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兵十几载探家故事多,六、护送战友

张淑芬

<p class="ql-block">1978年6月的一天,我和王军医开始了探家之旅。</p> <p class="ql-block">记得1976年夏天,我们正在挖菜窖的时候,看到文书领着两个女干部,对我们说:这是所里新分来的大学生,王军医和李军医,然后领着她俩向宿舍走去,没一会儿就见她俩放下东西来和我们一起劳动。</p><p class="ql-block">菜窖要在入冬前挖好,青海冬天来得又早,所里除了上班之外,都要参加劳动,因为所里有两个食堂(工作灶、病员灶)冬天用菜,就全靠它了,那个菜窖有一个篮球场那么大,两米多高,全靠我们肩挑手挖,那时所里伤病员多,医务人员大部分人都在上班,每次劳动也就十来个人,还总有几个是放弃休息时间的人,那是真累啊。但我们苦中有乐,休息的时候听着黄军医、唐军医讲故事(手抄本),王军医李军医也加入到讲故事行列,我最爱听她俩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她俩都是下乡知青,在延安插队,由于表现特别突出,延安人民送她俩到首都医科大学学习,毕业后分到北京大医院,可是她俩坚决要求回延安,说是延安人民培养了她们,她们要把所学的知识更好的为延安人民服务,不能辜负延安人民的培养,离妈妈远了,离毛主席革命路线近了,分配的人说:她们的关系都转到医院了,不能更改,她俩还是坚持要回延安,然后分配的人说:这样吧,刚好青藏高原的部队来要人了,你们想不想当兵?她俩一想青藏高原部队更苦,哪里艰苦我俩就去哪里。</p> <p class="ql-block">来到部队后,她们这批大学生被放在十师海拔最高,隧道最长,劳动强度最大又最危险的关角隧道锻炼,她们每天都和战士一样,在隧道里扒渣挑土,一点不逊色男兵。</p> <p class="ql-block">这五位当年分到我师的女大学生,今天已有两位离我们而去,</p> <p class="ql-block">邝军医送我们上了火车,安顿好后,我就坐在旁边的座位上,邝军医交待王军医注意这注意那,看到他俩依依不舍的样子,作为铁道兵的子女这场景我是司空见惯的。</p><p class="ql-block">开车后聊会儿天,天就黑了,卧铺车厢也开始清理人了,我只好回到自己的座位上,10点来钟就听到列车广播找人,“哪位旅客是医务人员?请到几号车厢来,有旅客突患急病需要帮助”,我就想王军医你可千万别去,你还需要人照顾呢,因为我们刚分到医院就听说过有一个王护士,那时部队在大凉山修成昆铁路,她回沈阳生孩子,由于路途远,翻越大凉山的颠簸,结果孩子生在了火车上,夭折了,失去了一个女儿,全院官兵都为之惋惜不已。</p><p class="ql-block">转而又一想,王军医肯定要去,否则就不是她了,第二天卧铺车厢一开门我就赶紧去看她,我说昨晚抢救病人你没去吧?她笑眯眯地说:去了,到那里一看病人意识不清,手头上又没有针呀药呀,我就掐人中,按压和揉搓几个穴位,病人还真清醒了,看看无大碍,病人也快到站了,交代一下注意事项,当我准备离开时,大家才发现我是一个孕妇,我说你吓死我了。</p> <p class="ql-block">列车到了北京站,王军医小弟弟来接她,出了站没坐公交车,我们打了一辆出租车,刷新了我的两个第一,第一次坐出租车,第一次坐小卧车,很快就到了王军医家,我完成了任务,就听王军医叫了一声“孩儿”,我和她小弟弟同时答应,王军医哈哈哈笑道说:我忘了你俩都叫孩儿,指着她小弟弟说:你把这个孩儿送到公交车站。我恍然大悟,难怪每次听她叫我孩儿时,都感到亲切和自然。</p> <p class="ql-block">在家待了几天我就想王军医,不知生了没有,男孩女孩?我对母亲说:我去看看王军医,我母亲就给我抓了一只母鸡放在篮子里,又找出一块花布让我带着,那时公交车什么都能带。</p><p class="ql-block">来到她家,她为我开的门,我惊呼你没生啊,她说:是啊我也着急,假期不多了,这几天每天都爬楼梯锻炼,(想多陪孩子几天)</p><p class="ql-block">快到中午了,王军医领着我在她家门口买菜,还买了两毛钱的肉(那个年代只卖两毛钱),她妈妈给我们做的面条,特别好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饭后王军医说:带你去李军医家看看?我说好啊好啊,李军医家那时刚从干校回京不久,住在小街附近的一个筒子楼里,李军医的妈妈是一个和蔼可亲,建谈开朗的阿姨,而且一点官架子都没有,一进门她妈妈特别高兴,拉着我们的手问寒问暖,聊了一会天,阿姨拿出她家的影集给我看,那个年代家里有影集还有那么多照片不多见,阿姨和王军医聊的热乎,时不时给我讲讲照片里的故事,我知道了阿姨是个老革命,还和江姐是同学,同是地下党。