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知青岁月•走出一中后那几年

张桂英

<p class="ql-block">【68届初一3班张桂英】</p> <p class="ql-block">  海棠依旧老校友群关于“走出一中后那几年”的征文活动发出半月有余了,这期间思想一直在斗争到底参与不参与?因为走出一中后我就是一名“知青”,虽然那几年的知青生活在我生命里程中是难忘的,但由于一直以来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评价有许多不同的声音,所以对这段过往岁月一直不知从何下笔进行回忆。最后我想,尽管有诸多的不同声音,但这场运动给很多知青带来的改变是不争的事实,绝大多数知青通过基层生活的磨练,吃苦耐劳精神得到了锻炼,丢掉了对人生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逐渐变的脚踏实地,更加务实地拼搏,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迄今为止,这场运动虽然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其带来的社会影响仍然存在,回忆并记录那段充滿人间烟火的点点滴滴,再次回忆当时的情景使我在倍感亲情、人情可贵的同时,也感悟到老三届坚韧的生存能力与知青生活的磨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更加充滿了生活自信。</p> <p class="ql-block">  ▲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在上山下乡的洪流中</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晚新闻联播发布了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最新指示,全国立即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高潮。学校第二天就进行了上山下乡动员,再翌日上午军训排长刘全跃就宣布了班里下乡去的地点:栾城县城郎公社北屯村,并要求大家散会后马上回家转户口,下午交上来。</p><p class="ql-block"> 我回到家里已经吃过午饭了,母亲正在午休。我到母亲房间把学校要求转户口的事告诉母亲,母亲并没有起身,睁开眼睛看了我一眼,漫不经心也说了一句:“着什么急呀?明天再去也不晚”。我说:“不行学校要求今天下午就交”。“没那么急,明天交也不晚”。母亲坚持她的说法。看母亲这个样子我着急了说:“不行,学校要求下午就交,再不去取派出所就下班了”。边说边走到桌子前边打开抽屉拿出了户口本立马就出了门。母亲看我着急忙慌的样子没说么,只是“咳……”的一声叹了口气。不知为何我对母亲这一声叹息印象很深。当时我还想,好好的,叹什么气呀?</p><p class="ql-block"> 当时交通很不方便,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军训期间我们都住校,办事全靠两条腿。办完迁移手续巳经近下午5点了,我急急忙忙找刘排长交了迁移手续并问:“没晚吧?交了多少了”?刘排长说:“不晚,你是第一个”。当时我对这么晚了才交了一个挺疑惑的。多数同学的迁移手续都是第二天交的,剩下几天陆陆续的都有人交。接下来就是市里给知青发一些买东西的优惠券,印象最深的就是买的够一个被面的人造棉布和一个褥单长的窄幅小粗布。几天的准备过后,十二月三十日石家庄第一批下乡知青就在锣鼓喧天的氛围中乘大卡车出发了。大卡车车头顶着红绸布扎成的大红绣球,配上车箱两则令人激动的红纸黑字标语,在“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音乐声中十几辆大卡车浩浩荡荡出发了,特别威风。</p> <p class="ql-block">  ▲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到了村里,在简陋的大队部院子里进行了分小队,北屯生产大队共有5个生产小队,我和其它7名同学被分配在了第2小队。到了小队后就到午饭时间了,小队长给我们8个人派到了8户社员家吃饭。</p><p class="ql-block"> 我去的那家是二队副队长家,在屋地下放着张小桌子是吃饭桌,菜不记得了,只记得干粮是黑糊糊的吃着拉嗓子的窝头,当时我还以为第一顿饭是忆苦饭,硬着头皮吃了一个,剩下一口实在吃不下去了,藏在手里出门时扔在他家猪圈给猪吃了。没想到第二顿还是难以下咽的伙食,我当时想怎么忆苦饭还连着吃呀?再后来我知道了这不是忆苦饭,当地农民就是这种生活水平。好在很快知青大队食堂开伙了,这才不吃忆苦饭了。过了一段时间后因人多不好管理,又改成以小队为单位开伙了。这期间打火底、拉风箱、做饭经历了不少的磨练,乡亲们看我们难,会过来主动帮助我们并教给我们如何打火底、如何养火等等,还教给我们如何蒸馍头、如何幹面条,过节气时也会送我们些吃的……在这里就不赘述了,但这个从不会到会的过程使我们的生活径验、生存能力有了极大的提升。</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我们就与社员一样开始了田间劳作。从冬藏备耕、春播施肥下种、夏季农作物管理到秋天收获种麦等等,一年的时间我们几乎对所有的农活和各类农作物的播种、管理和收获过程有了粗浅的感性的认识。从开始的春播施肥,背筐磨得肩膀红肿、疼痛难忍到后来的自然习惯。</p> <p class="ql-block">  ▲当时河北一带农村用的背筐,一般用来背粪、拾粪。</p> <p class="ql-block">  割麦时一抬头乡亲们已割到了头,而我们才割了不到一半的尴尬无助,最后总是在乡亲们帮助下才完成了的那种感激中收工,给棉花打杈时的闷热难忍的情景……这些劳作经历使我对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有了深刻的体会。</p> <p class="ql-block">  ▲给棉花打杈。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五十多年前 农村几乎没有自动收割机 人们就是这样用镰刀割麦子的。</p> <p class="ql-block">  期间除在7底8月上旬因奶奶病重回趟老家,其余时间我都坚持下来了。当时母亲对我说:“奶奶快不行了,你爸工作忙离不开,我也不能请假时间太长,你爸感慨忠孝不能两全,他和我商量,考虑你下乡在村里好请假,叫你回去侍侯奶奶几天替我们尽尽孝”。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回城多年后,在与母亲的一次聊天时我才知道,我下乡后父母亲一直担心我在农村的第一个夏天能否熬过来,正好奶奶病重,父亲对妈妈说叫大姑娘回去照顾一阵奶奶,躲一躲这个伏天。我真不相信这是曾去村里看我的父亲的心里想法。当时我送父亲回去时,父亲对我说:“好好在这干吧,栾城这个地方不错,一望无际的大平原,适合发展农业,只要肯出力会发展起来的”。</p><p class="ql-block"> 回想起回老家后拿着替父母尽孝的令剑,抢走姑姑的工作天天给奶奶洗脸梳头直至临终前都是我给奶奶梳头净面的情景以及迁户口时母亲的态度和那一声叹息,突然我的脑海中闪出了“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这句话。父母是成年人,他们对农村的艰苦状况是非常了解的,虽然他们积极支持‘上山下乡运动,但是对自已儿女的爱也是人之常情。时至今日,每每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我心中总会激起对父母深深的爱和深切的怀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