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自撰回忆录付梓有感

慕姿幽蕊

<p class="ql-block">序言——写给父亲回忆录</p><p class="ql-block"> 爸爸今年84岁了,在敬老院里坐在轮椅上,前列腺、心脏病、糖尿病、脑梗、帕金森……许多的老年病叠加,已经让他丧失了行动能力和自理能力,人也逐渐变得有点痴呆,忘了自己年龄,有时小便尿到裤子用上了尿不湿,对近期的一些记忆变得模糊,只记得遥远的过去。看到爸爸日渐苍老、颤颤巍巍的样子,心里非常难受,多想在今后的日子里,更多地陪伴爸爸看夕阳,安享晚年。 </p><p class="ql-block"> 爸爸是一位小学高级教师,在三尺讲台上教书育人,勤奋耕耘了一辈子。四十多年工作一丝不苟,勤勤恳恳,多年担任学校语文教研组长,是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除了搞好本班教学,还要兼顾新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经常组织公开课研讨,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爸爸所带的班级学生的语文成绩名列前茅,因为学养厚实,他两次被从小学借调到中学去任教,就是退休了,学校还返聘他在一线教学多年。</p><p class="ql-block"> 我是在爸爸爱的怀抱里长大,爸爸给我最初的记忆,是他用两手高高举起童年的我,让我的小耳朵靠近墙壁上的有线喇叭,他对我说:妹妹听听看,那是哪来的声音?那时候,我回答不了父亲的问题,只是奇怪这个墙上的盒子,为什么传出那么多好听的声音?爸爸就是这样在生活细节中,激发我的好奇心,启蒙我幼小的心灵。有一次,爸爸带回来一个卷笔刀,那栩栩如生的梅花鹿造型让我爱不释手,那种自动卷笔刀,乡下孩子是看都没看到过的。爸爸叮嘱我要好好读书,只有读好了书,将来才能过上好日子。我读小学时,爸爸买来许多的作文选让我阅读,并对我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但那时的我把书搁置在抽屉里,没有好好的去阅读,现在想来都辜负了老父亲的一片良苦用心。在上学的乡间小路上爸爸指导我描写田野风光,晚上窝在床上还教我如何写日记,培养我对写作的兴趣。在爸爸的熏陶下,我的语文成绩较好,常参加作文比赛,小学毕业语文还考了全乡第一。我那时矮小瘦弱7爸爸要我每天上好二节课后,到他办公室喝一杯冲好的奶粉,我常常贪玩忘了,爸爸从来不会忘,哪怕追到教室里,也要逼着我喝下。我读初中的时候,爸爸每天中午提早去学校食堂给我买好饭菜,吃得最多的是大排,也时常有家里的咸鸡咸鹅等荤菜,给我蒸好了带到学校。</p><p class="ql-block"> 幼年,酷暑难耐的夏夜,梦中醒来感到凉风习习,那是爸爸还在给我扇扇子,寒冬腊月乘着爸爸的自行车放学回来,爸爸搓揉着我冻僵的小手放在胸口,半夜发烧住院在医院挂水,半夜醒来看到爸爸熬红的双眼……往事历历在目,父爱就像一座高山,巍峨耸立,父爱就像涛涛江水,绵绵不绝,但每每想起父爱,心头涌起的是苦涩的泪。记得幼年的我厌食,爸爸为了鼓励我多吃点,会夹起红烧肉圆说:妹妹咬一口,爸爸就买糖给你吃。到了夏天,爸爸会去附近沈秀仁老师家买回大西瓜,早上把西瓜吊到井里,晚上再拉起来,然后切下半个西瓜,让我一个人用小勺子挖,另一半再切成一块块给全家分享,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吃西瓜是奢侈的消费。我们家并不富裕,爸爸月工资都不到二十块,他心疼我瘦弱不堪,才舍得花钱去买我喜欢吃的西瓜。带着深深的父爱,西瓜味道脆甜冰爽,像冰淇淋一样沁人心脾。有时,我会偷偷钻到家里的大床底下,去抚摸放在那里的大西瓜,那西瓜圆圆滚滚、丝滑无比,令人爱不释手。在我眼里,这是上天赐予的最诱人的童年礼物。另外,爸爸用微薄的工资省下钱给我买一些小零食、小玩具,给我的童年带来欢乐,比如:甜甜的三角包,美丽的洋娃娃,还有几分钱一包的橄榄,打开黄色的纸包,就可以享受几粒酸酸甜甜的橄榄,在嘴里含化幸福的童年。