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最近在读李老师推荐的《父母的觉醒》这本书,书刚到就读了十多页。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在阅读的过程中,也许有不少地方会让读者感到不舒服。我建议所有产生过类似感受的人都把这种感性的冲动记录下来,然后暂停阅读,让自己与这种感受共处一阵子。我想这就是所说的记录、反思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前段时间,儿子跟着我整理了一下地下室,从犄角旮旯里他找到一摞关于东平文化、红色故事以及本地历史方面的书籍。趁我不注意,他悄悄的把书摆到他的书架上。上个周末,儿子写完了作业,我说我们去骑行吧!开湖了,我们去东平湖边看看,顺便给你点钱,我们买点菜自己做着吃。</p><p class="ql-block"> 为了欣赏秋季的大清河,我们绕行到了大堤上。一路上,儿子高兴跟我说着他刚开学的感受。走到古台寺村时,他问我这里是不是有个叫陈乐航烈士墓?我愣了一下,问他咋知道的?他说从你那摞书里啊,那些书我都看完了。当时我就想,果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随口夸了他一句,我儿子长大了啊,以后不知道的得向你请教了。儿子听了眼睛里放出了光芒,告诉我他以后会多读些历史方面的书。</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骑行中,儿子不停的告诉我注意旁边车辆,同时告诉我骑车技巧以及刹车碟刹、油刹等知识,四十多里路,我们走走停停就到了。在湖边买了条鱼,老板很热情,问我们要不要切成片,在我诧异的眼神中,老板很快就把鱼收拾干净,然后切片、分割鱼排。于是,说好的炖鱼就成了火锅鱼。回到老家,儿子让我把最好的肉挑出来,带回家给爷爷奶奶弟弟尝尝。</p><p class="ql-block"> 中午,我在厨房里做饭,儿子看着他喜欢的书。读到有趣的情节,他会搬个板凳坐到厨房门口读给我听。那一刻,仿佛又回到了他的童年,依稀记得我带他阅读绘本的情景。一转眼,他就长大了,学会了分享,学会了讨论,学会了爱家人…</p> <p class="ql-block"> 结合最近的阅读,我总结了书中以下几个观点:</p><p class="ql-block"> 1、鼓励。教养孩子的过程就好比让他们走钢丝,一步走错就会伤害一个小小的心灵;同样,一个适当的鼓励就可以让他们在空中昂首阔步。</p><p class="ql-block"> 2、摆脱居高临下的状态。</p><p class="ql-block"> 3、善于倾听孩子,尊重他们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4、发展孩子的本真,让他做回自己。</p> <p class="ql-block">李老师在给孩子谈心,鼓励孩子认真书写,多读书、读好书。最近孩子做作业比以前认真积极了,我想这就是鼓励的力量吧!</p> <p class="ql-block">书店里的语文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