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第三天(9月4日),沙溪古镇-云龙太极图-诺邓古村,宿诺邓复甲留芳客栈</b></p><p class="ql-block"> 睡个懒觉,在沙溪的晨曦中醒来,在古镇的巷子里散个步,这里早晚温差真大,早上穿个厚外套加毛衣都觉得刚刚好,中午热到穿短袖。</p> <p class="ql-block"> 客栈早餐,9:30整装出发诺邓古村。</p> <p class="ql-block"> 一路山道弯弯,绕得我都要吐了,时不时还有牛大人、羊大人挡道,还必须得礼让。</p> <p class="ql-block"> 山道旁的田地里种满了耐旱作物玉米,玉米作为云南的经济作物,在这边种植面积挺广的。</p> <p class="ql-block"> 跑了两个小时山路,终于在炼铁南上了高速。高速上几乎没有其他的车,一路畅行,在云龙县城下高速。</p> <p class="ql-block">【云龙太极图】</p><p class="ql-block"> 穿过云龙县城,上山至云龙太极图观景台。上山的路到处都是塌方,车开得心惊胆颤的。云南前段时间一直下雨,我们所到之处都是河流水位高涨且全是黄色。这里土质松软,易塌方。</p> <p class="ql-block"> 云龙太极图位于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城北面1公里处,从群山之中奔流而来的沘江,流经云龙县城北面时,在庄坪坝子和连井坪坝子之间绕出了一个“S”型的大湾子,形成了类似道家“太极图”的天然地貌奇观。在这天然太极图东面有诺邓河流入,古人称之为“太极锁水”。</p> <p class="ql-block"> 今天天气好,视野开阔,加上沘江水现在是黄色,一幅特别好看的八卦图呈现眼前。</p> <p class="ql-block"> 从观景台远眺,太极图的背靠山脉,据称是极好的风水。</p> <p class="ql-block"> 从观景台下来,到云龙县城觅食。从大众点评上找了一家叫“家常菜”的馆子,本地人去的饭店。确实不错,价格便宜,什么石榴花、炒茶叶、茴香汤等等奇奇怪怪的菜,好多是从未吃过的菜,不过味道挺好的。</p> <p class="ql-block">【诺邓古村】</p><p class="ql-block"> 从云龙县城出发诺邓,也是到处塌方,据说是前段时间一直下雨,景区因塌方关闭,昨天天晴后刚开放,我们这运气还真是爆棚了。</p><p class="ql-block"> 诺邓古村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城西北面的山谷中,到停车场时到处是泥,到处是大雨塌方后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 整个古村建在一个小山上,上山的路都是弯弯绕绕的石头路,车是走不了,客栈老板帮我们叫了骡子拖行李,我们跟在后面走,都走得那个累啊!</p> <p class="ql-block"> 诺邓古村由于自唐代南诏时期1000多年以来“诺邓”村名一直没有改变,因此被称为“千年白族村”。</p> <p class="ql-block"> 据考证,这座村庄是滇西北地区年代最久远的村落,也是云南省最早的史籍《蛮书》记载中至今唯一存在的原名称不变的村邑。</p> <p class="ql-block">〔复甲留芳客栈〕</p><p class="ql-block"> 客栈差不多在古村的最上面了,又称为杨黄德家庭生态博物馆,在大门入户处的介绍中了解到,祖籍福建邵武黄姓入赘诺邓杨姓,已是十九代,曾出过四位举人两位进士。</p> <p class="ql-block"> 客栈的正厅堂屋摆着厚重历史感的两把太师椅,客栈是自己一家子经营,以刚结婚不久的大儿子夫妻俩为主,父母还有弟弟帮忙,一家子人都勤快、淳朴!</p> <p class="ql-block">〔老板家的诺邓火腿房〕</p><p class="ql-block"> 老板家有一间房,用来腌制火腿,挂满了整整一屋子,走进去,就会有种浓浓的香味,特别好闻,不过闺蜜闻不惯,觉得像霉味。