但是童年的记忆中没看到爸爸吃过西瓜,给我们夹荤菜他说自己喜欢吃素菜,那是爸爸自己舍不得吃,都留给了家中的老人和孩子啊!</p><p class="ql-block"> 父亲一个人在风雨人生中咬紧牙关吃苦耐劳,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撑起这个老弱病残的家庭。为了照顾我妈身体不大好,在我7岁那年就又做爹又做妈,除了上课教书,还包揽了全家的家务活,他一早起来洗衣做饭,放学回家养猪砍柴,种地卖菜。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全靠爸爸一个人陀螺似地转,忙忙碌碌全是他的身影。他还要东奔西走,帮我妈和爷爷求医问药,爸爸说曾经的愿望是做个妙手回春的医生,这样家人的病或许他就能医治了。记得有一年,医生告知我妈肺上生了个恶性肿瘤,爸爸回来哭得像个泪人,他四处奔波求医,后来辗转托人找胸科专家,发现是背部良性脂肪瘤投射到x片子上的误诊。从此,爸爸更加不让她做一点的活儿,他再苦再累也从不让她洗一件衣服、洗一个碗、烧一顿饭。</p><p class="ql-block"> 最艰苦的岁月是在 80年代改革开放,农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爸爸承担家里4口人的责任田,每天从事着繁重的农业劳动,起早摸黑学校农田两头忙,筋疲力竭的爸爸常常忙得连回家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家里上有老下有小,三个孩子未成年,八十多岁的爷爷双目失明,疾病缠身病摊倒在床,爸爸回家听到爷爷的呼唤,帮他换了屎尿喂点糕点,就扛起锄头直奔田地。春耕秋种,白天忙学校备课上课,下班回家扔了笔杆子挽起裤腿就要到田间劳作,晚上挑灯备课批作业到半夜。星期日挑了田里蔬菜,挤公交车去诸翟、北新泾买菜。在长达十几年的农村劳作中,挑粪浇水、插秧割稻、种地买菜,那时的爸爸就像一头老黄牛,成年累月一刻没有休息的时间,没日没夜学校田间超负荷的连轴运转,比最辛苦的农民还要困苦几倍。十几亩的土地,酷暑难耐的夏天晒黑了爸爸皮肤,寒风凛冽的冬天暴雨淋湿了他的衣服,相貌俊白的爸爸,那时蓬头垢面满脸黝黑,胡子拉碴憔悴瘦弱,体重只有八、九十来斤,像农场十年劳改犯一点都不为过。逢农忙季节肩挑麦穗,趟稻插秧,机器脱粒,扬灰晒谷,往往几天几夜没睡个好觉。记得小时候有次爸爸连着整整二天二夜挑稻轧稻,他说:“昨晚上躺在床上啊,累的喘不过气来,整个人精神恍惚,好似浮在半空腾云驾雾”,想来那时爸爸累的实在虚脱了。 </p><p class="ql-block"> 爸爸既是勤奋踏 实的优秀的人民教师,也是披星戴月、坚韧熬苦、经验丰富的老农民,爸爸的回忆录中也写了许多的农耕经验。他念及农民播种的辛苦,可以清楚看到干农活的艰辛,爸爸写:“一个黄梅雨季种秧下来,腰酸背痛,农民的脸色一个个蜡黄浮肿,面朝黄土背朝天,这是农民辛苦劳动的真实写照”,这不也是爸爸艰辛农活的真实写照吗?生活的千斤重担都压在了父亲一个人身上,压弯了爸爸的腰,累垮了爸爸的身体,榨干了爸爸的健康。爸爸含辛茹苦几十年如一日,任劳任怨,无怨无悔的付出从来没有向人倾诉过生活的艰辛苦痛,而是埋藏在心里独自默默承受着他的辛酸和无奈。 爸爸瘦弱的身体就像铁打的人,用对家人的爱铸起钢铁的意志,用抚养孩子长大成人的坚强信念承受着常人无法承受的艰辛,用对未来的憧憬承受着常人无法承受的痛苦。风风雨雨几十年,但是老了没有尝到生活的甘甜生活不能自理,没有享到他曾经的憧憬的幸福生活坐在了轮椅上。 </p><p class="ql-block"> 爸爸对待爷爷奶奶外婆都非常孝顺,寒冬腊月,爸爸每晚都会起床为爷爷盖好被子,还在爷爷被子的四角系上固定的带子。我小时候记得,我们家只有爷爷一个人有一大碗米饭,其余的人都吃稀粥。在吃不上荤菜、只有素菜的穷苦岁月,爸爸每晚煎个鸡蛋让爷爷增加营养,有次爷爷舍不得吃,爸爸就故意生气地把鸡蛋扔进猪槽,爷爷从此不得不吃。爷爷年老卧床八个多月,爸爸每晚陪在爷爷身边端屎把尿,端茶喂饭。