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小时候读课文说到黄河,总说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9个省,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呈大几字形,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p><p class="ql-block"> 在一个天气晴朗的周末,我们一家去看了看母亲河,位于"几"字形右侧拐角处一角。</p><p class="ql-block"> 黄河在右侧拐角处三省交界地是河南的三门峡市, 西面是陕西省,东面是山西省,南岸是河南省。此次单记出潼关过黄河到山西省。</p><p class="ql-block"> 星期六一早,西安出发到潼关,走连霍高速G30,约2小时车程,140公里,73元过路费。从“港口”下高速后,潼关古城景区了就在左前方。</p><p class="ql-block"> 潼关既是一个地名,也是一座关名,历史中发生在潼关的战役太多了,因战略位置非常重要,所以从汉代建城开始,潼关便成了关中与中原之间的一座重要隘口。 潼关古城已不存在,就在原址上修建了一座古城景区,规模宏大,气势也很足,可能高温吧,不要门票的景区人迹稀少。匆匆走了一圈下山被景区山脚下一巷吸引,这条巷叫"水坡巷",还有点老街巷的味道。关中典型的小院落,分布在坡坡坎坎上,一条下沉式石子路把巷子分为左右两份,粗大的槐树散落在石基上、巷口、门旁,高大的树干伸出美丽的枝枝丫丫去抚摸灰色的屋顶和院墙,给这条古巷凭添了很多韵味。重要的是巷子里还有原住民,或坐在自家大木门前吸旱烟,或三三两两凑一起闲聊。其中一家院落干净整齐,花草满院,征得88岁老伯同意,在他家参观逗留闲聊了一会,老人家精神矍铄,思路清晰,热情好客,人称"潼关好汉"。</p><p class="ql-block"> 近中午了,我们去不远的潼关县城吃了最正宗的陕西知名小吃"潼关肉夹馍",说真的,确实正宗、确实好吃、确实便宜。</p><p class="ql-block"> 潼关古城风景区山下就是黄河。开车直接到了潼关古渡口,古渡口只有一块现代的潼关古渡门楼。穿过门楼走过木栈道,眼前就是黄河了,黄河在这里宽阔而澎湃,河面波涛涌动,河水浑黄,犹如一条巨龙从两岸中蜿蜒而过,浩浩荡荡奔向远方。</p><p class="ql-block"> 渡口不见当年码头的喧闹和威严,也没有人来人往的商客;河面不见货船和摆渡人,只有游客满眼的空旷和无尽的遐想。</p><p class="ql-block"> 虽说潼关古城、潼关古渡口不复存在,但美景仍在,山河仍在、历史仍存、黄河精神永在!</p><p class="ql-block"> 在潼关古渡黄河边看到的飞架在黄河两岸之间的高架桥近在咫尺,出了古渡口导航风陵渡,就上了黄河大桥。半小时之间就从陕西省潼关县切换到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风陵渡,真是一个快字了得。</p><p class="ql-block"> 风陵渡,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渡口,因为它北上山西,西进陕西,南下河南,扼三省之要塞,兵家必争之地。</p><p class="ql-block"> 风陵渡,渡口空旷,只有高彻的护河墙及平展的观景台,旁边就是环山而建的观景路然后直上从南到运城过太原到大同的高速主路。</p><p class="ql-block"> 风陵渡,这个名字很好听,"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扬过误终身",关于爱情关于名利关于事业,风陵渡都有传说。</p><p class="ql-block"> 风陵渡,站在这里,眺望远方,左手中原,右手秦川,脚下是滚滚黄河,多少壮怀激烈,多少英雄豪杰,都在凤陵而今无渡!</p> <p class="ql-block">潼关古渡</p> <p class="ql-block">水坡巷</p> <p class="ql-block">水坡巷</p> <p class="ql-block">水坡巷</p> <p class="ql-block">水坡巷</p> <p class="ql-block">水坡巷老伯家</p> <p class="ql-block">水坡巷</p> <p class="ql-block">潼关县城老字号肉夹馍</p> <p class="ql-block">过潼关到山西省界</p> <p class="ql-block">风陵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