="ql-block"> 叔叔(岐叔)是个心思缜密且怀旧的人,为了不让后辈们忘记邹家的老屋,叔叔用文字详细的记录了老屋的原貌并绘制了老屋的平面图。</p><p class="ql-block"> 当我打开叔叔(岐叔)写的《老屋》一文时,仿佛我已坐在老屋的四合院前,老屋的柳树下,正在和老屋对望侃侃而谈,好像看到了一间间厢房里都堆满着故事,听到雨珠儿滚落在天井里迸溅出玉落银盘透彻的清脆。</p><p class="ql-block"> 记得,我是与他十指相扣走进老屋的,那一刻,我俩叩响了老屋安静的大门,从此,我便是邹家的儿媳,也如一条汇入大江的小溪,延续着邹家的血脉。</p><p class="ql-block"> 我俩绕过天井走到正对着大门的堂屋,由于长久没人居住,老屋真的老了,只有墙上挂着的祖父的照片透过天井漏下的光亮,在人间沉默,注视着老屋,注视着走进老屋的我和我的爱人。</p><p class="ql-block"> 我久久凝望着祖父的照片,紧扣的长衫立领衬着他棱角分明的五官异常俊美,微微上扬的嘴角,漾着令人暖心的笑容,难掩翩翩风度,他中等身材不算粗犷,但骨子里散发着傲视天地的强势,他一生娶有两房太太,养育十一个儿女,其中最小的儿子(小贤)儿时患脑炎留下后遗症,致使语言表述不清,祖父及家人反倒会给予他更多的爱,他很爱笑,说着不清不楚的话很是搞笑,亲人们都非常喜欢他,关心他,老屋里充满爱,是一个爱的港湾,祖父与老屋一样,为儿女们遮挡着头顶上的一片天,且无风也无雨也温暖,试想那时的老屋里一定是多么的热闹且有生气。</p><p class="ql-block"> 邹家的老屋,虽没有碧瓦青砖雉堞的辉煌和厚重,却庇护着勤劳而安静的人家。它每天从江南烟雨的薄雾中升起缕缕炊烟,于日月星辰里迎回祖父和父辈们勤劳的身影,在黄浦江畔传来的最后一声汽笛声里安睡。</p><p class="ql-block"> 老屋历经的岁月长过祖父。却因了祖父,如一棵大树始终葳蕤而生蓬勃向上。在我的意识和思念里,老屋便也是我的老家。</p><p class="ql-block">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旧上海繁华,也历经磨难,老屋在岁月里迎着风,抵抗寒冬,万物芸芸,各归其根,祖父也难逃时代带来的厄运,责任和担当使祖父从不畏惧眼前的困难如老屋一样坚实挺立,老屋是父辈们曾经的天地和乐园,是他们温暖的方舟。</p><p class="ql-block"> 祖父的英俊一代代遗传着,在重孙辈们的脸庞上身影里依然能寻到他老人家的影子,深邃的大眼睛明亮可以容纳万物,他善学善思,善良大度,以善德行医,殷实着邹家的大门户,使其人丁兴旺。祖父也是个心怀大爱的人,他热心于教育,崇尚教育兴邦,于是在老屋边创办了“镇东小学”,战乱中,小学荒芜,停战后,他出钱出力将小学修缮一新,重新招生办学。</p><p class="ql-block"> 祖父重视家训,老屋被他铭典为“艺芝书屋”。艺,技术、技能、准则;芝,一种香草,比喻为德行高尚或友情环境的美好。</p><p class="ql-block"> 祖父是一位中医,常在老屋里为病人诊病,他热心的对待每一位患者,望、闻、问、切一丝不苟,反复把脉,深刻的思考都藏在眉宇间,他开药方,眼皮一抬,幽意离离,手下早已如九尾蛇在动,一会变成许多缭绕的小字,那是健康生命的密码。有时会遇到重患家属来老屋求诊,看到他们急切的眼神,祖父安排好手头的事,披上长衫,背起药箱就走,急病人所急,于垂危中救死扶伤,于伤痛中给予慰籍,这就是他老人家做为医生对病人的爱,只为治愈,祖父也成了周边远近闻名的好中医,老屋也自然的被很多人知道,祖父以身历行,默默为儿女们做出榜样,他是希望所有在老屋里生活过的人,都能以技能立世,德馨品懿,之后,老屋里先后走出四位医生,大伯、两位堂姐都随祖父从事中医,还有位堂弟(邹海东)不仅是上海十杰好医生,还是著名的眼科专家,他们从老屋走出,是邹家的骄傲,祖父的爱,能融入生命,随时光也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父亲、大伯、二伯、三伯、大姑、小姑、叔叔们都是践行着祖父严格的家训成长起来的,保留着祖父的美德,如鹰隼于邹家老屋的上空盘旋而旷远,使得邹家的后人们在全国各地在上海的各个领域都是佼佼者,我因是邹家的一员而自豪,有时也因无功德而赧赧然。</p><p class="ql-block"> 时光流转,九十年代上海是改革的前沿,浦东改造扩建老屋因征迁已不复存在,梦境般如尘埃散去,而每一位亲人对老屋的影像都会在回忆中浮出原型,在每一位亲人的心中,老屋就像缀在胸前的那粒纽扣儿,紧依胸前只为每天深情地抚摸,老屋是一直要老下去的,因为它承载的所有美好会永远深埋于我们心中。</p><p class="ql-block"> 我与老屋,自此那一别,也成了撑篙离岸时回眸撇下的莞尔。</p><p class="ql-block"> 而老屋一直萦绕于心,当我想起它时,心湖中便泛出它沧桑却沉稳的倒影,那吴侬软语皱缬的柔声里都是亲人的问候。</p><p class="ql-block"> 问君相思味,捻词缱意,含念遥祝,亲人们心中的老屋安好!亲人们安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紫依,现用名,覃依。曾用名,盛仕玲。土家族,湖南常德石门人,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公司员工,现居乌鲁木齐市,米东作协会员,半朵中文网专栏签约作家,曾有作品发表于(作家选刊)(石油文学)(教育报)(散文在线网)(百透网)等</p> <p class="ql-block">上海老屋前祖父留影</p> <p class="ql-block">祖父生活留影</p> <p class="ql-block">大伯在为病人看病</p> <p class="ql-block">二伯年轻时留影</p> <p class="ql-block">三伯年轻时留影</p> <p class="ql-block">父亲</p> <p class="ql-block">岐叔</p> <p class="ql-block">小叔(小贤)与我爱人老屋留影</p> <p class="ql-block">堂弟(邹海东)著名眼科专家</p> <p class="ql-block">堂弟在为病人做手术,工作中的男人最美。</p> <p class="ql-block">儿孙们与大姑妈留影(大姑妈右起第七位)</p> <p class="ql-block">写此文的初衷,源于岐叔对老屋详细的记录,也是荣幸能融入这么一个温情的团结的大家庭让我觉得有很多值得认真用文字把过去的事讲成故事给后辈门听,真切的感受大家庭的温暖祥和,老屋是一个家族的发源地,也是每一个走出去的人,念起它的名字就会心疼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翻拢老屋里的人和事尤如盘整缠绕于心上的一根藤蔓,凋零也凄美,葱茏又润心。</p><p class="ql-block"> 只是,我们在时间里稍作停留,老屋就老在了我们的心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