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因为《五百年来王阳明》,我第一次阅读有关王阳明的书籍。尽管很早便知晓王阳明是一位历史上的大人物,“知行合一”是源自于这位伟大的思想家,但我从未有幸走近过他、了解过他,受到过他思想的指引。依稀记得在一年多前,一位长辈的书桌上放着有关先生的经典书籍《传习录》,自此,“王阳明”这三个字便刻进了自己的记忆字典里,挥之不去了。</p><p class="ql-block"> 《五百年来王阳明》的作者是郦波。读罢郦老师的这本书,便能够大体绘制出王阳明的人生脉络,能够领略到“心学”理念诞生的经过及其风采。</p><p class="ql-block"> 王阳明的父亲王华是明朝的一位状元,光这一项家庭背景与成长环境,就是我们常人所不能及的。在这样一个让人向往的家庭氛围中,王阳明才华自然不同凡响。</p><p class="ql-block"> 本书一共二十三章,从第一章的《完人之问与心学之问》到最后一章的《此心光明》,一代伟人完整的人生历程跃然纸上。如此自然地,每当我阅读到回味之处时,书中的一些场景、一些人物通过想象立刻栩栩如生起来。在我看来,这哪是传记,明明就是一部纪录片。</p><p class="ql-block"> 王阳明创立的“心学”,属于儒家学派的一个支流。它所倡导的是心即理,心无外物;是知行合一后的致良知;是天泉证道中的“四句教”。不知经历了多少次的磨砺和艰险,才让这一代伟人得到启发,留下这传世的经典。他的三大事功——平江西匪患、平宁王之乱、平广西匪患,正是基于事功经验,作者毫不掩饰地说心学既是哲学也是心理学。在这里,我一个小小的读者,是要举双手双脚赞成的。</p><p class="ql-block"> 第九章《事上练》对我而言影响极大,不用去仔细翻阅章节中的内容文字,就单单这三个字组成的标题,便让我受益。读此书前,当工作中遇到难啃的骨头时,我时常会产生忧虑的思绪,心力在此过程中逐渐地耗尽。其实,就是畏难心理在隐隐作祟。“事上练”这三个字,就像开启电脑桌面的密码一样,一旦输入,我即刻产生了行动的力量。斟酌反思开来,我知道重复地干一件事情,虽然简单易行,但却不能锻炼自身的能力。唯有去迎面应对挑战,处理新的或是纷繁复杂的事物,在知行合一的过程中,最终走向“一”,从而致良知。“事上练”是一道光,受到光明的指引,才能走向光明。</p><p class="ql-block"> 因为思想的伟大,因为讲学的讲得精彩,王阳明也被称教育家。在世时,他的弟子便是明朝朝堂里的中坚力量。收到他思想的引领,他后世的弟子如汤显祖、徐光启、曾国藩、孙中山等都在各个领域大放异彩,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人物。</p><p class="ql-block"> 正如作者最后的那句反问,“我们又有什么样的理由不去弘扬它,不去深入挖掘它,不去发展它,以作为我们这个文明伟大复兴的坚实的文化基石和思想基石呢?”我想,无论是《传习录》、《阳明先生年谱》还是此书《五百年来王阳明》,只要拿起来阅读,思想的光芒便会照亮起个人内心的暗影,成为生活的不竭动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