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润双语幼儿园——预防革登热与红眼病

沐微

<h3>一、革登热小知识<br><br><br></h3> <h3>1.革登热隶属于黄毒病科,黄毒病属。在这个属科范围的还有西尼罗病毒、乙型脑炎病毒、黄热病毒等,它们都有同样的传播方式:虫媒。意思是以蚊虫作为媒介,负责传播的病毒。其中蚊子是该病毒最大的携带者。</h3> <h3>2.革登热的传染源<br>革登热病毒的主要传染源,主要由雌性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这两种蚊子的外表特征也非常明显,它们的腿上有白色的斑纹,老话称之为“花脚蚊子”。这种蚊子也被称为“疫蚊”,指能够传染疫病的蚊子。根据中国CDC的数据作图可以看出,每到盛夏,蚊子最活跃的时候,革登热发病的人数也越多,这与蚊子的活动曲线也是有因果关系的。<br></h3> <h3>革登热最常见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例如东南亚国家,及我国气候炎热潮湿的南部地区,香港、广东、云南、福建等。革登热的感染率是极高的,可影响婴儿、幼儿和成人。它的潜伏期约为3到14天,平均在四到七天左右。<br>最可怕的是,革登热感染蚊子需要花费4-10天,但经过4-10天潜伏期后,被感染的蚊子有着终身传播病毒的能力。而且由蚊子可以传播给下一代,扩散率极广。所以,看到蚊子务必不要心软,一定要提前准备好,把蚊子消灭在源头。</h3> <h3>3.革登热出现的症状</h3> <h3>4.如何预防革登热?</h3> <h3>我园为了有效预防革登热的主要方式有:教师对阴暗潮湿的地方进行了检查,看是否有蚊虫的滋生,同时保安人员也对校园展开了全面的蚊虫消毒工作。</h3> <h3>二、红眼病健康小贴士<br></h3> <h3>1.红眼病小知识</h3> <h3>2.红眼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br>红眼病的主要传播途径特点为接触传染、人群普遍易感、常造成大范围爆发流行。多发于夏秋季、各年龄组人群均可感染发病、自然病程短、无特殊治疗药物、预后较好、极个别伴有神经系统症状。</h3> <h3>3.红眼病的防控措施<br><br>①公众应注意个人卫生,尤其需注意保持手的清洁,不要用手揉擦眼晴。各人的毛巾、脸盆、手帕应当单用,洗脸最好用流水。<br>② 病人家庭成员、密切接触者,接触患者后用75%乙醇消毒双手。<br>③医务工作者检查及治疗操作后必须认真用75%乙醇消毒双手及用品以后再接触其他病人。使用的仪器、物品用75%酒精或84液等清拭消毒,严防医源性传播。本病流行期间,医院需要设专台门诊,避免交叉感染。<br>④不宜采用集体滴眼药预防眼病。</h3>

革登热

蚊子

红眼病

传播

病毒

消毒

蚊虫

预防

登热

伊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