看到一张全家照片时,阿姨指着桌上的瓷玩具,是一个四个娃娃拔萝卜,前面三个是男孩,后面是一个小女孩,对我说她就是按照这个生的孩子,只是反了,我家女孩是老大,我们全乐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身为院长(博士生导师)的李军医,还是北京市优秀退役军人,登上过国庆观礼台。</p> <p class="ql-block">李军医在关角隧道劳动</p> <p class="ql-block">李军医说:人民军队94年的战斗历程,铸就了对党忠诚、英勇无畏的中国军魂。我为自己曾经是一名中国军人而感到骄傲!在海拔3800米的青藏铁路关角山隧道,我完成了从地方大学生到革命军人的转变。作为雪域高原的一名军医,我为救治修建青藏铁路的指战员奉献了青春。转业后来到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国军魂始终激励着我,面对危险,参加了抗击非典的一线战斗;科技创新,为神经重大疾病防治新药的研发贡献力量。一朝军旅情,毕生写忠诚,永远跟党走,踏上新征程! ──原铁道兵10师医院 李林</p> <p class="ql-block">回家后我对我母亲说:王军医没生,好像一点动静都没有,就听我母亲说:你这战友肯定是个男孩。</p><p class="ql-block">一晃我的假期就要到了,我又来到王军医家,这次开门的还是她,我更是惊呼你还没生啊,她说:我都要急死了,这假期眼看就到了,真没办法。我安慰她:已经这样就踏实等着吧?臭小子早晚得出来,我母亲说你一定生个男孩。她高兴的说谢谢你母亲,她拿来的那只鸡还下了两个鸡蛋呢。小花布刚好做了一床小被儿。不久前我们见面王军医说:你妈妈给我的小花布我还留着呢。</p> <p class="ql-block">后来王军医果真生了一个男孩,小家伙来部队跟我很亲,我休息就会带他满院子玩。</p> <p class="ql-block">今年5月的一天,王军医和李军医到成都开会,我们拍下这张照片,间隔近40年。</p> <p class="ql-block">郭班长复员前我们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铁道兵司令员吴克华亲临关角隧道视察</p> <p class="ql-block">回到西宁招待所,正准备找车回部队,碰到司机班的庞班长,我马上高兴的说:太好了不用找车了,庞班长说你莫高兴,我是来接总后勤部的人的,不知他们明天走不走呢,到了晚上庞班长找到我说:医院领导听说我在西宁,让我跟车走,护送他们到二郎洞,都是总后领导,多一个人多一重保障,防止路上发生意外。</p><p class="ql-block">原来我们部队到高原后,吃菜是个大问题,经常供应不上蔬菜,遇到大雪封山吃的最多的是豆腐,罐头,各种干菜,十几天吃不到蔬菜,影响官兵的身心健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75年4月我们所从襄渝线转战青藏线,驻扎在乌兰,海拔近3000米,所长教导员领着我们到周边牧民废弃羊圈拉羊粪,带着口罩鼻翼两侧都是羊粪末,天一转暖赶紧种上各种蔬菜,可是十几天后无论哪种菜都是只抽穗,不长叶。</p><p class="ql-block">白辛苦一场,开始所长教导员不信高原不长菜,这下服了。</p> <p class="ql-block">后来尝试着夏天在塑料大棚里种蔬菜效果很好,我们医院也建大棚种植蔬菜,后来因为成本太高,人手不足放弃了。</p><p class="ql-block">当时48团大棚蔬菜种的多,长势良好,成了高寒部队榜样,总后勤部带着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纪录片摄制组,到二郎洞48团所在地开现场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当时是7月份,他们一到西宁老天就给他们一个下马威,阴天下雨高原温度低,把他们冻够呛,部队借给他们每人一件皮大衣,第二天刚翻过日月山天就下起雪来,而且越下越大,到倒淌河兵站时就成了鹅毛大雪,可把摄制组的人高兴坏了,他们说:七月份下鹅毛大雪真是难得一见,还支起摄影器材拍下了照片。</p> <p class="ql-block">西宁到乌兰的路上,或在黑马河吃饭都能看到藏族同胞,我们经常猜女同胞头上戴的,身上挂的是什么东西,有什么讲究,至今也没有搞清楚。</p>