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王碑》的书法特征

隶书学友会

<p class="ql-block">魏晋时代,地处边远的高句丽,留下了一块东晋时期重要的碑刻,《好大王碑》。此碑发现于清光绪初年,与《琅琊台刻石》、《开通褒斜道刻石》风格近似,字体在隶揩之间,方整平正,字形大小在10公分左右。与比它早九年刻立的《爨宝子碑》,都是属于篆隶楷转型期,书体面目截然不同,此碑书法最典型特征有三:</p> <p class="ql-block">其一、方整不方。看似平平淡淡,古拙质朴,字正体方,其实变化无穷,饱满浑厚中开合有度,收放自如。</p> <p class="ql-block">其二、圆势不圆。横画、竖画圆劲内敛,起笔、收笔、转折、以及撇和捺,圆浑遒健。既像篆书点画,又显楷书点画之形态,字体似方似圆,似隶似楷;横画、捺画少有隶意,如蜻蜓点水,点到为止。</p> <p class="ql-block">其三、满格不满。此碑书法章法也别具一各,看似行距、字距均匀,排列有序,实乃随字形大小组合一体,参差变化强烈,别有情趣。</p> <p class="ql-block">这些特征,大多属于地域之风,书写者和刻立者书法水平并非属于一流,一些率性的自然风格流露,加上历经时间风雨浸泡,越发形成了天真补拙之风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