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新冠的围追堵截

华汉

<p class="ql-block">  2020年初,我和妻前往美国,接替亲家亲家母照看两岁几个月的孙儿。本计划住半年,却因新冠疫情突袭全球,而美国又快速成为重灾区,停留时间一延再延,直至2021年底才得以回国。此近两年的防疫抗疫生活,使我们的身心经受了巨大考验。</p><p class="ql-block"> 美国首现新冠病例,被认为是2020年1月20日,在华盛顿州。因患者曾有旅居中国湖北武汉史,政府遂加码出入境管控,而对本土爆发疫情的可能性和危险性,则未作出必要的研判与应对。两个月后,疫情波及美国所有州区,全国新冠肺炎累计确诊数达10万,成为全球疫情发展最快、病例数最多的国家。三个月后,即4月底,全美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突破百万,死亡超5万,成为全球疫情绝对的“震中”。</p> <p class="ql-block">  迅猛的疫情使联邦和各州政府不得不出台多项限制性政策和法令,大型社会活动被叫停,企业开始居家办公,学校全部停课,居民被要求除购置生活物品和就医外一律居家隔离。这使得我们的家庭生活方式被迫作出改变。</p><p class="ql-block"> 于网上抢购物是最先面对的。居家隔离令下达之初,我们仍像往常一样去超市,但美国人视戴口罩为病人的眼光,让我们觉得很不舒服;附近一墨西哥超市营业员驱赶亚裔购物者的事件,令我们愤怒、不安。不得已,我们很快转为网上购物。由于事发突然,起初网店少且货不全,不时还出现断货和无法送达情况,抢单便成自然。接货也不轻松,时间或清晨或白天或半夜,不能自己做主,消杀、搬运、分类储藏,又常折腾几个小时。于是,为不影响儿子儿媳在家工作,我和妻做了分工:她负责选品种、下单和分类储藏,我负责接货、消杀和搬运。我的工作可谓第一道防线,必须严格、认真,为此,每次接货都要穿上专用服装,每件物品都要经过对外包装和内包装两道消毒工序。妻的工作麻烦又耗时,下单前要把所需想好列好,分类储藏又须将果蔬肉分开,将肉类按每次所用量切、剁成一块块、装成一袋袋,起早贪黑成为经常。网购物资既包括每天都要消耗的食品,也包括一段时间防疫抗疫需要的物资和药品,车库便成了仓库。</p><p class="ql-block"> 进入5月,美国疫情出现平缓发展态势。平缓的标准,是日确诊病例维持在2万左右,日死亡病例在1000人上下。于是,一些企业和商家开始复工,部分州县恢复了场馆开放和大型社会活动。这使得全美疫情自6月始再次走向高峰,日确诊病例多达几十万,日死亡人数都在2000人以上。至6月末,全国累计确诊和死亡病例已至260多万和12万多。此时我们所在的加州已超越纽约,步入全美疫情第一方阵。因此,居家隔离令和居家办公令被迫延期,幼儿园继续闭园,我和妻回国计划宣告落空。</p> <p class="ql-block">  不断发展的疫情告诉我们,孙儿秋季入幼儿园计划将要泡汤了,他的教育问题须摆上日程。这事很耗时间和精力,要和他一起动手动脑玩,还要对应幼儿园的教育,陪他读书、给他讲故事、和他一起上网课。所学内容不完全是课本上的,但一定是系统的、有益于智利开发的,学习过程也需要循序渐进。为此,我们和儿子儿媳商量,列出了半年和一年两个计划。一句话,就是要把无法去幼儿园的损失补上,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儿子儿媳虽居家办公,但毫未减少工作量,每天都起早贪黑忙碌着,我和妻便主要承担起来。</p><p class="ql-block"> 又半年过去了,疫情在美国虽有起有落,但总确诊和死亡病例却不断攀升,至2020年末,分别超过千万和几十万。美国开始倡导并实施全民疫苗接种,我们毫不犹豫予以响应。本以为疫苗起效后就可以订票回国了,可病毒变异、逃疫的消息又不断传来,科学家和卫生组织都发出警告,无奈,我们只好继续着上述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持续居家防疫抗疫,考验着我们的身体,更加考验我们的心理。这一过程中,最害怕的事情就是家人身体不适,可儿子儿媳孙子和我们偏偏都出现过头痛、咽痛、咳嗽、发烧等症状。去医院就医吧,怕本不是新冠,却反被早已为新冠患者塞满的医院传染;不去吧,又怕真的患上了新冠肺炎,使全家沦陷。病者忧心忡忡,全家担惊受怕。每当此时,全家人都会戴上口罩,病者则单独用餐并保持距离。这样的日子虽不是经常,但每次出现总要十天八天的,让人身心疲惫不堪。好的心情是免疫力,也是信心和战斗力,为此,在儿子儿媳的精心设计下,院内支起了球架、球网和跷跷板、充气蹦床等设施,以往每周末外出游玩换成于家中自娱自乐,全家人紧张、不安的心情于运动和笑声得到了缓解。</p> <p class="ql-block">  2021年6月,美国的新冠确诊和死亡病例分别逼近万万和百万,接种第三针疫苗(加强针)的动员又来了,我和妻仍快速报了名。此时,经过一年半多的防疫抗疫已使人们失去信心和耐心,对于新冠疫情已不再那样关注和恐惧,企业陆续开始要求员工回厂办公,餐馆也恢复了堂食,学校和幼儿园相继发出了复课复园通告。儿子儿媳说,这种时候危险性最大,要我们做好准备回国。可一想到孙儿入园、儿子儿媳要回厂上班,风险很大,我们在可以分担些困难,又动摇了。儿子儿媳坚定地说,你们年纪大了,属于弱势人群,现在国内最安全,就不要考虑我们了。于是,儿子开始上网查询航班、预订机票。不查不知道,此时旧金山直达北京的航线已停运,回国只能乘洛杉矶经停旧金山往上海的飞机,且每周只有三个航班,供与求缺口很大,票价已疯涨到以往的数倍仍一票难求。</p><p class="ql-block"> 终于预定上9月下旬的航班,可临近又因为此航班前班感染新冠人数超规定,被停运两周,不得已再改签;又因该航班机票预定已至10月末,被迫改在了11月初。此时,新冠疫情前每张1000美元左右的普通舱,已涨到8~9千美元。我们想再等等看,儿子儿媳却非常坚决,还考虑路上安全,为我们购买了更加昂贵的商务舱。</p> <p class="ql-block">  机票确定下来了,剩下来的事便是按照中国领事馆的要求开具接种疫苗证明和做核酸、抗原检测了。这些事均由儿子安排,我们就是照做,过程很焦虑,但结果都算顺利。</p><p class="ql-block"> 离开儿子家去机场的那天早上,儿子儿媳要叫醒正在酣睡中的孙儿,被我们婉拒了。不是不想,是害怕那一刻我们控制不住情绪。于是,我们只是悄悄去他的房间看了看,就头也不回的上车出发了。飞机起飞前,儿媳打来了视频电话,孙儿愣愣盯着我们看,似乎不太理解我们要远离久别,但很不开心的表情却在告诉他的不舍。视频中,我们强忍着跟他说笑,视频后,妻的眼泪大串大串滚落下来,我的眼眶也湿润了。</p><p class="ql-block"> 飞机穿过厚厚云层抵达万米高空,于13个小时后安全着陆上海……</p><p class="ql-block">(文中所涉美国疫情数据,均源于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统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