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水韵潺潺,</p><p class="ql-block">滋润万物不息!</p><p class="ql-block">书香幽幽,</p><p class="ql-block">培育众生涵养!</p><p class="ql-block"> 最美风光在路上,最美书香在校园。为了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长山乡中心学校“笃行书会”的老师们相聚在一起,进行阅读分享会。会员们以共读书目《照亮校园的常识》为内容,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和生活体验,从不同角度畅谈自己读书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她们叙说故事,阐述观点,畅谈体会,真诚交流,敞开心扉,尽情分享读书的收获与快乐。让我们跟随镜头,一起赴一场阅读的盛宴。</p> <p class="ql-block">本次分享交流由刘慧颖校长主持。</p> 暑假教师群内交流 教师分享读书感悟 <p class="ql-block">王艳华:假期读了《照亮校园的常识》这本书,感受颇深,我特别喜欢吴非老师自序中的一句话:教育常识是在适当的时机做正确的事,并积久形成的教育文明。这里我把常识理解成教育原则和规律,在简单的日子里做简单的事,这里的简单我只给它定义为教学,摒弃一切利益和多余的干扰,做干净、纯粹的育人之小事,乐此不疲,安静守常。 教育是什么?教育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而是对知识的热情,对成长的信心,对生命的敬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颗灵魂去唤醒另一颗灵魂。</p> <p class="ql-block">付娟:作为一名教师,在执行教学任务之前必须了解教育常识,要在童年期间尽力发展孩子们的想象力,习惯如何养成,家庭阅读对孩子的引领等,这些关乎学生的学情,只有了解这些才能尽其所用,正如作者所说“教育的重要原则是了解常识,尊重常识”,课堂上的问题和困惑,作者逐一给老师指明了方向,如果老师的课堂提问能给学生留点思考的时间,耐心多一些,让他们从容的思考,会更加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学生有反应,有质疑,有惊讶……都说明老师的提问激发了学生的思考,这无疑是我们所追求的教学效果,期待着每一节课都能炒成一团的效果,学生为一个问题争论激烈,老师观察学生思维的最好机会就是在学生自由说时的表达,学生能通过这种形式学到比教师“教”更有趣的东西,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做一个眼中有光心中有爱的老师,不吝啬赞美,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闪闪发光的人。</p> <p class="ql-block"> 吴相海: 读了作家吴非的《照亮校园的常识》,为我的教育教学指引了方向,对于如何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发展,我充满信心。</p><p class="ql-block"> 书中讲述了诸多常识,这些极为平常,极为简单的校园常识,我们做的并非完美。我们没有做到“不训斥”学生,没有做好对学生的“启发思考”,没有给学生留有更多的“校外”空间……</p><p class="ql-block"> 我非常赞同作者“课堂并非万能”的观点,不要过分迷信课堂,靠多上课不可能解决一切问题。文章中作者阐述的“学”与“习”的关系,阐述了“课外”的自主学习与探究的意义。我们应帮助学生把“课外”时间利用起来,培养学生有支配时间的能力,引导学生做好“自主、自立”的“课外”主人,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p> <p class="ql-block">李秀丽:教师应当有教育智慧,学校应当是一群聪明人组成的教学集体。教师要富有想象力,富有激情,能独立思考,课堂就会是思维培育的辽阔天地,教学就能播下自由思想的种子。学生在离开学校后,一旦时机到来,他的创造精神就会萌芽、生长,成为社会的精神财富和发展的驱动力。所以,教师的个人素质至关重要,他是思想对思想的传递,生命对生命的延伸。如果说校园是教育的分子,那么课堂就是教育的细胞。课堂教学更离不开常识。课堂上多给学生一分钟思考、多了解一点学生所想,教师就不会执着于“学生怎么会弄不清‘兽医不是兽而是人’这样啼笑皆非的问题”;教师有智慧的启蒙学生的思维,就能够优雅地“教”,学生也能有趣地“学”,教学中的诸多矛盾也都迎刃而解。一个精彩的堂课,绝不是老师的“表演”如何完美无缺,而在于学生的“接收”是否天衣无缝,课堂的高效在于学生在课堂有多少“恍然大悟”和“原来如此”。</p> <p class="ql-block"> 薛凤权: 说到感悟,我想,只要我们能够杀下心来去读某一内容。必定在心中有感知的。哪怕是某一点的闪光处也不算是白读或者没读。回过头来说这本书,我认为,吴非老师有些思考完全是在批判着什么?主张着什么?通读这本书后,从书的深处我感受到的是随处提及的社会、家庭、学校所追求的应试教育的结果,真正的人的教育是不是以高分为准则。