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拍国保一级海南鳽

蒋志超

<p class="ql-block">一开始的机位被树枝遮挡了,赶紧想办法换地方,在悬崖边乱石堆中艰难前行寻找合适位置固定机器风险蛮大的。</p> <p class="ql-block">海南鳽(英文名:White-eared Night Heron,学名:Gorsachius magnificus),是鹈形目鹭科夜鳽属的鸟类。也叫海南虎斑鳽、海南夜鳽,英文直译为白耳夜鳽。因第一个模式标本于1899年采自海南岛的五指山而得名。海南虎斑鳽眼睛极大而漆黑。英国人于第一次鸦片战争时在中国海南岛首次发现,因长期以来仅在大英博物馆保存有一副标本,此后近半个世纪没能再获取相关信息,故而被称之为“世界上最神秘的鸟”。近年来,在中国的海南、广西、贵州、湖南、江西以及邻国越南纷纷有所发现。海南鳽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p><p class="ql-block">中等体型(58厘米),上体、顶冠、头侧斑纹、冠羽及颈侧线条深褐色。胸具矛尖状皮黄色长羽,羽缘深色;上颈侧橙褐色。翼覆羽具白色点斑,翼灰。成年雄鸟具粗大的白色过眼纹,颈白,胸侧黑色,翼上具棕色肩斑。</p><p class="ql-block">虹膜-黑色(眼又圆又大,漆黑,似凸出);嘴-偏黄,嘴端深色;脚-黄绿色。</p><p class="ql-block">叫声:尚无记录。</p><p class="ql-block">海南虎斑鳽主要栖息于亚热带高山密林中的山沟河谷和其他有水域的地方,夜行性,白天多隐藏在密林中,早晚活动和觅食。食性以小鱼、蛙和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主。雌鸟每次产卵3一5枚。</p><p class="ql-block">海南虎斑鳽的数量非常稀少,分布区域也十分狭窄,没有亚种分化,仅见于安徽霍山,广西武鸣、隆安、瑶山,浙江杭州市、临安、天目山,福建西北部邵武、建阳,广东英德和海南白沙、乐东、琼中、五指山等地。</p><p class="ql-block">其中在海南为留鸟,其他地方为夏候鸟或旅鸟。</p><p class="ql-block">东洋界:中国南部,东部,越南北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有太阳就有眼神光!</p> <p class="ql-block">海南鳽拉便便</p> <p class="ql-block">当地发现者陈老师用热成像拍摄的海南鳽夜间活动视频</p> <p class="ql-block">在夜幕降临基本无光状态下我用尼康Z9在最大感光度最慢快门速度下拍摄的海南鳽影像</p> <p class="ql-block">拍摄后记:九月四日得知信息在安徽宣城一处深山老林的溪水边大树上,有两只极其珍稀的国保一级海南鳽幼鸟,我立即决定中午出发驱车280公里三个多小时,一路上进入山区天气多变阵雨不断,我心中默念一路祷告老天保佑到了拍摄点千万别再下雨了啊🙏🙏🙏,下午三点顺利到达停好车步行五百米到拍摄点,刚刚等我机器就位,居然天空放晴蓝天白云迎接我,而现场的鸟友说已经下了将近一个小时雨了,说到这里还只是幸运之一。</p><p class="ql-block">接下来立即进入拍摄状态,巧的是遇到了发现此鸟的当地陈老师夫妇,据他介绍这两只幼鸟已经是第二窝,第一窝四月份就有了但因受到干扰母鸟弃窝了,这一窝在七月份发现后一直处于保护状态,陈老师天天守护还安装了红外监测仪观察,由于海南鳽是夜间喂食白天休息,母鸟从别处抓到鱼类蛙类食物后是暂存在它的嗉囊中回来再反刍给幼鸟吃,所以白天一般很难观察到海南鳽的动作画面,大多数时间都是在休息,最多也就是换个体位扑腾扑腾翅膀而已。另外还有一个有趣的地方就是幼鸟逐渐长大后会自行把自己的窝给拆掉了,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两只羽翼渐丰的海南鳽幼鸟站立在原来窝的位置上。</p><p class="ql-block">幸运之二:拍摄当晚回来仅隔一天得到消息两只幼鸟已经在九月五号傍晚陆续飞走了!看到这里你说我巧不巧吧😄😄😄</p> <p class="ql-block">沿途的风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