</p><p class="ql-block"> 安顿好休息,到下午四点半,去村子里游逛。</p> <p class="ql-block"> 村中现代民居建筑不多见,保留着大量的明、清两朝建筑和著名的玉皇阁道教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古村民居依山而建,层层叠叠,前后人家楼院相连,往往一家的后门即通往后家的大院。</p> <p class="ql-block"> 顺着巷子往上走,石板砖,黄砖墙,黄泥强,都保存得很好。</p> <p class="ql-block">〔大青树〕</p><p class="ql-block"> 古村有一棵榕树类的大青树古树,位于提举司衙门前,树影的覆盖面可以到几户民居。</p><p class="ql-block"> 去往玉皇阁建筑群的巷子,被大青树整个覆盖了。</p> <p class="ql-block">〔提举司衙门〕</p><p class="ql-block"> 大青树树下就是提举司衙门。公元1383年明政府在全国置七个"盐课提举司",云南就有四个,这里就是其中之一的"五井盐课提举司"衙门旧址。后来提举司、衙门外迁,这里就演变成了诺邓黄氏家族私宅区,族人将原提举大门改造成登载本家科举功名的"题名坊"。清代黄氏门中共出两进士、五举人及上百名秀才。</p> <p class="ql-block"> 顺着石街一直往上走,前往玉皇阁建筑群。</p><p class="ql-block">〔棂星门—腾蛟木牌坊〕</p> <p class="ql-block">〔玉皇阁建筑群〕</p><p class="ql-block"> 建筑无人管理,却可以看出岁月的痕迹,屋檐雕刻精致,与古树相映成景。</p> <p class="ql-block">〔文庙、武庙〕</p><p class="ql-block"> 诺邓古村虽然不是县驻地却建有孔庙,在古代礼制中是一个特许。在供奉"文圣"的孔庙旁还有供奉"武圣人"关公的武庙,可谓是"文武并列"。</p><p class="ql-block"> 可见这里是非常崇善学习的,难怪会有那么多考取功名的人。</p> <p class="ql-block"> 从山上往下走,古老的青石板,高低不平,得聚精会神、集中精力走才行,稍不慎都怕崴脚。</p> <p class="ql-block"> 穿行在古村的蜿蜒小巷,或见长满青草的瓦顶,或拐过一角,又是另一户人家的门口,感觉是在历史的长廊中穿梭,沉溺于厚重的古朴感中。</p> <p class="ql-block">〔核桃树下的晚餐〕</p><p class="ql-block"> 老板家的院子里,有一棵很大的核桃树,晚餐我们就坐在树下,微风扑面,还夹杂着陈年火腿的香味,时不时会掉下几片核桃树叶,感觉我们与山野共餐了,真好!</p> <p class="ql-block"><b>第四天(9月5日),诺邓的清晨</b></p><p class="ql-block"> 在古村的鸡鸣声中醒来,推门观天,一大片乌云,心下紧张,生怕又下雨塌方困在这里,好在一会就云开雾散,缕缕晨曦洒在古村,每个角落都显得格外的柔和。</p> <p class="ql-block">〔戏台〕</p><p class="ql-block"> 早餐后下山,骡子照常帮我们运行李,我们边走边看。戏台建在古村的入口,规模很大。往里走是龙王庙,供奉的卤脉龙王,据传诺邓的龙王是主管五井卤脉的,保佑这里的盐井的。</p> <p class="ql-block">〔千古盐井〕</p><p class="ql-block"> 这口深达21米深的盐井,自汉朝开采以来至今达两千余年。古代以人工汲水的方法从下取卤,再分给各家“灶户”煮盐。可想古时有盐业在手的诺邓,不管是地理位置,还是经济地位是非常重要的。</p> <p class="ql-block"> 古村很美,舍不得离开,可又因为天气有点小紧张,赶紧离开为妙,出发前往腾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