因为老年痴呆,爷爷经常大呼小叫,经常吵醒爸爸,难得能睡过一个完整的觉。人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爸爸再苦再累也豪无怨气。在爷爷弥留之际,吃不下东西了,爸爸特地去街上买来奶粉,冲给爷爷喝下,他说哪怕爷爷喝上一口,他心理也会好受些。</p><p class="ql-block"> 我幼年时记得,外婆家在遥远的重固镇,那时交通非常不便,爸爸常雇上水泥船,让我坐在船头,看爸爸和老伯伯撑着竹篙给外婆送粮食。头几年,还把每月一半的工资送给外婆做生活费,后来孩子多了,迫于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五口人的经济压力,才减少了供给外婆的生活费。爸爸念及外婆孤寡,每次去都给她带条鱼买块肉,帮外婆挑水挑粪种地干活,逢年过节戴上大口罩给她房子彻底大扫除。我奶奶住在老伯伯家,每天爸爸让我拿个小碗,哪怕夹一块肉一块鱼都要让我拿过去,爸爸自己却舍不得吃。 </p><p class="ql-block"> 在回忆录中看到爸爸几十年了还深深的怀念自己的父亲母亲,回忆录里爸爸写道:“一眨眼,我也步入了古稀之年,但父母亲离开我几十年,思念却一刻没有停止过。“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年祭日、清明节扫墓,看到父母墓碑上的照片,似乎看到他们的身影,无数次“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无数个夜晚,见到久别重逢的父母亲,激动的我从床上一跃而起,哪来我的父母亲啊?此时唯有皓月当空,热泪纵横。或许上天深知父母对我关爱至深,也理解我对父母追思之痛,为我们特意安排了一次次相见,以此宽慰彼此刻骨的思念之情吧”。现在爸爸虽然逐渐痴呆,说话不连贯,语言表达不清楚,但是他呆在敬老院还会时常想起爷爷奶奶流泪,就在不久前还告我梦见奶奶了,奶奶的脸好冷呀!一连对我说了好几遍,父亲对爷爷奶奶的恩情永远缅怀,刻骨铭心的思念永远不会停止。</p> <p class="ql-block"> 爸爸勤俭朴素,一生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没有穿过一双象样的牛皮鞋和一件贵重的衣服,如果谁私自给他买衣服鞋子,他就要生气。有一次,没有经过他事先同意,我在海宁给他买了一件墨绿色的皮夹克,他大发雷霆,他说:他衣服好几件,谁要你浪费钱?后来他放着一直舍不得穿,最后拿去给了一位亲戚老长辈。一件衣服只要没有坏,他可以穿好几年甚至几十年。他从不愿上馆子饭店,他说不实惠,菜太贵,几十元一个菜,家里可以吃几顿,去饭店吃没啥意思。在2010年爸爸突患大病,只吃过我给他买的一包灵芝粉,朋友介绍买保健品,他很生气,说这些个东西不需要,吃粥饭是根本,那些个补品啥的,都是骗人的。爸爸上街买菜专挑便宜的,买水果挑小的,经济差的时候甚至苹果都挑烂的买,抽的烟都是最便宜的,爸爸不是抠门,而是把钱都给了我妈,自己一点点的零花钱都舍不得花。</p><p class="ql-block"> 爸爸一生兴趣广泛,多才多艺,写的一手漂亮的毛笔字,退休还在勤学苦练,在成人学校发挥余乐,教爱好者们练习毛笔字,常常废情忘食忘了下课时间,二个小时的课延长到半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他要等最后一个学生恋恋不舍离开他才走。他还参加了成校的画画兴趣班学习画水墨画,爸爸会吹笛子、二胡、口琴、弹风琴,拉手风琴,样样乐器都娴熟。在我小时候的记忆中,他练习吹口琴,吹得口角都磨起了泡,为了练好敲琴,他把敲琴从学校背回家里,晚上抽空练得废寝忘食。每逢夜深人静的夏夜,常听到爸爸拉二胡婉转动听的声音,爸爸最喜欢拉瞎子阿炳的乐曲《二泉映月》,现在爸爸再也握不住乐器,我只能放乐曲给他听,曲子如泣如诉,正如阿炳凄惨悲凉的一生,爸爸静静的侧耳倾听,月光下我看到爸爸眼角的泪花,爸爸模糊的身影逐渐和啊炳的身影重叠在了一起……</p><p class="ql-block"> 敬老院会不定期举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折纸画画,生日宴会,文娱汇演呀。