由应试教育所影响的一切的相关的各种的名利化的东西越来越多。更高更多的思考是如何真正意义的教育,现在的教育的确很多地方向书中所指出的那样违背了常规,花样繁多。有没有考虑这些对学生是否有有效的素养提升。加之其他部门对教育的叠加,让我们的教育不单纯。使得教师在懈怠中生存。何以能提高我们的教育成果,这是一系列的反应。世界上没有什么完全的公平,但教育应该让公平变得公平,让教育回归本真。</p><p class="ql-block"> 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如何面和做呢?只有负责任,有本钱。对学生负责,自己有真正的本领和较高的素养,才能为未来的教育做好基本,这也是最起码的。 让教育回归本真,其乐融融,教师有干劲,学生有动力,有担当。</p> <p class="ql-block">魏洪艳: 宋代诗人朱熹有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假期里我拜读了吴非老师的《照亮校园的常识》这本书,告诉了我们“教育常识,简而言之,是在适当的时机做正确的事,并积久形成的教育文明。”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影响,所以我们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好榜样,凡是老师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首先要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教师也坚决不做。严以律己,以身作则,我们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并且在数字化信息时代,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p><p class="ql-block"> 吴非老师的这本书中还有很多值得学习和思考的地方,其中的诸多“常识”我将在以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实践,始终守常。</p> <p class="ql-block">王彦辉:2023年暑假我读了一本书《照亮校园的常识》,对于我这个已工作二十年的“老”老师来说,读起这本书, 一个个“恍然大悟”和“原来如此”不断迸发而出,我相信, 这本书会是一场“及时雨”,为每一个新上岗或青年教师带来点启示,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涯带来帮助和引领。作为一名教师,在进行教学任务之前,必先要了解教育常识。是培养“人”, 还是培养“才”、要在童年期尽力发展孩子的想象力、习惯如何养成、如何避免应试教育败坏人的思维、家庭阅读对孩子的榜样引领等等。 正如作者说的,“教育最重要的原则,是了解常识,尊重常识。”基础教育是人一生的底子, 那张白纸上最早打上的底色,注定要成为终生记忆。</p> <p class="ql-block">郜喜龙:作者所说的“常识”其实就是我们要遵循的教育教学规律。正如作者所说:“常识很难被否定,却常常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这些教育教学规律不用作者细述,我们大多教师都能了解,我们深知教育教学的本质和规律,但能真正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教学的老师少之又少,这才引发了作者的共鸣。作者在文中列举了高中生报考大学时不知选哪一种专业,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喜好,更没有什么热爱的东西,上学时就只是学习,并没有学习的目的。众所周知,教育的质量不只是学习成绩,更有值得学生一生拥有的优秀品质,即使学习成绩差,这些优秀品质也是中华民族的民族之魂所在。但这些可能要等到学生长大成人之后,才能表现出来,看不到短期的效果,不如学习成绩来的实在,既能看得见,也能摸得着。</p> <p class="ql-block">最后,刘校长引用书中这句话:既然选择做教师,那就应尽可能去享受职业乐趣,有职业愉快才够格谈美好人生。如果条件不好就去创造,如果环境不好就去改造。如果心情不好就去营造,学生是我们的影子,我们不正学生就是歪的。她再次强调教师要做守常识的学习者。</p> <p class="ql-block"> 教师读书分享活动的开展,夯实了教师的专业基础,提升了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激发了教师自主互助式的学习欲望。学无止境,笃行书会的老师们将秉承着“终生学习”的理念,继续共读一本书,共话一本书!</p><p class="ql-block">宠辱不惊</p><p class="ql-block">先看书卷奥秘</p><p class="ql-block">随心所欲</p><p class="ql-block">品读百味人生</p><p class="ql-block">生活朴素</p><p class="ql-block">但阅读让我们内心丰富</p><p class="ql-block">身处泥沼</p><p class="ql-block">让书香伴我们仰望星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