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二故乡

孟zufan

<p class="ql-block">我籍贯绍兴,出生上海。但,我的第二故乡是安徽,东至县铁炉公社林丰大队竹林塘小队。</p> <p class="ql-block">WH大革命,我撕掉了造反派贴在我家门口的大字报,我父亲单位造反派去我校告了状。我六七届,不是一片红,还有工矿、市郊农场,同学们还为我据理力争。我,一个热血青年毅然决然登上东方红6号,逆流而上。</p> <p class="ql-block">我们是上海第一批插队落户,本应停在十六铺的客轮停在上港五区码头,怕送行的人太多,码头不安全。哪有不透风的墙,码头上还是人山人海。客轮载着一千多知青,铜陵下了,贵池下了,到了安庆(江北,它对面就是东至的大渡口)。没要我们踏上安庆的土地,直接上了并靠在旁边的小轮,驶向对江的东流。那晚,东流中学接待了我们。第二天早上我们爬上了无篷的卡车,坐在也不知谁帮我们搬上去的行李箱上,一路颠簸,穿过整个东至县,到一百公里以外的安徽最南端铁炉公社。</p> <p class="ql-block">贫下中农早在那等候了,敲锣打鼓把我们接到小队——竹林塘。那晚,队长家杀了猪,我们除了感动还是感动。这是一个十几户,64口人的小队,从此添了4口。两个女的住在民兵排长家,两个男的住在生产队的仓库里。一开始吃派饭,每家一天转。后来有灶了,有锅碗瓢盆了,我们就走上了独立自主的生活。又过了一段日子,知青屋盖好了,我们乔迁新居。</p> <p class="ql-block">两年时间,除了犁田,我应该都学会了。穿过蓑衣,戴过斗笠。蓑衣好厚好重,雨大了,时间长了,还是要湿的。</p> <p class="ql-block">那时没电,都点煤油灯。老乡家都是用瓶子做的,用软铁皮卷个管,插在瓶盖上,里面通个棉线。如图的防风煤油灯是顶级的了。</p> <p class="ql-block">生活是很不容易的,吃饭要菜,菜要种;烧饭要柴,柴要砍。砍回家的柴,细的可以用刀砍断,粗的就放在这个“马”上用锯锯。</p> <p class="ql-block">说起挑水,还有故事。起先我们住在仓库里,粮食多,老鼠多。老鼠吃饱了要喝水,不小心掉在水缸里,死了,泡了几天我们浑然不知,照用不误。以后我们就给水缸加一个盖子,毕竟不是好玩的。</p> <p class="ql-block">干农活除了要力气还要农具。</p> <p class="ql-block">这是挑牛粪用的。生产队有牛房,每天要给他上草,一是吃,二是垫。过些日子要去出栏,把牛粪(其实还有稻草)挑到田里。牛粪倒入田里,还要用手把它撕开,撒开。</p> <p class="ql-block">这应该叫斛(hu),打稻子用的。四面四个人,把一大把稻子用力在上面摔打,边打边翻,不能遗漏。</p> <p class="ql-block">后来用脚踏的脱粒机,反正我没用过。</p> <p class="ql-block">打好的谷混了一些草,用这个风车吹干净。风,当然要用手转。</p> <p class="ql-block">这是车水用的。四个人,趴在杠上,用脚踏。老乡老开玩笑,踏得飞快,我只得吊起来。踏水车都不穿鞋,不知是为了好踏,还是为了省鞋。</p> <p class="ql-block">这也是车水用的,不过它是用手,一边一个人。我还是喜欢这“小儿科”。</p> <p class="ql-block">这是耙,犁好田后一大块一大块的,要用耙。农村小孩就站在耙上,指挥牛拉。我大了重了,怕牛拉不动,就在耙上放一块大土,跟在后面走。那脚受罪,田里有小石子,稻草根,现在还心有余悸。</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是独轮车,送公粮用的。农村男劳力,一边放一麻袋,上面还压一袋。我就两袋了,推了不倒已经很了不起了。那时农村小道没有板车。</p> <p class="ql-block">后来当然有了,还有了手扶拖拉机。小道开阔了,路硬化了。这是通往江西石门街的路。竹林塘三面江西,向南半里就出安徽了,到石门街不足五里路。</p> <p class="ql-block">08年退休之前去了一次竹林塘,与老乡合了一个影。中间那个就是当年民兵排长,属鸡,比我妈小一轮。这次新冠没能挺过去,不过九十多也算高寿了。</p> <p class="ql-block">69年1月去了安徽,08年5月回了上海。在安徽四十年春秋,两年务农,两年代课,两年上学,以后一直教书直至退休,工龄四十年。我一生糊涂,终身难忘。出去,户口不到7分钟吊销,商品粮没了,是贫下中农收留了我。回来,户口申报,材料几十页,审核7个月!</p><p class="ql-block">上海,我爱你!</p><p class="ql-block">安徽,我爱你!</p><p class="ql-block">竹林塘,我爱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