有一次,我为爸爸点了一首歌——《草原之夜》,我看到了爸爸嘴角一丝的颤抖,老泪纵横,“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声,想给远方的姑娘写封信,可惜没有邮递员来传情……”那是爸爸在我家的时候,天天站在窗前对着远方唱的歌曲,也是爸爸年轻时最喜欢唱的一首歌曲,他想妈妈了……</p><p class="ql-block"> 爸爸无法行走只能成天卧在床上,为了减少爸爸在敬老院的孤独,我买了一个音乐盒,让他能放在枕边听,舒缓一下,可是他双手颤抖,电源开关都无法打开。所以,我一有空闲,就去敬老院,推着轮椅,陪爸爸去花园里散步晒太阳,到活动室看电影沪剧。帮他刮胡子剪指甲,捶捶背揉揉肩,爸爸很喜欢吃榴莲,他可能觉得这个很贵,每次吃都叫我不要再买来。爸爸不爱吃面条馄饨,给他带点菜加个菜,他都不愿意麻烦我,问他爱吃什么总是说不要麻烦不要麻烦了。爸爸腰酸背痛或者哪里不舒服了都要瞒着,不许阿姨告诉我,有次阿姨打电话告诉我说爸爸腰疼,几夜辗转反侧睡不好,我知道了匆匆赶去,他就很不高兴地责怪阿姨,怕我着急,他总是报喜不报忧,也不肯麻烦任何人。有次出去旅游了十天,爸爸见不到我,阿姨说他老念叨着盼我回来,爸爸老了,就像儿时的我天天在家门口盼着爸爸一样,爸爸回家张开双臂用大大的双手抱起我,用坚实有力的肩膀扛起我举高高。希望老天眷顾我能一直这样陪伴着老爸,希望他在敬老院的生活不再孤单,希望彼此的余生都不留太多的遗憾……</p> <p class="ql-block">爸爸的回忆录是在十年前写的,那时候他思路清晰,看到他伏案写作,也不知道他写的是什么,可能在他退休后,对一些往事有了更多的回忆感触,作为一种记录有了这段珍贵的手稿,但他从未向人提起,也从未给任何人看过。最近才发现了他的一大叠稿子,仔细看,文章写了从童年到老年的退休生活,有对爷爷奶奶无限的深情怀念,对已故姐姐的手足之情,有自己对童年美好的回忆,以及他四十多年耕耘的教师生涯。爸爸的回忆录中也涉及到了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一些旧社会杂像,风土人情,历史风貌。爸爸写的回忆饱蘸着深情,流淌着心底对过世亲人的眷念。起初我也不知道找印刷社打字,我一字一句帮爸爸打进wold电脑,后来有人提醒我说可以找人帮忙打字,所以后四分之一是印刷店打印,又承蒙朋友们出主意,建议设法制作成书。书虽然不厚,但是承载了爸爸沉甸甸的回忆,也是近百年青浦农村和教育的一幅历史画卷,细腻真实,有可读性,只希望爸爸在有生之年,看到自己的手迹变成了书,能给他一份惊喜,一份慰藉,也是对他人生的一个留影和永远的定格怀念!</p><p class="ql-block"> 序言短促,写不完爸爸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一生,道不尽爸爸风风雨雨坎坷艰辛的岁月……爸爸在我心中,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是光辉的,也是悲苦的!当我透过这本小书,更深入地走近他勤奋睿智、坚韧善良的内心世界。</p> <p class="ql-block">吟小诗一首,女儿要把这一朵小小的浪花,献给我慈怀如海的老父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望族江南浙户徐,生花笔下著藏书</p><p class="ql-block">乡愁白发华潮浦,鸿志青春颜巷居。</p><p class="ql-block">耕读春风扶李杏,管弦秋月苦樵渔。</p><p class="ql-block">从今开卷枕边宝,女儿追思梦不疏。</p><p class="ql-block">——父亲自撰回忆录付梓有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